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20629发布日期:2020-06-09 19:4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有时会因为芯片精度不均或其他问题而出现一些色块或者亮、暗斑等现象,目前,led显示屏行业内针对这些现象的处理方式是运用测量设备与逐点校正系统相互配合,即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每一个led灯点图像,然后利用软件分析参数根据采集的灯点图像输出一个校正系数,再对每一个led灯点进行校正,让三基色达到预期的目标值,从而使led显示屏校正后led灯点亮色度一致,提高均匀性。图像采集设备,主要是相机或色度检测仪,用以采集led显示屏的三基色的图像,而受限于相机、色度检测仪等测量设备的精度,直接经过逐点校正的led显示屏依旧能被人眼察觉到轻微的亮色度差异。此时,逐点校对已经结束,只能依靠基于人眼视觉识别的手动调节方式,即通过人眼观察判断led显示屏的亮色度差异后,再对亮、暗斑区域进行问题排除,这种方法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准确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案通过人眼排查异常现象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所述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根据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对所述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出。

可选地,所述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所述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led显示屏进行常规逐点校正,并导出所述led显示屏的校正系数文件。

可选地,所述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所述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校正系数文件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将所述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依次相加后除以所述led显示屏中的所有像素点的数量值,得到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

可选地,所述亮度异常为亮度过亮;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的步骤具体包括:依次将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与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校正系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的0.8倍,则判断与所述校正系数值对应的所述像素点为亮度过亮,并获取所述像素点的坐标值。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出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得到若干亮斑区域;若所述亮斑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所述亮斑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若所述亮斑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所述亮斑区域进行边界坐标输出。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每一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对相应的所述像素点进行位置归类;若所述坐标值依次相邻,则将相应的所述像素点归类在同一所述亮斑区域;若所述坐标值不相邻,则将相应的所述像素点归类在不同的所述亮斑区域。

可选地,所述亮度异常为亮度过暗;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的步骤具体包括:依次将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与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校正系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平均校正系数值的1.2倍,则判断与所述校正系数值对应的所述像素点为亮度过暗,并获取所述像素点的坐标值。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出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有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得到若干暗斑区域;若所述暗斑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所述暗斑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若所述暗斑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所述暗斑区域进行边界坐标输出。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每一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对相应的所述像素点进行位置归类;若所述坐标值依次相邻,则将相应的所述像素点归类在同一所述暗斑区域;若所述坐标值不相邻,则将相应的所述像素点归类在不同的所述暗斑区域。

可选地,所述坐标值依次相邻包括坐标值纵向依对次相邻与坐标值横向依次相邻。

本发明提供的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其在对led显示屏进行常规逐点校正后,会先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该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接着,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最后,对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出。这样一来,其可基于led显示屏常规逐点校正得到的校正系数值再次对led显示屏进行亮、暗斑异常现象检测,以精准定位每一亮度异常区域,且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初步问题排除(即若某一亮度异常区域为输出相应的ic序号,则说明该亮度异常区域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亮度异常区域,而若某一亮度异常区域为输出相应的边界坐标,则说明该亮度异常区域是由于板子受热不均、散热不良、灯珠的均匀性不佳等原因导致的亮度异常区域),为后续在技术人员排查问题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可见,本技术方案,其针对led显示屏的亮、暗斑现象的检测,可实现亮度异常区域的精准定位,避免现有技术方案通过人眼排查异常现象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图1所示检测方法的步骤s110的具体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步骤s120的具体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步骤s130的具体流程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步骤s120的具体流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步骤s130的具体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该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是根据led显示屏常规逐点校正后得到的校正系数来分析出异常现象的。led显示屏常规逐点校正技术是指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如相机、色度检测仪等)采集每一个led灯点(即像素点)图像,然后利用软件分析参数根据采集的图像输出一个校正系数,再对每一个led灯点进行校正,让三基色达到预期的目标值,从而使led显示屏校正后led灯点亮色度一致,提高均匀性。

