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7340发布日期:2021-06-18 20:1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具体来讲,可以提供一种多个识别标识部通过一个中心轴连接且可以单独地对各个识别标识部进行展开和折叠的对空标识。



背景技术:

为了可以从通过飞行器拍摄的影像获取地理信息,需要使用对空标识。现有的对空标识如图1所示,是利用2种颜色的特定图案构成一个平面。如上所述的平面是由单张织物构成且其大小固定不变。

而且,因为需要根据在拍摄时所使用的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决定对空标识的大小,因此作业人员必须根据飞行高度配备所有不同大小的对空标识。此外,当配备如上所述的所有大小的对空标识时,会因为数量的增多而导致所占用的体积的增加,从而导致携带不便以及移动成本增加的问题。

考虑到如上所述的问题,需要一种大小可变且携带方便的对空标识,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注册专利第10-1814639号((株)themost)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扇状形态并将不同大小的对空标识用识别标识部层叠配置的对空标识装置。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展开或折叠成多种不同角度的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

本说明书的技术课题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内容中提及的技术课题,相关从业人员将可以通过下述记载进一步明确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上述对空标识,可以包括:中心轴;第1识别标识部,一端部与上述中心轴连接,向外侧延长第1长度;以及,第2识别标识部,一端部与上述中心轴连接,向外侧延长第2长度,配置在上述第1识别标识部的上侧;其中,上述第2长度可以小于上述第1长度,上述第1识别标识部,可以由以上述中心轴为基准形成特定夹角的多个第1单元区域构成。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3识别标识部,一端部与上述中心轴连接,向外侧延长第3长度,配置在上述第2识别标识部的上侧;其中,上述第3长度可以小于上述第2长度。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2识别标识部,可以由以上述中心轴为基准形成特定夹角的多个第2单元区域构成,上述多个第2单元区域中相邻的第2单元区域可以相互重叠。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第1单元区域的侧面可以与相邻的第1单元区域相连。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第1单元区域的侧面可以不与相邻的第1单元区域相连。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第1单元区域中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向第1方向凸出的第1凸出部,而剩余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向第2方向凸出的第2凸出部,在上述第1单元区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展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凸出部与上述第2凸出部的相互结合而维持第1单元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多个第1单元区域中位于边缘的2个第1单元区域的一侧边上可以包括磁性体。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多个第1单元区域中位于边缘的2个第1单元区域的一侧边上可以包括导向杆,上述导向杆可以与第2识别标识部的一个单元区域的一侧边连接。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1单元区域可以采用其宽度从上述中心轴向外侧逐渐增加的形态。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1单元区域的外周部可以是曲线或直线。

(发明的效果)

本说明书可以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

本说明书可以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扇状形态并将不同大小的对空标识层叠配置的装置。

本说明书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展开或折叠成多种不同角度的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

本说明书的效果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内容中提及的效果,相关从业人员将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进一步明确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对现有的对空标识进行图示的示意图。

图2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的概要图。

图3a以及图3b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1000的平面图以及侧面图。

图4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第1识别标识部的实例。

图5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单元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图示。

图6对适用本说明书之另一实施例的单元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图示。

图7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包括凸出部的单元区域进行了图示。

图8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识别标识部进行了图示。

图9a是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各个识别标识部被展开成不同角度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图9b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的不同使用状态的平面图进行了图示。

图10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在折叠状态下的侧面透视图。

图11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1000在折叠状态下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单元区域

11a:磁性体

11b:磁性体

100:第1识别标识部

200:第2识别标识部

300:第3识别标识部

1000:对空标识

p: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述内容中参阅附图进行公开的详细说明只是用于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并不是可实施本发明的唯一的实施形态。在接下来的详细说明中,为了便于完整地理解本说明书而包括具体的细节事项。但是,相关从业人员应可以理解在没有相应的细节事项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本说明书的构成要素以及特征结合成了特定的形态。除非另有明确的提及,否则各个构成要素以及特征可以是选择性的。各个构成要素或特征可以以不与其他构成要素或特征结合的形态实施。或者,也可以通过对一部分构成要素和/或特征进行结合而构成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的动作的顺序可以进行变更。某个实施例中的一部分构成或特征可以包含于其他实施例中,或者对其他实施例中与其对应的构成或特征进行替代。

