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8001发布日期:2021-11-15 21:4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备。


背景技术:

2.在显示装备组装过程中,灯条与反光板半成品采用斜插形式组装到铁框内,为防止灯条上的发光元件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伸出端与铁框干涉,铁框需要进行破孔设计,因此,破孔位置无遮挡。
3.在进行esd(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测试时,由于破孔位置无保护,静电可直接作用在led的引脚上,导致led死灯不良,原设计采用包边麦拉对破孔位置进行包裹,但因制程及组装能力,无法完全封闭,不能阻止静电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备,上述背光源通过改变背光源结构,可以避免一个发光元件单独承受静电能量,从而达到防止esd击伤单个发光元件的作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灯条和铁框;
7.所述灯条位于铁框的一侧,且所述铁框包含所述灯条的一侧具有一开槽;
8.所述灯条包括发光单元;
9.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组;
10.所述发光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组,
11.所述第一发光组包括n个发光元件,编号为n的发光元件,依次与编号为 n+1的发光元件串联,其中1≤n≤n

1,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和编号为n 的发光元件相邻设置,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和编号为2的发光元件相距最远;
12.所述第二发光组包括m个发光元件,编号为m的发光元件,依次与编号为m+1的发光元件串联,其中1≤m≤m

1,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和编号为m的发光元件相距最远。
13.上述背光源中,背光源包括铁框和设于铁框一侧的灯条。具体来说,该铁框在设置灯条的一侧具有一个开槽;灯条包括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组,而每个发光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组。在具体设置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时,第一发光组包括n个发光元件,第二发光组包括m个发光元件。在具体设置第二发光组内的m个发光元件时,将m个发光元件中编号为m的发光元件与编号为m+1的发光元件串联,使得编号为 1的发光元件与编号为m的发光元件相距最远。换句话说,第二发光组中m 个发光元件按照物理位置依次排列并串联。在具体设置第一发光组内的n个发光元件时,编号为n的发光元件与编号为n+1的发光元件串联,且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与编号为n的发光元件相邻设置,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与编号为2 的发光元件相距最远。换句话说,第一发光组中n个发光元件并不是按照物理位置依次排列并串联。具体来说,当从开槽进入的静电作用于第
一发光组中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时,静电电流沿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依次流经串联电路中的发光元件、直至传递至编号为n的发光元件,静电能量流经整个串联的第一发光组,静电能量得以分散。
14.上述背光源改变第一发光组内多个发光元件的位置,使得静电电流作用的发光元件作为第一发光组中的编号1,以使静电能量可以沿编号1依次流至编号n,静电能量得以分散,可以避免一个发光元件单独承受静电能量,从而达到防止esd击伤单个发光元件的作用。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组在所述铁框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开槽,所述第二发光组在所述铁框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开槽无交叠。
16.优选地,所述灯条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17.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在铁框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槽中,所述第二电路板与铁框无交叠。
18.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焊盘,每个发光元件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分别固定于两个相邻的焊盘上,且所述发光组具有至少一个正极焊盘。
19.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输入端和至少一个负极输入端,所述一个正极输入端与一个负极输出级之间设有一个发光组,所述正极输入端通过正极焊盘与所述发光组中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入端与所述发光组中编号为n或m的发光元件的负极电连接。
20.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组中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在所述铁框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槽。
21.优选地,所述开槽的宽度为第二电路板宽度的1倍及以上。
2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源。
附图说明
23.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led灯条的示意简图;
26.图4为图2中led灯条的又一种示意简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led灯条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一般包括灯条和铁框,灯条设置在铁框的一侧,且灯条包括
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组。图1中所示出的结构为一个发光组m设置于铁框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出的结构,发光组m 包含五个发光元件,示例性的,五个发光元件为在铁框01上依次设置的led 灯
①’
、led灯
②’
、led灯
③’
、led灯
④’
以及led灯
⑤’
。值得注意的是, led灯

、led灯
②’
、led灯
③’
、led灯
④’
以及led灯
⑤’
依次串联,即电流依次流经led灯
①’
、led灯
②’
、led灯
③’
、led灯
④’
以及led灯
⑤’

