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3214发布日期:2020-10-13 09:3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具有自发光性、响应速度快、广视角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由于oled发光材料对水汽十分敏感,oled器件被水汽入侵后,极易老化,使用寿命缩短。薄膜封装(thinfilmencapsulation,tfe)采用弯曲性能优异的有机材料和阻水效果好的无机材料,通过无机/有机多层交替沉积的方式,延长水汽入侵路径,从而使器件在具备柔性功能的同时达到阻水的目的。随着技术的革新,oled显示屏正向窄边框、高屏占比方向发展,曲面屏应运而生。

目前的工艺流程均为先制作平面的显示面板100,参照图1,然后经激光剥离(laserliftoff,llo))后,通过3d贴合(3dlami)工艺对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进行弯折(curve)处理,所述显示屏的中央区域为平面区101,所述显示屏100的边缘区域为曲面区102,参照图2。然而,由于3d贴合的工艺限制,使得曲面区的薄膜封装膜层经常出现封装失效的现象,严重影响封装的良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现有的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3以及薄膜封装层104,其中,薄膜封装层104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无机层、有机层以及第二无机层。显示面板100被弯折后被分成平面区101和曲面区102,在曲面区102的薄膜封装层104在弯折过程受到应力的作用容易破裂(crack),从而导致显示面板封装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曲面区的薄膜封装膜层的封装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中具有平面区和连接所述平面区的曲面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发光功能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有机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其中,在所述曲面区,所述有机层形成有凹凸结构;以及第二无机层,设于所述有机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在所述曲面区,所述第二无机层对应所述有机层的所在区域也形成有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曲面区,所述有机层为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凸起;一第一圆弧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凸起,且连接至所述平面区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最低点的切线与平行于所述有机层上表面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凸起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半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有机层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区,所述第二无机层对应所述有机层的所在区域为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二凸起;一第二圆弧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凸起,且连接至所述平面区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基板包括:

控制电路层,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阳极层,设于所述控制电路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以及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控制电路层上,部分贴覆于所述阳极层,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所述像素定义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口,所述像素口对应所述阳极层,所述像素口内填充所述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设于所述阳极层上;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阴极层,覆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及所述发光功能层上表面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其中,所述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阴极层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基板,从平面区延伸至曲面区;

形成一发光功能层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

形成一第一无机层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

形成一有机层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其中,在所述曲面区,所述有机层形成有凹凸结构;以及

形成一第二无机层于所述有机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在所述曲面区,所述第二无机层对应所述有机层的所在区域也形成有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形成一有机层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的步骤包括:

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对应所述曲面区的所述第一无机层上表面形成至少一长条形的堤坝,在对应所述平面区的所述第一无机层上表面形成有机子膜层,所述堤坝向其周围流动形成的第一凸起,所述有机子膜层向其周围流动且使其连接至所述曲面区的一侧形成一第一圆弧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连接至所述第一圆弧部形成所述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有机子膜层形成所述有机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凸起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半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形成一第二无机层于所述有机层上的步骤包括:在对应所述第一凸起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圆弧部,在所述有机子膜层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子无机层,其中,所述第二凸起连接至所述第二圆弧部形成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子无机层形成所述第二无机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面区及曲面区,在所述曲面区的有机层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二无机层具有第二凹凸结构,当柔性显示面板进行3d贴合时,有机层的凹凸结构可以缓解第二无机层所受到的应力并将其释放,从而柔性显示面板薄膜封装层发生断裂的风险,并提升封装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3d贴合前的平面图。

图2为现有显示面板3d贴合后的平面图。

图3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柔性显示面板3d贴合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所述有机层形成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所述第二无机层形成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部件标识如下:

100显示面板;101平面区;

102曲面区;103衬底基板;

104薄膜封装层;

200柔性显示面板;2011平面区;

2012曲面区;202衬底基板;

203发光功能层;204阴极层;

205第一无机层;206有机层;

207第二无机层;

2021控制电路层;2022阳极层;

2023像素定义层;20231像素口;

2061第一凹凸结构;261第一凸起;

262第一圆弧部;263第一间隙;

2071第二凹凸结构;271第二凸起;

272第二圆弧部;301堤坝;

302有机子膜层;303第二子无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200,具有显示区201,显示区201中具有平面区2011和连接平面区2011的两个曲面区20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柔性显示面板200四条边进行弯折处理,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00具有一个平面区2011以及四个曲面区2012,且四个曲面区2012首尾衔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柔性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衬底基板202、发光功能层203、阴极层204、第一无机层205、有机层206以及第二无机层207。

衬底基板202包括控制电路层2021、阳极层2022以及像素定义层2023,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

控制电路层2021包括衬底和薄膜晶体管层,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表面,通常的,控制电路层2021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显示区域外侧的非显示区域。

阳极层2022设于控制电路层2021上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阳极层2022的材料为ito。ito为掺锡氧化铟(indiumtinoxide)的简称,ito材料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机械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像素定义层2023设于控制电路层2021上,部分贴覆于阳极层2022,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具体的,像素定义层2023开设有多个像素口20231,像素口20231对应阳极层2022,像素口20231内填充发光功能层203。