在下述说明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这些特定术语的使用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变更为其他形态。

在若干情况下,为了避免本说明书的概念变得模糊,公知的结构以及装置可能会被省略,或者以将各个结构以及装置的核心功能为中心的块图形式进行图示。此外,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将使用相同的附图编号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对各种构成要素进行说明而可能会使用如第1和/或第2等术语,但是上述构成要素并不因为上述术语而受到限定。上述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之概念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前提下,第1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2构成要素,同理,第2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1构成要素。

此外,当在整个说明书中记载为某个部分“包括”其他构成要素时,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记载,否则并不是指排除其他构成要素存在,而是指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此外,在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如“~单元”、“~部”等术语只是代表用于对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进行处理的单位,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结合实现。

图2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的概要图。参阅图2,对空标识1000包括中心轴p、第1识别标识部100、第2识别标识部200以及第3识别标识部3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排除第1至第3识别标识部100~300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标识部。

图3a以及图3b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可变形成扇状形态的对空标识1000的平面图以及侧面图。

在图2、图3a以及图3b中图示的对空标识是各个识别标识部被最大限度地展开的一种形态,对空标识可以转换成扇状形态,进而也可以转换成一个杆状形态。接下来,将对如上所述的对空标识从杆状形态经由扇状形态转换成圆形形态的机制以及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第1识别标识部100可以采用一端部与中心轴p连接并向外侧(圆形的外侧)延长第1长度l1的构成。此外,第2识别标识部200可以采用一端部与中心轴p连接并向外侧(圆形的外侧)延长第2长度l2的构成。此外,第3识别标识部300可以采用一端部与中心轴p连接并向外侧(圆形的外侧)延长第3长度l3的构成。其中,第1长度l1可以大于第2长度l2,而第2长度l2可以大于第3长度l3。即,当第1至第3识别标识部100~300展开至最大状态时可以形成圆形(或接近于圆形)的截面,而上述圆形的半径可以依次减小。借此,如图2所示,可以形成阶梯形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1长度l1作为高高度用,其半径可以是50cm,而第2长度l2以及第3长度l3可以分别是30cm以及15cm,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各个识别标识部100~300的高度h1~h3可以是与长度(半径)相比非常小的值。作为一实例,各个识别标识部100~300的高度h1~h3为1cm以下为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因为对空标识是在上空进行拍摄,因此各个识别标识部的高度不应过大。这是因为,当在下部识别标识部上形成上部识别标识部的阴影时可能会对拍摄对空标识的图像处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将各个识别标识部的高度值设计成最小化的状态。为此,各个识别标识的结构被设计成即可以实现展开以及折叠功能,也可以避免最大展开时的高度值过大的形式。

图4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第1识别标识部的实例。对图4中所图示的识别标识部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的说明,也可以同样适用于其他识别标识部(第2以及第3识别标识部)。接下来为了防止说明的重复,将以第1识别标识部100为基准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引用为对第2以及第3识别标识部200、300的说明。为此,在下述内容中将图4中的第1识别标识部100命名为识别标识部进行说明。

参阅图4,识别标识部100可以由以中心轴p为基准形成特定夹角的多个第1单元区域10构成。如上所述的多个第1单元区域中相邻的第1单元区域可以相互重叠。

各个单元区域可以采用其宽度从中心轴p向外侧逐渐增加的形态。此外,单元区域的外周部可以是曲线或直线。即,可以是如扇形或直角三角形等形态,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各个单元区域可以在上部包括特定的颜色区域。关于如上所述的颜色区域,当各个单元区域以中心轴为基准展开至最大状态时,将以显示于上部的区域中由上述颜色区域构成的形态为基准,对各个识别标识部的拍摄影像进行分析。作为一实例,由颜色区域构成的形态可以是对圆形进行4等分并在各个区域填充白色或黑色的形态,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4中,利用不同的附图编号即10a以及10z表示了多个第1单元区域10中位于边缘的第1单元区域。图4中的虚线部分代表可折叠的线。可以以如上所述的线为基准对各个单元区域进行区分,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下来将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特定夹角(a1、a2、a3……)可以全部相同或部分不同。但是,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特定夹角可以是相同的值。此外,构成一个识别标识部100的单元区域的夹角的合可以等于或大于360度。在单元区域的夹角的合超过360度的情况下,各个单元区域将以部分重叠的状态展开,因此可以避免各个单元区域之间形成空隙。