31.由于上述铁框01具有开槽(即破孔位置),该开槽对应led灯
⑤’
的第二级,在进行esd(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测试时,破孔位置无保护,静电会直接作用在led灯
⑤’
的第一级上。led灯
⑤’
独自承受静电能量,会导致led灯
⑤’
死灯不良。
32.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可以避免一个发光元件单独承受静电能量,从而达到防止esd击伤单个发光元件的作用。
33.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灯条和铁框1;
34.灯条位于铁框1的一侧,且铁框1包含灯条的一侧具有一开槽n(即破孔位置);
35.灯条包括发光单元;
36.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组;
37.发光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组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组,其中,第一发光组在铁框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开槽n,第二发光组在铁框1上的正投影与开槽n无交叠。
38.具体来说,第一发光组包括n个发光元件,编号为n的发光元件,依次与编号为n+1的发光元件串联,其中1≤n≤n

1,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和编号为n的发光元件相邻设置,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和编号为2的发光元件相距最远。
39.第二发光组包括m个发光元件,编号为m的发光元件,依次与编号为m+1 的发光元件串联,其中1≤m≤m

1,编号为1的发光元件和编号为m的发光元件相距最远。
4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示例性的,以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均包括5 个发光元件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还可以为其它数量,在此不再赘述。
41.在具体设置第一发光组内的5个发光元件时,如图2所示出的结构,第一发光组具体包括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led灯

。其中,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led灯

依次串联,且编号为1的led灯

与编号为5的led灯

相邻设置,编号为1的led 灯

与编号为2的led灯

相距最远。换句话说,第一发光组中5个发光元件并不是按照物理位置依次排列并串联。
42.由于第一发光组中led灯

的第一级在铁框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开槽n,则led灯

对应铁框1的开槽n(即破孔位置)。具体来说,当从开槽 n进入的静电作用于第一发光组中编号为1的led灯

时,静电电流沿编号为1的led灯

依次流经串联电路中的其它发光元件、直至传递至编号为5 的led灯

,静电能量流经整个串联的第一发光组,静电能量得以分散。
43.在具体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源时,可以设置灯条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且将上述第一发光组与第二发光组均设于第一电路板,在第二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一个正极输入端a和一个负极输入端k,满足正极输入端 a与负极输入端k之间设置一个发光组。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电路板在铁框1 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开槽n中,且第二电路板与铁框1无交叠。开槽n 的宽度l为第二电路板宽度的一倍及以上。
44.请继续参考图2,正极输入端a通过位于第二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的正极输入端走线
5连接led灯

第一级焊接的正极焊盘4;led灯

的第二级与中间焊盘6焊接;位于第一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的引线将与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与led灯

的第一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连接;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上还焊接有led灯

的第一级;led灯

、led灯

以及led灯

中每相邻两个led灯间均设置有中间焊盘6;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通过位于第二电路板3的第二表面的负极输入走线连接负极输入端k。
45.应理解,中间焊盘6起到电连接的作用,则电流可在中间焊盘6连接的 led间流动。以图2中led灯

为例,第一级为正极引脚n,第二级为负极引脚p。
4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2中所示出的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led灯

的第一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以及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 6仅焊接有一个led灯,为了节省空间,上述三个中间焊盘6的结构仅为焊接有两个led灯的中间焊盘6的一半。
4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led灯

的第一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以及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均位于第一电路板2的同一侧,则当上述三个中间焊盘6与位于第一电路板2另一侧的走线或者引线连接时,需要在中间焊盘6上形成过孔。示例性的,如图2中 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上的过孔8。
48.当然,正极输入端a与正极输入端走线5连接时,也需要在第二电路板上设置过孔结构;负极输入端k与负极输入端走线7连接时,也需要在第二电路板3上设置过孔结构。
49.请结合图3参考图2中的结构,该实施方式中电流顺序为:正极输入端a、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负极输入端k。当静电直接作用在led灯

的第一级时,静电沿上述电流顺序流动。明显的,相对于图1中所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led
⑤’
变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灯

