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滑动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4638发布日期:2022-03-12 10:4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可滑动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滑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显示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装配有柔性显示屏,其可以通过滑动收缩或拉伸、或通过翻折或卷收,从而改变显示设备的尺寸。
3.目前,传统的可滑动的柔性显示设备通过卷轴屏模组叠构与整机支撑板的搭配实现滑动拉伸以及滑动收缩的功能,其中整机支撑板包括由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构成的支撑结构。具体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为交错收合的支撑板结构,亦即,两者分别具有沟槽状的结构。在未展开状态下,借由第二支撑板的肋条之间的间隔藏设在第一支撑板的插槽内,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互嵌合形成一体。在拉伸(展开)状态,第二支撑板滑出第一支撑板,从而伸展出卷轴屏。然而,具有沟槽状的支撑结构在展开时,由于间隔设置的肋条会存在间隙,造成支撑性变差,从而出现触控按压下陷问题。其次,传统卷轴屏的背面设有发泡材料(foam)接触支撑,提供缓冲作用,但传统发泡材料在高温高湿下或低温下材料的特性(模量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出现性能不稳定,影响产品寿命,会造成模组叠构的剥离或裂缝等问题。此外,卷轴屏显示终端整机需要一直保护预拉力,在预拉力常态下高分子等材料易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与蠕变,导致在显示面可见褶皱或折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滑动的显示装置,用以解决传统具有卷轴屏的显示设备存在按压下陷而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具有包括未展开状态及展开状态的显示模式。所述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底壳、设在所述底壳上的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联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体滑出所述底壳进入所述展开状态或滑入所述底壳进入所述未展开状态。柔性显示屏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部分在所述未展开状态下藏设于所述底壳及所述第一支撑体之间,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背板设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面向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黏着层设在所述背板面向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至少一第三支撑体,设在所述黏着层面向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并至少与所述第二支撑体构成网络结构。
7.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槽,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肋条,所述多条肋条可滑动地且对应地插设于所述多个插槽内,其中所述第三支撑体包括多条相互间隔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朝不同于所述肋条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支撑条在展开状态下至少与所述肋条交错叠置,用以构成所述网络结构。
8.可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作动组件、设在所述作动组件一端的滚筒及设在所述
滚筒下方的屏支撑板,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沿绕所述滚筒设置,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屏支撑板,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远离所述滚筒的端部,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条在所述未展开状态及所述展开状态的切换中沿靠所述滚筒移动,相邻所述支撑条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使相邻所述支撑条在沿靠所述滚筒移动的过程互不干涉。
9.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的插槽定义有滑动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肋条相对所述插槽滑动所述滑动距离,其中所述第三支撑体定义有支撑范围,所述多条支撑条排设在所述支撑范围内,且所述支撑范围的长度为所述滑动距离和所述滚筒的周长的一半的总和。
10.可选地,一部分所述支撑条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另一部分所述支撑条之间具有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11.可选地,部分所述支撑条分别具有第一支条宽度,部分所述支撑条分别具有第二支条宽度,所述第二支条宽度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支条宽度。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条分别与所述肋条及所述插槽之间构成预定角度,其中所述预定角度为0
°
至90
°

13.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撑体包括相对两定位条及连接所述两定位条之间的多条支撑条,所述多条支撑条相互间隔设置,且所述两定位条对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长轴向的边缘设置。
