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页及插页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8615发布日期:2020-09-08 13:3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页及插页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页及插页箔。



背景技术:

学生在记录课堂笔记的时候通常会记录在书本上,或者是使用单独的笔记本进行记录。人们在进行笔记批注的时候常常会直接在文档上进行批注。但是通常文本或者课本上的空挡有限,需要将字体写的较小,而当需要写的内容很多时,往往显得空间不够。在课本上记笔记后,课本看起来很凌乱,而且不需要批注的内容后,无法方便地将批注去掉。如果使用单独的笔记本进行记录,则查阅时需要对照原文和笔记本,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页,不仅不会破坏原文,而且可以方便的基于原文进行各种批注、修改、备注、遮盖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页,用于粘贴在纸张上进行书写,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用于书写的书写部分以及用于粘贴在纸张上的粘贴部分,其中,书写部分为透明纸张或半透明纸张,书写部分与粘贴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点断式齿孔连接,粘贴部分由多个方形部分组成,方形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点断式齿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书写部分为方形,具有四个边缘,至少一个边缘与粘贴部分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书写部分的四个边缘均与粘贴部分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书写部分为透明硫酸纸或塑料纸。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粘贴部分由基层、粘性层及保护层依次贴合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基层的材质与书写部分的材质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书写部分的尺寸与纸张的尺寸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书写部分还具有两个装订孔,装订孔位于书写部分的边缘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页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粘性层为不干胶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插页箔,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插页,其中,插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齿孔连接。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页,具有用于书写的书写部分以及用于粘贴在纸张上的粘贴部分,书写部分为透明纸张或半透明纸张,书写部分与粘贴部分之间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并且粘贴部分由多个方形部分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因为书写部分为透明纸张或半透明纸张,具有粘贴部分,所以插页能够用于粘贴在纸张上,方便地附在原文纸面上,然后在插页上进行记笔记、批注等操作,既可以清晰的看到批注和笔记内容与原文的关系,又不会直接写在原文的纸面上,破坏原文。

另外,由于书写部分与粘贴部分之间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粘贴部分由多个方形部分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使用时,能够方便地从粘贴部分中选择几个方形部分用作粘贴用,将其余方形部分撕掉,因此根据需要,选择留存的方形部分在书写部分的不同位置。这样方便学生在课本的同一页使用单张或多页插页,也方便学生在课本的不同页使用多张插页,粘贴时方形部分错开,不至于在同一位置使课本的厚度增加太多。同时,合理的选择方形部分和粘贴的位置,能够使得多个插页同时粘贴在一张纸上,能方便地调整插页的顺序来调阅笔记,便于复习。需要将插页从课本上拿下时,沿齿孔连接处撕掉即可,方便快捷,不破坏课本和书写部分。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页灵活方便,便于学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插页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插页的单张使用方法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插页的两张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插页及插页箔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插页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插页100用于粘贴在纸张上进行书写,由用于书写的书写部分10以及用于粘贴在纸张上的粘贴部分20组成。

书写部分10为透明纸张或半透明纸张,材质为透明硫酸纸或塑料纸,尺寸与需要粘贴在其上的纸张的尺寸相同。

书写部分10的四个边缘均有粘贴部分20,二者之间通过齿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书写部分10的四个边缘与粘贴部分20之间的连接处具有一定柔性,将粘贴部分20翻折到书写部分10上后不断裂。

在其他实施例中,书写部分的一个边缘或者任意几个边缘可以设有粘贴部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边缘均有粘贴部分。

书写部分10的一侧边缘处还设有两个装订孔101。装订孔101可以设置在书写部分10的任一侧边缘处,也可以在不同侧的边缘处均设置装订孔。

粘贴部分20由多个方形部分201组成,方形部分20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为点断式齿孔连接。

粘贴部分20由基层、粘性层及保护层依次贴合在一起组成。粘贴部分20的基层和书写部分10之间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

基层的材质可以与书写部分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基层的材质为材质为透明硫酸纸或塑料纸。在基层的背面涂抹不干胶作为粘性层,用于粘贴在纸张上。然后在不干胶上粘贴上一层保护层,既防止粘性层在使用前即失去粘性,又使得插页100易于存放,不至于乱粘。粘性层还可以为其他具有粘性的物质,例如高分子黏胶。保护层为易于撕除的油性纸、塑料纸等。

在书写部分10与粘贴部分20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齿孔30,方形部分201之间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多个齿孔30。多个齿孔30依次间隔排列形成齿孔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具体情况,书写部分与粘贴部分的连接处的齿孔与方形部分之间的连接处的齿孔的形状和孔径可以不同,齿孔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同。

生产时,书写部分10与粘贴部分20可以一体成型,在需要设置齿孔30的位置处打孔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插页100为长方形,书写部分10为0.05mm硫酸纸,尺寸为260mm×184mm的长方形。装订孔101为直径为4mm的圆孔,设置在书写部分10的左侧边缘处。粘贴部分20的宽度为8mm,由多个尺寸为8mm*4mm的方形部分201组成。齿孔30采用0.5mm的圆形齿孔,齿孔30之间的间距为0.3mm。粘性层选择不干胶,不干胶的膜层采用透明聚酯,粘合剂采用纤维再揭开型粘合剂。

