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芯可食用铅笔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19616发布日期:2022-04-13 12:53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和铅笔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芯可食用铅笔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铅笔是一种用来书写和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最早英国自1565年开始以石墨为笔芯,以手工的方式生产最原始的木质笔杆铅笔,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铅笔仍是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书写和绘画的工具,是教学、绘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它易擦除等特点,它也是小学生使用最多的一种书写工具,在小学生学习和人们绘图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报道,我国生产大约60~70亿支的铅笔,销往世界各国,是世界第一大铅笔出口国。
3.铅笔主要是由铅笔杆和铅笔芯组成的。目前的铅笔普遍都是采用在木质的外壳里面固定一根铅笔芯,使用时将外部的木壳削掉后即可使用。常见的铅笔芯一般是由石墨和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现有的铅笔芯的制作原料和工艺复杂,且原料对环境有污染,同时这些主要成分都是不可食用的。小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咬铅笔头的不良习惯,会将石墨、黏土和粘胶剂吃到嘴里,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到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为了提高铅笔芯的安全性,急需研制一种可使用的、可以替代传统石墨笔芯的新型笔芯。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铅笔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芯可食用铅笔及其制造方法,该铅笔,笔芯使用的材料全部为安全的可食用材料,可以避免小学生咬铅笔头把有害物质吃下去,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5.一种笔芯可食用铅笔,包括铅笔芯、铅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包含以下成分:
6.食品添加剂、食品级黏土、食品级粘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食品级碳酸钙、食品级石蜡、食品级油脂。
7.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笔芯所包含成分的质量配比为:
8.食品添加剂40-50份、食品级黏土10-20份、食品级粘胶剂5-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8份、食品级碳酸钙5-10份、食品级石蜡2-4份、食品级油脂1-3份。
9.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级植物炭黑。
10.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品级黏土包含以下成分:
11.可食用面粉、食用盐、食用油、食醋、水。
12.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品级粘胶剂包含以下成分:
13.食品级预糊化淀粉、车前籽胶、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
14.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品级粘胶剂包所包含成分的质量配比为:
15.食品级预糊化淀粉30-40份、车前籽胶10-20份、海藻酸钠5-10份、微晶纤维素3-8
份。
16.一种笔芯可食用铅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7.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1、将原木开解、截断,锯成木块,经水热处理消毒后通过切板机切成铅笔板;
19.步骤2、对步骤1中的铅笔板进行加热干燥和高温变性处理,使铅笔板达到软化易卷削的程度;
20.步骤3、将可食用面粉、食用盐混合,加水和食醋搅拌均匀,得到半固体,向半固体中加入食用油,浸泡并搅匀,得到膏状的食品级黏土;
21.步骤4、将食品添加剂、食品级碳酸钙混合均匀,使用三辊机研磨成大于等于1000目粉末;
22.步骤5、将食品级预糊化淀粉、车前籽胶、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得到食品级粘胶剂;
23.步骤6、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水,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24.步骤7、将食品级石蜡在60-69摄氏度下熔化,搅拌成液体石蜡,在65摄氏度下恒温保存液体石蜡备用;
25.步骤8、将步骤4中的粉末与步骤7中的液体石蜡在65摄氏度环境下混合,并搅拌1-2小时,混合、搅拌过程中制备温度匀速降低至50摄氏度,之后加入步骤3的膏状的食品级黏土、步骤5的食品级粘胶剂和步骤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搅拌均匀,得到半固体;
26.步骤9、将步骤8中的产品通过压芯机挤压成笔芯形状,之后进行加热干燥,之后进行高压焙烧,焙烧后在食品级油脂中进行油浸处理,浸泡完成后将产品甩干;
27.步骤10、使用铅笔杆加工用刨槽机将铅笔板削成具有与铅芯直径相适应的心槽的槽板,然后使用胶合剂将铅芯和铅笔板胶合起来,在夹紧状态下加热干燥,经刨杆机加工制成铅笔;
