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3458发布日期:2020-07-04 04:1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工具,尤其是一种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属于学前教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学前教育(preschool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为给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幼师大多会使用学前教育用教学板给儿童讲解知识。然而,现有学前教育用教学用板大多为普通教学白板,虽然便于书写擦除,但是很难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从而难以提升儿童的学习效果以及想象力。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图文对照教学,且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的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图文对照教学,且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传动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执行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与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前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教学白板,所述教学白板与所述前壳体上均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后壳体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后壳体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电机座上的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凸轮、槽轮传动机构、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座孔内,所述槽轮传动机构包括缺口圆盘、拨杆以及槽轮,所述缺口圆盘、凸轮均通过键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拨杆与所述缺口圆盘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所述槽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均通过键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均通过键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四锥齿轮通过键连接固设于第一带轮轴,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轴、第二带轮轴、带轮以及传送带,所述前壳体内表面设置有上转轴座与下转轴座,所述第一带轮轴与所述第二带轮轴均转动安装于所述上转轴座以及所述下转轴座,所述第一带轮轴与所述第二带轮轴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带轮,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所述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轴以及所述第二带轮轴之间通过键连接固定,上方的所述传送带表面可拆卸粘贴含有图案的图片,下方的所述传送带对应位置可拆卸粘贴含有名称的图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上活动板、上插板、上连接弹簧、下活动板、下插板、下连接弹簧,所述上活动板与下活动板分别位于所述凸轮上下两侧在弹簧力作用下始终与凸轮保持高副线接触,所述上活动板与所述上插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活动板与所述下插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壳体设置有上插槽与下插槽,所述上插板与下插板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上插槽与下插槽内,所述前壳体设置有上矩形槽与下矩形槽,所述上连接弹簧压缩安装于上插槽内,且其一端与上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插槽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弹簧压缩安装于下插槽内,且其一端与下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插槽上端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外轮廓线由圆心为01的圆弧ab、直线bc、圆心为02的圆弧cd以及直线da围成,且所述圆弧ab相切于直线bc,所述直线bc相切于圆弧cd,所述圆弧cd相切于直线da,所述直线da相切于圆弧ab,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安装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拨杆延伸端设置有圆柱销,所述槽轮圆心为03,在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径向槽,在初始位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心线0203与所述凸轮的对称轴0102共线,所述拨杆对称轴02e与连心线0203之间的夹角a=45°,且所述拨杆上的圆柱销即将脱离槽轮的径向槽,所述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分别在上连接弹簧、下连接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并与凸轮圆弧cd接触,此时,与上活动板固定连接的上插板以及与下活动板固定连接的下插板也运动到极限位置,所述观察窗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壳体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展示区、讲解区以及下展示区,所述上展示区与所述下展示区上分别设置有上观察口与下观察口,所述教学白板包括嵌接于上展示区的第一白板、嵌接于讲解区的第二白板以及嵌接于下展示区的第三白板,所述观察窗口包括开设于上展示区的上观察口、开设于下展示区的下观察口,还包括开设于第一白板的上矩形观察口以及开设于第三白板下矩形观察口,其中,所述上观察口与所述下观察口分别与上矩形观察口与下矩形观察口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座孔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表面,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座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座孔内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轴承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座孔设置于所述后壳体内表面,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前壳体内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还包括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后壳体内侧面的置物盒、开设于后壳体外侧面的第一矩形槽以及第一插板,所述置物盒上开设有分隔开的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用于放置白板笔,所述第二容置腔用于放置白板擦,所述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限位板与第二弧形限位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用于对白板笔进行限位以防止在取放时滑脱到第一容置腔外部,所述第二容置腔用于对白板擦进行限位以防止在取放时滑脱到第二容置腔外部,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开设有贯穿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安装于第一插槽内,在需要取放白板笔和/或白板擦时打开,不需要取放时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用于移动教学装置的拖板以及带刹车功能的带刹万向轮,所述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拖板底部设置有四个带刹万向轮,便于自由移动以及有效固定教学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三凸部、第四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三凸部、第四凸部分别通过螺钉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固定连接,便于实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安装与拆卸,同时实现了连接部分无缝对接,既美观又不容易划伤教学人员。