插页100可以单张使用,也可以多张使用,使用方法示意图见图3及图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插页的单张使用方法示意图。

如图3所示,取一张插页100,将粘贴部分20的其他部分齿孔30处撕掉,仅剩余与书写部分10的四个边角处相连的四个方形部分201,分别标记为201a、201b、201c及201d。

打开课本,翻到需要记笔记的页码200即本页,然后将方形部分201a及方形部分201b向上翻折,放置到本页与上页的接缝处并使书写部分10与页码对齐,然后撕掉保护层,漏出粘贴层,稍用力将方向部分201a及201b粘到上一页上。类似地,如图示方向,将方形部分201c及方形部分201d向下粘贴到本页的背面,完成单张插页100的粘贴。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插页的两张使用方法示意图。

两张插页的使用方法与上述的单张插页的使用方法类似。如图4所示,取两张插页100,分别标记为100a及100b。将插页100a中的粘贴部分20的其余部分撕掉,仅与剩余与书写部分10的左侧的边角处相连的两个方形部分201,分别标记为201e及201f。将插页100b中的粘贴部分20的其余部分撕掉,仅与剩余与书写部分10的上边缘相连的两个方形部分201,分别标记为201g及201h。然后将方形部分201e及201f粘贴在上页上,从而将插页100a粘贴在上页且位于上页与本页之间,再将方形部分201g及201h粘贴在本页的上边缘的背面,从而将插页100b粘贴在本页上。

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一页上粘贴多张插页,如粘贴在本页的下边缘,右边缘等,也可以在同一边粘贴多张插页。在一页的同一侧粘贴多张插页时,留存的用于粘贴的方形部分错开,粘贴时不至于重叠,既有利于粘贴牢固,又不特别增加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随时调整插页的顺序,或者选择在哪个插页上进行书写。多张插页使用时,学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笔记记录在同一张纸面的不同的插页上。可以选择查看一个插页的内容,也可以将两个或几个插页重叠在一起查看。

同样地,需要在不同的页码上记笔记时,取用多个插页,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区域留存方形部分,这样粘贴时方形部分错开,不至于在同一位置使课本的厚度增加太多。

如果暂时不需要某一个插页,或者需要从课本中取下时,沿齿孔处将书写部分撕掉就可以将插页移除。然后利用书写部分上的装订孔进行装订成册,需要时可以重新拿出附在文件纸面上查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插页箔做详细说明,对于和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故对结构和功能不再赘述。

插页箔由实施例1中的多个插页100通过齿孔连接的方式连接起来。使用时,根据需要撕取。不使用时,折叠在一起存放。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插页,用于粘贴在纸张上进行书写,具有用于书写的书写部分以及用于粘贴在纸张上的粘贴部分,书写部分为透明纸张或半透明纸张,书写部分与粘贴部分之间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并且粘贴部分由多个方形部分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因为书写部分为透明纸张或半透明纸张,具有粘贴部分,所以插页能够用于粘贴在纸张上,方便地附在原文纸面上,然后在插页上进行记笔记、批注等操作,既可以清晰的看到批注和笔记内容与原文的关系,又不会直接写在原文的纸面上,破坏原文。

另外,由于书写部分与粘贴部分之间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粘贴部分由多个方形部分通过点断式齿孔连接在一起,使用时,能够方便地从粘贴部分中选择几个方形部分用作粘贴用,将其余方形部分撕掉,因此根据需要,选择留存的方形部分在书写部分的不同位置。这样方便学生在课本的同一页使用单张或多页插页,也方便学生在课本的不同页使用多张插页,粘贴时方形部分错开,不至于在同一位置使课本的厚度增加太多。同时,合理的选择方形部分和粘贴的位置,能够使得多个插页同时粘贴在一张纸上,能方便地调整插页的顺序来调阅笔记,便于复习。需要将插页从课本上拿下时,沿齿孔连接处撕掉即可,方便快捷,不破坏课本和书写部分。

此外,书写部分还具有两个装订孔,装订孔位于书写部分的边缘处,既便于未使用的插页的装订,也便于将插页从课本上移除后装订成册,便于笔记的保存和查阅。

另外,书写部分为方形,具有四个边缘,至少一个边缘具有粘贴部分,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在书写部分的几个边缘处设置粘贴部分。

此外,书写部分的四个边缘均具有粘贴部分,有利于粘贴牢固,也便于多张插页在课本的同一页同时使用。

另外,书写部分为透明硫酸纸或塑料纸,粘贴部分由基层、粘性层及保护层依次贴合在一起组成,而基层的材质与所述书写部分的材质相同,基层与书写部分一体成型,加工简单。

此外,书写部分与纸张的尺寸相适应,增加了书写区域的面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