28.步骤11、将铅笔进行油漆和印花装饰,以及切光、打印商标、装橡皮头加工,最终得到笔芯可食用铅笔成品。
29.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
30.步骤2中加热干燥的温度为60-120摄氏度;
31.步骤2中高温变形处理的温度为130-200摄氏度。
32.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
33.步骤9中加热干燥的温度范围是50-150摄氏度,时长3小时;
34.步骤9中高温焙烧的温度范围是800-1100摄氏度,时长0.5-1.5小时。
35.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
36.步骤10中的加热干燥的温度范围是50-120摄氏度,时长1-8小时。
37.本发明提供的笔芯可食用铅笔及其制造方法,将食品级植物炭黑碳代替石墨粉、食品级粘土代替普通黏土、食品级粘胶剂代替化学粘胶剂来制备可食用铅笔芯,制作后的铅芯在使用时弥补了石墨铅芯的不足,绿色环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确保了使用时安全性更高。制备材料全部为安全的食用级材料,小朋友即使不小心将铅笔头吃下去也不会有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能更容易地被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阐述。
39.实施例1
40.在该实施例中,原材料选取:食品级植物炭黑50份、食品级黏土10份、食品级粘胶剂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份、食品级碳酸钙5份、食品级石蜡4份、食品级油脂3份。
41.食品级粘胶剂包所包含成分的质量配比为:
42.食品级预糊化淀粉30份、车前籽胶20份、海藻酸钠5份、微晶纤维素3份。
43.步骤1、将原木开解、截断,锯成木块,经水热处理消毒后通过切板机切成铅笔板;
44.步骤2、对步骤1中的铅笔板进行120摄氏度加热干燥和200摄氏度高温变性处理,使铅笔板达到软化易卷削的程度;
45.步骤3、将可食用面粉、食用盐混合,加水和食醋搅拌均匀,得到半固体,向半固体中加入食用油,浸泡并搅匀,得到膏状的食品级黏土;
46.步骤4、将食品添加剂、食品级碳酸钙混合均匀,使用三辊机研磨成3000目粉末;
47.步骤5、将食品级预糊化淀粉、车前籽胶、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得到食品级粘胶剂;
48.步骤6、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水,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49.步骤7、将食品级石蜡在69摄氏度下熔化,搅拌成液体石蜡,在65摄氏度下恒温保存液体石蜡备用;
50.步骤8、将步骤4中的粉末与步骤7中的液体石蜡在65摄氏度环境下混合,并搅拌2小时,混合、搅拌过程中制备温度匀速降低至50摄氏度,之后加入步骤3的膏状的食品级黏土、步骤5的食品级粘胶剂和步骤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搅拌均匀,得到半固体;
51.步骤9、将步骤8中的产品通过压芯机挤压成笔芯形状,之后进行50摄氏度加热干燥3小时,之后进行800摄氏度高压焙烧0.5小时,焙烧后在食品级油脂中进行油浸处理,浸泡完成后将产品甩干;
52.步骤10、使用铅笔杆加工用刨槽机将铅笔板削成具有与铅芯直径相适应的心槽的槽板,然后使用胶合剂将铅芯和铅笔板胶合起来,在夹紧状态下50摄氏度加热于燥6小时,经刨杆机加工制成铅笔;
53.步骤11、将铅笔进行油漆和印花装饰,以及切光、打印商标、装橡皮头加工,最终得到笔芯可食用铅笔成品。
54.在该实施例中得到的铅笔产品,笔芯颜色偏深,硬度较软,属于2b-7b铅笔。
55.实施例2
56.在该实施例中,原材料选取:食品级植物炭黑40份、食品级黏土15份、食品级粘胶剂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份、食品级碳酸钙10份、食品级石蜡2份、食品级油脂1份。
57.食品级粘胶剂包所包含成分的质量配比为:
58.食品级预糊化淀粉40份、车前籽胶20份、海藻酸钠10份、微晶纤维素8份。
59.步骤1、将原木开解、截断,锯成木块,经水热处理消毒后通过切板机切成铅笔板;
60.步骤2、对步骤1中的铅笔板进行100摄氏度加热干燥和180摄氏度高温变性处理,使铅笔板达到软化易卷削的程度;
61.步骤3、将可食用面粉、食用盐混合,加水和食醋搅拌均匀,得到半固体,向半固体中加入食用油,浸泡并搅匀,得到膏状的食品级黏土;
62.步骤4、将食品添加剂、食品级碳酸钙混合均匀,使用三辊机研磨成1800目粉末;
63.步骤5、将食品级预糊化淀粉、车前籽胶、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得到食品级粘胶剂;
64.步骤6、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水,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65.步骤7、将食品级石蜡在65摄氏度下熔化,搅拌成液体石蜡,在65摄氏度下恒温保存液体石蜡备用;
66.步骤8、将步骤4中的粉末与步骤7中的液体石蜡在65摄氏度环境下混合,并搅拌2小时,混合、搅拌过程中制备温度匀速降低至50摄氏度,之后加入步骤3的膏状的食品级黏土、步骤5的食品级粘胶剂和步骤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搅拌均匀,得到半固体;
67.步骤9、将步骤8中的产品通过压芯机挤压成笔芯形状,之后进行130摄氏度加热干燥2小时,之后进行110摄氏度高压焙烧1小时,焙烧后在食品级油脂中进行油浸处理,浸泡完成后将产品甩干;
68.步骤10、使用铅笔杆加工用刨槽机将铅笔板削成具有与铅芯直径相适应的心槽的槽板,然后使用胶合剂将铅芯和铅笔板胶合起来,在夹紧状态下120摄氏度加热干燥1小时,经刨杆机加工制成铅笔;
69.步骤11、将铅笔进行油漆和印花装饰,以及切光、打印商标、装橡皮头加工,最终得到笔芯可食用铅笔成品。
70.在该实施例中得到的铅笔产品,笔芯颜色较浅,硬度较大,属于3h-9h铅笔。
7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