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1233发布日期:2021-12-04 09:3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化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


背景技术:

2.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其发明对知识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蔡伦发明造纸以 来,纸型书就在知识的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纸型书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多种类 型,但是书的基本结构和形状没有大的变化,均是以纸页的二维形式为单位,形式比较单一,仅仅起到载体的作用。
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书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但是阅读电子书不能带给人感官上的享受,无法感受纸张翻动给人带来的满足感,因此纸型书仍有广大的市场空 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对纸型书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纸型书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官享受是纸型书的改进方向。
4.现有立体书中打开书页纸型高度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进一步增加立体纸型打开的高度,使得感官体验更加丰富。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包括底板和折叠体,
7.所述底板可沿其中心线对折;
8.所述折叠体粘结在底板上并且折叠体可沿底板中心线折叠,折叠体包括纵向页面组件和横向页面组件,纵向页面组件的一端粘贴在底板上,横向页面组件插接在纵向页面组件上。
9.优选的,所述纵向页面组件包括第一纵向页面、第二纵向页面、第三纵向页面和第四纵向页面,所述横向页面组件包括第一横向页面、第二横向页面和第三横向页面;
10.所述第二纵向页面、第三纵向页面和第四纵向页面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纵向页面上开设有第一插口、第二插口和第三插口,第三纵向页面上开设有第四插口、第五插口和第六插口,第一纵向页面的一端穿过第一插口且其另一端与底板粘接;
11.第四纵向页面的一端可折叠的设有折叠段;
12.第一横向页面依次穿过第二插口和第四插口与折叠段粘接;
13.第二横向页面依次穿过第三插口和第五插口后与第四纵向页面粘接,第三横向页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纵向页面和第四纵向页面粘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页面的一端可折叠连接有第一粘接板,第二横向页面的一端可折叠连接有第二粘接板,第三横向页面的两端分别可折叠连接有第三粘接板和第四粘接板;
15.第三纵向页面上设有与第三粘接板粘接的第一粘接条;
16.第四纵向页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与第二粘接板粘接的第二粘接条和与第四粘
接板粘接的第三粘接条。
1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二纵向页面粘接的第五粘接条和第六粘接条以及与第三纵向页面粘接的第七粘接条和第八粘接条。
18.优选的,当底板展开时,第五粘接条的延长线和第六粘接条的延长线所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七粘接条的延长线和第八粘接条的延长线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19.优选的,还包括粘贴在第一横向页面上的纵向插页,所述纵向插页的一端可折叠连接插页折叠板的一端,插页折叠板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板的一端,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支撑板远离插页折叠板的一端插入第三纵向页面上的第六插口并通过限位板限位。
20.优选的,还包括粘贴在底板上的其他页面。
21.优选的,所述第二纵向页面和第三纵向页面分别沿其底边的中心线对折于底板对折后的内侧中间位置。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3.(1)本实用新型的纵向页面组件打开后,其中第一纵向页面、第二纵向页面和第三纵向页面随着底板展开依次拔起,第四纵向页面借助第二纵向页面、第三纵向页面、第二横向页面和第三横向页面组成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依次拉起,形成更高的立体纸型结构,且底板合起后纵向页面组件可完全收回底板页面内;
24.(2)本实用新型同一底板上立起的多个结构,前后层次多样,最后一层借助前面结构搭建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再次拔高结构;
25.(3)本实用新型通过纸型结构的粘接和折叠,进一步增加立体结构的高度,大大增加了纸型书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官享受。
附图说明
2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的底板展开时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27.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纵向页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纵向页面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纵向页面、第二横向页面和第三横向页面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纵向页面、其他页面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插页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
底板,1
‑1‑
第五粘接条,1
‑2‑
第六粘接条,1
‑3‑
第七粘接条,1
‑4‑
第八粘接条;
[0035]2‑
纵向页面组件,2
‑1‑
第一纵向页面;
[0036]2‑2‑
第二纵向页面,22
‑1‑
第一插口,22
‑2‑
第二插口,22
‑3‑
第三插口;
[0037]2‑3‑
第三纵向页面,23
‑1‑
第四插口,23
‑2‑
第五插口,23
‑3‑
第六插口,23
‑4‑
第一粘接条;
[0038]2‑4‑
第四纵向页面,24
‑1‑
第二粘接条,24
‑2‑
第三粘接条;
[0039]3‑
横向页面组件,3
‑1‑
第一横向页面,31

1第一粘接板;
[0040]3‑2‑
第二横向页面,32
‑1‑
第二粘接板;
[0041]3‑3‑
第三横向页面,33
‑1‑
第三粘接板,33
‑2‑
第四粘接板;
[0042]4‑
其他页面;
[0043]5‑
折叠段;
[0044]6‑
纵向插页,6
‑1‑
插页折叠板,6
‑2‑
支撑板,6
‑3‑
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46]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 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 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 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0047]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8]
如图1~6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景递高式立体书,包括底板1和折叠体,
[0049]
所述底板1可沿其中心线对折;
[0050]
所述折叠体粘结在底板1上并且折叠体可沿底板1中心线折叠,折叠体包括纵向页面组件2和横向页面组件3,纵向页面组件2的一端粘贴在底板1上,横向页面组件3插接在纵向页面组件2上。
[0051]
具体地,所述纵向页面组件2包括第一纵向页面2

