胶装机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5002发布日期:2019-12-27 16:54阅读:1310来源:国知局
胶装机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胶装机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办公和印刷行业中,书本的胶装工作是繁重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采用手工上胶、手工包覆的方法,时间长,效率低。市场上现有的设备将胶装和折页设为独立的两道工序,由上胶机和页面包装机分别完成;有的合并在同一台机器上,也是经过两次定位完成。

现有的胶装设备存在着:

(1)上胶、包覆由两台机器完成,手动操作,操作步骤多,劳动量大,操作人员工作效率低,批量生产时,每本的封面位置都不同,不美观,速度慢;且增加设备投资和人工费用。

(2)现有的胶装机的内部连接件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加工麻烦,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胶装机大多数是手动夹紧的,操作步骤多,劳动量大,前导杆和后导杆的固定支架做成整体支架形式,同时前导杆和后导杆安装到了胶装机的内部,通过整体线割的轴承支架,前导杆和后导杆的平行度和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将齿轮都隐藏在了胶装机内部,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落入,影响齿轮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所以需要改造一种胶装符合要求,并且成本控制合理,使用寿命长的胶装机上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节省成本,上胶均匀的胶装机上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机箱和安装在机箱上的纸张上胶装置,所述机箱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四周侧面和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壳体,在所述机箱内部中间位置还固定设置有与两端壳体平行的中间立板,所述壳体前侧面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壳体后侧面上安装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上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的支撑架上,支撑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工作面板,一端的所述壳体和中间立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同一水平上的导杆孔,导杆孔内套装有前导杆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前导杆靠近壳体的前侧面,所述工作面板顶面上靠近壳体后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导杆座,两导杆座分别位于工作面板较长侧边的两端,两个所述导杆座之间安装有后导杆,所述后导杆位于所述工作面板的上侧并且靠近工作面板的边缘,所述纸张夹紧装置前侧面的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前导杆配合的前滑动套,所述纸张夹紧装置后侧面的底部安装有与后导杆配合的两个后滑动套,所述纸张夹紧装置通过所述前滑动套与所述后滑动套与所述机箱活动连接为一体。

所述纸张上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面板上的胶箱,所述胶箱为顶部敞开的箱体,所述胶箱的上平面与所述工作面板的上平面大致平齐,所述胶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大致呈“s”型排布的电加热丝,所述胶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位于所述胶箱的大致中间位置,所述电加热丝和温度探头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胶箱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两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相对的胶箱侧壁上的转动轴承之间固定套装有两根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穿出胶箱的后侧侧壁上的转动轴承后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对应的分纸辊和上胶辊,分纸辊与上胶辊的外圆周最高处大致与工作面板平齐,接近所述工作面板顶面上的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分纸梳,所述分纸梳与工作面板的表面大致平齐,所述纸张上胶装置还包括胶箱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上胶电机,所述上胶电机的输出轴穿出支撑架后安装有齿盘,所述上胶电机通过齿盘、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传动链条与所述分纸辊和上胶辊实现动力传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分纸辊和上胶辊的长度小于所述转轴的长度,所述胶箱顶部设有固定安装在所述胶箱前后侧壁上的刮胶架,刮胶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分纸辊和上胶辊的转动方向的前侧,刮胶架在所述分纸辊和上胶辊的两端面处延伸出斜向下方的刮胶板,所述刮胶板斜向下方的方向为分纸辊和上胶辊的方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纸辊的外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条分纸棱,所述分纸棱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锐角三角形形状,并且分纸棱的凸起棱的位置与所述分纸梳的梳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上胶辊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上胶辊外周面上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凸块凸起最顶端的横截面,且底部的横截面与顶部的横截面均大致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凸块由底部至顶部直径逐渐变小,所述凸块在所述上胶辊的外圆周面上有序均匀排布,所述上胶辊的一侧设有上胶调节装置,所述上胶调节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胶箱前后侧壁上的连接柱,连接柱与所述上胶辊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与所述上胶辊平行设置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端斜向所述上胶辊方向弯曲,所述调节板弯曲的一端紧靠所述上胶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节省成本,定位准确,提高纸张上胶的均匀性和上胶质量,使用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参照附图,一种胶装机上胶装置包括机箱和安装在机箱上的纸张上胶装置b,所述机箱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支撑架101,支撑架101的四周侧面和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壳体102,在所述机箱内部中间位置还固定设置有与两端壳体102平行的中间立板103,所述壳体102前侧面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04,壳体102后侧面上安装有电源接口105,电源接口105上电连接有控制器106,控制器106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的支撑架101上,支撑架10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工作面板107,一端的所述壳体102和中间立板10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同一水平上的导杆孔,导杆孔内套装有前导杆108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前导杆108靠近壳体102的前侧面,所述工作面板107顶面上靠近壳体102后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导杆座109,两导杆座109分别位于工作面板107较长侧边的两端,两个所述导杆座109之间安装有后导杆110,所述后导杆110位于所述工作面板107的上侧并且靠近工作面板107的边缘。

所述纸张上胶装置b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面板107上的胶箱301,所述胶箱301为顶部敞开的箱体,所述胶箱301的上平面与所述工作面板107的上平面大致平齐,所述胶箱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大致呈“s”型排布的电加热丝302,所述胶箱30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303,所述温度探头303位于所述胶箱301的大致中间位置,所述电加热丝302和温度探头30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06电连接,所述胶箱301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两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相对的胶箱301侧壁上的转动轴承之间固定套装有两根转轴304,所述转轴304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轴304穿出胶箱301的后侧侧壁上的转动轴承后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305和第二从动齿轮306,所述转轴304上分别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305和第二从动齿轮306对应的分纸辊307和上胶辊308,分纸辊307与上胶辊308的外圆周最高处大致与工作面板107平齐,接近所述工作面板107顶面上的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分纸梳309,所述分纸梳309与工作面板107的表面大致平齐,所述纸张上胶装置b还包括胶箱301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01上的上胶电机310,所述上胶电机310的输出轴穿出支撑架101后安装有齿盘311,所述上胶电机310通过齿盘311、第一从动齿轮305、第二从动齿轮306和传动链条412与所述分纸辊307和上胶辊308实现动力传输。

分纸辊307和上胶辊308的长度小于所述转轴304的长度,所述胶箱301顶部设有固定安装在所述胶箱301前后侧壁上的刮胶架312,刮胶架31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分纸辊307和上胶辊308的转动方向的前侧,刮胶架312在所述分纸辊307和上胶辊308的两端面处延伸出斜向下方的刮胶板313,所述刮胶板313斜向下方的方向为分纸辊307和上胶辊308的方向。

所述分纸辊307的外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条分纸棱,所述分纸棱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锐角三角形形状,并且分纸棱的凸起棱的位置与所述分纸梳309的梳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上胶辊308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上胶辊308外周面上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凸块凸起最顶端的横截面,且底部的横截面与顶部的横截面均大致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凸块由底部至顶部直径逐渐变小,所述凸块在所述上胶辊308的外圆周面上有序均匀排布,所述上胶辊308的一侧设有上胶调节装置,所述上胶调节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胶箱301前后侧壁上的连接柱,连接柱与所述上胶辊308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与所述上胶辊308平行设置的调节板314,所述调节板314上端斜向所述上胶辊308方向弯曲,所述调节板314弯曲的一端紧靠所述上胶辊30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