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0514发布日期:2021-06-18 16:2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济学教学实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



背景技术:

经济学实验实训通过筹码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经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员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政府、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实践的方法让学员体验微观经济的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让每个学员都有针对性的收获。

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将计算所得数据经过描点连线形成折线统计图供学生观察与推演,现有表现方法为在黑板上手工绘制,由于数值会随演示出现修改和波动,手绘时需要涂抹整改,不能起到清楚表现的效果,另外手工绘图耗时长,影响上课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经济学实训课展示折线图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设置有展示装置在工作时将托板翻转固定,通过滑动滑块进行描点,滑块固定后将弹性绕线依次缠绕滑块固定,形成折线图,滑动滑块实现折线图调整,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所述实训台包括底座和台面,所述台面为矩形板体,台面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实训统计用折线图展示装置,所述折线图展示装置包括托板、多个导轨以及多个滑块,所述托板为方形板,托板与台面转动连接,托板的一个侧面等距设置有导轨,多个所述导轨之间平行设置,导轨的截面呈回字形,导轨的上端面开设有长条形孔,导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多个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滑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旋钮,滑块通过旋钮与导轨夹紧固定,多个所述旋钮之间设置有弹性绕线。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为方形结构,滑块的外表面与导轨的内侧面接触,所述旋钮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长条形结构,上部设置于导轨的上端面外侧,所述下部为带有螺纹的圆柱结构,下部一端与上部固定、另一端与滑块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台面的方形凹槽两侧面对应开设有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的两端呈开口对向的半圆形,所述托板的两个侧边对应所述长条形凹槽设置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对称设置且与托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托板与台面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远离导轨的一侧开设有方形固定槽,所述方形固定槽内部两侧边对应开设有圆形连接孔,固定槽内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方形板,所述支撑板与托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支撑板且置于两个所述圆形连接孔中,支撑板与托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位于同一侧,所述托板设置导轨的侧面水平段和竖直段均刻制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抽屉和支架,所述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支架与台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托板、多个导轨以及多个滑块,所述托板为方形板,托板与台面转动连接,托板的一个侧面等距设置有导轨,多个所述导轨之间平行设置,导轨的截面呈回字形,导轨的上端面开设有长条形孔,导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多个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滑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旋钮,滑块通过旋钮与导轨夹紧固定,多个所述旋钮之间设置有弹性绕线。

工作时,按当前计算数值对照托板刻度移动滑块,在仅有单条折线需要展示的情况下,按照一组数值的个数依次移动滑块,接着通过旋钮使其与导轨夹紧固定,最后将弹性绕线依次缠绕滑块形成折线图样式;

在两条、三条或多条折线图并行展示时,以三条折线为例,将滑块按从一到三循环的次序分为三组,分别按三组数值调节滑块,按上述方式实现三条折线样式展示;

在数值变动修改时,找到需修改数值所对应的滑块,反向旋转旋钮使滑块松动,滑块在导轨上移动,对照托板刻度调节至适当位置,最后通过旋钮再次使其与导轨夹紧固定,由于弹性绕线具有弹性随滑块位移产生拉伸或复位,同时在实训时数值的改变遵循经济变动规律其变动幅度较小,从而弹性绕线不具有过度拉伸损坏的风险,进而便于学生观察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折线图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的折线图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为:1为托板,2为导轨,3为滑块,4为旋钮,5为第一转轴,6为支撑板,7为第二转轴,8为台面,9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经济学教学用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所述实训台包括底座9和台面8,所述台面8为矩形板体,台面8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实训统计用折线图展示装置,所述折线图展示装置包括托板1、多个导轨2以及多个滑块3,所述托板1为方形板,托板1与台面8转动连接,托板1的一个侧面等距设置有导轨2,多个所述导轨2之间平行设置,导轨2的截面呈回字形,导轨2的上端面开设有长条形孔,导轨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多个所述滑块3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滑块3的上端面设置有旋钮4,滑块3通过旋钮4与导轨2夹紧固定,多个所述旋钮4之间设置有弹性绕线。

为优化产品结构,所述滑块3为方形结构,滑块3的外表面与导轨2的内侧面接触,所述旋钮4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长条形结构,上部设置于导轨2的上端面外侧,所述下部为带有螺纹的圆柱结构,下部一端与上部固定、另一端与滑块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折线图展示装置收纳,所述台面8的方形凹槽两侧面对应开设有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的两端呈开口对向的半圆形,所述托板1的两个侧边对应所述长条形凹槽设置有第一转轴5,两个所述第一转轴5对称设置且与托板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托板1与台面8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连接。

为优化产品结构,所述托板1远离导轨2的一侧开设有方形固定槽,所述方形固定槽内部两侧边对应开设有圆形连接孔,固定槽内部设置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为方形板,所述支撑板6与托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穿过支撑板6且置于两个所述圆形连接孔中,支撑板6与托板1通过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与第一转轴5位于同一侧,所述托板1设置导轨2的侧面水平段和竖直段均刻制有刻度。

为优化产品结构,所述底座9包括抽屉和支架,所述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支架与台面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数量为11条,滑块3的数量为14*11个对应的旋钮4的数量为14*11个,所述弹性绕线为有色皮筋。

工作时如图6所示,按当前计算数值对照托板1刻度移动滑块3,在仅有单条折线需要展示的情况下,按照一组数值的个数依次移动滑块3,接着通过旋钮4使其与导轨2夹紧固定,最后将弹性绕线依次缠绕滑块3形成折线图样式;

在两条、三条或多条折线图并行展示时,以三条折线为例,将同一导轨2上的14个滑块3按从一到三循环的次序分为三组,分别按三组数值调节滑块3,按上述方式实现三条折线样式展示,从而避免多条折线同时过一点坐标在调整时无法调整的问题;

在数值变动修改时,找到需修改数值所对应的滑块3,反向旋转旋钮4使滑块3松动,滑块3在导轨上移动,对照托板1刻度调节至适当位置,最后通过旋钮4再次使其与导轨2夹紧固定,由于弹性绕线具有弹性随滑块3位移产生拉伸或复位,同时在实训时数值的改变遵循经济变动规律其变动幅度较小,从而弹性绕线不具有过度拉伸损坏的风险,进而便于学生观察和使用。

如图3所示,在工作状态下,支撑板6、台面8和托板1之间呈三角形状态,支撑板6的底面与台面8的方形凹槽接触,托板1通过第一转轴5在台面8的方形凹槽两侧的长条形凹槽内移动至极限位置,支撑板6受托板1重力支持,托板1处于斜立状态;

如图4所示,在非工作状态下,转动支撑板6通过第二转轴7使支撑板6翻转进入托板1方形固定槽内,接着滑动第一转轴5使托板1处于台面8的方形凹槽两侧的长条形凹槽的另一极限位置,最后翻转托板1,使托板1置入台面8的方形凹槽内,托板1设置导轨2的一侧在凹槽内,此时托板1、支撑板6和台面8平齐,台面8和底座9做为桌子使用。

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