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8907发布日期:2021-08-13 19:2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可弯曲的柔性屏的产生使得电子设备得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其中,折叠屏设备就是目前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三层堆叠结构,该三层堆叠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支撑板、显示屏面板和盖板。其中,支撑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弯折区实现弯曲折叠。

目前,技术人员会对支撑板的弯折区进行部分镂空处理,提供给支撑板更多的形变空间,以减小支撑板弯折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然而,镂空结构破坏了支撑板的结构连续性,导致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使得显示屏模块在受到用户用力按压、硬物挤压或者跌落时更容易发声损坏。另外,镂空结构还使得支撑板表面不再平整,使得显示屏面板在贴合时容易在镂空结构处产生贴合痕迹(也称模印),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以提高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块,包括:支撑板和显示屏面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背对背设置,第一板面用于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支撑板包括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弯折区弯折,第二板面在弯折区设置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为直槽,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显示模块弯折时的轴心线平行;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支撑板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块中,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弯曲时提供支撑板材料足够的形变空间,减小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并且,条形槽的深度可以小于支撑板的深度而不贯穿支撑板,因此条形槽不会破坏支撑板的结构连续性,保证了支撑板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另外,由于条形槽仅设置在第二板面,与显示屏面板贴合的第一板面不设置条形槽,因此第一板面可以保持平整的表面,使得显示屏面板与第一板面贴合后不会产生模印,有利于提高显示屏模块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第一弯折区向显示屏面板一侧弯曲,显示屏模块用于在第二弯折区向支撑板一侧弯曲;第二板面在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均设置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以使得支撑板在条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与未设置条形槽的区域形成连续结构。这样,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的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提供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小了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了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并且条形槽在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均未贯穿支撑板主体,使得支撑板在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的结构连续性均未被破坏,保证了显示屏模块在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弯折区的条形槽的深度大于位于第二弯折区的条形槽的深度。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第一弯折区的弯曲半径通常比第二弯折区的弯曲半径更小,在弯曲时更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因此让第一弯折区的条形槽深度更深,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小弯曲时的内应力,提升第一弯折区的弯折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弯折区的条形槽的深度大于支撑板厚度的二分之一,位于第二弯折区的条形槽的深度等于支撑板厚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第一弯折区向显示屏面板一侧弯曲,显示屏模块用于在第二弯折区向支撑板一侧弯曲;多个条形槽包括位于第一弯折区的多个第一条形槽和位于第二弯折区的多个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的深度等于支撑板的厚度,以在第一弯折区形成镂空结构;第二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以使得支撑板在第二条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与未设置第二条形槽的区域形成连续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第一弯折区的弯曲半径通常比第二弯折区的弯曲半径更小,在弯曲时更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因此让第一弯折区的条形槽贯穿支撑板,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小弯曲时的内应力,提升第一弯折区的弯折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的形状不同;第一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区间具有不同的宽度;第二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宽度相等。这样,第一条形槽可以通过宽度变化降低支撑板内弯区弯折时的应力集中,第二条形槽由于外弯区的弯折程度较低,可以设置成等宽结构以降低蚀刻难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条形槽沿着显示模块弯折时的轴心线方向贯穿第二板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条形槽的深度等于支撑板厚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槽段,以及位于第一槽段两端的第二槽段;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均为等宽结构;第二槽段的宽度大于第一槽段的宽度;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这样,条形槽整体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宽度更大的第二槽段能够在条形槽两端形成更大半径的圆角过渡,有利于降低弯折时的应力集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的中心包括过渡区,条形槽的侧壁在过渡区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凸出,以使得条形槽在过渡区的宽度大于第一槽段的宽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包括过渡段,以及位于过渡段两端的延长段;过渡段的宽度从两端向中心逐渐增大;延长段的宽度在靠近过渡段的一端具有最小值,并且沿着远离过渡段的方向呈扇形逐渐增大;过渡段与延长段的连接处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过渡。这样,条形槽在其两端宽度更大,有力度与降低条形槽两端在弯折时的应力集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圆角过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提供的显示屏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连接的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对应支撑板的弯折区,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弯折,形成折叠屏设备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折叠屏设备在机身折叠状态下的支撑板的形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在弯折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弯区和外弯区的条形槽的分布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的内弯区和外弯区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的内弯区和外弯区的剖视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可弯曲的柔性屏的产生使得电子设备得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其中,折叠屏设备就是目前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