发光功能层203为oled器件,设于阳极层2022上,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发光功能层203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阴极层204覆于像素定义层2023及发光功能层203上表面,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阴极层204的材料为银,既可以具有导电性,又具有较好的反射性,从而对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本实施例中,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层204和阳极层2022注入到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再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不对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等进行具体的说明,也未在附图中显示。

第一无机层205设于发光功能层203上,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具体的,第一无机层205设于阴极层204的上表面。第一无机层205可以采用氮化硅、氮氧化硅或氧化硅等材料制成。

有机层206设于第一无机层205,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其中,在曲面区102,所述有机层形成有第一凹凸结构2061。

如图6所示,第一凹凸结构2061包括两个第一凸起261以及一个第一圆弧部262。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26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263,第一间隙263的宽度小于第一凸起261的宽度,使得曲面区2012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地提升柔性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具体的,第一圆弧部262连接至第一凸起261,且设于靠近平面区2011的一侧。第一凸起261的形状为弧形,优选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61的半径与第一圆弧部262的半径相同,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00被弯折后,曲面区2012的封装膜层不会因受到的应用而发生断裂,防止水氧入侵发光功能层203,提升柔性显示面板封装效果。换句话来说,在曲面区2012的有机层206设置第一凹凸结构2061,有利于提高曲面区2012的有机层206与上下膜层的贴合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第二无机层207设于有机层206设上表面,且从平面区2011延伸至曲面区2012。在曲面区2012,第二无机层207对应有机层206的所在区域也形成有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为第二凹凸结构2071。本实施例中,第二凹凸结构2071包括两个第二凸起271以及一个第二圆弧部272,第二圆弧部272连接至第二凸起271,且设于靠近平面区2011的一侧。第二凸起271形成与第一凸起261的上表面,第二圆弧部272形成于第一圆弧部262的上表面。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无机层207对应有机层206的所在区域设置为凹凸结构,当对柔性显示面板200进行3d贴合时,第二无机层207的凹凸结构最先受到弯折的应力并将其释放,但是第二无机层207的凹凸结构的应力释放能力有限,因此,通过在曲面区2012的有机层206也设置凹凸结构,可以分担第二无机层207在曲面区2012受到的应力缓解,从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200薄膜封装层发生断裂的风险,并提升柔性显示面板200的封装良率。

请继续参照图5,第一凸起261的高度小于有机层206的高度,第一凸起261最低点的切线与平行于有机层206上表面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θ大于0°且小于90°,夹角θ优选为55°、60°以及65°,有利于提升第二无机层207与有机层206的贴合效果,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柔性显示面板200的封装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205和第二无机层207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减少因两层无机层的材料不同导致的膜层脱落现象,从而延长oled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s5)。

s1)提供一衬底基板,从平面区延伸至曲面区。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控制电路层、阳极层以及像素定义层,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曲面区。

s2)形成一发光功能层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所述形成一发光功能层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之后还包括,形成一阴极层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及发光功能层上表面。

s3)形成一第一无机层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具体的,所述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阴极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无机层可以采用氮化硅、氮氧化硅或氧化硅等材料制成。

s4)形成一有机层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其中,在所述曲面区,所述有机层形成有凹凸结构。

如图8所示,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对应曲面区2012的第一无机层205上表面打印有机材料形成至少一长条形的堤坝301,在对应平面区2011的第一无机层205上表面打印有机材料形成有机子膜层302。结合图6所示,堤坝301向其周围流动形成的第一凸起261,有机子膜层302向其周围流动且使其连接至曲面区2012的一侧形成一第一圆弧部262,其中,第一凸起261连接至第一圆弧部262形成第一凹凸结构2061,第一凹凸结构2061与有机子膜层302形成有机层206。

第一凸起261的形状为弧形,优选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61的半径与第一圆弧部262的半径相同,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00被弯折后,曲面区2012的封装膜层不会因受到的应用而发生断裂,防止水氧入侵发光功能层203,提升柔性显示面板封装效果。换句话来说,在曲面区2012的有机层206设置第一凹凸结构2061,有利于提高曲面区2012的有机层206与上下膜层的贴合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s5)形成一第二无机层于所述有机层上且从所述平面区延伸至所述曲面区,在所述曲面区,所述第二无机层对应所述有机层的所在区域也形成有凹凸结构。

如图9所示,在对应第一凸起261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凸起271,在第一圆弧部262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圆弧部272,在有机子膜层302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子无机层303,其中,第二凸起271连接至第二圆弧部272形成第二凹凸结构2071,第二凹凸结构207与第二子无机层303形成第二无机层2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平面区及曲面区,在所述曲面区的有机层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二无机层具有第二凹凸结构,当柔性显示面板进行3d贴合时,有机层的凹凸结构可以缓解第二无机层所受到的应力并将其释放,从而柔性显示面板薄膜封装层发生断裂的风险,并提升封装良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