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眼镜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7331发布日期:2020-05-15 16:3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AR眼镜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r眼镜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也被称为扩增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是促使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内容之间综合在一起的较新的技术内容,其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空间范围中比较难以进行体验的实体信息在电脑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模拟仿真处理,叠加将虚拟信息内容在真实世界中加以有效应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实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之间重叠之后,能够在同一个画面以及空间中同时存在。

ar眼镜是应用强现实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用户可在ar眼镜的两个可视区域中观察到增强现实的画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r眼镜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ar眼镜驱动电路,进一步地,其包括:usb集线器微控制单元,姿态捕捉模块,以及dp转lvds电路。

前述usb集线器与前述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前述姿态捕捉模块与前述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前述姿态捕捉模块用于捕捉ar眼镜的转动姿态,前述姿态捕捉模块包括陀螺仪,地磁传感器、以及加速度计;前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前述陀螺仪、前述地磁传感器和前述加速度计电性连接;

前述dp转lvds电路用于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供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幕显示;前述dp转lvds电路type-c接口,多路复用器,信号转换芯片,电压转换模块,以及用于连接ar眼镜两个lvds屏的第一lvds连接器和第二lvds连接器,

前述type-c接口与多路复用器电性连接,前述多路复用器与前述信号转换芯片电性连接,前述第一lvds连接器分别与前述电压转换模块和前述信号转换芯片电性连接,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分别与前述电压转换模块和前述信号转换芯片电性连接,

前述多路复用器用于传输type-c接口接收的电源以及dp信号;

前述信号转换芯片用于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

前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转换type-c接口接收的电源为前述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供电。

前述的ar眼镜驱动电路,进一步地,前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前述第一lvds连接器和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电性连

接,前述微控制单元还用于对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进行初始化配置。

前述的ar眼镜驱动电路,进一步地,前述微控制单元具有数据输出端,前述usb集线器具有控制数据输入端,前述控制数据输入端与前述数据输出端电性连接,前述usb集线器与多路复用器电性连接,前述多路复用器还用于将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至type-c接口。

进一步地,前述多路复用器具有第一dp输入端以及第一dp输出端,前述第一dp输入端与前述type-c接口连接,前述第一dp输出端与前述信号转换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信号转换芯片具有第二dp输入端,用于点亮ar眼镜两个lvds屏中一个lvds屏的第一lvds输出端、第二lvds输出端,用于点亮ar眼镜两个lvds屏中另一个lvds屏的第三lvds输出端、第四lvds输出端;

前述第一lvds连接器分别与前述第一lvds输出端和前述第二lvds输出端连接;

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分别与前述第三lvds输出端和前述第四lvds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用于给前述第一lvds连接器连接的lvds屏供电的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用于给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连接的lvds屏供电的第二电压转换电路,以及分别与前述第一lvds连接器和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第三电压转换电路,前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用于为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连接的lvds屏以及前述第二lvds连接器连接的lvds屏供电。

进一步地,前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升压芯片,第一百一十八电阻第一百一十九电阻第一铁氧体磁珠,第一保险管以及第一电压输出端,

前述第一升压芯片的第五引脚与前述type-c接口连接,前述第一百一十八电阻的一端与前述第一升压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前述第一百一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一升压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前述第一百一十九电阻的一端与前述第一升压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前述第一百一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前述第一升压芯片的第六引脚与前述第一铁氧体磁珠的一端连接,前述第一铁氧体磁珠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一保险管的一端,前述第一保险管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二升压芯片,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第二铁氧体磁珠,第二保险管以及第二电压输出端,

前述第二升压芯片的第五引脚与前述type-c接口连接,前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的一端与前述第二升压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前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二升压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前述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的一端与前述第二升压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前述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前述第二升压芯片的第六引脚与前述第二铁氧体磁珠的一端连接,前述第二铁氧体磁珠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二保险管的一端,前述第二保险管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第三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降压芯片,第八十七电阻,第八十九电阻,第三电感,第三铁氧体磁珠以及第三电压输出端,

前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第四引脚与前述type-c接口连接,前述第八十七电阻的一端与前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前述第八十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感与前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前述第八十九电阻的一端与前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前述第八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前述第一降压芯片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三电感与前述第三铁氧体磁珠的一端连接,前述第三铁氧体磁珠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三电压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ar眼镜驱动电路还包括为地磁传感器和陀螺仪供电的第四电压转换电路,其包括第二降压芯片,第六十一电阻r61,第六十三电阻r63,第一电感l1以及第四电压输出端,

前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四引脚与前述type-c接口连接,前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一端与前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前述第六十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感l1与前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前述第六十三电阻r63的一端与前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前述第六十三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前述第二降压芯片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一电感l1与前述第四电压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路复用器传输type-c接口接收的电源以及dp信号;通过微控制单元用于对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进行初始化配置;通过信号转换芯片用于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通过电压转换模块转换type-c接口接收的电源为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供电。本实施例满足在ar眼镜上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并且使用type-c接口供电,无需使用电池,电路体积小。