目前,折叠屏设备根据显示屏11折叠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内折叠屏设备和外折叠屏设备。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结构a是内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结构b是外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的结构a所示,内折叠屏设备是指电子设备的机身10能够向显示屏11一侧折叠,显示屏11在电子设备的机身10折叠后隐藏于电子设备的机身10内侧,由此形成显示屏11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隐藏,在机身10展开状态下呈现的效果;如图1中的结构b所示,外折叠屏设备是指电子设备的机身10能够向机身10背面一侧折叠,显示屏11在电子设备的机身10折叠后环绕于电子设备的机身10外侧,由此形成显示屏11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环绕机身10,形成环绕屏,在机身10展开状态下呈现正常直屏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需要经常弯折,因此相比于传统形态的电子设备,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需要针对其经常弯折的使用场景进行一些适应性设计,以使得显示屏模块在机身不同的开合状态下都保持良好的支撑形态。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三层堆叠结构,该三层堆叠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支撑板21、显示屏面板22(panel)和盖板23(cover)。其中:支撑板21是显示屏模块的最下层,材质一般为金属,例如不锈钢,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一定塑性和刚性的材质,支撑板21用于在机身的各种开合状态下支撑和保持显示屏形态。显示屏面板22是显示屏模块中间层,可以通过封胶贴合在支撑板21上方,显示屏面板22可以是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面板22,也可以是其他柔性(即可弯曲)的显示屏面板22,例如柔性的microled显示屏面板22、miniled显示屏面板22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盖板23是显示屏模块的最上层,可以通过封胶贴合在显示屏面板22的上方,通常在非折叠屏的电子设备中,盖板23一般采用玻璃材质,而在折叠屏设备中,考虑到弯曲性能,盖板23可以采用透明的薄膜材料制成,例如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或者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展开后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撑板2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31,弯折区31以外的区域则为平面区32。其中,弯折区31是指在折叠屏设备的机身折叠时会发生弯折的区域,平面区32是指在折叠屏设备的机身折叠时不会发生弯折的区域。显然,弯折区31的数量由折叠屏设备机身的折叠数量决定,如果折叠屏设备的机身只折叠一次(即单折叠屏设备),那么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弯折区31,如果折叠屏设备的机身折叠两次(即双折叠屏设备),那么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两个弯折区31。作为示例地,图3示出的显示屏模块包括一个弯折区31,呈上下分布,平面区32位于弯折区31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折叠屏设备机身的左右弯折。显示屏模块的弯折区31数量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讨论范围内,因此以下不再过多展开说明。

图4以内折叠屏设备为例,示出了折叠屏设备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的支撑板的形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弯折区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形成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弯区41是指显示屏模块向盖板23和显示屏面板22一侧弯曲的区域,外弯区42是指显示屏模块向支撑板21一侧弯曲的区域。弯折区具体能够形成内弯区41还是外弯区42,取决于机身10的弯折方向以及技术人员的结构设计,因此在不同的折叠屏设备中,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的分布可能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在弯折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目前,技术人员会对支撑板的弯折区进行部分镂空处理,提供给支撑板21更多的形变空间,以减小支撑板21形变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然而,镂空结构33破坏了支撑板21的结构连续性,导致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使得显示屏模块在受到用户用力按压、硬物挤压或者跌落时更容易发声损坏。进一步如图5所示,由于弯折区存在镂空结构33,支撑板21表面不再平整,使得显示屏面板22在贴合时容易在镂空结构处产生贴合痕迹34(也称模印),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针对目前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板结构,该支撑板结构可以作为显示屏模块的支撑板,能够在保证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屏模块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并且避免模印产生。

下面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支撑板100包括上下两个板面,为便于统一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支撑板100的与显示屏面板贴合的板面称作第一板面110,将支撑板100的背对于第一板面110的板面称作第二板面120。支撑板100的第二板面120设置有多个条形槽130,条形槽130可以通过在第二板面上蚀刻一定深度得到。此多个条形槽130具体可以设置在支撑板100会发生弯折的区域,例如内弯区41(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弯折区)和/或者外弯区42(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弯折区)。条形槽130优选为直槽,即整体上呈直线型延伸。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支撑板100的弯折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方向)设置,优选与支撑板100弯折时的轴心线l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时的轴心方向)平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条形槽130的深度小于支撑板100的厚度,即条形槽130没有贯穿支撑板100,这样,支撑板100在条形槽130的底部依然具有一定的厚度,保持连续结构。

下面结合图7-图9,对条形槽130的实现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130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如图7所示,支撑板100的第二板面120在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均分布有多个条形槽130。其中,位于内弯区41的条形槽130与外弯区42的条形槽13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在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条形槽130整体上均为等宽结构;条形槽130沿着支撑板100弯折的轴心线l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g;条形槽130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采用圆角131过渡,以使得条形槽130的侧面整体平滑,在发生弯折时不会出现大的应力集中。

