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39417发布日期:2020-08-14 16:2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含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逐渐普及。

在现有技术中,在屏下设置摄像头会使得显示面板的像素行中的像素数量分布不均。当驱动信号驱动各像素行中的像素发光时,由于像素负载不均,容易出现各像素行的像素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因此,如何改善设置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围的布线区域;

所述显示区域布设有多个像素行,每个像素行由多个像素构成,其中,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不同显示区中像素行的像素数量不同;

所述布线区域设置有与各像素行一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其中,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各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采用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各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采用第二驱动信号。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像素行驱动电路,以使第一显示区中的各像素行采用第一发光时长进行发光,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像素行驱动电路,以使第二显示区中的各像素行采用第二发光时长进行发光;

在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下,所述显示区域中各个像素行的像素亮度相同。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像素行的发光时长与驱动信号中的低电平时长呈正比。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布线区域设置有第一驱动信号线以及第二驱动信号线;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平行分布在所述布线区域;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输入至第一显示区;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经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输入至第二显示区。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一显示区中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相连,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从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输入,从首行像素行输出并输入至下一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直至从第一显示区中的尾行像素行输出;

第二驱动信号线与第二显示区中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相连,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从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输入,从首行像素行输出并输入至下一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直至从第二显示区中的尾行像素行输出。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或第二显示区中的尾行像素行的输出端悬空。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布线区域还设置有第一防静电电路和第二防静电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过所述第一防静电电路,输入至所述第一显示区;

第二驱动信号经过所述第二防静电电路,输入至所述第二显示区。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布线区域还设置有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时钟信号经所述时钟信号线分别输入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数据信号经所述数据信号线分别输入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以及屏下摄像头;

其中,所述屏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或第二显示区,与显示区中的像素平层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适用于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分别确定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行的像素数量以及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行的像素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数量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数量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

采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各像素行驱动电路对应像素行发光,采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各像素行驱动电路对应像素行发光。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设备,其中的显示面板包括有基板,该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围的布线区域;其中,所述显示区域布设有多个像素行,每个像素行由多个像素构成,其中,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不同显示区中像素行的像素数量不同;所述布线区域设置有与各像素行一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其中,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各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采用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各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采用第二驱动信号。通过采用该结构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设备,可以将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区中的像素行驱动电路,与显示区域中其他显示区的像素行驱动电路进行分别驱动,以使采用不同的驱动信号对不同显示区的像素行进行控制,平衡不同显示区中像素行的像素亮度,避免显示面板出现发光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基板;110-显示区域;

111-像素;112-像素行驱动电路;

1101-第一显示区;1102-第二显示区;

121-第一驱动信号线;122-第二驱动信号线;

123-第一防静电电路;124-第二防静电电路;

120-布线区域;130-屏下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基板100上包括有显示区域110和布线区域120,其中显示区域110上分布有大量的像素行,每一像素行是由若干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像素111构成的。在布线区域120上则布设有用于控制和驱动显示区域110中像素111进行发光的信号线和驱动电路。

在现有技术中,布线区域120上需要布设有每一像素行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该每一像素行驱动电路112将为相应像素行的像素111提供驱动信号,以控制像素111发光。而用于驱动像素行驱动电路112运行的驱动信号将按照图1箭头所示的方向,在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之间传输。即从首行像素行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输入,经过首行像素行的各像素111后输出,从下一行像素行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输入,经过下一行像素行的各像素111后输出,重复该过程从而完成一次对显示区域110的扫描驱动。

随着智能终端的窄边设计成为发展趋势,将摄像头布设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以减小边框尺寸的布局方式成为主流。例如,图1所示的,屏下摄像头130将被设置于显示区域110,这样的布设方式会使得显示区域中的像素111不再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即为了便于屏下摄像头130的设置,显示区域中的部分像素111将被移除。

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会使得每一像素行中的像素数量将不再保持统一。当驱动信号驱动各像素行中的像素111发光时,由于像素数量的不一致,各像素行的负载出现不均的情况,这就使得各像素行会出现像素亮度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亮度mura问题,严重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面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改善设置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这几个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可为仅具备显示功能的显示器,也可为可提供操作交互功能的显示面板。此外,该显示面板可为具备折叠、弯折或卷曲功能的柔性面板,也可为不具备折叠、弯折或卷曲功能的传统面板。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显示面板还可为各种新形态的面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在该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有基板100。

