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1752发布日期:2020-03-31 17:0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学科学教学实验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人耳的传播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耳廓收集声音定位,外耳道共振增压,声波振动鼓膜,通过听骨链运动,其中镫骨底板的振动引起前庭窗运动而将能量传入内耳外淋巴,声波传入内耳的外淋巴后变成液体振动,从而引起基底膜振动,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毛细胞静纤毛随之弯曲,产生生物电活动,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轴突动作电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脑干听觉传导系统到达听皮层中枢产生听觉。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课程在讲授耳朵传声时,都是通过讲述或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来认识耳朵里的构造和声音传播的途径。但视频教学是单向的,缺乏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容易出现分心的情况且视频教学不能近距离、直观的观察出声波在耳朵内部依次传播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师生沟通交流、可近距离观察、避免学生分心的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包括喇叭状的外耳道模拟器,所述外耳道模拟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外耳道模拟器的左端为大径端,所述外耳道模拟器的右端为小径端,所述外耳道模拟器的小径端固定设置有鼓状的鼓膜模拟器,所述鼓膜模拟器的左侧鼓皮与外耳道模拟器的小径端固定连接,所述鼓膜模拟器的右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平行且均垂直于鼓膜模拟器的右侧鼓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球状的锤骨模拟器、砧骨模拟器、镫骨模拟器,所述锤骨模拟器、砧骨模拟器、镫骨模拟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锤骨模拟器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固定,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砧骨模拟器通过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固定,所述第三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四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四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三拉绳与第四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镫骨模拟器通过第五拉绳和第六拉绳固定,所述第五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五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六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六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五拉绳与第六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锤骨模拟器与鼓膜模拟器的右侧鼓皮相接触,所述镫骨模拟器的右侧设置有耳蜗模拟器,所述耳蜗模拟器与镫骨模拟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耳蜗模拟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盛装有淋巴液模拟液,所述杯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沿杯体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的头部位于淋巴液模拟液的液面下方,所述话筒的头部指拾音器所在的一端,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位于杯体的内壁右侧,所述耳蜗模拟器的右侧设置有示波器,所述示波器与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耳道模拟器为塑料喇叭,所述鼓膜模拟器为鼓皮牛皮堂鼓,所述锤骨模拟器、砧骨模拟器、镫骨模拟器均为乒乓球,所述淋巴液模拟液为水溶液。

进一步的是,所述淋巴液模拟液的体积为杯体容积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声源对着外耳道模拟器然后开始发声,进一步的是外耳道模拟器为喇叭状,所述外耳道模拟器的小径端固定设置有鼓状的鼓膜模拟器,这样便可更好的收集声音传递给鼓膜模拟器,进而使鼓膜模拟器震动,由于鼓膜模拟器的右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平行且均垂直于鼓膜模拟器的右侧鼓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球状的锤骨模拟器、砧骨模拟器、镫骨模拟器,所述锤骨模拟器、砧骨模拟器、镫骨模拟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锤骨模拟器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固定,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砧骨模拟器通过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固定,所述第三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四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四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三拉绳与第四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镫骨模拟器通过第五拉绳和第六拉绳固定,所述第五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五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六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六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上,所述第五拉绳与第六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锤骨模拟器与鼓膜模拟器的右侧鼓皮相接触,鼓膜模拟器的震动使锤骨模拟器运动且与砧骨模拟器发生碰撞,进而使砧骨模拟器与镫骨模拟器发生碰撞从而使镫骨模拟器运动,由于所述镫骨模拟器的右侧设置有耳蜗模拟器,所述耳蜗模拟器与镫骨模拟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耳蜗模拟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盛装有淋巴液模拟液,镫骨模拟器运动运动便会撞击杯体进而使淋巴液模拟液产生震动,由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沿杯体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的头部位于淋巴液模拟液的液面下方,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位于杯体的内壁右侧,所述耳蜗模拟器的右侧设置有示波器,所述示波器与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