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接线显示的教学模拟设备

文档序号:27868634发布日期:2021-12-08 13:5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接线显示的教学模拟设备

1.本实用新型电路实验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具有接线显示的教学模拟设备。


背景技术:

2.实验箱是电路实验室中的常用教具,通过实验箱可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以及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实际练手的机会。
3.一般由一个导师带领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由于是属于实践操作,所以一般每个学生或者每组学生都会在一台教学模拟设备上进行实验,而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寻求导师的帮助。在实验操作中,导线接错倒是实验结果失败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遇到的错误,而由于导线过多且连接复杂,再加上学生的经验不足,所以经常会发生学生难以独立寻找到接错的导线位置,需要寻求导师的帮助。
4.现在电路实验室中的教学模拟设备上不能生成学生实际操作中连接的电路图,虽然导师具有充足的经验,但是在导线过多且线路复杂的实验中,导师排除接线错误位置时,依旧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使得不能充分的帮助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影响到了导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接线显示的教学模拟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接线显示的教学模拟设备,包括:插线板,用于插接导线;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插线板上,用于进行模拟实验;所述的插线板上设置有若干插线孔,所述的插线孔与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电连接。所述的每个插线孔周边皆设置有应答按键,所述的应答按键与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处理模块,与应答按键通信连接,用于将应答按键发送的信息生成插线板上的导线连接图,并传输到显示器中;显示器,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显示插线板上的导线连接图。
7.作为优选,所述的插线校验结构包括:导电金属环,安装在插线板的一侧,一端与插线板固定连接,与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电连接;滑动导电板,安装在导电金属环中,与导电金属环滑动连接,用于导电;所述的滑动导电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固定孔,用于固定导线的接头;支撑筒,套在导电金属环上,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底板,安装在支撑筒的另一端,与支撑筒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底板朝向支撑板的一面,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绝缘弹簧,安装在滑动导电板与压力传感器之间,两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滑动导电板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学生实际连接的线路图,使得学生或者导师直接通过实际连接线路和实验目标电路图对比,便可以轻易的找出错误接线的位置,节省了导师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可以解决更多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0.图1为教学模拟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插线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插线孔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
[0014]1‑
显示器,2

插线板,3

电子元器件,4

插线孔,5

应答按键,6

导电金属环,7

滑动导电板,8

支撑筒,9

绝缘弹簧,10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0016]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接线显示的教学模拟设备,包括:插线板2、电子元器件3、处理模块和显示器1。插线板2用于插接导线。电子元器件3 安装在插线板2上,用于进行模拟实验。处理模块与插线板2通信连接。显示器1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显示插线板2上的导线连接情况。插线板2上设置有若干插线孔4,插线孔4与电子元器件3的引脚电连接。每个插线孔4周边皆设置有应答按键5,应答按键5与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应答按键5可以采用触点按键,防止学生在使用时忘记让按键复位,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0017]
最初时,显示器1上会显示出来插线板2上的电子元器件3以及插线孔4 的布局图。在使用时,学生在将导线插入到插线孔4中后,按下插线孔4旁边对应的应答按键5,便会生成一个电信发送到处理模块,进而将显示器1上对应的插线孔4便会点亮。然后在将导线的另一端插入到插线孔4中,并再次按下对应的应答按键5后,便会在显示器1上点亮该插线孔4,并与上一个插线孔4之间建立一条连线,并同时将两个插线孔4改变颜色,表示已经连接完成。其中插线孔4点亮为偶数模式,即只有两个插线孔4同时点亮时便会将两个插线孔4改变颜色,表示完成了一根导线连接。对于需要交叉的导线,则会在改变交叉导线的颜色,使得连接关系便于区分。当发生接错的情况时,则只需要再将误点亮的插线孔4旁边的应答按键5按下,便会使得插线孔4熄灭。当需要修改导线的连接时,则需要学生同时那件需要拔除导线的两个孔,使得显示器1上这两个插线孔4之间连线消失。如此,当学生将实验中的导线连接完毕后,便可以在显示器1上形成一副直接的导线连接图,与实际的导线相比,不会出现导线缠绕难以分清的情况,插线孔4之间的连接十分清楚,使得学生或者老师可以轻易通过导线连接图确认接错导线的位置,并可以轻易找到在插线板2上对应的接错导线。
[0018]
如图3所示,考虑到学生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误按的问题,所以在插线孔4的一侧设置了插线校验结构。具体的插线校验结构设置的插线板2的背面。
[0019]
插线校验结构包括:导电金属环6、滑动导电板7、支撑筒8、底板10和绝缘弹簧9。导电金属环6安装在插线板2的一侧,一端与插线板2固定连接,与电子元器件3的引脚电连接。滑动导电板7安装在导电金属环6中,与导电金属环6滑动连接,用于导电。滑动导电板7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固定孔,用于固定导线的接头。支撑筒8套在导电金属环6上,一端与支撑板固
定连接。底板10安装在支撑筒8的另一端,与支撑筒8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底板10朝向支撑板的一面,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绝缘弹簧9安装在滑动导电板 7与压力传感器之间,两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滑动导电板7固定连接。
[0020]
当有导线插入到插线孔4时,或者增加导线到该插线孔4时。由于插接导线需要用力按压导线,且在插接完成后,插接在滑动导电板7上的导线质量会增加,所以便会导致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发生变化。所以当处理模块检测到来自应答按键5的电信号并同时监测到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发生了变化,才会使得显示器1上对应的插线孔4点亮。从而避免了是使用时学生误操作使得显示器1上的导线连接图与实际导线连接关系不符合的问题。
[0021]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创造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