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2772发布日期:2021-03-23 11:1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折叠手机的设计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便携式大屏的需求。因此,柔性折叠屏被认为是未来手机的发展形态。柔性折叠屏技术很好的找到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与显示屏幕的大屏化发展的折中点,比如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后跟常规手机大小一样,可以很方便的携带;而当把屏幕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显示面积较大的屏幕。另外,柔性屏能很大程度实现自由弯曲,使得智能终端设备摆脱现有的刚性结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构造,实现智能终端设备屏幕的折叠弯曲。

但是目前的折叠手机中为了实现良好的弯折性能,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降低。但是当显示模组的结构降低时,折叠手机的显示模组的耐冲击性都比较差。当有重物或者尖锐物品跌落到屏幕上时,屏幕很大概率会出现亮点及黑斑,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显示模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具有弯折区和位于弯折区至少一侧的固定区,显示模组包括:衬底;显示器件层,设置于衬底的一侧;盖板,设置于显示器件层背离衬底的一侧;补强组件,设置于盖板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补强组件包括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第一补强层贴附于盖板,第二补强层和第一补强层在固定区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补强层包括位于固定区的第一固定部,第二补强层包括位于固定区的第二固定部,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补强层还包括位于弯折区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固定部,第二补强层还包括位于弯折区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可滑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模组包括两个固定区,两个固定区分设于弯折区的两侧,第一固定部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第二固定部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部通过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均掺杂有磁性粒子,第二固定部能够通过磁性吸力连接于第一固定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补强组件还包括中间保护层,中间保护层设置于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之间,第二补强层涂覆于中间保护层的表面,以使中间保护层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磁性吸力连接于第一补强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间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甲基丙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间保护层的厚度为50μm~100μm。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间保护层的拉伸模量为2gpa~4gpa。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磁性粒子为透明磁性粒子。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透明磁性粒子包括纳米磁性金属颗粒。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透明磁性粒子材料包括铁钴合金和氟化铝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磁性粒子的直径为10nm~50nm。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的材料还包括基底材料,磁性粒子混合于基底材料内,基底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聚甲基丙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内磁性粒子的密度为0.5um3/na~2um3/na。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补强层和/或第二补强层的厚度为3μm~5μm。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补强层和/或第二补强层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2.7%。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显示模组包括衬底、显示器件层、盖板和补强组件。通过显示器件层使得显示模组能够显示,盖板能够向显示器件层提供保护。补强组件设置于盖板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能够避免补强组件影响显示器件层的显示。补强组件包括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第一补强层贴附与盖板,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在固定区相互连接。一方面通过补强组件能够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补强组件能够向显示器件层提供保护;另一方面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在固定区相互连接,能够改善补强组件对显示模组弯折性能的影响。避免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在弯折区相互连接时,显示模组弯折状态下第一补强层和第二补强层在弯折区出现应力集中而影响显示模组的弯折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平衡显示模组的弯折性能和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中补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中补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模组;

100、衬底;

200、显示器件层;210、驱动器件层;220、显示结构层;221、第一电极;222、发光结构;223、第二电极;

300、盖板;

400、补强组件;410、第一补强层;411、第一固定部;412、第一连接部;420、第二补强层;421、第二固定部;422、第二连接部;430、中间保护层;440、磁性粒子;

500、光学胶层;

600、封装层;

700、触摸层;

800、偏光片;

900、压敏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10中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显示模组10具有弯折区和位于弯折区至少一侧的固定区,显示模组10包括:衬底100;显示器件层200,设置于衬底100的一侧;盖板300,设置于显示器件层200背离衬底100的一侧;补强组件400,设置于盖板300背离显示器件层200的一侧,补强组件400包括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第一补强层410贴附于盖板300,第二补强层420和第一补强层410在固定区相互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中,显示模组10包括衬底100、显示器件层200、盖板300和补强组件400。通过显示器件层200使得显示模组10能够显示,盖板300能够向显示器件层200提供保护。补强组件400设置于盖板300背离显示器件层200的一侧,能够避免补强组件400影响显示器件层200的显示。

补强组件400包括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第一补强层410贴附与盖板300,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在固定区相互连接。一方面通过补强组件400能够提高显示模组10的结构强度,补强组件400能够向显示器件层200提供保护;另一方面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在固定区相互连接,能够改善补强组件400对显示模组10弯折性能的影响。避免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在弯折区相互连接时,显示模组10弯折状态下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在弯折区出现应力集中而影响显示模组10的弯折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提高显示模组10的结构强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平衡显示模组10的弯折性能和结构强度。