14.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支撑体,且所述多个第三支撑体相邻设置。
15.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金属胶带,其贴附于所述黏着层相邻所述第三支撑体的一侧,并包覆所述第三支撑体,且所述第三支撑体为刚性材料所制,所述黏着层为双面胶、带胶材的双面胶或光学胶。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其可通过滑动方式实现展开状态的显示模式,增加显示及触控范围,提供不同的使用态样;或者,可通过滑动方式由展开状态切换成未展开状态的显示模式,并缩小尺寸,便于携带。此外,本技术在柔性显示屏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第三支撑体,并通过第三支撑体的支撑条与第二支撑体的肋条及第一支撑体的插槽交错叠置,从而构成所述网络结构。利用所述网络结构分割梳子状的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在结构上形成的间隙,从而最小化对于柔性显示屏的无支撑区域,并保证柔性显示屏受到完整的支撑,使柔性显示屏不会因为用户在触控按压的过程中产生按压下陷,避免造成柔性显示屏的损坏。另外,本技术利用黏着层与第三支撑体的配合,使柔性显示屏具有更佳耐温耐候性,且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小,低温下模组反弹力低,对驱动滑动的马达的推拉力要求更小,且可确保第三支撑体的支撑条不会因为滑动产生偏移。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具有更佳显示外观,并可解决传统具有卷轴屏的显示设备存在按压下陷、耐侯性差、预拉力下材料发生蠕变导致褶皱或折痕外观,从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在未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1.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体收合于第一支撑体的示意图。
22.图4b为图4a的第二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支撑体滑动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体与第三支撑体在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在滚筒上作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在未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10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c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
[0032]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在未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其为智能行动电话,但亦可为平板电脑、电子书或其他电子设备,在本技术中并不限定。本技术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01及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01的柔性显示屏102。所述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具有未展开状态下的显示模式及展开状态下的显示模式,并且可依据用户操作任意切换于所述不同的显示模式。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未展开状态下,壳体组件101并未被拉开,柔性显示屏102为收缩状态,亦即为小尺寸显示状态;如图2所示,在展开的状态下,壳体组件101被拉开,柔性显示屏102产生形变,从而使尺寸变大,亦即为大尺寸显示状态,且柔性显示屏102具有180度平整的表面。
[0033]
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组件101包括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底壳3及联动机构4。底壳3包括框体31及设在框体31底面的第一底板32,且框体31及第一底板32之间共同形成容置空间30,其中容置空间30定义有一开放端301,所述开放端301和容置空间30的顶部开放并连通于外,使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及联动机构4可装设于容置空间30内。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用来固定于底壳3,且第一支撑体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槽11及相邻于每一
插槽11两侧的槽壁12。在此实施例中,多个插槽11相互平行,且每一插槽11的一端延伸至容置空间30的开放端301。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体2包括连接边21及多条肋条22。具体地,多条肋条22相互间隔且平行,并对应第一支撑体1的多个插槽11设置,且朝插槽11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一肋条2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边21。亦即,本技术的第一支撑体1及第二支撑体2分别具有梳子状构型,且可相互靠拢成一体。
[0034]
请参阅图4a及图4b。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体2收合于第一支撑体1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第二支撑体2在第一支撑体1滑动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支撑体1的插槽11内。如图4b所示,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可滑动地在对应的插槽11内移动。具体地,第一支撑体1的插槽11定义有滑动距离s1(如图4b所示),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可在插槽11上往复滑动所述滑动距离s1。此外,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支撑体1及第二支撑体2的上表面相互齐平,以保持上方柔性显示屏102的平整性,且肋条22之间存在间隙d0。
[0035]
