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2409发布日期:2021-11-03 15:1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屏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屏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折叠屏设备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重点领域。
3.折叠屏设备通常至少包括两部分的折叠组件及转轴,折叠组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实现合上和打开。
4.然而,主要的发热芯片一般都集中在其中一部分的折叠组件中,从而会导致整机严重发热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设备,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设备,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
7.第一折叠组件;
8.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通过转轴体进行折叠;
9.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转轴体上,并导通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
10.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所述转轴体及所述第二框体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转轴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转轴体转动配合。
11.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转轴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所述第一曲面部与第一框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曲面部与第二框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曲面部的轴线背向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曲面部的轴线背向所述第二框体。
12.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导热组件的弯曲变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曲面部和所述第二曲面部之间。
13.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弯曲变形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框体定位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框体定位配合。
14.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导热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所述导热组件根据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转动而弯曲变形,
15.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柔性导热层,所述柔性导热层的第一部分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的表面,
16.其中,所述柔性导热层包括聚酰亚胺薄膜。
17.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柔性导热层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框体的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相抵靠。
18.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柔性导热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框体的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相抵靠。
19.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导热组件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配合。
20.作为可实现的最优方式,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热组件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配合。
2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导热组件导通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因而将之作为桥梁,实现整机的热导通。
22.将第二折叠组件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折叠组件,降低设置主电路板的折叠组件局部高温,使得第一折叠组件温度和第二折叠组件温度大致相等,让客户更好使用设备,提高客户体验感;导热组件的弯曲变形部b设置于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之间,有利于弯曲变形部b不会受到干涉;导热组件分别与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定位配合,限制导热组件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自由度,无法随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的合上或打开而产生大幅的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4.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折叠屏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26.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导热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8.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柔性导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径向”、“轴向”、“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图1示出了一种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4.折叠屏设备包括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导热组件、折叠屏800及主电路板700。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通过转轴体300进行折叠;导热组件设置在转轴体300上,并导通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
35.折叠屏设备可以为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平板电脑、折叠屏笔记本等电子设备。主电路板700为主要的发热元件,使得设置主电路板700的第一折叠组件或第一折叠组件的局部温度过高。导热组件用于传导热量,导热组件包括石墨等材料。
36.若主电路板700设置在第一折叠组件上,导热组件将第一折叠组件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折叠组件,降低第一折叠组件的局部高温,使得第一折叠组件温度和第二折叠组件温度大致相等,让客户更好使用设备,提高客户体验感。反之,主电路板700设置在第二折叠组件上,导热组件将第二折叠组件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折叠组件,降低第二折叠组件的局部高温,使得第一折叠组件温度和第二折叠组件温度大致相等,让客户更好使用设备,提高客户体验感。
3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框体100,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框体200,所述第一框体100、所述转轴体300及所述第二框体200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框体100与所述转轴体300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框体200与所述转轴体300转动配合。
38.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框体100,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框体200,折叠屏800设置于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的上方,且折叠屏800连接于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相对设置,转轴体300设置于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之间。
39.第一框体100与转轴体300转动配合,使得第一框体100相对转轴体300转动;第二框体200与转轴体300转动配合,使得第二框体200相对转轴体300转动。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绕着转轴体300旋转,实现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的合上或打开,从而实现折叠屏800的合上或打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所形成的角度可以在0
