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0489发布日期:2020-05-12 18:1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显示板。
背景技术
:数码管在电子显示电路中非常常用,可实现系统显示作为人机间的界面。led数码管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亦称半导体数码管。将条状发光二极管按照共阴极(负极)或共阳极(正极)的方法连接,组成″8″字,再把发光二极管另一电极作笔段电极,就构成了led数码管。现有技术当中,数码管常规是显示、遥控和接收功能分开,造成生产成本高、组装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显示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遥控和接收功能分开,造成生产成本高、组装效率低的问题。一种一体化显示板,用于显示屏显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数码管、贴片灯、接收头、端子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ic芯片、端子线连接电路、接收头信号电路以及分别连接所述ic芯片与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的数码管显示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接收头信号电路对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设有两位七段数码管,所述七段数码管共阳极组接,所述阳极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两位所述七段数码管的对应阴极并联后接入所述ic芯片;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数码管与所述贴片灯的两端电平高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显示板,通过所述开关电路对所述驱动电路的电平控制,致使电路形成电位差,从而改变所述数码管与所述贴片灯的内容显示,所述接收头接收外界遥控信号,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的显示内容,实现接收头信号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开关电路及端子线连接电路结合ic芯片所形成的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遥控和接收功能分开,造成生产成本高、组装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第一所述七段数码管两端电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第二所述七段数码管两端电平。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电路,所述第三开关电路控制所述贴片灯的电平高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三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和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基极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发射极连接所述ic芯片,所述发射极通过若干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ic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四个所述贴片灯组,所述贴片灯组设有三条并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ic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包括三个串口、两个接收头信号电路连接脚及两个ic芯片连接脚,所述串口连接所述基极。进一步地,所述ic芯片设有八个阴极连接针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贴片电阻,所述贴片电阻保护所述驱动电路的元器件安全。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头信号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接地电容和电解电容,并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及接收头,另一端接地及接入所述接收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接地电容,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接入所述ic芯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板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电路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示区域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端子线连接电路100数码管显示电路200第一数码管210第二数码管220端子线800ic芯片310第二接地电容320第三贴片电阻330第九贴片电阻340接收头信号电路400电解电容410第一接地电容420第一贴片电阻430第二贴片电阻440接收头450开关电路500第一开关电路510第一npn型三极管511第四贴片电阻512第二开关电路520第二npn型三极管521第五贴片电阻522第三开关电路530第三npn型三极管531第六贴片电阻532第一贴片灯组533第二贴片灯组534第三贴片灯组535第四贴片灯组536第七贴片电阻610第八贴片电阻620电源70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体化显示板,用于显示屏显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数码管、贴片灯、接收头450、端子线800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ic芯片310、端子线连接电路100、接收头信号电路400以及分别连接所述ic芯片310与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数码管显示电路200和开关电路500,所述接收头信号电路400对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设有两位七段数码管,所述七段数码管共阳极组接,所述阳极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两位所述七段数码管的对应阴极并联后接入所述ic芯片310;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数码管与所述贴片灯的两端电平高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显示板,通过所述开关电路对所述驱动电路的电平控制,致使电路形成电位差,从而改变所述数码管与所述贴片灯的内容显示,所述接收头接收外界遥控信号,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的显示内容,实现接收头信号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开关电路及端子线连接电路结合ic芯片所形成的一体化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遥控和接收功能分开,造成生产成本高、组装效率低的问题。请参阅图2,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具体地,第一所述七段数码管210和第二所述七段数码管220的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a、发光二极管b、发光二极管c、发光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e、发光二极管f及发光二极管g的阴极并联后分别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的针脚qa、针脚qb、针脚qc、针脚qd、针脚qe、针脚qf和针脚qg;第一七段数码管的发光二极管共阳极后,接入第一所述串口,第二七段数码管的发光二极管的共阳极后,接入第二所述串口。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开关电路50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510和第二开关电路520,所述第一开关电路510控制第一所述七段数码管210两端电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520控制第二所述七段数码管220两端电平。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开关电路500还包括第三开关电路530,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30控制所述贴片灯的电平高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510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511,所述第二开关电路520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521,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30包括第三npn型三极管531,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1、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521和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53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700,基极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发射极连接所述ic芯片310,所述发射极通过若干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ic芯片310。