,使得静电电流作用的发光元件作为第一发光组中的编号1,以使静电能量可以沿编号1依次流至编号5的发光元件,静电能量得以分散,可以避免led灯

单独承受静电能量,从而避免静电击伤。
5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发光组在铁框1上的正投影与开槽n无交叠,所以第二发光组内的结构可以采用如现有技术中的led灯
①’
、led灯
②’
、led 灯
③’
、led灯
④’
以及led灯
⑤’
的设置形式。
51.在具体设置第二发光组内的5个发光元件时,如图1所示出的结构led 灯
①’
、led灯
②’
、led灯
③’
、led灯
④’
以及led灯
⑤’
依次串联,且5个发光元件中编号为1的led灯
①’
与编号为5的led灯
⑤’
相距最远。换句话说,第二发光组中5个发光元件按照物理位置依次排列并串联。
52.当然,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源可以包含多个第二发光组,如图4所示,示例性的,包含三个第二发光组和一个第一发光组。应理解,为了区分该背光源内各发光组的负极输入端k,图4中以k1标识第一发光组的负极输入端,以k2、k3、k4分别标识三个第二发光组的负极输入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发光组与三个第二发光组可以如图4中所示共用同一个正极输入端a。
53.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示例性的,以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均包括 6个发光元件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还可以为其它数量,在此不再赘述。
54.在具体设置第一发光组内的6个发光元件时,如图5所示出的结构,第一发光组具体包括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 led灯


55.其中,如图5所示出的结构,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led


依次串联,且编号为1的led灯

与编号为6的led灯

相邻设置,编号为1的led灯

与编号为2的led灯

相距最远。换句话说,第一发光组中6个发光元件并不是按照物理位置依次排列并串联。由于第一发光组中led灯

的第二级在铁框1的正投影部分位于开槽n,则 led灯

对应铁框1的破孔位置。具体来说,当从开槽n进入的静电作用于第一发光组中编号为1的led灯

的第二级时,静电电流沿编号为1的led 灯

依次流经串联电路中的其它发光元件、直至传递至编号为6的led灯

,静电能量流经整个串联的第一发光组,静电能量得以分散。
56.同样的,由于第二发光组在铁框1上的正投影与开槽n无交叠,所以第二发光组内的结构可以采用如现有技术中的设置形式。
57.在具体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源时,可以设置灯条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3,且将上述第一发光组与第二发光组均设于第一电路板2,在第二电路板3的第一表面上设置一个正极输入端a和一个负极输入端k,满足正极输入端a与负极输入端k之间设置有一个发光组。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电路板3在铁框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开槽n中,且第二电路板3与铁框1 无交叠。开槽n的宽度l为第二电路板3宽度的一倍及以上。
58.具体来说,正极输入端a通过位于第二电路板3的第二表面的正极输入走线连接led灯

的第一级焊接的正极焊盘4;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极焊盘焊接有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led灯

间依次采用中间焊盘6连接;led灯

的第一级与中间焊盘6焊接,且该中间焊盘 6通过位于电路板2第二表面的引线与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 连接;led灯

的第二级与中间焊盘6焊接通过位于第二电路板3的第二表面的负输入端走线连接负极输入端k。
59.应理解,中间焊盘6起到电连接的作用,则电流可在中间焊盘6连接的 led间流动。以图2中led灯

为例,第一级为正极引脚n,第二级为负极引脚p。
6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5中所示出的led灯

的第一级以及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仅焊接有一个led灯,则该中间焊盘6的结构仅为焊接有两个led灯的中间焊盘6的一半。
61.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由于led灯

的第一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以及 led灯

的第二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均位于第一电路板2的同一侧,则当上述两个中间焊盘6与位于第一电路板2另一侧的走线或者引线连接时,需要在中间焊盘6上形成过孔。示例性的,如图5中led灯

的第一级焊接的中间焊盘6上的过孔8。
62.当然,正极输入端a与正极输入端走线5连接时,也需要在第二电路板3 上设置过孔结构;负极输入端k与负极输入端走线7连接时,也需要在第二电路板3上设置过孔结构。
63.请结合图6参考图5,本技术实施方式内电流顺序为:正极输入端a、led 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以及负极输入端k。当静电直接作用在led灯

的第二级时,静电沿上述电流反方向顺序流动,具体流动顺序为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led灯


64.明显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光源相对于图1中所示出的结构,将现有技术中的led
⑤’
变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灯

,改变了led灯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位置,使得静电电流作用的发光元件作为第一发光组中的编号1,以使静电能量可以沿编号1依次流至编号6的发光元件,静电能量得以分散,可以避免led灯

单独承受静电能量,从而避免静电击
伤。
65.当然,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源可以包含多个第二发光组,如图6所示,示例性的,包含三个第二发光组和一个第一发光组。应理解,为了区分各该背光源内各发光组的负极输入端k,图3中以k1标识第一发光组的负极输入端,以k2、k3、k4分别标识三个第二发光组的负极输入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发光组与三个第二发光组可以如图6所示共用同一个正极输入端a。
6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源。
6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