°
到180
°
之间变化,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所形成的0
°
,即为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的合上;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所形成的180
°
,即为实现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的打开。
40.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体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曲面部31和第二曲面部32,所述第一曲面部31与第一框体100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曲面部32与第二框体200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曲面部31的轴线背向所述第一框体100设置,所述第二曲面部32的轴线背向所述第二框体200设置。
41.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转轴体300的截面呈弓型,转轴体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曲面部31和第二曲面部32,第一曲面部31的轴线背向第一框体100设置,第二曲面部32的轴线背向第二框体200设置。第一曲面部31与第一框体100转动配合,使得第一框体100绕转轴体300转动;第二曲面部32与第二框体200转动配合,使得第二框体200绕转轴体300转动。上述结构简单、省空间,有利于设置连接折叠屏800的导线。
42.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组件的弯曲变形部b设置于所述第一曲面部31和所述第二曲面部32之间。
43.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设置于折叠屏800和第一框体100(转轴体300或第二框体200)之间,其中,第一框体100、转轴体300及第二框体200位于同一高度。
44.导热组件包括弯曲变形部b,该弯曲变形部b随着折叠屏800的折叠而弯曲变形。导热组件的弯曲变形部b设置于第一曲面部31和第二曲面部32之间,第一曲面部31和第二曲面部32保护弯曲变形部b不会受到干涉,弯曲变形部b可以频繁进行弯曲变形。
45.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a和第二定位部c,所述弯曲变形部b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a和所述第二定位部c,所述第一定位部a与所述第一框体100定位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c与所述第二框体200定位配合。
46.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00包括第一弯曲部11和连接至的第一弯曲部11的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2为平板状。在第一连接部12的上表面凸设形成相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柱121。第二框体200包括第二弯曲部21和连接至的第二弯曲部21的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的截面为l型,在第二连接部22的上表面凸设形成相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柱221。
47.导热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部a、弯曲变形部b及第二定位部c。在折叠屏800折叠时,第一定位部a相对于第一框体100静止,可利用第一定位部a进行导热组件的定位;同时,第二定位部c相对于第二框体200静止,可利用第二定位部c进行导热组件的定位。
48.导热组件还包括定位件600,在定位件600的边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u型缺口61。定位件600的两个u型缺口61可以与两个第一定位柱121配合,定位件600的两个u型缺口61也可以与两个第二定位柱221配合。
49.一个定位件600设置于导热组件的第一定位部a,另一个定位件600设置于导热组件的第二定位部c,两个定位件600分别与第一框体100、第二框体200定位配合,限制导热组件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自由度,无法随第一框体100或第二框体200的合上或打开而产生大幅的弯曲变形。
5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2,所述导热组件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插接配合。
51.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00包括第一弯曲部11和连接至的第一弯曲部11的第一连接部12,第一弯曲部11与转轴体300转动配合。第一连接部12为平板状。
52.导热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部a、弯曲变形部b及第二定位部c。在折叠屏800折叠时,第一定位部a相对于第一框体100静止,可利用第一定位部a进行导热组件的固定。
53.第一定位部a折弯形成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大致为u型,第一连接部12能够插接于该第一配合部内,实现第一配合部与第一框体100的插接配合,有利于导热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体100上。
5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体200包括第二连接部22,所述导热组件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插接配合。
55.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体200包括第二弯曲部21和连接至的第二弯曲部21的第二连接部22,第二弯曲部32与转轴体300转动配合。第二连接部22的截面为l型。
56.导热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部a、弯曲变形部b及第二定位部c。在折叠屏800折叠时,第二定位部c相对于第二框体200静止,可利用第二定位部c进行导热组件的固定。
57.第二定位部c折弯形成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的截面呈l型,与第二连接部22的截面大致相同。第二配合部与第二连接部22卡接配合,实现第二配合部与第二框体200的卡接配合,有利于导热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二框体200上。
5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100和所述第二框体200的上方,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400和柔性导热层500,所述柔性导热层500的第一部分51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400的远离所述第一框体100、所述第二框体200的表面。
59.参考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400和柔性导热层500,柔性电路板400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导线,柔性电路板400用于信息传递和电连接。柔性导热层500可以为呈带状的石墨片,石墨片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且性价比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石墨片是通过化学方法高温高压下得到石墨化薄膜,其包括聚酰亚胺薄膜和石墨材料,聚酰亚胺薄膜的设置有利于石墨片弯曲变形,提高石墨片的折弯寿命。
60.导热组件位于第一框体100和第二框体200的上方,柔性导热层500的第一部分51覆盖柔性电路板400的远离第一框体100、第二框体200的表面,柔性导热层500的第一部分51和柔性电路板400通过胶体粘接在一起。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柔性导热层500热辐射或热对流,避免第一框体100的局部及第二框体200的局部温度过高。
61.进一步地,柔性导热层500还包括第二部分52,第二部分52覆盖柔性电路板400的靠近第一框体100的表面,且第二部分52与第一框体100的远离柔性电路板400的表面相抵靠,增大了柔性导热层500与第一框体10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实现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之间的热均衡。
62.进一步地,柔性导热层500还包括第三部分53,第三部分53覆盖柔性电路板400的靠近所述第二框体200的表面,且第三部分53与第二框体200的远离柔性电路板400的表面相抵靠,增大了柔性导热层500与第二框体20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实现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之间的热均衡。
63.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400的两端均设有电连接器(未标注),柔性电路板400的一端与设置于第一折叠组件的电子元件电连接,柔性电路板400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第二折叠组件的电子元件电连接。
64.上各实施例仅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