可选的,衬底100例如为柔性衬底100,衬底100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薄膜、氟化镁薄膜、硫化锌薄膜、有机无机层叠薄膜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显示器件层200例如通过光学胶层500和衬底100相互粘接。显示器件层200包括驱动层和显示结构层220,驱动层内设置有驱动电路和驱动器件。例如驱动层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数据线和扫描线等。显示结构层220包括第一电极221、发光结构222和第二电极223。第一电极221为像素电极,第一电极221连接于薄膜晶体管,通过薄膜晶体管驱动第一电极221工作。第二电极223为公共电极。发光结构222例如包括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等结构。

可选的,显示器件层200还包括封装层600,封装层600位于显示结构层220背离驱动层的一侧,封装层600用于向显示器件层200提供保护。封装层600上例如设置有偏光片800、触摸层700等结构。触摸层700例如利用光学胶层500粘接于封装层600上。偏光片800例如利用光敏胶层900粘接于触摸层700背离封装层600的一侧。盖板300设置与偏光片800背离封装层600的一侧。盖板300例如利用光学胶层500粘接于偏光片800。

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在固定区相互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补强层410包括设置于固定区的第一固定部411,第二补强层420包括设置于固定区的第二固定部421,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通过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相互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均设置与固定区,能够提高显示模组10在固定区的结构强度,且不会影响显示模组10在弯折区的弯折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补强层410还包括设置于弯折区的第一连接部412,第一连接部412连接于第一固定部411,第二补强层420还包括设置与弯折区的第二连接部422,第二连接部422连接于第二固定,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连接部422相对可滑动地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连接部422相互接触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能够向位于固定区的显示器件层200和盖板300提供保护,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连接部422能够向位于弯折区的显示器件层200和盖板300提供保护,因此补强组件400能够更好的保护盖板300和显示器件层200。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连接部422还能够保证显示模组10表面的平整性。

此外,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连接部422之间是接触连接,在显示模组10的弯折过程中,第一连接部412之间和第二连接部4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因而能够减小第一补强组件400对显示模组10弯折性能的影响。

可选的,显示模组10包括两个固定区,两个固定区位于弯折区的两侧。第一补强层410包括两个第一固定部411,两个第一固定部411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12的两侧。第二补强层420包括两个第二固定部421,两个第二固定部421连接于第二连接部422的两侧。

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在固定区相互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在固定区相互粘接。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在固定区相互可拆卸式连接。使得第二补强层420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补强层410。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补强层420由第一补强层410拆下,便于在显示模组10的使用过程中及时更换第二补强层420。例如当第二补强层42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变形等问题时,能够及时更换新的第二补强层420,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补强组件400对显示器件层200的保护。

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内均掺杂有磁性粒子440,使得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均带有磁性,且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所带的磁性相反,令第二固定部421能够通过磁性吸力连接于第一固定部411。

请继续参阅图2,例如第一固定部411内掺杂有磁性粒子440,且第一固定部411内的磁性粒子440的极性相同且均为n极,第二固定部421内掺杂有磁性粒子440,且第二固定部421内的磁性粒子440的极性相同且均为s极。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之间能够通过磁性吸力相互吸附,使得第二固定部421能够通过磁性吸力连接于第一固定部411背离盖板300的一侧。

在另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1内的磁性粒子440的极性相同且均为s极,第二固定部421内的磁性粒子440极性相同且均为n极,使得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能够通过磁性吸力相互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内掺杂磁性粒子440,使得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能够通过磁性吸力相互连接。一方面使得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之间能够可拆卸,另一方面,磁性粒子440占据的空间非常有限,能够实现补强组件400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

可选的,第一固定部411的材料还包括基底材料,磁性粒子440混合与基底材料内。基底材料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基底材料和第一连接部412的材料相同。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底材料和第一连接部412的材料相同,在显示模组10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选用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一固定部411的基底和第二连接部422,然后在第一固定部411的基底内掺杂磁性粒子440形成第一固定部411。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一连接部412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简化第一补强层410的成型工艺。

可选的,第二固定部421的材料还包括基底材料,磁性粒子440混合与基底材料内。基底材料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基底材料和第二连接部422的材料相同。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底材料和第二连接部422的材料相同,在显示模组10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选用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二固定部421的基底和第二连接部422,然后在第二固定部421的基底内掺杂磁性粒子440形成第二固定部421。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二固定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简化第二补强层420的成型工艺。

