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阴道检查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45985发布日期:2021-01-05 20:59阅读:1305来源:国知局
孕产妇阴道检查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产科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孕产妇阴道检查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产妇在正常的阴道分娩会有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止。临产重要标志为有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以上,间歇5-6min,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第一产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5cm。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5cm至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至胎儿娩出的过程。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如未行椎管内镇痛不应超3h,如行椎管内镇痛不应超4h;对于经产妇如未行椎管内镇痛不应超2h,如行椎管内镇痛不应超3h。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是指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全过程,需5-15min,不应超30min。

实习助产士、实习医师或初级医生通常的培训由老师直接对产妇阴道进行检查教学,学员站在老师旁边进行观察,而骨盆及经阴道检查宫口扩张情况、胎头下降位置均受到检查次数和临床经验的限制,如反复在产妇上练习会造成产妇自身不适感且易导致医疗纠纷,学员亦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实习助产士、实习医师或初级医生对教学知识掌握较慢,而且容易产生教学误差,现有技术没有对产妇阴道分娩三个产程的模拟教具,不能让教学老师详细的分解产妇分娩的全过程以及实习助产士、实习医师或初级医生不能充分体会宫口扩张、胎头下降以及产程进展;仅靠教学老师的口授以及较少次数的实操,实习护士或初级医生难以快速掌握积累临床经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孕产妇阴道分娩三个产程的阴查教具,教学老师便于教学和讲解骨盆内测量以及三个产程中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方位等动态变化过程,实习助产士、实习医师或初级医生可多次练习和感受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及胎方位改变,可反复练习中积累经验快速成长,达到教学以及减少临床带教导致医疗纠纷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孕产妇阴道检查教学模具,包括用于模拟产妇骨盆的支架体、用于模拟孕产妇子宫的弹性袋体、用于模拟胎儿的模具体及用于模拟宫颈管的喇叭状锥形软管;所述的支架体包括用于模拟左半骨盆的左支架、用于模拟右半骨盆的右支架、用于模拟孕产妇腰椎的支撑杆及限位圈;所述的左支架的前端和右支架的前端口分别对称铰接支撑杆的底部,左支架的后端口和右支架的后端口通过弹性胶条a连接,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形成用于模拟骨盆下口的锥形出口,所述的锥形出口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模拟坐骨棘的锥形橡胶块;

所述的弹性袋体底部插入锥形出口;

所述的弹性袋体的底部设有模拟子宫宫口的出口,弹性袋体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的出口的下端设有用于模拟产妇阴道的软管a,所述的软管a套接出口的外壁,套接处安装有可活动的圆环;所述的圆环设有11个,包括正常宫颈以及直径分别为1至10cm各一种;

所述的弹性袋体内安装头部朝下的模具体;

所述的模具体包括用于模拟胎儿身体的硅胶体;所述的硅胶体尾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位置与开口相对应;所述的硅胶体的内安装有用于模拟胎儿腰椎和头骨的支杆,支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另一端呈椭圆状,且延伸至模具体的头部;所述的弹性袋体内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模拟胎盘的扁状橡胶体;所述的扁状橡胶体的中部通过软管b与模具体的腹部连接;

所述的锥形软管置于弹性袋体内,且锥形软管的喇叭头连接模具体头顶的表面;所述的锥形软管的底部设有收纳管。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出口的外壁与软管a的内壁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安装圆环,夹层的端口设有魔术贴a;所述的软管a设有与圆环位置相对应的拉链口。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收纳管内自下而上安装有下板和上板;所述的下板和上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上板的顶部连接锥形软管;所述的收纳管内设有限位块,且置于上板的上侧。所述的收纳管的管径大于用于模拟产妇阴道的软管a,但在受推力的作用下收纳管能在软管a内滑动,当锥形软管不受压时,弹簧能使锥形软管上升恢复原状态,教学前,应首先将锥形软管和收纳管放置在弹性袋体的出口处,锥形软管不受压力。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包括用于固定弹性袋体的限位圈;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连接限位圈,限位圈的位置与锥形出口相对应;所述的弹性袋体中部穿过限位圈。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弹性袋体中部的外侧安装有用于绑住限位圈的扎带;所述的扎带端部设有魔术贴b。所述的扎带能有效固定弹性袋体的位置,弹性袋体不会随着模具体一起下滑。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包括支撑板;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分别通过连杆与支撑板连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支杆的末端安装有手柄。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弹性袋体内的中部设有卡条;所述的模具体背部的中部设有与卡条相匹配的卡齿带。所述的卡条与卡齿带配合,推动模具体时能使教学老师有效控制模具体的下滑距离,更好的进行教学示范。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支撑杆设有弧形支撑梁连接限位圈的两侧。弧形支撑梁增加限位圈的受力。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s1:教学老师将出口处的圆环取出,出口由于自身弹性的作用,出口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收纳管底部会顶住封闭后的出口,教学老师将手伸入弹性袋体的开口,慢慢推动凹槽处的支杆,整个模具体开始慢慢下滑,过程慢慢将锥形软管推入到收纳管内,模拟产妇分娩第一产程中宫颈管的消失,此时出口仍处于闭合状态,学员将手掌伸入软管a内,再用食指和中指感受出口处闭合的状态,待学员感受完后,教学老师打开拉链口,再穿过出口取出锥形软管和收纳管,然后将直径为1cm的圆环安装在出口处,此时由于圆环的支撑作用,出口处于打开状态,学员将手掌伸入软管a内,再用食指和中指感受出口处的张开大小,待学员感受完后,教学老师再更换直径为2cm的圆环待学员用食指和中指感受,以此类推直至更换到10cm的圆环(产妇宫口开全10厘米),第一产程模拟结束,进入第二产程模拟;