因而,为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在本步骤“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led显示屏进行常规逐点校正,并导出led显示屏的校正系数文件。即在对led显示屏进行常规逐点校正后,其会生成一份校正系数文件,该校正系数文件会记录led显示屏的每一像素点(以坐标方式标记每一像素点)及其相应的校正系数值,这样一来,如图2所示,当导出得到led显示屏的校正系数文件后,便可执行本步骤“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111:根据该校正系数文件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

步骤s112:将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依次相加后除以led显示屏中的所有像素点的数量值,得到平均校正系数值。

由于校正系数是根据每一个灯的亮度采集生成的,假设某一个灯比较亮,则对应的校正系数就会小一点,反之,某一个灯比较暗,它的校正系数就会大一点。对于led显示屏而言,平均校正系数值是最能反映led显示屏当前正常的亮度水平,如果一个像素点的亮度正常,则其相应的校正系数的数值会比较接近平均校正系数值,反之,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异常,则其相应的校正系数的数值会比较偏离平均校正系数值,或远大于平均校正系数值(偏暗),或远小于平均校正系数值(偏亮)。因而,平均校正系数值是判断一个像素点是否为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重要评判标准,为便于后续步骤找出亮度异常的像素点,可先根据该校正系数文件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再将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依次相加后除以led显示屏中的所有像素点的数量值,以获得平均校正系数值。

步骤s120: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获得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便可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亮度异常可以是亮度过亮,或者亮度过暗,根据上述方法步骤可知,当我们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时,可将每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当某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远小于(远小于的评判标准可根据实际检测精度要求进行具体设定,如小于或等于0.8倍的平均校正系数值)该平均校正系数值时,判断该像素点为亮度过亮的像素点,需获取其坐标值。或者当某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远大于(远大于的评判标准可根据实际检测精度要求进行具体设定,如大于或等于1.2倍的平均校正系数值)该平均校正系数值时,判断该像素点为亮度过暗的像素点,需获取其坐标值。

步骤s130:对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出。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获取得到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后,如获取得到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或获取得到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便可对这些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目的是找出所有相邻(包括坐标值纵向相邻与坐标值横向相邻)的亮度异常的像素点,以将所有位置相邻的亮度异常的像素点归类为同一亮度异常区域,然后根据每一亮度异常区域的面积范围对相应的亮度异常区域进行初步问题排除,若该亮度异常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该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同时,说明该亮度异常区域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亮度异常区域,而若该亮度异常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该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边界坐标输出,同时,说明该亮度异常区域是由于板子受热不均、散热不良、灯珠的均匀性不佳等原因导致的亮度异常区域),为后续在技术人员排查问题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具体示例,在该具体示例中,亮度异常为亮度过亮。此时,如图3所示,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根据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的具体过程如下:

s221:依次将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与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获得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便可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亮度异常为亮度过亮,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表述,我们知道,假如某一个像素点比较亮,则对应的校正系数值就会小一点,因而,亮度过亮的像素点,其相应的校正系数值会远小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当我们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时,可依次将每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以找出所有校正系数值远小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的像素点。

s222:若该校正系数值小于或等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的0.8倍,则判断与该校正系数值对应的像素点为亮度过亮,并获取该像素点的坐标值。

具体地,远小于的评判标准可根据实际检测精度要求进行具体设定,如本实例有效采用小于或等于0.8倍的平均校正系数值作为上述远小于的评判标准,其能满足大部分led显示屏关于亮斑的检测精度需求。即当某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小于或等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的0.8倍,则判断与该校正系数值对应的像素点为亮度过亮,并获取该像素点的坐标值。

如图4所示,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对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31:对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得到若干亮斑区域。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获取得到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后,便可对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以得到若干亮斑区域。其中,对所有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具体过程为:根据每一亮度过亮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对相应的像素点进行位置归类;若坐标值依次相邻,则将相应的像素点归类在同一亮斑区域;若坐标值不相邻,则将相应的像素点归类在不同的亮斑区域。坐标值依次相邻包括坐标值纵向依次相邻与坐标值横向依次相邻,坐标值依次相邻的亮度过亮的像素点个数越多说明是一个面积越大的亮斑区域。