续请参阅图3,联动机构4包括第二底板40、对称设置于第二底板40两侧的作动组件41及丝杆模组44、滚筒42及屏支撑板43。具体地,作动组件41的底面固定于第二底板40,且作动组件41的一侧可滑动地连接于框体31的内壁;滚筒42的相对二端连接于两作动组件41的一端之间;屏支撑板43设在滚筒42及作动组件41的下方。第二底板40用于固定所述两作动组件41,并可遮蔽内部构件。在此实施例中,丝杆模组44可枢转地连接于作动组件41,并包括相邻两丝杆441,且每一丝杆441的表面具有旋转螺纹结构(如图3所示),其通过头部齿轮(未图示)啮合使其保持联动旋转,从而可自由旋转。需要注意的是,屏支撑板43的一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丝杆模组44,其中丝杆模组44用以螺转带动屏支撑板43,使屏支撑板43可在丝杆模组44上往复移动。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联动机构4可滑动地由开放端301滑出,使显示装置100转变成展开状态;或者,联动机构4可滑动地由开放端301滑入,使显示装置100转变成未展开状态(收缩状态)。在一实施例中,联动机构4可借由电机(未图示)的驱动滑出或滑入容置空间30内。
[0036]
请参阅图5配合图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2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柔性显示屏102是可滑动地装设于壳体组件101,并支撑于第一支撑体1及第二支撑体2上。如图5所示,柔性显示屏102包括柔性显示面板5及依序由上往下设在柔性显示面板5靠近壳体组件101的一侧的背板51、黏着层52、第三支撑体53及金属胶带54。此外,柔性显示屏102在柔性显示面板5远离背板51的一侧,包括由下往上依序设置的偏光层55、压敏粘合层56及盖板57。
[0037]
续请参阅图5,本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5可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可挠曲的特性,包括柔性阵列基板501及设在阵列基板501上的发光器件502,其中发光器件502可包括阳极层503、有机发光材料层504及阴极层505。本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5的工作原理与细部构造与一般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相同,于此不再详述。如图5所示,柔性显示面板5靠近壳体组件101的一侧设有薄形背板51,黏着层52设在背板51面向壳体组件101的一侧。需要注意的是,黏着层52可为双面胶、带胶材、双面胶、光学胶或发泡材料(foam),可用来缓冲柔性显示屏102接受按压触控所产生的压力,并可黏固第三支撑体53于柔性显示面板5。
[0038]
先请参阅图8,其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在未展开状态下的剖面
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柔性显示屏102沿绕滚筒42设置,且柔性显示屏102的一端固定在屏支撑板43,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体1远离滚筒42的端部。在此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黏着层52可以承受至少80℃的高温及90%的湿度。黏着层52在此环境中的特性变化小,因此,黏着层52具有高耐侯性,并且对于电机(马达)的推拉力要求更小,使黏着层52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小,不会造成模组叠构的剥离或裂缝的问题。具体地,本技术的柔性显示屏102在展开状态及收缩状态下的移动过程中,柔性显示屏102与滚筒42及第二支撑体2之间因摩擦使两者之间温度增加,借由本技术黏着层52的高耐侯性不会造成模组叠构的剥离或裂缝的问题,从而保证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在大多数的环境下的正常运作。由于柔性显示屏102的相对二端分别被固定,使部分柔性显示屏102在收缩状态下是经过弯折藏设于容置空间30内,因此持续都是处于形变状态;亦即,柔性显示屏102的两端需要一直保持预拉力,在预拉力常态下高分子等材料(如传统发泡材料)易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与蠕变,导致在显示面可见褶皱或折痕。本技术的黏着层52的粘结力远大于预拉力,在预拉力作用下几乎无任何滑移。
[0039]
此外,如图5所示,偏光层55设在柔性显示面板5远离背板51的一侧,用以避免外界光射入柔性显示屏102的内部而造成光反射而影响显示效果。压敏粘合层56涂布在偏光层55远离柔性显示面板5的一侧,用于粘固透明盖板57在柔性显示面板5,其中盖板57用于保护显示装置100并可进一步防尘防潮。
[0040]
续请参阅图5,第三支撑体53设在黏着层52面向壳体组件101的一侧,为铜、铜合金、不锈钢,玻璃或其他刚性材料所制,并通过蚀刻或冲压等加工而成。第三支撑体53进一步被金属胶带54覆盖。具体地,金属胶带54为不锈钢胶带,其可保护并进一步稳固第三支撑体53,且可利于第三支撑体53随着联动机构4在展开状态及未展开状态下的移动。
[0041]
请参阅图6配合图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体2与第三支撑体53在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三支撑体53包括相对两定位条531及连接两定位条531之间的多条支撑条532。具体地,两定位条531对应柔性显示面板5的长轴向的边缘设置,且两定位条531之间的范围涵盖第二支撑体2的多个肋条22的分布范围。请参阅图5,第三支撑体53定义有支撑范围530,所述多条支撑条532相互间隔排设在所述支撑范围530内,且所述支撑范围530的长度l1为所述插槽11的滑动距离s1和滚筒42的周长的一半的总和,从而使所有支撑条532在所述展开状态下位在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上。如图6所示,在展开状态下,多条支撑条532位在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上方,并与肋条22交错叠置构成网络结构。
[0042]
续请参阅图6配合图3及图5,在此实施例中,每一支撑条532具有相同的宽度,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需要注意的是,多条支撑条532相互间隔设置,并朝不同于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的方向延伸,亦即,支撑条5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体1的插槽11的延伸方向也不同。换句话说,第三支撑体53与第二支撑体2分别构成叠置的网络结构(如图6所示),亦即,第三支撑体53的支撑条532与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交错叠置,从而构成所述网络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多条支撑条532分别与肋条22及插槽11之间构成预定角度,其中所述预定角度为0