如图7所示,在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多个条形槽130呈矩形阵列分布。多个条形槽130在弯折区的分布方式可以看作是以两个相邻的条形槽130为基本阵列单元140,将这个基本阵列单元140沿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和条形槽130的宽度方向矩形阵列得到。为便于描述,这里将基本阵列单元140中的两个条形槽130称作条形槽130a和条形槽130b,条形槽130a和条形槽130b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条形槽130b沿条形槽130的宽度方向位于条形槽130a的一侧,并且与条形槽130a沿长度方向错开第一距离w1,第一距离w1约为条形槽130长度的一半,使得其中一个条形槽130的一端位于另一个条形槽130的中心区域。这样,将基本阵列单元140进行矩形阵列之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条形槽130沿长度方向相互错位分布。

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的条形槽130的分布方式的局部放大图。下面结合图8对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的条形槽130的具体形状和相邻条形槽13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更为具体的解释说明。

如图8所示,条形槽130沿其长度方向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槽段132,以及位于第一槽段132两端的第二槽段133。其中,第一槽段132可以是整体宽度为c的等宽结构,第二槽段133可以是宽度为a的等宽结构,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大于第一槽段132的宽度c,使得条形槽130整体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这样,宽度更大的第二槽段133能够在条形槽130两端形成更大半径的圆角过渡,有利于降低弯折时的应力集中。

如图8所示,第二槽段133沿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具有长度b,长度b的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槽段133的作用是为了使条形槽130两端形成更大半径的圆角过渡,因此第二槽段133不需要设置的过长。例如,第二槽段133的长度b优选大于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并且不大于条形槽130长度g的十分之一、不小于条形槽130长度g的二十分之一等。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槽段132与第二槽段133的宽度不同,条形槽130的侧面在第一槽段132和第二槽段133的连接处134会形成宽度变化。为避免条形槽130在第一槽段132和第二槽段133的连接处134产生应力集中,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在第一槽段132和第二槽段133的连接处134形成圆弧过渡或者样条曲线过渡。

如图8所示,在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条形槽130(如图7所示,即相邻两个条形槽130a或者相邻两个条形槽130b)间隔一定的距离f。在条形槽130的宽度方向,相邻两个条型槽(如图7所示,即相邻的条形槽130a和条形槽130b)间隔一定的距离d,其中,距离d可以指的是相邻两个条形槽130的第一槽段132之间的距离。

如图8所示,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条形槽130沿长度方向相互错位分布,具体满足以下位置关系:对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条形槽130,其中一个条形槽130的一端靠近另一个条形槽130的中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相邻两个条形槽130的沿长度方向相交叠的长度为(g-f)/2。

如图8所示,每一个条形槽d的中心附近可以包括最多四个其他条形槽(例如条形槽e、f、g、h)的末端,由于相邻的两个条形槽e、f和g、h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f,因此条形槽d与条形槽e、f、g、h之间会存在一个较大的未开槽的区域,这个未开槽的区域在弯折时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不利于提高支撑板整体的弯折性能。为了减小这一区域,每个条形槽130的中心还包括过渡区135,条形槽130的侧壁在过渡区135向两侧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凸出,使得条形槽130在过渡区135的宽度大于第一槽段132的宽度。过渡区135的长度优选可以与距离f相同。这样,如图10所示,由于增加了过渡区135,条形槽d与条形槽e、f、g、h之间未开槽的区域变小,条形槽d与条形槽e、f、g、h之间的距离变小,因此可以降低这一区域在弯折时的应力,提高支撑板整体的弯折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条形槽130可以满足以下尺寸约束: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0.6mm,优选宽度a≤0.3mm;第一槽段132的宽度c≤0.4mm,优选宽度c≤0.2mm;相邻两个条型槽之间的距离d≥0.05mm,优选距离d≥0.1mm;条形槽130的长度g≥1.5mm,优选长度g≥3mm;相邻两个条型槽之间的距离f≥0.3mm,优选距离f≥0.6mm。以上尺寸约束,既能够提高支撑板100的弯折性能,又容易在工艺过程上实现,提高工艺生产的良率和可靠性。

图9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在内弯区41,条形槽130的蚀刻深度h1小于支撑板100的厚度h3,因此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在设置有条形槽130的位置依然具有一定的厚度i1,i1=h3-h1,也就是说条形槽130在内弯区41不会贯穿支撑板100,这使得支撑板100的第一板面110在内弯区41依然具有结构连续性,不会出现镂空,使得内弯区41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得到提升。另外,由于第一板面110在内弯区41未出现镂空,因此第一板面110可以保持平整的表面,使得显示屏面板与第一板面110贴合后不会产生模印,有利于提高显示屏模块的显示效果。