s2:由于模具体的头部最大直径略小于10cm,教学老师容易推动模具体继续下滑直至软管a,再慢慢将模具体推出软管a,过程教学老师可以扭动支杆进而扭动模具体的头部,用于模拟胎儿头部娩出发生的转动,最先由模具体的枕部先娩出的情况;当模具体从软管a中滑出后,剪断软管b,第二产程模拟结束,进入第三产程模拟;

s3:模具体出来后扁状橡胶体还在弹性袋体内教学老师伸手进弹性袋体内,慢慢推动扁状橡胶体从软管a中排出,第三产程模拟结束。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支架体模拟产妇骨盆、透明的弹性袋体模拟产妇子宫和模具体模拟要分娩的胎儿来模拟产妇分娩的三个产程,同时在教学老师的指导下,实习助产士、实习医师或初级医生可以亲自感受了解分娩的三个过程,更能深刻的掌握到助产的知识。

2.本发明通过弹性袋体设有开口用于教学老师伸手进去推动模具体,设有出口模拟子宫宫口以及10种尺寸的圆环,方便学员感知模拟子宫宫口扩张至宫口开大至10cm的过程。

3.本发明通过支架体分为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前端采用铰接,后端采用弹性胶条a连接,在推动模具体下滑过程中,能很好的模拟宫口扩张的情况,贴合产妇分娩的情况,学员印象深刻,能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4.本发明通过增加了用于模拟宫颈管的喇叭状锥形软管,锥形软管下设有收纳管,教学老师在弹性袋体内推动模具体,模具体推动锥形软管收缩入收纳管,模拟第一产程宫颈管消失。

5.本发明在弹性袋体的外侧设有用于绑住限位圈的扎带,能有效固定弹性袋体的位置,弹性袋体不会随着模具体一起下滑。

6.产妇正常情况下宫口开大到5cm的时候胎儿的胎头可以下降至平棘的位置,本发明增加用于模拟坐骨棘的锥形橡胶块,在教学过程中让实习护士或初级医生能更好的感知模具体头部相对于锥形橡胶块的位置(正常情况下产妇宫口开大到5cm的时候胎儿胎头下降至坐骨棘的位置),也可以很直观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产程异常(如胎头下降停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锥形软管与收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圈的俯视图。

附图标识:

1-支架体,11-左支架,111-锥形出口,112-锥形橡胶块,12-右支架,13-支撑杆,14-弹性胶条a,15-限位圈,16-连杆,17-支撑板,18-支撑梁,2-弹性袋体,21-出口,211-圆环,22-软管a,221-拉链口,23-扎带,24-开口,25-卡条,3-模具体,31-硅胶体,311-凹槽,321-手柄,33-支杆,34-扁状橡胶体,35-软管b,36-卡齿带,4-锥形软管,41-收纳管,42-下板,43-上板,44-弹簧,4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孕产妇阴道检查教学模具,包括用于模拟产妇骨盆的支架体1、用于模拟产妇子宫的弹性袋体2、用于模拟胎儿的模具体3及用于模拟宫颈管的喇叭状锥形软管4;所述的支架体1包括用于模拟左半骨盆的左支架11、用于模拟右半骨盆的右支架12、用于模拟产妇腰椎的支撑杆13及限位圈15;所述的左支架11的前端和右支架12的前端口分别对称铰接支撑杆13的底部,左支架11的后端口和右支架12的后端口通过弹性胶条a14连接,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之间形成用于模拟骨盆下口的锥形出口111,所述的锥形出口111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模拟坐骨棘的锥形橡胶块112;

所述的弹性袋体2底部插入锥形出口111;

所述的弹性袋体2的底部设有模拟子宫宫口的出口21,弹性袋体2上部设有开口24;所述的出口21的下端设有用于模拟产妇阴道的软管a22,所述的软管a22套接出口21的外壁,套接处安装有可活动的圆环211;所述的圆环211设有11个,包括正常宫颈以及直径分别为1至10cm各一种;

所述的弹性袋体2内安装头部朝下的模具体3;