工作时,所述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凸轮与缺口圆盘从初始位置随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c点与上活动板接触,在此过程中,凸轮的圆弧cd始终同时与上活动板以及下活动板接触、同时拨杆已脱离槽轮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与下活动板位置不变,槽轮静止不动使得传送带位置不变,上、下两个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所述凸轮与缺口圆盘随第一转轴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圆弧ab中点与上活动板接触,在此过程中,凸轮的直线bc与圆弧ab先后与上活动板接触,凸轮驱动上活动板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上极限位置,上方观察窗口被上插板完全遮挡,凸轮的圆弧cd始终与下活动板接触、同时拨杆已脱离槽轮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位置改变、下活动板位置不变、传送带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由开到关、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所述凸轮与缺口圆盘随第一转轴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d点与上活动板接触,在此过程中,凸轮的圆弧ab与直线da先后与上活动板接触,上连接弹簧驱动上活动板向下运动直至运动到下极限位置,上方观察窗口完全打开,凸轮的圆弧cd始终与下活动板接触、同时拨杆已脱离槽轮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位置改变、下活动板位置不变、传送带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由关到开、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所述凸轮与缺口圆盘随第一转轴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c点与下活动板接触,在此过程中,凸轮的圆弧cd与始终同时与上活动板以及下活动板接触,同时拨杆已脱离槽轮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与下活动板位置不变、传送带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所述凸轮与缺口圆盘随第一转轴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圆弧ab中点与下活动板接触,在此过程中,凸轮的直线bc与圆弧ab先后与下活动板接触,凸轮驱动下活动板向下运动直至运动到下极限位置,下方观察窗口被下插板完全遮挡,凸轮的圆弧cd与上活动板始终相接触、同时拨杆已脱离槽轮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位置不变、下活动板位置改变、传送带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下方观察窗口处于由开到关,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此时,拨杆即将进入槽轮的径向槽;

所述凸轮与缺口圆盘随第一转轴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d点与下活动板接触,在此过程中,凸轮的圆弧ab与直线da先后与下活动板接触,下连接弹簧驱动下活动板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上极限位置,下方观察窗口完全打开,拨杆驱动槽轮转动,槽轮依次驱动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上下两个传送带同步移动;凸轮圆弧cd始终与上活动板接触,故上活动板位置不变、下活动板位置改变,传送带位置改变,上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下方观察窗口处于由关到开,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开始改变,此时,拨杆未完全离开槽轮的径向槽;

所述凸轮与缺口圆盘随第一转轴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的对称轴0102位于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凸轮的圆弧cd始终同时与上活动板以及下活动板接触,上、下方观察窗口完全打开,拨杆继续驱动槽轮转动直至离开槽轮,槽轮依次驱动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上下两个传送带同步移动;当拨杆完全离开槽轮时,传送带停止运动,此时槽轮完成一次转位,传送带进入下一个工作位置,故上活动板、下活动板位置均不变,传送带位置改变,上、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变为下一组学习内容,进而完成一组图文对照学习,随着凸轮连续转动如此往复循环。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凸轮转动一周,槽轮转动1/4周,传送带移动一个工作位,传送带每个工作位上有一组含有图案的图片以及含有名称的图片,上方传送带上设有含有图案的图片,下方传送带上设有含有名称的图片,通过上、下传送带同步输送实现图文对照教学,其中,凸轮每转动一周,观察口便会自动显示下一组含有图案的图片以及含有名称的图片。

(2)凸轮从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一周过程中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观察口打开、下观察口打开,该阶段用于首次教儿童认识并学习上方传送带显示的图案以及下方传送带显示的名称,通过同时显示图案与名称生动形象地进行图文教学,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第二阶段:上观察口由开到关再由关到开、下观察口打开,该阶段用于通过显示下方的名称来想象上方的图案,通过上观察口的图案逐渐消失、逐渐出现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由于部分儿童的想象力不强还不足以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及下方名称想象出完整的图案,此时图案逐渐出现便会协助儿童再次激发出想象力以想象出完整的图案;第三阶段:上观察口打开、下观察口打开,该阶段用于第二次教儿童认识并学习上方传送带显示的图案以及下方传送带显示的名称,并通过同时显示图案与名称生动形象地进行图文教学,起到强化学习的目的;第四阶段:上观察口打开、下观察口由开到关再由关到开,该阶段用于通过显示上方的图案来想象下方的名称,通过下观察口的名称逐渐消失、逐渐出现来强化儿童的记忆力,由于部分儿童的记忆力不强还不足以通过前三阶段的学习以及上方图案记忆起下方名称,此时名称逐渐出现便会协助儿童再次强化记忆力以想起下方名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图1的后视图;