具体地,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1的所述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a2、发光二极管b2、发光二极管c2、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e2、发光二极管f2以及发光二极管g2,所述发光二极管a2、所述发光二极管b2、所述发光二极管c2、所述发光二极管d2、所述发光二极管e2、所述发光二极管f2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g2分别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针脚qa、所述针脚qb、所述针脚qc、所述针脚qd、所述针脚qe、所述针脚qf和所述针脚qg。具体地,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521的所述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a1、发光二极管b1、发光二极管c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e1、发光二极管f1以及发光二极管g1,所述发光二极管a1、所述发光二极管b1、所述发光二极管c1、所述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e1、所述发光二极管f1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g1分别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针脚qa、所述针脚qb、所述针脚qc、所述针脚qd、所述针脚qe、所述针脚qf和所述针脚qg。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30包括四个所述贴片灯组,所述贴片灯组设有三条并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531的发射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ic芯片310。具体地,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531的所述发射极连接第一贴片灯组533、第二贴片灯组534、第三贴片灯组535及第四贴片灯组536,所述第一贴片灯组533由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及发光二极管d3并联组成,并联后,阴极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针脚qc,所述第二贴片灯组534由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及发光二极管d6并联组成,并联后,阴极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针脚qe,所述第三贴片灯组535由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及发光二极管d9并联组成,并联后,阴极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针脚qg,所述第四贴片灯组536由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及发光二极管d12并联组成,并联后,阴极通过第三贴片电阻330对应接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针脚qa。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包括三个串口、两个接收头信号电路400连接脚及两个ic芯片310连接脚,所述串口连接所述基极。具体地,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包括第一串口、第二串口及第三串口,所述第一串口通过第四贴片电阻512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1的第一基极,所述第二串口通过第五贴片电阻522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521的第二基极,所述第三串口通过第六贴片电阻532连接所述第三npn型三极管531的第三基极。具体地,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还包括时钟信号输入端clk、所述电源输入端、数据输入端date、接收头连接端rcv及所述电源地gnd,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clk和所述数据输入端date连接所述ic芯片310的相对应针脚,所述接收头连接端rcv连接所述接收头信号电路400的相对应针脚。具体地,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七贴片电阻610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所述数据输入端date及两个所述ic芯片310的数据输入针脚date,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第八贴片电阻620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clk及所述ic芯片310的时钟信号输入针脚clk。进一步地,所述ic芯片310设有八个阴极连接针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具体地,所述ic芯片310包括连接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200和所述开关电路500相对应发光二极管的所述针脚qa、所述针脚qb、所述针脚qc、所述针脚qd、所述针脚qe、所述针脚qf、所述针脚qg和所述针脚qh;所述ic芯片310还包括复位针脚、所述电源输入针脚、两个数据输入针脚、一个时钟输入针脚以及一个针脚连接地gnd,所述复位针脚输出低电平,两个所述数据输入针脚date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所述数据输入端date;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九贴片电阻340连接所述ic芯片310的所述复位针脚,所述时钟输入针脚clk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所述时钟输入端clk。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贴片电阻,所述贴片电阻保护所述驱动电路的元器件安全。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头信号电路400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接地电容420和电解电容410,并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及接收头450,另一端接地及接入所述接收头450。具体地,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电解电容410的正极及所述第一接地电容420的正极连接所述接收头450的第三针脚,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所述电源针脚通过第二贴片电阻440连接所述接收头450的第一针脚,所述端子线连接电路100的信号针脚连接所述接收头450的第一针脚,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第一贴片电阻430连接到所述电解电容410的正极及所述第一接地电容420的正极,所述电解电容410的负极、所述第一接地电容的负极及所述接收头450的第二针脚接地。具体地,电容接地起滤波作用,所述第一接地电容420和所述电解电容410并联组合,提高滤波电容的工作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接地电容320,所述第二接地电容320接入所述ic芯片310。具体地,所述第二接地电容320,防止前后电路电流大小变化时,在供电电路中所形成的电流波动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ic芯片型号为74hc164,所述第一贴片电阻阻值为100r,所述第二贴片电阻阻值为22kω,所述第三贴片电阻阻值为150r,所述第四贴片电阻阻值为1.5kω,所述第五贴片电阻阻值为1.5kω,所述第六贴片电阻阻值为1.5kω,所述第七贴片电阻阻值为10kω,所述第八贴片电阻阻值为10kω,所述第九贴片电阻阻值为10kω,所述电源为5v。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贴片灯组533显示为sleep模式(睡眠模式),第二贴片灯组534显示为timer模式(定时模式),第三贴片灯组535显示为cool模式(制冷模式),第四贴片灯组536显示为heat模式(制热模式)。上述具体示例的电路图的工作原理为:所述接收头接收遥控信号,遥控信号驱动所述开关电路对输出电平的控制,当所述开关电路为低电平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进而点亮所述驱动电路中的相关数码管及贴片灯,实现显示、遥控和接收功能一体化设计。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