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8079发布日期:2020-06-26 21:1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真模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全真模拟器是一种全真环境模拟机器,分为全真模拟设备和安装平台,不仅可以制造出全真模拟的场景,安装平台还能带动全真模拟设备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配合制造出全真模拟的场景给使用者更加真实的体验。

随着全真模拟器的不断制造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全真模拟器的安装平台结构强度不足,不能稳定支撑全真投影模拟设备,且调节角度较小,不能稳定的进行角度调节运动。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结构强度不足,不能稳定的进行角度调节运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包括传动模组、y轴伺服电机、控制模组、支撑强化模组和滑动支撑模组,所述传动模组安装在支撑强化模组上,且支撑强化模组的边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模组,并且滑动支撑模组与控制模组相互连接,所述y轴伺服电机与直角减速机和齿条相互连接,且直角减速机固定在z轴强化件的下端面,并且z轴强化件的上端面固定有固定盘,同时z轴强化件的内侧固定有x轴强化件,所述固定盘的上端面安装有内齿轴承和集电环,且内齿轴承的上端面固定有承重盘,所述内齿轴承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连接,并且第二传动齿轮与直角减速机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盘的下端面固定有z轴电机固定件,且z轴电机固定件与z轴伺服电机相互连接,并且z轴伺服电机上安装有z轴传动齿轮,所述x轴强化件与支撑强化件相互连接,且支撑强化件上安装有z轴支撑导轮、z轴辅助导轮和y轴辅助导轮,所述z轴支撑导轮和z轴辅助导轮与导轨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y轴伺服电机关于承重盘的中心对称分布,且y轴伺服电机通过其上安装的齿轮与齿条组成啮合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齿轴承的内侧密集分布有齿状结构,且内齿轴承与第一传动齿轮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和齿条为一体化结构,且导轨和齿条的侧视形状均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z轴支撑导轮和z轴辅助导轮在支撑强化件上均安装有3个,且z轴支撑导轮和z轴辅助导轮均分布在圆形的圆边上,并且z轴支撑导轮所在圆边的直径小于z轴辅助导轮所在圆边的直径,同时z轴支撑导轮所在圆的原心与z轴辅助导轮所在圆的原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强化件的形状为弧形,且支撑强化件关于承重盘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在原有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本装置的结构强度更高,且驱动结构可以驱动安装平台及全真模拟设备进行角度更大的调节运动;

1.支撑强化模组、x轴强化件、z轴强化件、承重盘和支撑强化件相互配合工作,使得本装置较传统装置,结构强度更高且可以更加稳定的运动;

2.z轴支撑导轮、z轴辅助导轮、y轴辅助导轮、导轨和齿条相互配合工作,可以令装置更加稳定的进行角度的调节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y轴伺服电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支撑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重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模组;101、y轴伺服电机;102、内齿轴承;103、直角减速机;104、z轴传动齿轮;105、z轴电机固定件;106、z轴伺服电机;107、第一传动齿轮;108、第二传动齿轮;109、集电环;2、控制模组;201、导轨;202、齿条;3、支撑强化模组;301、x轴强化件;302、z轴强化件;303、固定盘;304、承重盘;4、滑动支撑模组;401、z轴支撑导轮;402、z轴辅助导轮;403、支撑强化件;404、y轴辅助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全真模拟器安装平台,包括传动模组1、y轴伺服电机101、内齿轴承102、直角减速机103、z轴传动齿轮104、z轴电机固定件105、z轴伺服电机106、第一传动齿轮107、第二传动齿轮108、集电环109、控制模组2、导轨201、齿条202、支撑强化模组3、x轴强化件301、z轴强化件302、固定盘303、承重盘304、滑动支撑模组4、z轴支撑导轮401、z轴辅助导轮402、支撑强化件403、y轴辅助导轮404,传动模组1安装在支撑强化模组3上,且支撑强化模组3的边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模组4,并且滑动支撑模组4与控制模组2相互连接,y轴伺服电机101与直角减速机103和齿条202相互连接,且直角减速机103固定在z轴强化件302的下端面,并且z轴强化件302的上端面固定有固定盘303,同时z轴强化件302的内侧固定有x轴强化件301,固定盘303的上端面安装有内齿轴承102和集电环109,且内齿轴承102的上端面固定有承重盘304,内齿轴承102与第一传动齿轮107相互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107与第二传动齿轮108相互连接,并且第二传动齿轮108与直角减速机103相互连接,固定盘303的下端面固定有z轴电机固定件105,且z轴电机固定件105与z轴伺服电机106相互连接,并且z轴伺服电机106上安装有z轴传动齿轮104,x轴强化件301与支撑强化件403相互连接,且支撑强化件403上安装有z轴支撑导轮401、z轴辅助导轮402和y轴辅助导轮404,z轴支撑导轮401和z轴辅助导轮402与导轨201相互连接。

本例中y轴伺服电机101关于承重盘304的中心对称分布,且y轴伺服电机101通过其上安装的齿轮与齿条202组成啮合连接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y轴伺服电机101可以通过其上安装的齿轮稳定的驱动齿条202及与驱动齿条202连接的结构进行角度的调整;

内齿轴承102的内侧密集分布有齿状结构,且内齿轴承102与第一传动齿轮107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一传动齿轮107与第二传动齿轮108为啮合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二传动齿轮108在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传动齿轮107稳定的驱动内齿轴承102旋转;

导轨201和齿条202为一体化结构,且导轨201和齿条202的侧视形状均为弧形,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y轴伺服电机101上安装的齿轮在旋转时,可以与齿条202稳定接触,推动安装有y轴伺服电机101的结构进行一定角度的摇摆运动;

z轴支撑导轮401和z轴辅助导轮402在支撑强化件403上均安装有3个,且z轴支撑导轮401和z轴辅助导轮402均分布在圆形的圆边上,并且z轴支撑导轮401所在圆边的直径小于z轴辅助导轮402所在圆边的直径,同时z轴支撑导轮401所在圆的原心与z轴辅助导轮402所在圆的原心重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z轴支撑导轮401和z轴辅助导轮402可以将导轨201夹住,使得与滑动支撑模组4连接的支撑强化模组3上安装的全真模拟设备可以跟随支撑强化模组3进行稳定的摆动;

支撑强化件403的形状为弧形,且支撑强化件403关于承重盘304对称分布,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支撑强化件403可以为z轴支撑导轮401和z轴辅助导轮402提供稳定的安装基础。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全真模拟设备固定在承重盘304上,通过外部供电电路为y轴伺服电机101供电,y轴伺服电机101通过直角减速机103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08转动,第二传动齿轮108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07旋转,第一传动齿轮107带动内齿轴承102旋转,内齿轴承102带动x轴强化件301、z轴强化件302、固定盘303和承重盘304进行同步旋转,旋转范围为360°,所以承重盘304上固定的全真模拟设备跟随承重盘304进行同步旋转,达到控制承重盘304上固定的全真模拟设备水平面上角度的调节效果;

同时y轴伺服电机101上的齿轮旋转时,与齿条202接触,并推动y轴伺服电机101及安装有y轴伺服电机101的支撑强化模组3以及滑动支撑模组4运动,滑动支撑模组4沿着导轨201的轨迹相对移动,而滑动支撑模组4在运动时,z轴支撑导轮401和z轴辅助导轮402沿着导轨201的轨迹滑动,保证支撑强化模组3和滑动支撑模组4可以稳定的进行摆动,由于支撑强化模组3中的承重盘304上安装有全真模拟设备,所以全真模拟设备也进行同步移动,达到调节全真模拟设备在z轴上与铅垂面角度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