图3: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图3的正视图;

图5:本发明图4的俯视图;

图6:本发明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凸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传动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执行机构,壳体包括前壳体1与后壳体2,前壳体1与后壳体2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的,前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后壳体2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相配合的第一凸部201、第二凸部202、第三凸部203、第四凸部204,通过螺钉50将第一凸部201、第二凸部202、第三凸部203、第四凸部204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内,如此设置不但便于实现前壳体1与后壳体2的安装与拆卸,同时还实现连接部分无缝对接,使得壳体既美观又不容易划伤教学、搬运、检修等人员。此外,为方便加工制造以及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可将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的结构尺寸设置为相同,同时将第一凸部201、第二凸部202、第三凸部203、第四凸部204的结构尺寸设置为相同。

为实现图文对照教学,在前壳体1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展示区3、讲解区4以及下展示区5,并在上展示区3与下展示区5上分别设置有上观察口6与下观察口7,上观察口6用于看图,下观察口7用于看文,为便于在图文对照教学时进行讲解,在前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便于书写与擦除的教学白板,并将教学白板分为第一白板8、第二白板9、第三白板10三部分,并分别与上展示区3、讲解区4以及下展示区5相对应。其中,第一白板8嵌接于上展示区3,第二白板9嵌接于讲解区4,第三白板10嵌接于下展示区5,为使教学白板更好的适用于前壳体1,在第一白板8开设与上观察口6相适应的上矩形观察口,在第三白板10开设与下观察口7相适应的下矩形观察口。

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所示,后壳体2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4,一方面用于散出内部机构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内部机构的工作情况。在后壳体2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座25,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电机座25上的伺服电机26、联轴器27、转轴、凸轮42、槽轮传动机构、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其中,转轴包括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31、第三转轴34,第一转轴28一端通过联轴器27与伺服电机26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座孔43内,而第一安装座孔43设置于前壳体1内表面;第二转轴31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座孔54内,在第二安装座孔54内固定设置有轴承,该轴承与第二转轴31之间为过盈配合以便充分固定住第二转轴31,有效防止第二转轴31发生倾斜降低锥齿轮间啮合效果,其中,第二安装座孔54设置于后壳体2内表面;第三转轴34转动安装于支撑架53上,支撑架53固定连接于前壳体1内表面。其中,槽轮传动机构包括缺口圆盘29、拨杆30以及槽轮32,缺口圆盘29、凸轮42均通过键连接固设于第一转轴28,拨杆30与缺口圆盘29固定连接并且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其中,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35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6与第四锥齿轮37,槽轮32与第一锥齿轮33均通过键连接固设于第二转轴31,第二锥齿轮35、第三锥齿轮36均通过键连接固设于第三转轴34,第四锥齿轮37通过键连接固设于第一带轮轴38。其中,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轴38、第二带轮轴39、带轮40以及传送带41,前壳体1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上转轴座15与两个下转轴座16,第一带轮轴38与第二带轮轴39均转动安装于上转轴座15以及下转轴座16上,在第一带轮轴38与第二带轮轴39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带轮40,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带轮40之间通过传送带41连接,用于传递运动与动力。带轮40与第一带轮轴38以及第二带轮轴39之间均通过键连接固定,上方的传送带41表面粘贴有含有图案的图片,下方的传送带41对应位置粘贴含有名称的图片,其中上方含有图案的图片与下方含有名称的图片为一组,分别对应图形与文字,用于进行图文对照学习,在上、下两个传送带41上设置有多组上述图片,示例的,上方图片的图案可以为动物、植物、生活用品、人物关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下方图片的图案为与上方图案相对应名称的文字说明。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执行机构包括上活动板44、上插板45、上连接弹簧46、下活动板47、下插板48、下连接弹簧49,其中,上活动板44与下活动板47分别位于凸轮42上下两侧,并在弹簧力作用下始终与凸轮42保持高副线接触,上活动板44与上插板45固定连接,下活动板47与下插板48固定连接,前壳体1设置有上插槽11与下插槽12,上插板45与下插板48分别滑动插接于上插槽11与下插槽12内,通过上插板45、下插板48在上插槽11、下插槽12内运动实现上观察口6、下观察口7的打开与关闭。前壳体1设置有上矩形槽13与下矩形槽14,上连接弹簧46压缩安装于上插槽11内,且其一端与上活动板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插槽11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安装上连接弹簧46从而保证上活动板44始终与凸轮42接触,下连接弹簧49压缩安装于下插槽12内,且其一端与下活动板4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插槽12上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安装下连接弹簧49从而保证下活动板47始终与凸轮42接触。