2.通过usb集线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姿态捕捉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通过地磁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加速度计记录使用者佩戴ar眼镜时头部的运动补偿数据,使得ar眼镜上输出与头部姿态相适应的增强现实信号,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ar眼镜驱动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为图1中usb集线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中微控制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图1中陀螺仪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1中地磁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图1中第四电压转换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分体式ar眼镜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分体式ar眼镜-1000;ar眼镜驱动电路-500;dp转lvds电路-100;ar眼镜本体-200;控制盒-300;陀螺仪-310;地磁传感器-320;加速度计-330;type-c数据线-400;第一lvds连接器-51;第二lvds连接器-52;type-c接口-10;多路复用器-20;控制数据输入端-210;微控制单元-30;数据输出端-31;信号转换芯片-40;usb集线器-201;姿态捕捉模块-300;第四电压转换电路-64;第二降压芯片-641;第四电压输出端-64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ar眼镜驱动电路应用在分体式ar眼镜1000中,该分体式ar眼镜1000包括ar眼镜本体200和与所述ar眼镜本体分开设置的控制盒300,该控制盒300用于通过type-c数据线400给ar眼镜本体200提供视频信号以及用于通过type-c数据线400给ar眼镜本体200供电。本实施例的ar眼镜驱动电路设于ar眼镜本体200内。

请参照图1,一种ar眼镜驱动电路500,其中包括:usb集线器201,微控制单元30,姿态捕捉模块300,以及dp转lvds电路100。

所述usb集线器201与所述微控制单元30电性连接,所述姿态捕捉模块300与所述微控制单元30电性连接。

所述姿态捕捉模块300用于捕捉ar眼镜的转动姿态,所述姿态捕捉模块包括陀螺仪310,地磁传感器320、以及加速度计330;所述微控制单元30分别与所述陀螺仪310、所述地磁传感器320和加速度计330电性连接。

所述dp转lvds电路100用于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供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幕显示;所述dp转lvds电路type-c接口10,多路复用器20,信号转换芯片40,电压转换模块60,以及用于连接ar眼镜两个lvds屏的第一lvds连接器51和第二lvds连接器52,

所述type-c接口10与多路复用器20电性连接,所述多路复用器20与所述信号转换芯片4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lvds连接器51分别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60和所述信号转换芯片4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lvds连接器52分别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60和所述信号转换芯片40电性连接。

所述多路复用器20用于传输type-c接口10接收的电源以及dp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芯片40用于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60用于转换type-c接口10接收的电源为所述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dp转lvds电路100优选为采用与本实用新型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用在ar眼镜上的dp信号转换lvds信号电路的说明书中描述的电路结构。“一种用在ar眼镜上的dp信号转换lvds信号电路”与本文中的“dp转lvds电路”表示同一结构,该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用在ar眼镜上的dp信号转换lvds信号电路的专利文献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与本实用新型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用在ar眼镜上的dp信号转换lvds信号电路的说明书中描述的“type-c接口10”,“多路复用器20”以及“微控制单元30”与本申请中的type-c接口10,多路复用器20以及微控制单元30对应为相同的元器件。

所述微控制单元30分别与所述第一lvds连接器51和所述第二lvds连接器52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30还用于对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进行初始化配置。

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微控制单元30具有数据输出端31,所述usb集线器具有控制数据输入端210,所述控制数据输入端210与所述数据输出端31电性连接,所述usb集线器201与多路复用器20电性连接,所述多路复用器20还用于将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至type-c接口10。

请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磁传感器320采用的是旭化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k8963c的地磁传感器。所述陀螺仪310采用的是应美盛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pu6883的陀螺仪。该陀螺仪整合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器组成一个六轴运动处理组件。由此该陀螺仪同时具备陀螺仪310以及加速度计330的双重功能。所述微控制单元30分别与地磁传感器320和陀螺仪310通过i2c总线协议进行通信。

通过地磁传感器320和陀螺仪310实时记录使用者佩戴ar眼镜时头部转动的运动补偿数据,再通过微控制单元30处理数据,继而微控制单元30将数据传送usb集线器,usb集线器通过usb3.0的接口将数据传输至多路复用器20,多路复用器20通过type-c接口10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盒,控制盒再根据地磁传感器320和陀螺仪310的运动补偿数据输出与使用者头部的动作姿态相适应的增强现实信息,最终在ar眼镜中显示。从而ar眼镜输出与头部姿态相适应的增强现实信号,增强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还包括为地磁传感器320和陀螺仪310供电的第四电压转换电路64,其包括第二降压芯片641,第六十一电阻r61,第六十三电阻r63,第一电感l1以及第四电压输出端642,

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的第四引脚与所述type-c接口10连接,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六十三电阻r6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六十三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64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采用的是立锜科技生产的型号为rt8059的降压芯片。第二降压芯片641与所述type-c接口10的5v直流电连接,该为5v直流电所述第二降压芯片641供电。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阻值为150k欧姆,所述第六十三电阻r63的阻值为150k欧姆。

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642的电压为3.3v直流电,该3.3v直流电分别为地磁传感器320和陀螺仪310供电。

实施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通过多路复用器20传输type-c接口10接收的电源以及dp信号;通过微控制单元30用于对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进行初始化配置;通过信号转换芯片40用于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通过电压转换模块60转换type-c接口10接收的电源为ar眼镜上的两个lvds屏供电。本实施例满足在ar眼镜上将dp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并且使用type-c接口供电,无需使用电池,电路体积小。

2.通过usb集线器201与所述微控制单元30电性连接,所述姿态捕捉模块300与所述微控制单元30电性连接,通过地磁传感器320、陀螺仪310以及加速度计330记录使用者佩戴ar眼镜时头部的运动补偿数据,使得ar眼镜上输出与头部姿态相适应的增强现实信号,增强用户体验。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