基底材料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基底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聚甲基丙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中的至少一者。这些材料均具有透明度高、结构强度高的优势。第一固定部411和/或第二固定部412的基底材料包括上述材料能够提高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的透光率,减小补强组件400对显示器件层200的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的,基底材料和中间保护层430的材料相同,能够提高第二补强层420和中间保护层430之间的连接强度。

磁性粒子440在基底材料中的掺杂浓度设置方式有多种,只要磁性粒子440掺杂于基底材料中,使得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带有磁性,且使得第一固定部411和固定部能够通过磁性吸力相互连接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11和/或第二固定部421内磁性粒子440的密度为0.5um3/na~2um3/na。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磁性粒子440的浓度在上述范围之内时,既能够避免磁性粒子440的浓度过大导致磁性粒子440严重影响第一固定部411和/或第二固定部421的透光率;还能够避免磁性粒子440的浓度过小,导致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之间的磁性吸力不足而影响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之间的连接强度。

磁性粒子44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磁性粒子440例如为纳米磁性粒子440,使得磁性粒子440的体积较小,提高第一固定部411和/或第二固定部421的透光率。

磁性粒子440的直径例如为10nm~50nm。当磁性粒子440的直径在上述范围之内时,既能够避免磁性粒子440的直径过大而导致磁性粒子440严重影响第一固定部411和/或第二固定部421的透光率;还能够避免磁性粒子440的直径过小,导致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之间的磁性吸力不足而影响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2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磁性粒子440为纳米磁性金属颗粒,例如磁性粒子440的材料为铁钴合金和氟化铝中的至少一者。

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的厚度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的厚度为3μm~5μm。当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的厚度在上述范围之内时,既能够避免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的厚度过小而使得补强组件400的保护力不足,显示模组10的结构强度不足;也能够避免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的厚度过大而使得补强组件400的尺寸过大,影响显示模组10的轻薄化设计。

例如,第一补强层410直接涂覆于盖板300的外表面。这样既能够保证第一补强层410和盖板3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还能够避免因设置补强组件400而使得显示模组10的厚度过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2.7%。当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的断裂伸长率在上述范围之内时,使得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改善第一补强层410和/或第二补强层420在显示模组10的弯折过程中发生断裂的情况。

如上所述,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的厚度通常较薄,第二补强层420可能存在无法成型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10的补强组件400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补强组件400还包括:中间保护层430,设置于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之间,第二补强层420涂覆于中间保护层430,中间保护层430通过第二补强层42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补强层410。

可选的,基底材料和中间保护层430的材料相同,能够提高第二补强层420和中间保护层430之间的连接强度。

例如如上所述,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内均掺杂有磁性粒子440,使得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均带有磁性,且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的磁极相反,使得中间保护层430能够通过第一补强层410和第二补强层420之间的磁性吸力连接于第一补强层41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中间保护层430能够为第二补强层420的设置提供载体,同时中间保护层430也能够向盖板300提供保护。

第二补强层420设置与中间保护层430上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二补强层420通过光学胶粘接于中间保护层430上。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涂覆于中间保护层430上。这样既能够保证第二补强层420和中间保护层430之间的连接强度,还能够避免因设置补强组件400而使得显示模组10的厚度过厚。

中间保护层430利用磁性吸力和第一补强层410相互连接时,由于第一补强层410上的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补强层420上的第二连接部422内不掺杂磁性粒子440,第一连接部412和第二连接部422之间不存在吸力。因此中间保护层430上位于弯折区内的部位和第一补强层410接触连接。当显示模组10发生弯折时,中间保护层430上位于弯折区内的部位和第一连接部412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减小设置补强组件400对显示模组10弯折性能的影响。

中间保护层430的材料选择有多种,可选的,中间保护层430的材料包括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甲基丙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中的至少一者。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能够减小设置中间保护层430对显示模组10显示的影响。

中间保护层430的厚度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中间保护层430的厚度为50μm~100μm。当中间保护层430的厚度在上述范围之内时,既能够避免中间保护层430的厚度过薄,使得中间保护层430不能够向盖板300提供良好的保护;也能够避免中间保护层430过厚,不利于显示模组10的轻薄化设计。

可选的,为了保证显示模组10的弯折性能,中间保护层430的拉伸模量为2gpa~4gpa。当中间保护层430的拉伸模量在上述范围之内时,既能保证中间保护层430能够提高良好的保护力,还能够使得中间保护层430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减小中间保护层430对显示模组10弯折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1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显示模组1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物品没有使用数量词修饰时旨在包括一个/种或多个/种物品,并可以与“一个/种或多个/种物品”互换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