如图3、图4、图9所示,凸轮42外轮廓线由圆心为01的圆弧ab、直线bc、圆心为02的圆弧cd以及直线da围成,且圆弧ab相切于直线bc,直线bc相切于圆弧cd,圆弧cd相切于直线da,直线da相切于圆弧ab。第一转轴28与第二转轴31安装于同一水平高度,拨杆30延伸端设置有圆柱销,槽轮32圆心为03,在槽轮32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径向槽。在初始位置(也即处于图9所示位置),第一转轴28与第二转轴31连心线0203与凸轮42的对称轴0102共线,拨杆30对称轴02e与连心线0203之间的夹角a=45°,且拨杆30上的圆柱销即将脱离槽轮32的径向槽(也即处于离开与未离开的临界位置),上活动板44、下活动板47分别在上连接弹簧46、下连接弹簧49的弹簧力作用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并与凸轮42圆弧cd接触,此时与上活动板44固定连接的上插板45以及与下活动板47固定连接的下插板48也运动到极限位置,即上活动板44处于下极限位置,下活动板47处于上极限位置,此时上观察口6与下观察口7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如图1、图2、图8所示,本发明的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还包括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后壳体2内侧面的置物盒17、开设于后壳体2外侧面的第一矩形槽18以及第一插板55,置物盒17上开设有分隔开的第一容置腔19与第二容置腔20。其中,第一容置腔19用于放置白板笔,第二容置腔20用于放置白板擦,第一容置腔19与第二容置腔2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限位板21与第二弧形限位板22,其中,第一弧形限位板21用于对白板笔进行限位以防止在取放时滑脱到第一容置腔19外部,第二容置腔20用于对白板擦进行限位以防止在取放时滑脱到第二容置腔20外部,能够在方便取放白板笔与白板擦的同时防止其脱落,第一矩形槽18内开设有贯穿第一容置腔19与第二容置腔20的第一插槽23,第一插板55滑动安装于第一插槽23内,在需要取放白板笔和/或白板擦时打开,不需要取放时关闭。本发明的收纳机构设置有两侧并且对称设置于后壳体2两侧,使得幼师不论在本装置的左侧还是右侧进行教学时均能够快速方便地取放白板笔与白板擦,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率与舒适度。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学前教育用多功能教学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用于移动教学装置的拖板51以及带刹车功能的带刹万向轮52,拖板51可拆卸安装于壳体底部,拖板51底部设置有四个带刹万向轮52,便于自由移动以及有效固定教学装置。

工作时,伺服电机26带动第一转轴28顺时针转动,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从初始位置随第一转轴28同步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c点与上活动板44接触(即直线bc位于水平方向),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圆弧cd始终同时与上活动板44以及下活动板47接触、同时拨杆30已脱离槽轮32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44与下活动板47位置不变,槽轮32静止不动使得传送带41位置不变,上、下两个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随第一转轴28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圆弧ab中点与上活动板44接触(即对称轴0102位于竖直方向),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直线bc与圆弧ab先后与上活动板44接触,凸轮42驱动上活动板44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上极限位置,上方观察窗口被上插板45完全遮挡,凸轮42的圆弧cd始终与下活动板47接触、同时拨杆30已脱离槽轮32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44位置改变、下活动板47位置不变、传送带41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由开到关、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随第一转轴28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d点与上活动板44接触(即直线da位于水平方向),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圆弧ab与直线da先后与上活动板44接触,上连接弹簧46驱动上活动板44向下运动直至运动到下极限位置,上方观察窗口完全打开,凸轮42的圆弧cd始终与下活动板47接触、同时拨杆30已脱离槽轮32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44位置改变、下活动板47位置不变、传送带41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由关到开、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随第一转轴28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c点与下活动板44接触(即直线bc位于水平方向),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圆弧cd与始终同时与上活动板44以及下活动板47接触,同时拨杆30已脱离槽轮32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44与下活动板47位置不变、传送带41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