°
至90
°
。在此实施例中,多条支撑条532是垂直于肋条22,亦即,多条支撑条532分别横越相邻肋条22之间的间隙d0。
[0043]
请参阅图7配合图6,图7为第三支撑体53在滚筒42上作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三支撑体53的多个支撑条532在未展开状态及展开状态的切换中沿靠滚筒42移动。此
外,如图6所示,第三支撑体53的多条支撑条532相互间隔设置。具体地,相邻支撑条53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d1(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间距d1亦即为任一支撑条远离相邻支撑条的一侧至所述相邻支撑条的节距p2减去该任一支撑条的宽度p1的差值(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差值根据柔性显示面板5卷曲的半径设计,以确保相邻支撑条532互不干涉。具体地,第一间距d1大于零,使相邻支撑条532在沿靠滚筒42移动的过程互不干涉。
[0044]
请参阅图8及图9,其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在未展开状态及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述,本技术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在未展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02的部分藏设于底壳3及第一支撑体1之间,此时,屏支撑板43位在容置空间30内,且丝杆模组44并未作动。如图9所示,从所述未展开状态切换到所述展开状态时,联动机构4可通过所述电机驱动,使丝杆模组44的丝杆441转动,并带动作动组件41及屏支撑板43朝开放端301的方向移动,同时,柔性显示屏102沿靠滚筒42弯折,且藏设于容置空间30内的柔性显示屏102由开放端301滑移出容置空间30外;此时,屏支撑板43位在容置空间30外,从而使柔性显示屏102的尺寸变大。同理,本技术的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在用户的控制下,可使柔性显示屏102依据所述展开状态的反方向回到所述未展开状态,从而缩小尺寸。
[0045]
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可滑动的显示装置100在柔性显示屏102与壳体组件101之间设置第三支撑体53,并通过第三支撑体53的支撑条532与第二支撑体2的肋条22及第一支撑体1的插槽11交错叠置,从而构成所述网络结构。具体地,所述网络结构分割梳子状的第一支撑体1及第二支撑体2在结构上形成的间隙,从而最小化对于柔性显示屏102的无支撑区域,并保证柔性显示屏102受到完整的支撑,不会因为用户在触控按压的过程中产生按压下陷,避免造成柔性显示屏的损坏。
[0046]
请参阅图10a,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部分第三支撑体53的支撑条532分别具有第一支条宽度w1,部分所述支撑条532分别具有第二支条宽度w2,所述第二支条宽度w2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支条宽度w1。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支条宽度w2是小于第一支条宽度w1。通过不同支条宽度的支撑条532的排列可形成更紧密的网络结构,提升支撑效果。
[0047]
请参阅图10b,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支撑体53的多个支撑条532之间还具有第二间距d2,其可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间距d1。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间距d2是小于第一间距d1。本技术可根据柔性显示屏102经常被触控按压受力的区域,设置较多的支撑条532以第二间距d2排列,以进一步形成更紧密的网络结构,提升支撑效果。
[0048]
请参阅图10c,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三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柔性显示屏102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体53。亦即,第三支撑体53采用分段的结构。多个第三支撑体53可以相邻设置,并且拼接形成整片的支撑结构。通过多段拼接而成的第三支撑体53构成的支撑结构,可以分散触控按压的受力,从而提升支撑效果。
[0049]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其可通过滑动方式实现展开状态的显示模式,增加显示及触控范围,提供不同的使用态样;或者,可通过滑动方式由展开状态切换成未展开状态的显示模式,并缩小尺寸,便于携带。此外,本技术在柔性显示屏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第三支撑体,并通过第三支撑体的支撑条与第二支撑体的肋条及第
一支撑体的插槽交错叠置,从而构成所述网络结构。利用所述网络结构分割梳子状的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在结构上形成的间隙,从而最小化对于柔性显示屏的无支撑区域,并保证柔性显示屏受到完整的支撑,使柔性显示屏不会因为用户在触控按压的过程中产生按压下陷,避免造成柔性显示屏的损坏。另外,本技术利用黏着层与第三支撑体的配合,使柔性显示屏具有更佳耐温耐候性,且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小,低温下模组反弹力低,对驱动滑动的马达的推拉力要求更小,且可确保第三支撑体的支撑条不会因为滑动产生偏移。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可滑动的显示装置具有更佳显示外观,并可解决传统具有卷轴屏的显示设备存在按压下陷、耐侯性差、预拉力下材料发生蠕变导致褶皱或折痕外观,从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0050]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51]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