相连接,这样便可将淋巴液模拟液产生的震动通过示波器直观的显示出来便于观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外耳道模拟器1、鼓膜模拟器2、支架3、第一支撑杆301、第二支撑杆302、锤骨模拟器4、砧骨模拟器5、镫骨模拟器6、耳蜗模拟器7、杯体701、淋巴液模拟液8、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示波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包括喇叭状的外耳道模拟器1,所述外耳道模拟器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外耳道模拟器1的左端为大径端,所述外耳道模拟器1的右端为小径端,所述外耳道模拟器1的小径端固定设置有鼓状的鼓膜模拟器2,所述鼓膜模拟器2的左侧鼓皮与外耳道模拟器1的小径端固定连接,所述鼓膜模拟器2的右侧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所述第一支撑杆301与第二支撑杆302平行且均垂直于鼓膜模拟器2的右侧鼓皮,所述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的下方设置有球状的锤骨模拟器4、砧骨模拟器5、镫骨模拟器6,所述锤骨模拟器4、砧骨模拟器5、镫骨模拟器6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锤骨模拟器4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固定,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01上,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2上,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砧骨模拟器5通过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固定,所述第三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01上,所述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四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2上,所述第四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三拉绳与第四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镫骨模拟器6通过第五拉绳和第六拉绳固定,所述第五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01上,所述第五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六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2上,所述第六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五拉绳与第六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锤骨模拟器4与鼓膜模拟器2的右侧鼓皮相接触,所述镫骨模拟器6的右侧设置有耳蜗模拟器7,所述耳蜗模拟器7与镫骨模拟器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耳蜗模拟器7包括杯体701,所述杯体701内盛装有淋巴液模拟液8,所述杯体70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沿杯体701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的头部位于淋巴液模拟液8的液面下方,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位于杯体701的内壁右侧,所述耳蜗模拟器7的右侧设置有示波器10,所述示波器10与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相连接。该演示耳朵内振动传声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声源对着外耳道模拟器1然后开始发声,进一步的是外耳道模拟器1为喇叭状,所述外耳道模拟器1的小径端固定设置有鼓状的鼓膜模拟器2,这样便可更好的收集声音传递给鼓膜模拟器2,进而使鼓膜模拟器2震动,由于鼓膜模拟器2的右侧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所述第一支撑杆301与第二支撑杆302平行且均垂直于鼓膜模拟器2的右侧鼓皮,所述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的下方设置有球状的锤骨模拟器4、砧骨模拟器5、镫骨模拟器6,所述锤骨模拟器4、砧骨模拟器5、镫骨模拟器6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锤骨模拟器4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固定,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01上,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2上,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砧骨模拟器5通过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固定,所述第三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01上,所述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四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2上,所述第四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三拉绳与第四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所述镫骨模拟器6通过第五拉绳和第六拉绳固定,所述第五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01上,所述第五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六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2上,所述第六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锤骨模拟器4上,所述第五拉绳与第六拉绳组成一个v字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锤骨模拟器4与鼓膜模拟器2的右侧鼓皮相接触,鼓膜模拟器2的震动使锤骨模拟器4运动且与砧骨模拟器5发生碰撞,进而使砧骨模拟器5与镫骨模拟器6发生碰撞从而使镫骨模拟器6运动,由于所述镫骨模拟器6的右侧设置有耳蜗模拟器7,所述耳蜗模拟器7与镫骨模拟器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耳蜗模拟器7包括杯体701,所述杯体701内盛装有淋巴液模拟液8,镫骨模拟器6运动运动便会撞击杯体701进而使淋巴液模拟液8产生震动,由于所述杯体70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沿杯体701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的头部位于淋巴液模拟液8的液面下方,所述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位于杯体701的内壁右侧,所述耳蜗模拟器7的右侧设置有示波器10,所述示波器10与带有压电陶瓷片的话筒9相连接,这样便可将淋巴液模拟液8产生的震动通过示波器10直观的显示出来便于观察。

在上述实施例过程中,所述外耳道模拟器1为塑料喇叭,所述鼓膜模拟器2为鼓皮牛皮堂鼓,所述锤骨模拟器4、砧骨模拟器5、镫骨模拟器6均为乒乓球,所述淋巴液模拟液8为水溶液。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所述淋巴液模拟液8的体积为杯体701容积的三分之二时试验效果最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