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管结构模型教具

文档序号:25635618发布日期:2021-06-25 16:4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管结构模型教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管结构模型教具,属于教具领域。



背景技术:

微管是一种具有极性的细胞骨架,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内径约15nm,壁厚约5nm。微管蛋白包括α-管蛋白、β-管蛋白和γ-管蛋白三种类型。α-管蛋白和β-管蛋白形成的异二聚体是微管基本单位,γ-管蛋白位于微管组织中心,一般形成γ-管蛋白环形复合体,它可刺激微管核心形成,并包裹微管蛋白的负端而使负端稳定;若干个异二聚体连接形成原纤维,当形成13根原纤维时,原纤维会由片状结构螺旋形成中空管状。微管结合蛋白分子至少包含一个结合微管的结构域和一个向外突出的结构域。微管可以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抗压抗弯曲,为细胞提供机械支持力;可以参与中心粒、鞭毛和纤毛的形成;可以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因此,深刻微管的结构具有重大意义。而在现有教学中,课件无法满足学习者对微管结构的充分了解,为了让学习者加强对微管的理解及记忆,需采用更具体、形象的教具来方便学习者理解记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管结构模型教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拆卸,能更清晰的展示微管分子结构,有利于使用者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管结构模型教具,包括中空管状结构模型、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和微管结合蛋白模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管状结构由片状结构模型绕着与原纤维模型平行的轴线弯曲围成(相对的2个侧边接合形成);所述片状结构模型由13组原纤维模型在同一平面内并排连接而成;所述原纤维模型由α-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交替排列,串联而成;所述微管结合蛋白模型可以卡在相邻的α-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上;所述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套在中空管状结构模型外;圆环模型的内径恰好大于中空管状结构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采用pvc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α-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分别有2组沿直径方向相对设置的贯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2组贯穿孔分别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在球心交汇;第一贯穿孔的两端为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第二贯穿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三小孔和第四小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利用棍状小棒交替连接,组成原纤维模型;棍状小棒插入第一小孔和相邻蛋白球体模型的第二小孔,或插入第三小孔和相邻蛋白球体模型的第四小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的大小恰好允许棍状小棒或软管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原纤维模型之间利用软管连接,软管分别插入至相邻两个小球的与棍状小棒插入位置不同的小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管为橡胶软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棍状小棒和软管的长度分别等于α-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半径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管结合蛋白模型上有4个圆弧状凹陷,相邻的两个圆弧状凹陷的直径分别与α-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的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管结构模型教具,各部分组件可单独展示或者组装成一体成为整体微管分子结构,方便使用者对微管结构中各部分及整体结构进行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各部分立体结构组装和拆卸方便,将抽象的微管结构较为清晰、形象地展示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空管状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3为片状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4为α-管蛋白球体模型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微管结合蛋白模型示意图;

其中,1,α-管蛋白球体模型;2,β-管蛋白球体模型;3,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4,微管结合蛋白模型;5,原纤维模型;6,片状结构模型;7,棍状小棒;8,软管;9,中空管状结构模型;1-1,第一小孔;1-2,第二小孔;1-3,第三小孔;1-4,第四小孔;4-1,第一凹陷;4-2,第二凹陷;4-3,第三凹陷;4-4,第四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微管结构模型教具,包括中空管状结构模型9、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3和微管结合蛋白模型4。

所述中空管状结构9由片状结构模型6绕着与原纤维模型5平行的轴线将相对的2个侧边接合形成;所述片状结构模型6由13组原纤维模型5在同一平面内并排连接而成。

所述原纤维模型5由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交替排列串联而成;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所述微管结合蛋白模型4卡在相邻的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上;所述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3套在中空管状结构模型9外;圆环模型的内径恰好大于中空管状结构的外径。

所述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3采用pvc材料。

所述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的表面分别有两组沿直径方向相对设置的贯穿孔,两组贯穿孔在球心交汇,贯穿孔的中心线形成的≤90°的角记作α角;其中,第一贯穿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小孔1-1和第二小孔1-2;第二贯穿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三小孔1-3和第四小孔1-4。

所述片状结构模型6中,相邻的原纤维模型5的顶端不在同一高度。

所述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通过棍状小棒7交替连接,组成原纤维模型5;棍状小棒7插入第一小孔1-1和相邻蛋白球体模型的第二小孔1-2,或插入第三小孔1-3和相邻蛋白球体模型的第四小孔1-4;所述棍状小棒7的长度等于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半径之和。

所述相邻原纤维模型5之间通过沿α-管蛋白球体模型1或β-管蛋白球体模型2的球面设置的软管8连接,软管8穿过球体模型的贯穿孔,且与棍状小棒7穿过的贯穿孔不同,如第一小孔1-1和第二小孔1-2,或第三小孔1-3和第四小孔1-4;软管8为软管,可任意弯曲;所述软管8的长度分别等于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半径之和。

所述第一小孔1-1,第二小孔1-2,第三小孔1-3和第四小孔1-4的孔径恰好允许棍状小棒7和软管8插入。

所述微管结合蛋白模型4上有4个圆弧状凹陷,分别为第一凹陷4-1,第二凹陷4-2,第三凹陷4-3和第四凹陷4-4,第一凹陷4-1和第三凹陷4-3的直径与α-管蛋白球体模型1的直径相等,第二凹陷4-2和第四凹陷4-4的直径与β-管蛋白球体模型2的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及使用:组装时先将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用棍状小棒7连接形成原纤维模型5,再将13根原纤维模型5通过软管8连接形成片状结构模型6,再将片状结构模型6绕着与原纤维模型5平行的轴线将相对的2个侧边接合围成中空管状结构模型9,再将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3套在中空管状结构模型9上的多个相邻的α-管蛋白球体模型1上,最后将微管结合蛋白模型4卡在中空管上,整个微管模型教具即组装完毕。

使用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微管结构讲解微管的构造,并且可以在中空管状结构模型9的两端不断增加α-管蛋白球体模型1和β-管蛋白球体模型2,模拟微管结构的形成过程。远离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3的一端表示正极,靠近γ-管蛋白复合体圆环模型3的一端表示负极。该教具模型各部分组件可单独展示或者组装成一体成为整体微管分子结构,方便使用者对微管结构中各部分及整体结构进行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各部分立体结构组装和拆卸方便,将抽象的微管结构较为清晰、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