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板。
背景技术:2.教学板即从事教育行业书写演示所使用的器具,通常教学板是放置在教室中或会议室中的板面,用粉笔或者水性笔书写内容,起到讲解演示的作用,而小学语文在日常的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使用到教学板对拼音教学进行辅助处理,以加深学生对拼音的认知理解程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拼音教学板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3.1、在教学过程中,在拼音教学的同时无法进行其他内容的书写工作,对黑板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且拼音线需要老师手动画出来,浪费教学时间;
4.2、无法调整黑板整体的高度来适应不同教师的身高以供教学,不便教学板整体的教学工作,降低了教学板的灵活性,且教学板不便各种教具的存放工作,减少了教学板的利用率。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拼音教学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拼音教学板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在拼音教学的同时无法进行其他内容的书写工作,对黑板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且拼音线需要老师手动画出来,浪费教学时间,无法调整黑板整体的高度来适应不同教师的身高以供教学,不便教学板整体的教学工作,降低了教学板的灵活性,且教学板不便各种教具的存放工作,减少了教学板的利用率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板,包括教学板体、第一黑板和第二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板体上安装有第一黑板,且第一黑板上设置有拼音栏,所述第一黑板位于第二黑板的前方,且教学板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教学板体的内壁开设有插销孔,且把手与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旋转齿轮,且旋转齿轮的一侧与第二黑板一侧的齿块相互贴合,所述教学板体底部与固定架相互连接,且固定架内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安装有小马达,且丝杆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教学板体的底部相连接,且另一侧丝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的一侧与移动直板上的齿块相互贴合,且移动直板与收纳盒相互连接。
8.优选的,所述把手上插销的位置与插销孔相对应,且插销的直径要小于插销孔的直径。
9.优选的,所述旋转齿轮关于连接轴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旋转齿轮与第二黑板两侧的齿块为啮合移动结构,所述第二黑板在教学板体内构成滑动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在教学板体内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通过丝杆构成升降结构,所述固定板与教学板体的底部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与固定架的内壁构成滑动结构,所
述固定架呈“t”型结构。
11.优选的,所述丝杆通过连接齿轮与移动直板一侧的齿块构成啮合移动结构,且移动直板在固定架底部的内壁构成滑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移动直板与收纳盒为固定连接,且收纳盒为抽拉型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板,
14.1、教师在拼音教学过程中,第一黑板上设置的拼音栏方便教师的教学,节省了教师教学时间,且可以通过旋转把手的操作达到对第二黑板的推动工作,有利于对第二黑板的使用,便于教师在多块黑板上的板书工作,提高了教学板的利用率;
15.2、如果想对黑板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可以打开小马达配合丝杆和固定板的推动工作使得教学板整体进行向上抬升工作,有利于对黑板的高度进行控制,便于根据教师的身高来调整黑板的高度,同时丝杆会使得底部的收纳盒进行推出工作,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具的放置,提高了教学板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黑板与第二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齿轮与第二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齿轮与移动直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教学板体;2、第一黑板;3、第二黑板;4、把手;5、插销孔;6、连接轴;7、旋转齿轮;8、固定架;9、丝杆;10、小马达;11、固定板;12、连接齿轮;13、移动直板;14、收纳盒;15、拼音栏。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板,包括教学板体1、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教学板体1上安装有第一黑板2,且第一黑板2上设置有拼音栏15,第一黑板2位于第二黑板3的前方,且教学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4,教学板体1的内壁开设有插销孔5,且把手4与连接轴6相互连接,连接轴6上设置有旋转齿轮7,且旋转齿轮7的一侧与第二黑板3一侧的齿块相互贴合,教学板体1底部与固定架8相互连接,且固定架8内设置有丝杆9,丝杆9的底部安装有小马达10,且丝杆9上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与教学板体1的底部相连接,且另一侧丝杆9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齿轮12,连接齿轮12的一侧与移动直板13上的齿块相互贴合,且移动直板13与收纳盒14相互连接;
24.把手4上插销的位置与插销孔5相对应,且插销的直径要小于插销孔5的直径,有利于通过插销与插销孔5的卡合工作达到对与把手4连接的连接轴6的停止工作,便于后续对第二黑板3的固定工作;
25.旋转齿轮7关于连接轴6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旋转齿轮7与第二黑板3两侧的齿块为啮合移动结构,第二黑板3在教学板体1内构成滑动结构,有利于通过旋转齿轮7与第二黑板3的齿块啮合使得第二黑板3进行抬升工作,便于教师在拼音教学后可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提高了黑板的利用率;
26.固定架8在教学板体1内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11通过丝杆9构成升降结构,固定板11与教学板体1的底部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1与固定架8的内壁构成滑动结构,固定架8呈“t”型结构,有利于使得教学板体1通过固定板11的推动沿着固定架8的内侧进行向上移动工作,提高了教学板体1上升过程的稳定性;
27.丝杆9通过连接齿轮12与移动直板13一侧的齿块构成啮合移动结构,且移动直板13在固定架8底部的内壁构成滑动结构,有利于通过丝杆9的旋转配合连接齿轮12对移动直板13进行推动工作,便于后续移动直板13对收纳盒14的推动工作;
28.移动直板13与收纳盒14为固定连接,且收纳盒14为抽拉型结构,通过对收纳盒14的推动便于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具的存放,提高了教学板整体的收纳性,增强了教学板的实用性。
29.工作原理:根据图1
‑
4,首先教师可以在第一黑板2上的拼音栏15对学生进行书写教学工作,节省了时间,且需要对其他内容进行书写时,可以转动把手4,使得把手4带动连接轴6上的旋转齿轮7与第二黑板3两侧的齿块进行啮合移动工作,达到对第二黑板3的抬升工作,当调整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插销通过把手4插进教学板体1内壁上的插销孔5内,有利于使得旋转齿轮7与第二黑板3停止啮合旋转工作,达到对第二黑板3的固定工作,便于后续教师的板书工作;
30.根据图1
‑
5,当需要对教学板体1整体进行高度调整时,可以打开小马达10,使得小马达10带动丝杆9上的固定板11对教学板体1的整体进行推动工作,便于根据教师的身高来调整黑板整体的高度,提高了教学板的灵活性,接着另一侧的丝杆9会随着固定板11的上升进行旋转,使得丝杆9带动固定架8底部的连接齿轮12与移动直板13一侧的齿块进行啮合移动工作,从而使得移动直板13对收纳盒14的推出工作,有利于后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杂物的放置,提高了教学板整体的收纳性,更适用于广泛的教学,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