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折叠文件夹。
背景技术:
文件夹用于收纳文件等;也有用文件袋或者文件夹装手绘纸等。对于一些纸张较大的,如a3手绘纸甚至更大的纸张,在收集在文件夹或者文件袋内时,是需要将纸张对折,从而能将纸张转入到文件夹或者文件袋内;对于一些纸张,在使用时,如果纸张对折后,会产生折痕,而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对于使用者来说,会造成很多的不便,设置无法使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来解决目前的文件夹在装面积大的纸张时,需要将纸张对折,使得纸张产生折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折叠文件夹,包括文件夹体,所述文件夹体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文件夹体的一端设置有翻折面板,另一端设置有盖合板,所述盖合板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折痕部,所述翻折面板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折痕部;纸张的一端伸入所述收纳腔内,另一端贴合翻折面板的内侧,在所述翻折面板沿所述第二折痕部向所述文件夹体内侧翻折时,使纸张的一端限位在收纳腔内,另一端限位在翻折面板与所述收纳腔外侧之间,且所述第二折痕部形成弧形状。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的上表面与底面呈一锐角,使得所述收纳腔形成大端和小端;所述收纳腔的大端朝向所述翻折面板。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的两侧板靠近所述翻折面板的一端为圆弧结构,且延伸到所述第二折痕部。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包括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均向内弯折有上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设有向所述收纳腔内部弯折的压板。
进一步,两所述压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笔筒可收纳与所述空隙中。
进一步,第一折痕部具有两平行的折痕;所述第二折痕部具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折痕。
进一步,所述盖合板上设有通孔,一弹性带对折后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性带的两端限位在通孔的另一侧;所述折叠文件夹折合后,所述弹性带套在所述折叠文件夹的外侧,固定所述折叠文件夹。
进一步,折叠文件夹为纸板折叠而成,包括纸板,所述纸板设有所述第一折痕部和所述第二折痕部,使所述纸板形成所述文件夹体、所述翻折面板和所述盖合板;所述文件夹体的一侧设有夹板,所述夹板设有与所述文件夹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翻折痕,所述夹板可沿所述第一翻折痕向所述文件夹体内侧翻折;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夹板之间设有第二翻折痕,所述夹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开口缝和第二开口缝;所述第一开口缝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翻折痕的一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夹板的内边;所述第二开口缝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翻折痕的另一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夹板的内边,所述夹板的两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夹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三翻折痕;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翻折痕折合,所述夹板沿着所述第二翻折痕折合,所述限位部向内侧翻折,使所述夹板的一面与所述文件夹体的内侧面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缝与所述第二翻折痕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开口缝与所述第二翻折痕的夹角为135°。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包括侧板和上限位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夹板连接,所述上限位板连接在所述侧板的外侧,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第四翻折痕;所述第四翻折痕为与所述第三翻折痕呈一夹角,使所述侧板形成大端和小端,所述小端靠近所述文件夹体;所述夹板折合在所述文件夹体内侧时,两所述上限位板往内侧折合,形成所述收纳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纸张的一端伸入所述收纳腔内,另一端贴合翻折面板的内侧,在所述翻折面板沿所述第二折痕部向所述文件夹体内侧翻折时,使纸张的一端限位在收纳腔内,另一端限位在翻折面板与所述收纳腔外侧之间,且所述第二折痕部形成弧形状;因此该文件夹在收纳纸张时,能使得纸张翻折收集,但能有效避免纸张形成折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文件夹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文件夹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文件夹放置有笔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折合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的展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折叠文件夹,包括文件夹体1,所述文件夹体1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2;所述文件夹体的一端设置有翻折面板3,另一端设置有盖合板4,所述盖合板4与所述文件夹体1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折痕部40,所述翻折面板3与所述文件夹体1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折痕部30;纸张的一端伸入所述收纳腔2内,另一端贴合翻折面板3的内侧,在所述翻折面板3沿所述第二折痕部30向所述文件夹体1内侧翻折时,使纸张的一端限位在收纳腔2内,另一端限位在翻折面板3与所述收纳腔2外侧之间,且所述第二折痕部30形成弧形状。因此该文件夹在收纳纸张时,能使得纸张翻折收集,但能有效避免纸张形成折痕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2的上表面与底面呈一锐角,使得所述收纳腔形成大端和小端;所述收纳腔2的大端朝向所述翻折面板3。
进一步,如图1~3所示,所述收纳腔2的两侧板靠近所述翻折面板3的一端为圆弧结构,且延伸到所述第二折痕部30。本实施例中,在翻折面板3沿着第二折痕部30翻折时,侧板的圆弧端与第二折痕部30翻折形成的圆弧面贴合,具体地是,通过侧板的圆弧端使得第二折痕部30翻折形成圆弧结构。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收纳腔2包括两侧板20,两所述侧板20均向内弯折有上限位板21,两所述限位板21的自由端设有向所述收纳腔2内部弯折的压板22。在纸张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收入腔2时,压板22能将纸张压紧在收纳腔2内;并且,通过压板22对限位板21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收纳腔2下榻而使得纸张变形。
进一步,参照图3,两所述压板2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笔筒5可收纳与所述空隙中。
进一步,第一折痕部40具有两平行的折痕;所述第二折痕部30具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折痕。
进一步,参照图4,所述盖合板4上设有通孔,一弹性带41对折后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性带41的两端限位在通孔的另一侧;所述折叠文件夹折合后,所述弹性带41套在所述折叠文件夹的外侧,固定所述折叠文件夹。
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具体参照图5,包括纸板100,所述纸板100设有所述第一折痕部40和所述第二折痕部30,使所述纸板100形成所述文件夹体1、所述翻折面板3和所述盖合板4。所述文件夹体1的一侧设有夹板110,所述夹板110设有与所述文件夹体1连接的连接部120,所述连接部120与所述文件夹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翻折痕121,所述夹板110可沿所述第一翻折痕121向所述文件夹体1内侧翻折;所述连接部120与所述夹板110之间设有第二翻折痕122,所述夹板110与所述连接部120之间设有第一开口缝123和第二开口缝124;所述第一开口缝123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翻折痕122的一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夹板110的内边;所述第二开口缝124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翻折痕122的另一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夹板110的内边,所述夹板110的两端设有限位部111,所述限位部111与所述夹板110的连接处设有第三翻折痕112;所述连接部120沿着所述第一翻折痕121折合,所述夹板110沿着所述第二翻折痕122折合,所述限位部111向内侧翻折,使所述夹板110的一面与所述文件夹体1的内侧面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2。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缝123与所述第二翻折痕122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开口缝124与所述第二翻折痕122的夹角为1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缝124的长度部小于所述第二开缝124到所述夹板110端部的最短距离。在夹板110翻折与文件夹体1贴合时,使得收纳腔2内在文件夹体1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111包括侧板1110和上限位板1111,所述侧板1110与所述夹板110连接,所述上限位板1111连接在所述侧板1110的外侧,所述上限位板1111与所述侧板1110之间设有第四翻折痕1112;所述第四翻折痕1112为与所述第三翻折痕112呈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且在5-15°的范围内,使所述侧板1110形成大端和小端,所述小端靠近所述文件夹体1;所述夹板110折合在所述文件夹体1内侧时,两所述上限位板1111往内侧折合,形成所述收纳腔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