基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10以及位于显示区域110周围的布线区域120,显示区域110包括多个像素行,其中的每个像素行均由多个像素111构成。其中,显示区域1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01以及第二显示区1102,不同显示区中像素行的像素数量不同。

布线区域120设置有与各像素行一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其中,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各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采用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各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采用第二驱动信号。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通过对于显示面板中不同像素分布情况的显示区采用不同的驱动信号以进行驱动,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中不同像素分布情况的各显示区采用与不同的驱动信号,对显示区中的像素行进行驱动,改善采用单一驱动信号而造成的显示面板中各像素行的像素亮度不一致而带来的亮度mura的问题。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和实现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板100可以由各种材料(例如玻璃、塑料等)形成,根据显示面板的类型的差异,其可采用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当显示面板为柔性面板时,基板100可以使用柔性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塑料等)形成。

基板100所包括显示区域110的尺寸和在基板100上的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或设计需求决定。在显示区域110中位于同一像素行的多个像素111可为同一颜色的像素,也可为不同颜色的像素,且当其为不同颜色的像素时,其各颜色像素的排布方式可采用任意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基板110还包括布线区域120,该布线区域120位于显示区域110的周围,即布线区域120是基板110中除显示区域110之外的区域。在该布线区域120中包括电源或各信号走线以及各信号对应的驱动电路等。

显示面板具体包括位于布线区域120中的多个像素行驱动电路112。其中,每个像素行驱动电路112应与显示区域110中的各像素行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可以是栅极驱动电路,例如为一个或多个像素行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可以是gip电路(gate-in-panel电路,即面板内栅极驱动电路)。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包括扫描驱动电路(亦称“扫描电路”)和em电路(亦称“发光控制电路”),其可用于为与之连接的像素行提供驱动信号,以实现对每一像素行的工作状态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显示区域中的像素分布情况,显示区域被划分为不同的显示区。

举例来说,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显示区域110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孔区,被该孔区跨设的各像素行所在的区域(上部区域)则作为该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1102,而未被该孔区跨设的各像素行所在的区域(下部区域)则作为第一显示区1101,其中,在实际显示设备中,该孔区中可放置有屏下摄像头130,当然,也可放置其他结构,如屏下感应器、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等等。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孔区也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101中,其具体实现方式不在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显示区1101以及第二显示区1102来说,其数量可基于实际需求确定,即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图2所示结构中,由于孔区(即屏下摄像头130)的存在,第二显示区1102的各像素行中将有部分像素111需要被去除。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区1101中每一像素行的像素数量将大于第二显示区1102中每一像素行的像素数量。

第一显示区1101中像素行驱动电路将基于第一驱动信号ein1驱动第一显示区1101中的各像素行进行显示发光,第二显示区1102中像素行驱动电路将基于第二驱动信号ein2驱动第二显示区1102中的各像素行进行显示发光。

如图2所示的,第二驱动信号ein2将从第二显示区1102的首行像素行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输入,以使首行像素行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在第二驱动信号ein2驱动下,控制该首行像素行发光;同时,第二驱动信号ein2将从该像素行的一端输出(如图2所示的左端),并被传输至下一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以使该下一行像素行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在第二驱动信号ein2驱动下,控制该下一行像素行发光,重复该过程直至从第二显示区1102的尾行像素行输出。

类似的,第一驱动信号ein1将从第一显示区1101的首行像素行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输入,以使首行像素行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在第一驱动信号ein1驱动下,控制该首行像素行发光;同时,第一驱动信号ein1将从该像素行的另一端输出(如图1所示的右端),并被传输至下一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以使该下一行像素行所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在第一驱动信号ein1驱动下,控制该下一行像素行发光,重复该过程直至从第一显示区1101的尾行像素行输出。

其中,为了使得显示区域中各个像素行的像素亮度相同,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控制驱动信号中的高低电平分布来控制像素行采用不同的发光时长进行发光。一般来说,当发光时长较短时,像素行的像素亮度较低,当发光时长较长时,像素行的像素亮度较高。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像素行驱动电路,以使第一显示区1101中的各像素行采用第一发光时长进行发光,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像素行驱动电路,以使第二显示区1102中的各像素行采用第二发光时长进行发光;在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下,所述显示区域中各个像素行的像素亮度相同。即使得具有孔区(屏下摄像头130)的第二显示区1102中各像素行的像素亮度与不具有孔区(屏下摄像头130)的第一显示区1101中各像素行的像素亮度相同。

