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198发布日期:2020-10-30 2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包括底座平台(300)和摩托车主体(100),摩托车主体(100)通过一个活动平台(200)安装在底座平台(300)上,其特征是:所述摩托车主体(100)的中部下方通过左右摆动机构(600)固定连接在活动平台(200)上,摩托车主体(100)的前端下方通过电缸升降机构(700)连接在底座平台(300)上,活动平台(200)于与摩托车主体(100)后端对应的位置通过转动轴承(210)安装在底座平台(300)上;

在所述的摩托车主体(100)后方还设有一体机设备(400),其内配备有音响系统、中控系统以及pc电脑;pc电脑分别与音响系统及中控系统相连;中控系统与左右摆动机构(600)和电缸升降机构(700)控制连接;在摩托车主体(100)前方配置有虚拟现实vr的头盔或眼镜(500);

所述摩托车主体(100)的右把手(110)上同时配备有刹车机构和加速度机构,右把手(110)包括与摩托车主体(100)固定为一体的固定轴(111),刹车机构包括刹车把手(112),刹车把手(112)前端铰接在固定轴(111)上,刹车把手(112)与固定轴(111)之间还通过连接杆(117)、弹簧(116)和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相连,连接杆(117)的上端铰接在刹车把手(112)上,连接杆(117)下端与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滑块(1181)固连,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滑轨(1182)下端安装在固定轴(111)上,在刹车把手(112)与滑轨(1182)上端之间连接杆(117)上套设有弹簧(116);加速度机构包括旋转轴(113),旋转轴(113)的一端转动式安装在固定轴(111)的内部,旋转轴(113)的另一端安装有角度检测传感器(115);角度检测传感器(115)及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均与中控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摆动机构(600)主要由支架(630)、转轴(610)、摆动轴承(620)、驱动电机、扇形齿轮(670)、传动齿轮(660)以及角度传感器(650)组成,支架(630)固定在活动平台(200)上,转轴(610)的两端通过摆动轴承(620)安装在支架(630)上,转轴(610)的底端安装有扇形齿轮(670),扇形齿轮(670)与传动齿轮(660)啮合,传动齿轮(660)的驱动轴一端安装驱动电机,另一端安装角度传感器(650),角度传感器(650)连接到中控系统,摩托车主体(100)则直接与转轴(610)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轴(113)和角度检测传感器(115)的外部设有把手套(114),把手套(114)与旋转轴(113)固定连接,把手套(114)的材质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电机选用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缸升降机构(700)包括电动缸(720)和升降架(730),电动缸(720)的下端通过轴承(710)安装在底座平台(300)上,其上端与升降架(730)固定连接,升降架(730)穿过活动平台(200)或滑动式安装在活动平台(200)内,升降架(73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摩托车主体(1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架(730)底部设有一对耳板(741),电动缸(720)的相应端固定连接有轴套(742),轴套(742)与耳板(741)之间通过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摩托车主体(100)包括主体外壳,在主体外壳内安装有驾驶平台,驾驶平台直接与左右摆动机构(600)的转轴(610)及电缸升降机构(700)的升降架(730)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机设备(400)还包括播放器系统,播放器系统分别与pc电脑和音响系统相连。


技术总结
一种虚拟现实的单人摩托车驾驶操控平台,包括底座平台和摩托车主体,摩托车主体通过一个活动平台安装在底座平台上,摩托车主体的中部下方通过左右摆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活动平台上,摩托车主体的前端下方通过电缸升降机构连接在底座平台上,活动平台于与摩托车主体后端对应的位置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底座平台上;在摩托车主体后方还设有一体机设备,其内配备有音响系统、中控系统以及PC电脑;摩托车主体前方配置有虚拟现实VR的头盔或眼镜;摩托车主体的右把手上同时配备有刹车机构和加速度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方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但代入感强,模拟真实度高,能够带来更真实的体验感与快感。

技术研发人员:余飞飞;曾大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乐工电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