所述的模具体3包括用于模拟胎儿身体的硅胶体31;所述的硅胶体31尾部设有凹槽311,凹槽311的位置与开口24相对应;所述的硅胶体31的内安装有用于模拟胎儿腰椎和头骨的支杆33,支杆33的一端延伸至凹槽311,另一端呈椭圆状,且延伸至模具体3的头部;所述的弹性袋体2内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模拟胎盘的扁状橡胶体34;所述的扁状橡胶体34的中部通过软管b35与模具体3的腹部连接;

所述的锥形软管4置于弹性袋体2内,且锥形软管4的喇叭头连接模具体3头顶的表面;所述的锥形软管4的底部设有收纳管41。所述的弹性袋体2和软管a22皆采用不透明弹性材质;进行教学前还可以先在模具体3的表面抹上一层润滑油,能很好的推动模具体3下滑;所述的模具体3的头部最大直径小于10cm;

教学老师将出口21处的圆环211取出,出口21由于自身弹性的作用,出口2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收纳管41底部会顶住封闭后的出口21,教学老师将手伸入弹性袋体2的开口24,慢慢推动凹槽311处的支杆33,整个模具体3开始慢慢下滑,过程慢慢将锥形软管4推入到收纳管41内,模拟产妇分娩第一产程中宫颈管的消失,此时出口21仍处于闭合状态,学员将手掌伸入软管a22内,再用食指和中指感受出口21处闭合的状态,待学员感受完后,教学老师打开拉链口221,再穿过出口21取出锥形软管4和收纳管41,然后将直径为1cm的圆环211安装在出口21处,此时由于圆环211的支撑作用,出口21处于打开状态,学员将手掌伸入软管a21内,再用食指和中指感受出口21处的张开大小,待学员感受完后,教学老师再更换直径为2cm的圆环211待学员用食指和中指感受,以此类推直至更换到10cm的圆环211(产妇宫口开全10厘米),第一产程模拟结束,进入第二产程模拟;由于模具体3的头部最大直径略小于10cm,教学老师容易推动模具体3继续下滑直至软管a22,再慢慢将模具体3推出软管a22,过程教学老师可以扭动支杆33进而扭动模具体3的头部,用于模拟胎儿头部娩出发生的转动,最先由模具体3的枕部先娩出的情况;当模具体3从软管a22中滑出后,剪断软管b35,第二产程模拟结束,进入第三产程模拟;模具体3出来后扁状橡胶体34还在弹性袋体2内教学老师伸手进弹性袋体2内,推动扁状橡胶体34从软管a22中排出,第三产程模拟结束。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出口21的外壁与软管a22的内壁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安装圆环211,夹层的端口设有魔术贴a;所述的软管a22设有与圆环211位置相对应的拉链口22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收纳管41内自下而上安装有下板42和上板43;所述的下板42和上板43之间安装有弹簧44;所述的上板43的顶部连接锥形软管4;所述的收纳管41内设有限位块45,且置于上板43的上侧。所述的收纳管41的管径大于用于模拟产妇阴道的软管a22,但在受推力的作用下收纳管41能在软管a22内滑动,当锥形软管4不受压时,弹簧44能使锥形软管4上升恢复原状态,教学前,应首先将锥形软管4和收纳管41放置在弹性袋体2的出口21处,锥形软管4不受压力。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弹性袋体2的限位圈15;所述的支撑杆13的顶部连接限位圈15,限位圈15的位置与锥形出口111相对应;所述的弹性袋体2中部穿过限位圈1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弹性袋体2中部的外侧安装有用于绑住限位圈15的扎带23;所述的扎带23端部设有魔术贴。所述的扎23带能有效固定弹性袋体2的位置,弹性袋体2不会随着模具体3一起下滑。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支撑板17;所述的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底部分别通过连杆16与支撑板17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杆33的末端安装有手柄32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3设有弧形支撑梁18连接限位圈15的两侧。弧形支撑梁18增加限位圈15的受力。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所述的出口21的外壁与软管a22的内壁之间形成夹层,夹层内安装圆环211,夹层的端口设有魔术贴a;所述的软管a22设有与圆环211位置相对应的拉链口221;

所述的收纳管41内自下而上安装有下板42和上板43;所述的下板42和上板43之间安装有弹簧44;所述的上板43的顶部连接锥形软管4;所述的收纳管41内设有限位块45,且置于上板43的上侧;

包括用于固定弹性袋体2的限位圈15;所述的支撑杆13的顶部连接限位圈15,限位圈15的位置与锥形出口111相对应;所述的弹性袋体2中部穿过限位圈15;

所述的弹性袋体2中部的外侧安装有用于绑住限位圈15的扎带23;所述的扎带23端部设有魔术贴b;

包括支撑板17;所述的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底部分别通过连杆16与支撑板17连接;

所述的支杆33的末端安装有手柄321;

所述的弹性袋体2内的中部设有卡条25;所述的模具体3背部的中部设有与卡条25相匹配的卡齿带36。所述的卡条25与卡齿带36配合,推动模具体时能使教学老师有效控制模具体3的下滑距离,更好的进行教学示范。

所述的支撑杆13设有弧形支撑梁18连接限位圈15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