如图9所示,在内弯区41,条形槽130的厚度i1优选为0.02mm,这样能使得条形槽130具有足够的深度,在支撑板100弯曲时提供支撑板100材料足够的形变空间,减小内弯区41的内应力,提高内弯区41的弯折性能,使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能够应对较大程度的弯折而不发生损坏。

如图9所示,在外弯区42,条形槽130的蚀刻深度h2优选为支撑板100的厚度h3的二分之一,即h2=1/2h3,这样既能使得条形槽130在支撑板100弯曲时提供支撑板100材料足够的形变空间,减小外弯区42的内应力,提高外弯区42的弯折性能,又能保证外弯区42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得到提升。

从图4可以看出,在内折叠屏设备中,支撑板100在内弯区41的弯曲半径小于外弯区42的弯曲半径,这意味着支撑板100在内弯区41弯曲程度更大,对支撑板100的弯折性能要求更高,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内弯区41的条形槽130蚀刻的更深一些,将外弯区42的条形槽130蚀刻的浅一些,即条形槽130在内弯区41的深度大于在外弯区42的深度,例如条形槽130在内弯区41的深度大于支撑板100厚度的二分之一。这样,内弯区41的条形槽130由于深度更大,在内弯区41弯曲时提供更多的形变空间,更大程度地减小内弯区41的内应力,提高内弯区41的弯折性能;外弯区42由于弯曲半径较大,弯曲时产生的内应力天然要小于内弯区41,因此条形槽130采用更浅的深度就可以满足弯折性能,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外弯区41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弯曲时提供支撑板材料足够的形变空间,减小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并且,由于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深度,未贯穿支撑板,因此条形槽不会破坏支撑板的结构连续性,保证了支撑板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另外,由于条形槽仅设置在第二板面,与显示屏面板贴合的第一板面则不设置条形槽,因此,第一板面可以保持平整的表面,使得显示屏面板与第一板面贴合后不会产生模印,有利于提高显示屏模块的显示效果。

下面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支撑板100包括上下两个板面,为便于统一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支撑板100的与显示屏面板贴合的板面称作第一板面110,将支撑板100的背对于第一板面110的板面称作第二板面120。支撑板1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弯折的区域,这一区域根据弯折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弯区41(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弯折区)和/或者外弯区42(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弯折区)。其中,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槽230,第一条形槽230优选为直槽,即整体上呈直线型延伸。第一条形槽230的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支撑板100的弯折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方向)设置,优选与支撑板100弯折时的轴心线l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时的轴心方向)平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条形槽230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条形槽有所不同,第一条形槽230从支撑板100的第一板面110延伸到第二板面120,将支撑板100贯穿,使支撑板100在内弯区41形成镂空结构。

如图10所示,支撑板100的外弯区42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槽330。第二条形槽330位于第二板面120,第二条形槽330优选为直槽,其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支撑板100的弯折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方向)设置,优选与支撑板100弯折时的轴心线l方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第一条形槽230有所不同,第二条形槽330的深度小于支撑板100的厚度,即第二条形槽330没有贯穿支撑板100,这样,支撑板100在第二条形槽330的底部依然具有一定的厚度,保持连续结构。

如图10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条形槽330沿着轴心线l方向从支撑板的一端侧面延伸至另一端侧面,从而沿着轴心线l方向贯穿第二板面12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条形槽230与第二条形槽330的形状不同;具体表现为:第一条形槽23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区间具有不同的宽度;第二条形槽330在其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宽度相等。下面结合图11-12,对第一条形槽230和第二条形槽330的实现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条形槽230和第二条形槽330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内弯区41,第一条形槽230沿着支撑板100弯折的轴心线l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g;第一条形槽230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采用圆角131过渡,以使得第一条形槽230的侧面整体平滑,在发生弯折时不会出现大的应力集中。

