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平面径线教学模型

文档序号:27046452发布日期:2021-10-24 07:2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平面径线教学模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教育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盆平面径线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2.骨盆平面径线是《妇产科护理》课程中女生生殖系统解剖的重点内容,也是护士资格考试的高频考点,这个知识点并不难但是对于一些解剖知识掌握较差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很难快速定位各平面径线。
3.同时现有的教学模型直接将标注物如指示绳、指示杆直接整体固定在模型上,进而在学生学习时只能通过目视的方式观察各个经线的位置,无法进一步加深其印象,尤其对解剖知识掌握较差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盆平面径线教学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骨盆平面径线教学模型,包括骨盆模型本体,骨盆模型本体上设置有骨盆入口平面、骶岬前缘、耻骨联合上缘、中骨盆平面、两个坐骨棘、骨盆出口平面和两个坐骨结节,所述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其中一个坐骨棘处和其中一个坐骨结节处均嵌装有内嵌盒,内嵌盒内部设置有安装柱、环状弹片和指示绳,环状弹片一端与安装柱连接,环状弹片另一端与指示绳连接,指示绳末端伸出内嵌盒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与内嵌盒匹配的卡板,卡板上设置有固定单元。
7.所述固定单元为磁铁,骶岬前缘中点处、与嵌装有内嵌盒相对的坐骨棘处和与嵌装有内嵌盒相对的坐骨结节处均设置有铁片。
8.所述固定单元为拉钩。
9.所述内嵌盒内设置有两个与指示绳匹配的摩擦块。
10.所述内嵌盒内设置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上通有两个u型孔,指示绳依次穿过两个u型孔后伸出内嵌盒与连接块连接,内嵌盒外部设置有螺钉,螺钉末端伸入内嵌盒内部与螺纹套管螺纹连接。
11.所述指示绳上设置有刻度线。
12.所述内嵌盒上通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放大镜。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磁铁或拉钩、铁片、内嵌盒、环状弹片和指示绳的设置下,使得指示绳可隐藏,利用学生亲自拉出径线并亲自读数,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印象,对于解剖知识掌握较差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初次学习时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快速掌握各条径线,增加了学习自信,加强了教学效果;同时,在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时可隐藏各条径线,让学生在
不存在径线的骨盆模型本体上说出各个径线的特征,即可真实掌握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15.2、放大镜的设置可方便学生读数,提高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盆入口平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骨盆平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盆出口平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内嵌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内嵌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内嵌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1、骨盆入口平面;2、骶岬前缘;3、耻骨联合上缘;4、中骨盆平面;5、坐骨棘;6、骨盆出口平面;7、坐骨结节;8、铁片;9、内嵌盒;10、安装柱;11、环状弹片;12、指示绳;13、连接块;14、卡板;15、磁铁;16、拉钩;17、螺纹套管;18、螺钉;19、放大镜;20、入口横径;21、前后径;22、出口前矢状径;23、出口后矢状径;24、摩擦块;25、入口斜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4.骨盆模型本体上设置有骨盆入口平面1、中骨盆平面4和骨盆出口平面6。
25.一、参阅图1,骨盆入口平面1是指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上缘,其上存在以下三种经线:
26.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3的中点至骶岬前缘2的中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
27.入口横径20:两侧髂耻线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
28.入口斜径25: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29.其中真结合经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经线之一,因为在横椭圆形的骨盆入口平面1上其最短,用来判断胎头能否入盆(如果最短的距离胎头可以入盆则胎头就可以进入骨盆入口平面1内)。
30.至于入口横径20和入口斜径25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31.二、参阅图2,中骨盆平面4是指骨盆最窄平面,呈纵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5,后方为骶骨下端,其上存在以下两种经线:
32.坐骨棘间径:两个坐骨棘5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
33.前后径21: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5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
34.其中坐骨棘间径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经线之一,因为在纵椭圆形的中骨盆平面4上其最短,可判断胎头能否通过(同理如果最短的距离胎头可以通过则胎头就可以通过中骨盆平面4)。
35.至于前后径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36.三、参阅图3,骨盆出口平面6由两个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区组成。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平面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弓;后三角平面的顶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其上存在以下三种经线:
37.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
38.出口前矢状径22: 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6 cm。
39.出口后矢状径23: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到骶骨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8.5 cm。
40.由于后三角平面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其具有一定的挤压变形能力,其对产科十分重要,进而出口后矢状径23具有变形能力,若坐骨结节间径足够长则胎头可以转向孕妇可以顺利分娩;当坐骨结节间径较短时,不能立马判断胎头无法通过骨盆出口平面6,此时要加测出口后矢状径23,若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23>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在旋转后可利用后三角经阴道娩出。
41.至于出口前矢状径22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42.实施例一
43.请参阅图1~5, 由上述可知,耻骨联合上缘3的中点处、两个坐骨棘5处和两个坐骨结节7处均存在重要径线,故在耻骨联合上缘3的中点处、其中一个坐骨棘5处和其中一个坐骨结节7处嵌装内嵌盒9,骶岬前缘2中点处、与嵌装有内嵌盒9相对的坐骨棘5处和与嵌装有内嵌盒9相对的坐骨结节7处均设嵌装有铁片8。
44.内嵌盒9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柱10、环状弹片11和指示绳12,指示绳12上设置有刻度线,环状弹片11一端与安装柱10固定连接,环状弹片11另一端与指示绳12固定连接,指示绳12末端伸出内嵌盒9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一体成型有与内嵌盒9匹配的卡板14,卡板14上装有磁铁15,内嵌盒9内一体成型有两个与指示绳12匹配的摩擦块24,内嵌盒9出口处还安装有螺纹套管17,螺纹套管17上通有两个u型孔,指示绳12依次穿过两个u型孔后伸出内嵌盒9与连接块13连接,u型孔和摩擦块24的设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指示绳12回收时可缓慢回收,同时保证其拽出时处于绷直状态,内嵌盒9外部设置有螺钉18,螺钉18末端伸入内嵌盒9内部与螺纹套管17螺纹连接,螺钉18的旋拧部位伸至空隙处,方便学生操作,且内嵌盒9上通有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放大镜19,放大镜19可方便学生读数,提高教学效果。
45.当需要讲解相应的径线时,老师可让学生拽出对应位置的卡板14,学生将卡板14利用磁铁15吸和在对应的铁片8上即可将对应的径线直观展示在骨盆模型本体上,此时学生拧紧螺钉18,螺钉18下压指示绳12,锁定指示绳12的位置,之后可通过放大镜19读取出对应径线的长度,利用学生亲自拉出径线并亲自读数,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印象,对于解剖知识掌握较差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初次学习时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快速掌握各条径线,增加了学习自信,加强了教学效果。
46.分开磁铁15和铁片8,拧松螺钉18,在环状弹片11的作用下,指示绳12复位,卡板14重新卡在内嵌盒9的出口出,径线被隐藏,即可让下一位同学继续操作,同时,在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时可隐藏各条径线,让学生在不存在径线的骨盆模型本体上说出各个径线的特征,即可真实掌握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7.实施例二
48.参阅图6,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是,连接块13上转动连接有拉钩16,实施例一种设置铁片8的位置设置与拉钩16匹配的拉环或定位孔。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