1、第二纵向页面2

2、第三纵向页面2

3和第四纵向页面2

4,所述横向页面组件3包括第一横向页面3

1、第二横向页面3

2和第三横向页面3

3;
[0052]
所述第二纵向页面2

2、第三纵向页面2

3和第四纵向页面2

4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纵向页面2

2上开设有第一插口22

1、第二插口22

2和第三插口22

3,第三纵向页面2

3上开设有第四插口23

1、第五插口23

2和第六插口23

3,第一纵向页面2

1的一端穿过第一插口22

1且其另一端与底板1粘接;
[0053]
第四纵向页面2

4的一端可折叠的设有折叠段5;
[0054]
第一横向页面3

1依次穿过第二插口22

2和第四插口23

1与折叠段5粘接;
[0055]
第二横向页面3

2依次穿过第三插口22

3和第五插口23

2后与第四纵向页面2

4粘接,第三横向页面3

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纵向页面2

3和第四纵向页面2

4粘接。
[0056]
其中,第四纵向页面2

4的底边与第一横向页面3

1重合,在有限的底板面积上,增加第四纵向页面2

4,使其通过第一横向页面3

1承接在第三纵向页面2

3的后面,并且通过设置每一纵向页面不同的高度,使得底板展开时呈现层叠起伏的视觉感受。
[0057]
具体地,所述第一横向页面3

1的一端可折叠连接有第一粘接板31

1,第二横向页面3

2的一端可折叠连接有第二粘接板32

1,第三横向页面3

3的两端分别可折叠连接有第三粘接板33

1和第四粘接板33

2;
[0058]
第三纵向页面2

3上设有与第三粘接板33

1粘接的第一粘接条23

4;
[0059]
第四纵向页面2

4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与第二粘接板32

1粘接的第二粘接条24

1和与第四粘接板33

2粘接的第三粘接条24

2。
[0060]
具体地,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第二纵向页面2

2粘接的第五粘接条1

1和第六粘接条1

2以及与第三纵向页面2

3粘接的第七粘接条1

3和第八粘接条1

4。
[0061]
具体地,当底板1展开时,第五粘接条1

1的延长线和第六粘接条1

2的延长线所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七粘接条1

3的延长线和第八粘接条1

4的延长线所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五粘接条1

1的延长线、第六粘接条1

2的延长线和底板1的底边相交形成钝角三角形;第七粘接条1

3的延长线、第八粘接条1

4的延长线和底板1的底边相交同样形成钝角三角形。
[0062]
具体地,还包括粘贴在第一横向页面上的纵向插页6,所述纵向插页的一端可折叠连接插页折叠板6

1的一端,插页折叠板6

1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板6

2的一端,支撑板6

2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板6

3,支撑板6

2远离插页折叠板6

1的一端插入第三纵向页面2

3上的第六插口23

3并通过限位板6

3限位。纵向页面6可以进一步增加页面的层次感,丰富视觉感受。
[0063]
具体地,第二纵向页面2

2和第三纵向页面2

3分别沿其底边的中心线对折于底板1对折后的内侧中间位置。在底板1的左侧面上,第二纵向页面2

2和第三纵向页面2

3通过第一横向页面3

1连接,还包括粘接在第二纵向页面2

2和第三纵向页面2

3的环状纸件,呈现祥云状。
[0064]
具体地,底板1上还具有用于粘接第一纵向页面2

1和其他页面4的多个粘接条。其他页面4的多个粘接条呈现多层次效果,辅以美术绘图,使得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多样。
[0065]
工作原理:
[0066]
1、当底板1展开时,第一纵向页面2

1、第二纵向页面2

2和第三纵向页面2

3随着底板1展开依次拔起,第四纵向页面2

4借助第二纵向页面2

2、第三纵向页面2

3、第二横向页面3

2和第三横向页面3

3组成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依次拉起,形成更高的立体纸型结构,且底板1合起后纵向页面组件2可完全收回底板1页面内;
[0067]
2、当底板1合起时,第三纵向页面2

3前倾,并且与第四纵向页面2

4以及第一横向页面3

1、第二横向页面3

2和第三横向页面3

3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第四纵向页面2

4折叠,收回底板1的页面。
[0068]
综上所述,通过借助纵向页面组件2和横向页面组件3交叉粘接构成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在原有双层结构上再增加一层结构,即通过平行四边形的上方延长边,向后上方再建立起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使立体纸艺前后及上下层次再次拉开。
[006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070]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 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