如图11所示,在内弯区41,多个第一条形槽230呈阵列分布。多个第一条形槽230在弯折区的分布方式可以看作是以两个相邻的第一条形槽230为基本阵列单元240,将这个基本阵列单元240沿第一条形槽230的长度方向和第一条形槽230的宽度方向矩形阵列得到。为便于描述,这里将基本阵列单元240中的两个第一条形槽230称作第一条形槽230a和第一条形槽230b,第一条形槽230a和第一条形槽230b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条形槽230b沿第一条形槽230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一条形槽230a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条形槽230a沿长度方向错开第一距离w1,第一距离w1约为第一条形槽230长度的一半,使得其中一个第一条形槽230的一端位于另一个第一条形槽230的中心区域。这样,将基本阵列单元240进行矩形阵列之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一条形槽230沿长度方向相互错位分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条形槽230的具体形状和相邻第一条形槽23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参照图8中的条形槽130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在外弯区42,多个第二条形槽330沿着垂直于轴心线l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第二条形槽330在其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宽度相等。第二条形槽330的数量可根据外弯区42在垂直于轴心线l方向上的长度确定,外弯区42的长度越大,第二条形槽330的数量越多,外弯区42的长度越小,第二条形槽330的数量越少。

图1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显示屏面板与支撑板100贴合时产生模印的问题,各个第一条形槽230内填充有柔性介质160(图12中仅在部分第一条形槽230内示意出了柔性介质160,其余未示出柔性介质160的第一条形槽230也填充有柔性介质160),柔性介质160填充后与支撑板100未开槽的区域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显示屏面板贴合后就不会产生模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介质160例如可以是液体硅胶(liquidsiliconerubber,lsr)。液体硅胶可以通过液体硅胶注塑成型工艺(liquidinjectionmoldingsystem,lims)注塑到第一条形槽230内,使得液体硅胶与支撑板100的主体形成一体结构。

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液体硅胶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示例性说明。一般来说,液体硅胶为双组份胶,包括a胶和b胶,a胶和b胶常温下为液体,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迅速固化。在注塑之前,首先执行混料流程,也就是将a胶和b胶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液体硅胶注入到第一条形槽230内,优选填满整个第一条形槽230;最后,对已注入的液体硅胶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固化,固化后的液体硅胶将与支撑板100的主体结构成为一体,液体硅胶与支撑板100的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如图12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条形槽330为梯形槽,第二条形槽330的宽度w2从槽顶部到槽底部逐渐减小,第二条形槽330的宽度w2≤4mm,优选宽度w2≤2mm。第二条形槽330的蚀刻深度h2优选为支撑板100的厚度h3的一半,即h2=1/2h3,这样既能使得第二条形槽330在支撑板100弯曲时提供支撑板100材料足够的形变空间,减小外弯区42的内应力,提高外弯区42的弯折性能,又能保证外弯区42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板设置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弯曲时提供支撑板材料足够的形变空间,减小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并且,在外弯区,由于第二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深度,未贯穿支撑板,因此第二条形槽不会破坏支撑板外弯区的结构连续性,保证了支撑板外弯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下面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

本申请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哑铃型结构的条形槽,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哑铃型结构以外,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条形槽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形状的条形槽,该条形槽可以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条形槽130或者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条形槽230,其阵列方式也可以参照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条形槽130或者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条形槽230的阵列方式实现。

图1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条形槽430包括过渡段431,以及位于过渡段431两端的向远离过渡段431方向延伸的延长段432。在条形槽430的长度方向上,过渡段431的宽度在其两端具有最小值k,并且向靠近过渡段431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过渡段431的中心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过渡,以使得条形槽430在过渡段431具有平滑的侧壁。延长段432的宽度在靠近过渡段431的一端具有最小值k,并且沿着远离过渡段431的方向呈扇形逐渐增大,延长段432在远离过渡段431的两端呈圆弧形过渡。过渡段431与延长段432的连接处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过渡。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3所示,延长段432两端的圆弧形过渡的半径r≤0.6mm,优选半径r≤0.3mm;延长段432呈扇形增大时,条形槽430两侧壁面之间的夹角β≤20°,优选夹角β≤10°;过渡段431中心的宽度k≤0.6mm,优选宽度k≤0.3mm;条形槽430的长度g≥1.5mm,优选长度g≥3mm;相邻两个条形槽430之间的距离f≤1.2mm,优选距离f≤0.6mm。以上尺寸约束,既能够提高支撑板的弯折性能,又容易在工艺过程上实现,提高工艺生产的良率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有利于降低支撑板弯折时的应力集中,降低在弯折时的应力,提高支撑板整体的弯折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折叠屏设备、卷轴屏设备、或者任意一种显示屏可弯折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显示屏模块,其中,至少一个显示屏模块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内折叠屏设备,该内折叠屏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内屏和一个外屏,其中,内屏指的是在机身折叠状态下隐藏的显示屏模块,外屏指的是在机身任何状态下都外露的显示屏模块,该内屏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从而良好的弯折性能、以及良好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包含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连接的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三显示区对应支撑板的弯折区,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弯折,形成折叠屏设备形态。

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