图4中的识别标识部100是对没有完全展开的状态进行了图示。在最大展开的情况下,边缘的单元区域10a、10z将相互相接。虽然图4作为平面图没有做出图示,但是将处于一部分单元区域与相邻的单元区域重叠的状态。

图5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单元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图示。参阅图5,多个单元区域的侧面将与相邻的单元区域相接。但是,通过在其接缝中配备折叠线(利用虚线表示),各个单元区域可以与相邻的单元区域重叠。借此,与传统的扇子折叠以及展开的原理相同,通过单元区域的折叠以及展开,第1识别标识部的界面形态可以从圆形形态转换成扇状形态以及直线形态。随着各个单元区域的重叠,从上部观察到的识别标识部的形态可以转换成接近于一字(直线)的形态。

作为一实例,使用者可以通过将位于边缘的单元区域10a、10z移动至侧面相互相接的状态而展开识别标识部100,或者通过将位于边缘的单元区域10a、10z移动至相互折叠的状态而折叠识别标识部100。此时,必须沿着各个单元区域之间的折叠线方向进行折叠才能够依次地将各个单元区域折叠至特定的位置。即,需要沿着折叠线进行折叠。

图6对适用本说明书之另一实施例的单元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图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侧面可以不与相邻的单元区域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需要按照如图5的实施例所述的方式沿着折叠线进行折叠。作为一实例,多个单元区域可以与一个中心轴p连接,但是可以相互独立存在。即,并不需要按照如图5中进行说明的方式使单元区域的侧面相互连接,而是可以相互分离。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对多个单元区域进行折叠时,各个单元区域可以呈现出层叠的形态。

参阅图6,边缘单元区域10a和与其相邻的单元区域的侧面可以不相互相接,而是以相互之间存在空隙的形态展开。与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因为各个单元区域并不与相邻的单元区域连接,因此在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空隙。而如上所述的空隙会在所拍摄到的影像中起到干扰作用,因此防止形成孔隙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实例,为了避免形成如上所述的孔隙而可以对单元区域的位置进行手动配置。此外,为了便于执行如上所述的作业,各个单元区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凸出部。

图7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包括凸出部的单元区域进行了图示。参阅图7,多个单元区域中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向第1方向凸出的第1凸出部12a,而剩余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向第2方向凸出的第2凸出部12b。其中,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可以是相反的方向,作为一实例,可以是上侧以及下侧方向。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单元区域可以同时包括第1凸出部12a以及第2凸出部12b。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第1凸出部12a以及第2凸出部12b可以位于单元区域的各个侧面部。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第1凸出部12a以及第2凸出部12b时,如图7所示,在各个单元区域展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1凸出部12a与第2凸出部12b的相互结合而维持相邻的单元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即,可以防止形成如上所述的孔隙。如果在单元区域完全展开的情况下相邻的单元区域的特定部分仍然相互重叠,则各个单元区域的夹角的合将超过360度。

重新参阅图4,在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在多个单元区域中位于边缘的单元区域10a、10z的一侧边上可以包括磁性体11a、11b。在为了作为对空标识使用而展开识别标识部的情况下,识别标识部在整体上应该构成圆形的截面且在相应的截面上必须固定显示规定的图案。即,各个区域单元的位置必须重复固定在相同的位置。如果在展开所有识别标识部的情况下仍然有一部分单元区域处于折叠状态,则会导致无法起到对空标识作用的问题。为此,可以通过在位于边缘的2个单元区域的一侧边上配备磁性体11a、11b并使各个磁性体11a、11b通过引力相互相接而使得识别标识部的截面维持圆形形态。而且,通过在识别标识部折叠的情况下使得各个磁性体11a、11b相互接触,还可以防止在保管时处于折叠状态的单元区域重新展开。