当像素行中的像素数量越少(如图2所示的第二显示区1102对应的像素行),其像素行的负载越小;当像素行中的像素数量越多(如图2所示的第一显示区1101对应的像素行),其像素行的负载越大。而采用相同驱动信号对第一显示区1101和第二显示区1102进行驱动时,由于复杂的差异,会使得第一显示区1101中的像素行的看上去较暗,即其像素亮度较低;而第二显示区1102中的像素行的看上去较亮,即其像素亮度较高。

而为了使得显示区域中各个像素行的像素亮度相同,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利用像素行的发光时长与驱动信号中的低电平时长呈正比的特性,对驱动信号中的低电平时长进行调整,通过采用第一驱动信号中的低电平时长大于第二驱动信号中的低电平时长的驱动信号的设置方式,从而对第一显示区1101的像素亮度和第二显示区1102的像素亮度进行调节,以使二者的像素亮度保持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mura现象,提高显示质量。

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布线区域120还设置有第一驱动信号线121以及第二驱动信号线122;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121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1222平行分布在所述布线区域12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线121输入至第一显示区1101;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经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线122输入至第二显示区1102。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的,在该显示面板中包括有两个第一显示区1101以及一个第二显示区1102。为了便于走线,第一驱动信号线121可绕设在显示区域110的周围,以供第一显示区1101的首行像素行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可与之电连接,并接收来自其传输的第一驱动信号;相应的,第二驱动信号线122也可相应绕设在显示区域110的周围且与第一驱动信号线121平行设置,以供第二显示区1102的首行像素行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可与之电连接。

进一步来说,第一驱动信号线121与第一显示区1101中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相连,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从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输入,从首行像素行输出并输入至下一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直至从第一显示区1101中的尾行像素行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线121与第二显示区1102中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相连,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从首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输入,从首行像素行输出并输入至下一行像素行的像素行驱动电路112,直至从第二显示区1102中的尾行像素行输出。

当然,可选的,第一显示区1101和/或第二显示区1102中的尾行像素行的输出端悬空设置,以免影响下一行像素行驱动电路对于像素行的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无论是第一驱动信号还是第二驱动信号,其均应该满足可驱动像素行正常显示发光的基本条件,即像素行驱动电路处于关闭状态的时长,需要长于显示面板初始化阶段时长以及数据读写阶段时长的总和,以使在显示面板完成初始化阶段以及数据读写阶段之后,像素行驱动电路转为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

特别的,针对图4所示的驱动信号的信号时序图来说,其中当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时,其像素行驱动电路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处于高电平时,其像素行驱动电路处于开启状态。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基于像素行驱动电路中开关类型的不同,其驱动信号中电平高低与像素行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不同。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时,可能存在驱动信号为低电平,像素行驱动电路中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上述的各具体设置方式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赘述。

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或图3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显示面板的布线区域120还设置有第一防静电电路123和第二防静电电路124;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经过所述第一防静电电路123,输入至所述第一显示区1101;第二驱动信号经过所述第二防静电电路124,输入至所述第二显示区110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屏体电路被静电击穿,在驱动信号的输入端均需设置有防静电电路。具体来说,驱动信号先经过防静电电路,然后沿驱动信号线进入像素行驱动电路。图5中示出了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分别在第一驱动信号线121以及第二驱动信号线122上的信号流转方向,即经过第一防静电电路123和第二防静电电路124,第一驱动信号流入第一显示区1101,第二驱动信号流入第二显示区1102。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布线区域120的尺寸,不同显示区中的像素行驱动电路将共用相同的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也就是说,所述布线区域120还设置有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图5所示ck/data);其中,时钟信号经所述时钟信号线分别输入至第一显示区1101和第二显示区1102;数据信号经所述数据信号线分别输入至第一显示区1101和第二显示区1102。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图2-图4任一项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面板,以及屏下摄像头;其中,所述屏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或第二显示区,与显示区中的像素平层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确定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行的像素数量以及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行的像素数量;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数量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数量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

步骤103、采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驱动第一显示区中各像素行驱动电路对应像素行发光,采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第二显示区中各像素行驱动电路对应像素行发光。

其中,对于步骤102中所述的基于像素数量确定驱动信号的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的实施例的记载,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实施例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