步骤232:若亮斑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该亮斑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得到若干亮斑区域后,可对每一亮斑区域进行问题初步排除,即判断这个亮斑区域是否以一个或多个ic控制区域为单位,如果刚好亮斑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说明该亮斑区域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亮斑区域,记录并对该亮斑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为后续在技术人员排查问题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步骤233:若亮斑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该亮斑区域进行边界坐标输出。

具体地,如果上述步骤的判断过程中发现,亮斑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说明该亮斑区域不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亮斑区域,有可能是因为板子受热不均、散热不良、灯珠的均匀性不佳等原因导致的,记录并对该亮斑区域进行边界坐标输出,为后续技术人员排除问题提供参考。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的具体示例,在该具体示例中,亮度异常为亮度过暗。此时,如图5所示,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根据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321:依次将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与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获得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便可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亮度异常为亮度过暗,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表述,我们知道,假如某一个像素点比较暗,则对应的校正系数值就会大一点,因而,亮度过暗的像素点,其相应的校正系数值会远大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当我们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时,可依次将每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进行比较,以找出所有校正系数值远大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的像素点。

步骤s322:若校正系数值大于或等于平均校正系数值的1.2倍,则判断与校正系数值对应的像素点为亮度过暗,并获取像素点的坐标值。

具体地,远大于的评判标准可根据实际检测精度要求进行具体设定,如本实例有效采用大于或等于1.2倍的平均校正系数值作为上述远大于的评判标准,其能满足大部分led显示屏关于暗斑的检测精度需求。即当某一像素点的校准系数值大于或等于该平均校正系数值的1.2倍,则判断与该校正系数值对应的像素点为亮度过暗,并获取该像素点的坐标值。

如图6所示,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对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331:对所有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得到若干暗斑区域;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获取得到所有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后,便可对所有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以得到若干暗斑区域。其中,对所有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具体过程为:根据每一亮度过暗的像素点的坐标值对相应的像素点进行位置归类;若坐标值依次相邻,则将相应的像素点归类在同一暗斑区域;若坐标值不相邻,则将相应的像素点归类在不同的暗斑区域。坐标值依次相邻包括坐标值纵向依次相邻与坐标值横向依次相邻,坐标值依次相邻的亮度过暗的像素点个数越多说明是一个面积越大的暗斑区域。

步骤s331:若暗斑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暗斑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

具体地,当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得到若干暗斑区域后,可对每一暗斑区域进行问题初步排除,即判断这个暗斑区域是否以一个或多个ic控制区域为单位,如果刚好暗斑区域的面积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说明该暗斑区域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暗斑区域,记录并对该暗斑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输出,为后续在技术人员排查问题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步骤s331:若暗斑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对暗斑区域进行边界坐标输出。

具体地,如果上述步骤的判断过程中发现,暗斑区域的面积不能被单一ic控制区域的面积整除,则说明该暗斑区域不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暗斑区域,有可能是因为板子受热不均、散热不良、灯珠的均匀性不佳等原因导致的,记录并对该暗斑区域进行边界坐标输出,为后续技术人员排除问题提供参考。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亮、暗斑异常现象的检测方法,其在对led显示屏进行常规逐点校正后,会先获取led显示屏中每一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值,并计算出该led显示屏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校正系数值。接着,根据该平均校正系数值依次对每一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以获取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最后,对所有亮度异常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位置信息归类处理,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归类处理的结果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相应的ic序号或边界坐标输出。这样一来,其可基于led显示屏常规逐点校正得到的校正系数值再次对led显示屏进行亮、暗斑异常现象检测,以精准定位每一亮度异常区域,且对每一亮度异常区域进行初步问题排除(即若某一亮度异常区域为输出相应的ic序号,则说明该亮度异常区域是由于ic精度不良或者ic异常导致的亮度异常区域,而若某一亮度异常区域为输出相应的边界坐标,则说明该亮度异常区域是由于板子受热不均、散热不良、灯珠的均匀性不佳等原因导致的亮度异常区域),为后续在技术人员排查问题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可见,本技术方案,其针对led显示屏的亮、暗斑现象的检测,可实现亮度异常区域的精准定位,避免现有技术方案通过人眼排查异常现象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