图8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识别标识部进行了图示。在一实施例中,在识别标识部的多个单元区域中位于边缘的单元区域10a或10z的一侧边可以包括导向杆1。导向杆1可以与上述的磁性体11a、11b独立地或一体地构成。导向杆1可供两个以上的识别标识部的各个单元区域的侧面连接。各个识别标识部的单元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固定到导向杆上。

作为一实例,导向杆1的方向可以与中心轴p的方向形成直角。中心轴p起到各个识别标识部的中心点作用,可供各个识别标识部的单元区域的一端部连接。与此不同,导向杆1位于对各个识别标识部的中心与外周面进行连接的线上,可以起到将各个识别标识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区域固定到相同位置上的功能。参阅图8,单元区域10a可以被固定到导向杆1上,而单元区域10z可以不被固定到导向杆1上。借此,使用者可以以导向杆1为基准对单元区域10z进行移动,从而对识别标识部进行折叠和展开。

此外,在图8中是对各个单元区域中的一部分重叠的状态进行了图示。因此,外周部可能无法均匀连接而在边缘区域的边界形成段差。而如上所述的段差可以在磁性体11b与导向杆1接触时消失。

图9a是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各个识别标识部被展开成不同角度的状态进行图示的平面图。如图9a所示,各个识别标识部100~300的一部分被固定到导向杆1上,各个识别标识部可以以导向杆1为基准沿着顺时针方向展开。第1识别标识部100为全部展开的圆形形态,第2识别标识部200为展开至约230度左右的状态,而第3识别标识部300为展开至约90度左右的状态。

图9b对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的不同使用状态的平面图进行了图示。使用者可以根据用途选定所需要的识别标识部并展开固定,接下来将对空标识配置在规定的地理位置。即,在安装高高度用对空标识的区域可以在将第2以及第2标识部200、300全部折叠到导向杆1一侧并将第1识别标识部100完全展开之后进行安装。

此外,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可以对半径互不相同的多个识别标识部进行重叠显示,因此可以利用一个对空标识组(在本说明书中是由3个识别标识部构成)构建出多种颜色组合以及形态。即,可以为不同识别标识部的不同的展开角度赋予特定的标识信息。作为一实例,可以将低高度用识别标识部展开90度、中高度用识别标识部展开180度且高高度用识别标识部展开240度的状态的对空标识a和低高度用识别标识部展开180度、中高度用识别标识部展开240度而高高度用识别标识部展开360的状态的对空标识b识别为不同的对空标识。借此,使用者不需要单独携带不同形态的对空标识,而是可以利用一个对空标识轻易地实现不同形态的对空标识。

图10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在折叠状态下的侧面透视图。如上所述,可以对构成适用本发明的对空标识的识别标识部进行折叠或展开。在将各个识别标识部全部折叠的状态下,因为其体积缩小而便于进行移动。参阅图10,可以在中心轴p的垂直轴上固定多个识别标识部100~300,而如上所述的识别标识部可以被外罩部件c覆盖。外罩部件c可以起到在对对空标识进行移动时保护识别标识部的功能。外罩部件c的材质可以由具有特定形态的坚固物质(例如金属、非金属、合成纤维)构成,也可以是没有特定形态的织物材质。当外罩部件c为织物材质时,还可以包括用于对位于中心轴p的相反一侧端部的识别标识部进行固定的捆扎物b。

图11是适用本说明书之一实施例的对空标识1000在折叠状态下的平面图。参阅图11,对在上述内容中结合图10进行说明的捆扎物b进行了图示,在将上述捆扎物b沿着中心轴p方向移动并打开外罩部件c之后,可以打开其内部的识别标识部。此外,在使用完成之后可以重新将捆扎物(b)移动到外侧(图11中的箭头相反方向),从而对位于外罩部件c内部的识别标识部的一端部(中心轴的相反一侧端部)进行固定。

为了便于相关从业人员实现以及实施本发明,在上述内容中公开了与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形态相关的详细说明。虽然在上述内容中参阅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相关技术领域的熟练的从业人员应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在下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所记载的本说明书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更。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此进行介绍的实施形态,而是应该赋予与在此公开的原理以及新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此外,在上述内容中对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图示以及说明,但是本说明书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特定的实施例,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请求的本说明书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而如上所述的变形实施不应该理解为脱离本说明书的技术思想或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