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4328发布日期:2020-10-20 13: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平衡板(2)、升降装置(3)、支撑板(4)、教学板(5),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可锁止的减震万向轮(11),所述平衡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侧,所述平衡板(2)包括固定板(21)、移动板(22),所述固定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中空,所述移动板(2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丝杆(31)、控制手柄(32)、第二丝杆(33),所述第一丝杆(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34),所述第一轴承(34)固定连接一侧的所述固定板(21),所述第一丝杆(31)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所述固定板(21)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控制手柄(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33)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31)的上方,所述第二丝杆(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35),所述第二轴承(35)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2)的侧壁,所述第一丝杆(31)与所述第二丝杆(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方向的螺纹,所述第一丝杆(31)与所述第二丝杆(33)上均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滑座(36),所述第一丝杆(31)与所述第二丝杆(33)的表面对称分布的滑座(36)通过连接杆(37)交错连接,所述连接杆(37)于所述滑座(36)之间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7)的相交处通过连接轴(38)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板(4)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3)的上方,所述支撑板(4)的下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41),所述教学板(5)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的上方,所述教学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41)相配合的导槽(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1)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导轨(41)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所述教学板(5)包括第一教学板(52)、第二教学板(53)、第三教学板(54),所述第一教学板(52)的后壁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55),所述第二教学板(53)的前壁与所述第一磁铁(55)相对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磁铁(56),所述第一磁铁(55)与所述第二磁铁(56)相互配合,所述第二教学板(53)的后壁与所述第一磁铁(55)相同一侧设置有第三磁铁(57),所述第三教学板(54)的前壁与所述第三磁铁(57)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58),所述第四磁铁(58)与所述第三磁铁(57)相互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教学板(52)未设置第一磁铁(55)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把手(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教学板(54)于所述第一把手(6)相对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把手(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43),所述限位板(43)的底部设置有绞轴,所述绞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2)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43)的顶端设置有扣件(44),所述扣件(44)包括扣板(45)、支杆(46),所述扣板(45)的底部铰接在所述限位板(43)的顶端,所述支杆(46)设置在所述第二教学板(53)的顶部,所述扣板(45)与所述支杆(46)相互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课堂教学装置,包括底座、平衡板、升降装置、支撑板、教学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可锁止的减震万向轮,所述平衡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所述平衡板包括固定板、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丝杆、控制手柄、第二丝杆。本实用新型方便对教学板的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保证了后排的学生也能够看清教学板,方便了学生的教学,极大方便了老师的使用,书写整版不需要进行擦除,通过拉开第一教学板与第三教学板,方便再次进行书写,从而方便了学生做笔记,提高学生的上课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远;贾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志远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