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法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6941发布日期:2020-07-29 02:3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扳法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医教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扳法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推拿是我国历史久远的用于医治伤病的方法,主要是指使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进行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伤病治疗,是一种不需要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中医推拿使用形式多样的手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推拿医师用双手在不同病人身体上使用不同的手法施加不同的力量,就可以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

目前,使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疾病已经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视,随着各国民众对推拿按摩日益增加的需求,我们国家现在更加重视中医推拿人才的培养,中医推拿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要使中医推拿走向世界,得到认可,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中医推拿之人才,让他们为发展中医推拿技术和服务社会做出贡献,让全世界都能认识中医推拿能对人类健康能做出的贡献,面向全世界进行中医推拿技术的输出,我们需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快速培养人才,一方面要保证学习者的学术知识得到真正学有所用。

中医推拿比较注重实践,而目前实践教学中多使用沙袋模拟人体,学习者在沙袋上进行推拿手法训练,由于缺乏真实性,训练方式并不能让学习者深刻理解和体会推拿的手法力度和姿势如何控制,因此,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还有就是学习者之间互相进行练习,虽然真实,但由于手法以及用力大小容易造成人体损伤,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尤其是颈部扳法操作不当会给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目前,市面上也没有专门针对颈部扳法进行训练的仪器和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扳法模拟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扳法模拟装置,包括颈部活动块、阻尼转轴、固定支架、角度限位块、颈部活动轴、头部活动块、缓冲阻力橡胶柱,所述的颈部活动块与颈部活动轴之间通过阻尼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颈部活动块与固定支架之间通过阻尼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角度限位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的头部活动块与颈部活动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力橡胶柱可拆卸连接在头部活动块与颈部活动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还包括模拟头壳、模拟下巴及头部连接件,所述的模拟头壳上安装有模拟下巴,通过头部连接件连接在头部活动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所述的角度限位块为1个或2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还包括头部硅胶皮肤,所述的头部硅胶皮肤安装在模拟头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所述的颈部活动块可相对于固定支架前后旋转,向前和向后旋转的最大角度都为45度,所述的颈部活动轴可相对于颈部活动块左右旋转,向左和向右旋转的最大角度都为45度,所述的头部活动块可相对于颈部活动轴左右旋转,向左和向右旋转的最大角度都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还包括身躯连接件,所述的身躯连接件与固定支架之间可拆卸连接,用于连接模拟人躯干;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为螺丝连接;

一种推拿模拟人,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扳法模拟装置,还包括视频采集装置,用于录制操作视频。

整个装置完全能实现颈部扳法的训练,为推拿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装置结构更加简化,体积小巧,在安装头部后因颈部机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使得脖颈装置在保证可靠性高的基础上占用空间相当小,后期做整个模拟人时脖颈处可利用的空间更多,能实现脖颈处的其他检测等。装置的制造加工简单化,成本更加低廉,可以让该装置更好的得到普及和推广,让更多的推拿学习者受益,给他们带来切实可行的帮助,真正能让该装置使用起来。该装置能使学习者使用起来后,可以通过练习掌握推拿中颈部扳法的操作要领和使用熟练度,减少使用真人作为练习对象造成的伤害。该装置填补了目前市场上关于颈部扳法训练模型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扳法模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扳法模拟装置连接模拟头壳及模拟下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扳法模拟装置的旋转角度示意图。

1-头部活动块;2-缓冲阻力橡胶柱;3-阻尼转轴;4-颈部活动块;5-固定支架;6-角度限位块;7-身躯连接件;8-颈部活动轴;9-模拟头壳;10-模拟下巴;11-头壳连接件;12-头部硅胶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装置中颈部活动块4通过阻尼转轴3与固定支架5进行连接固定,并且限定好位置,这样颈部活动块4就可以相对于固定支架5进行有阻滞感的转动(如图示箭头a),在固定支架5上面安装好角度限位块6(角度限位块6可以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架5上,也可以在另一侧的固定支架5上再安装一个角度限位块6),这样就对颈部活动块4活动角度进行了理论上的限制,以上安装好的部分整个安装固定在身躯连接件7上面,后期可以通过身躯连接件7安装在身体上面。颈部活动轴8通过阻尼转轴3与颈部活动块4进行连接,颈部活动轴8就可以相对于颈部活动块4进行有阻滞感的转动(如图示箭头b),并且通过对此两个部件的尺寸设计,已经形成对颈部活动轴8活动角度理论上的限制。头部活动块1安装于颈部活动轴8上面,可以实现一定的转动(如图示箭头c),通过缓冲阻力橡胶柱2进行理论上的旋转角度限制,且缓冲阻力橡胶柱2可以起到颈部扳法中手法后期起到的阻滞感也就是所谓的“咔嗒”声,以上即为图1整个颈部关节的安装。

如图2所示,模拟头壳9及模拟下巴10固定在一起后再通过头壳连接件11安装在颈部关节的头部活动块1上面,头部硅胶皮肤12套入以上机构并固定,形成扳法模拟装置。

如图3所示,将扳法模拟装置通过身躯连接件7与躯干模型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进行颈部扳法的练习操作。将躯干部分进行固定,视作无运动的参考,头部就可以通过颈部机构来进行相应的运动。

图1中箭头a指示的为前后转动,向前向后都是45°,a转动通过装置中的2个阻尼转轴3进行转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阻尼大小实现旋转到任意位置处可以定住。

图1中箭头b指示的为左右转动,向左向右都是45°,b转动通过装置中的2个阻尼转轴3进行转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阻尼大小实现旋转到任意位置处可以定住。

装置通过a转动和b转动的叠合,使头部可以旋转到如图3中锥形立体空间中任意位置,再叠加c转动水平转动,整个头部就实现了和真人一样的全自由度转动。这样就可以实现颈部扳法的训练操作。

再通过缓冲阻力橡胶柱2进行理论的水平旋转角度限制,且缓冲阻力橡胶柱2可以起到颈部扳法中手法后期起到的阻滞感也就是所谓的“咔嗒”声。

本装置通过调节阻尼转轴3的阻尼大小,整个头部都可以实现旋转到任意位置后固定不动,手离开后,头部不会产生下垂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