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随第一转轴28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圆弧ab中点与下活动板44接触(即对称轴0102位于竖直方向),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直线bc与圆弧ab先后与下活动板47接触,凸轮42驱动下活动板47向下运动直至运动到下极限位置,下方观察窗口被下插板48完全遮挡,凸轮42的圆弧cd与上活动板44始终相接触、同时拨杆30已脱离槽轮32的径向槽,故上活动板44位置不变、下活动板47位置改变、传送带41位置不变,上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下方观察窗口处于由开到关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不变;此时,拨杆30即将进入槽轮32的径向槽;

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随第一转轴28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d点与下活动板44接触(即直线da位于水平方向),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圆弧ab与直线da先后与下活动板47接触,下连接弹簧49驱动下活动板47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上极限位置,下方观察窗口完全打开,拨杆30驱动槽轮32转动,槽轮32依次驱动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上方传送带41携带粘贴在其上的图片以及下方传送带41携带粘贴在其上的文字同步移动;凸轮42圆弧cd始终与上活动板44接触,故上活动板44位置不变、下活动板47位置改变,传送带41位置改变,上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下方观察窗口处于由关到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开始改变,此时,拨杆30未完全离开槽轮32的径向槽;

凸轮42与缺口圆盘29随第一转轴28继续转动,直至运动到凸轮42的对称轴0102位于水平位置(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凸轮42的圆弧cd始终同时与上活动板44以及下活动板47接触,上、下方观察窗口完全打开,拨杆30继续驱动槽轮32转动直至离开槽轮32,槽轮32依次驱动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上方传送带41携带粘贴在其上的图片以及下方传送带41携带粘贴在其上的文字同步移动;当拨杆30完全离开槽轮32时,传送带41停止运动,此时,槽轮32完成一次转位,传送带41进入下一个工作位置,故上活动板44、下活动板47位置均不变,传送带41位置改变,上、下方观察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观察窗口其后显示的图片内容变为下一组学习内容,进而完成一组图文对照学习,随着凸轮连续转动如此往复循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凸轮42转动一周,槽轮32转动1/4周,传送带41移动一个工作位,传送带41每个工作位上有一组含有图案的图片以及含有名称的图片,上方传送带41上设有含有图案的图片,下方传送带41上设有含有名称的图片,通过上、下传送带41同步输送实现图文对照教学,其中,凸轮42每转动一周,观察口便会自动显示下一组含有图案的图片以及含有名称的图片。

本发明的凸轮42从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一周过程中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观察口6打开、下观察口7打开,该阶段用于首次教儿童认识并学习上方传送带41显示的图案以及下方传送带41显示的名称,并通过同时显示图案与名称生动形象地进行图文教学,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第二阶段:上观察口6由开到关再由关到开、下观察口7打开,该阶段用于通过显示下方的名称来想象上方的图案,通过上观察口6的图案逐渐消失、逐渐出现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由于部分儿童的想象力不强还不足以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及下方名称想象出完整的图案,此时图案逐渐出现便会协助儿童再次激发出想象力以想象出完整的图案;第三阶段:上观察口6打开、下观察口7打开,该阶段用于第二次教儿童认识并学习上方传送带41显示的图案以及下方传送带41显示的名称,并通过同时显示图案与名称生动形象地进行图文教学,起到强化学习的目的;第四阶段:上观察口6打开、下观察口7由开到关再由关到开,该阶段用于通过显示上方的图案来想象下方的名称,通过下观察口7的名称逐渐消失、逐渐出现来强化儿童的记忆力,由于部分儿童的记忆力不强还不足以通过前两阶段的学习以及上方图案记忆起下方名称,此时名称逐渐出现便会协助儿童再次强化记忆力以想起下方名称。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