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膜内贴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9614发布日期:2021-01-23 09:5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隔膜内贴标签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贴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阻隔膜内贴标签。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一部分液体包装的食品,由于内容物中含有氧气等敏感的成份,比如现有普通包装的酸奶制品,由于其中的菌群对氧气比较敏感,通常都需要3℃最有的环境进行低温保存,但通常的保质期也就只有21天,为了延长其货架期,就必须减少内容物与氧气的接触,以抑制菌群的繁殖速度。所有高阻隔性能的包装杯就应运而生。目前常用的高阻隔杯通常都是多层共挤结构,即在注杯或片材的时候在杯体材料中增加一层evoh阻隔层,使用该材料后氧气的透过量就会由原先的几十cm3/d*24h,大幅降低至cm3/d*24h以下。通过提升杯体的阻隔性能,大幅提升内容物的保质期,同时存储条件也不需要以往那么苛刻。如:目前市面上连杯包装的某品牌常温酸奶,使用该阻隔杯后保质期可做到常温保存,保质期延长至120天。
[0003]
但由于在生产evoh共挤杯时,对注塑设备要求比较高,通常都是需要有至少三层共挤的挤出设备,普通单层的注塑机基本没法实现。
[0004]
由于使用eovh作为阻隔材料,对evoh的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而evoh的单价也普遍比较高,所有使用该材料后杯体的包赚成本也比较高。
[0005]
此外对比外观、性能要去比较高的产品,由于使用贴标的产品在包装是需要有贴标的过程,对生产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不干胶储存有脱落、油墨迁移的风险,所有相对要求比较高的产品通常都会使用模内贴标的方式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其具有的优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高阻隔膜内贴标签,包括印刷基材层,所述印刷基材层的底部设有pva阻隔层,所述pva阻隔层的底部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的底部设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底部设有注塑贴杯层,所述印刷基材层为注塑贴杯层、pva阻隔层以及油墨层的载体,所述pva阻隔层为由pva乳液构成的结膜层。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的底部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底部与粘合剂层之间设有幻彩涂层。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印刷基材层的表面设有孔槽,所述pva阻隔层与印刷基材层之间设有与pva阻隔层一体的pva渗透层,所述pva渗透层位于孔槽的内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通过柔版或凹版的印刷方式印刷在pva阻隔层而制成。
[0012]
进一步的,所述pva阻隔层的涂布干重量为0.6g/m2,所述pva阻隔层的固化量为10%。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贴杯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粘合剂层为聚氨酯或丙烯酸粘合剂。
[001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使用高阻隔模内贴标签,取消evoh材料的使用,注塑时使用该标签后,杯身可具备更好的阻隔性能;
[0017]
(2)使用高阻隔模内贴标签,对注塑设备要求降低,普通单层设备即可完成高阻隔杯的生产;
[0018]
(3)与传统的evoh共挤方式相比较,在达到相同阻隔性能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的成本大大下降,总成本仅为传统evoh共挤方式的32%;
[0019]
(4)使用高阻隔模内贴标签,提高现有普通pp注塑杯的氧气阻隔性能,氧气的阻隔性能优秀,制备工艺简单,大幅度控制了成本;
[0020]
(5)使用高阻隔模内贴标签,使得标签与杯身同质化,满足可回收使用要求;
[0021]
(6)使用高阻隔模内贴标签,包装效果可以在金属效果、幻彩效果、拉丝效果、透明效果等多种效果中灵活调整。
附图说明
[0022]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
图1是实施例1的层间结构图。
[0024]
图中,1、印刷基材层;2、pva阻隔层;3、油墨层;4、粘合剂层;5、注塑贴杯层;6、pva乳液;7、粘接层;8、幻彩涂层;9、孔槽;10、pva渗透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6]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27]
实施例1:一种高阻隔膜内贴标签,如图1所示,整个高阻隔模内贴标签包括了七层结构,最顶部为印刷基材层1,印刷基材层1的底部设有pva阻隔层2,pva阻隔层2的底部设有油墨层3,油墨层3的底部设有粘接层7,粘接层7的底部设有幻彩涂层8,幻彩涂层8的底部设有粘合剂层4,粘合剂层4的底部设有注塑贴杯层5。
[0028]
如图1所示,印刷基材层1为注塑贴杯层5、pva阻隔层2与油墨层3的载体,pva阻隔层2的主要成分为由pva乳液6干燥后形成的结膜层,且pva阻隔层2的涂布干重量为0.6kg/m2,固化量为10%。
[0029]
如图1所示,粘合剂层4为聚氨酯或丙烯酸粘合剂。
[0030]
如图1所示,注塑贴杯层5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0031]
如图1所示,油墨层3是通过柔版或凹版的印刷方式印刷在pva阻隔层2而制成的。
[0032]
如图1所示,印刷基材层1的表面设有孔槽9,pva阻隔层2与印刷基材层1之间设有与pva阻隔层2一体的pva渗透层10述pva渗透层10位于孔槽9的内部,从而形成了第二道阻
隔氧气的保护膜。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

电晕处理,第一步将选取固定大小的印刷基材层1,对印刷基材层1的一面进行电晕处理;

pva乳液6涂布,将pva乳液6均匀地涂布在印刷基材层1的电晕面;

干燥,对涂布后的pva乳液6进行加热烘干,或是真空干燥,干燥的过程时,pva乳液6中的溶剂逐渐挥发,从而形成结膜,最终形成具有优秀阻隔性能的pva阻隔层2;

印刷,油墨采用凹版或柔版的方式进行印刷,形成油墨层3,对油墨层3进行进一步烘干处理;

粘合,将粘接层7均匀地涂覆在油墨层3上,并将幻彩涂层8粘合在粘接层7上,将粘合剂层4均匀地涂覆在幻彩涂层8上,并将注塑贴杯层5粘合在油墨层3上;

常规后处理,依次逐步进行复合、熟化、分切和模切的操作,最终形成高阻隔模内贴标签的成品。
[0034]
传统的evoh共挤方式,为达到一定的阻隔性能,evoh层的厚度通常需要10μm左右,密度0.9g/ cm3,单价35元/kg,即evoh单位成本为:0.32元/平方,而采用pva涂布方式,在达到相同阻隔性能的前提下,pva的涂布干重量为0.6g/m2,固化量10%,单价15元/kg,即pva涂布情况下的成本为:0.09+0.015(能耗)=0.105元/平方,相同的阻隔性能中,pva涂布方式所需要的成本仅为evoh共挤方式的32%,大大控制了生产成本。
[0035]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