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0805发布日期:2022-02-19 16:4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撞中性笔。


背景技术:

2.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与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随着时代的进步,笔的款式越来越多。
3.现代为了笔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因素或自然跌落,对于笔便会产生撞击影响,如此笔便有可能因撞击而导致损坏,尤其是笔芯,在笔芯受到撞击后极有可能因笔芯受损从而让该笔无法继续工作,如此便会导致该笔报废。置于此,在笔的开发中,笔的防撞设计越来越受重视,但目前笔的放置一般是加上笔盖,以此达到笔芯受撞击破损,这样若在使用该笔时便无法达到保护笔芯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以套上笔盖起到笔芯防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使用笔时可自动启动笔芯保护装置的防撞中性笔。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撞中性笔,包括笔管、笔头和笔尾,所述笔管置于笔头和笔尾之间,所述笔头与笔管连接,所述笔尾与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笔管包括止动块,所述笔管内设有控制块和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形状和控制块的横截面形状皆为圆环形,两个限位块分别置于控制块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块与控制块连接,所述控制块套装于止动块内,所述限位块套装于笔管内,所述止动块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开槽,所述笔尾内安装有笔芯套,所述笔芯套与笔尾弹性连接。
7.通过笔管,与笔管连接的笔头以及与与笔管可拆卸连接的笔尾可装置成一个笔,笔尾与笔管可拆卸连接可拆卸开笔尾,从而放入笔芯,笔芯的头则是放置于笔芯套内收笔芯套的限位,笔管上的止动块可手动按紧,如此套装于止动块内的控制块便受手控制以此达到限位住控制块内套装的笔芯的作用,此处,控制块的上下两端分布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控制块连接,如此控制块的活动区域便是两个限位块之间,限位块的横截面形状和控制块的横截面形状皆为圆环形,限位块套装于笔管内,笔芯放入时可穿过限位块和控制块,以此达到受限位块和控制块限位的目的,而止动块上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开槽则是止动块被压紧时的空间。当不使用该笔时,放开止动块上的手动控制,笔芯便不受控制块的限位,而笔尾弹性连接的笔芯套便会将笔芯弹回,如此笔芯的笔头便会弹入到笔头内,从而避免外部的撞击,这样便达到了不使用笔时可自动启动笔芯保护装置的目的。
8.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块均匀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控制块通过连接杆与限位块连接。这样设计通过均匀安装与控制块上的若干个连接杆可做好控制块与限位块的连
接,避免控制块自由晃动。
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块上安装有若干个弹簧一,所述控制块包括两个半圆块,两个半圆块通过弹簧一弹性连接。这样设计通过半圆块上的若干个弹簧一可让两个半圆块受控可合起,当无外力时,两个半圆块便会受弹簧一的弹力影响自动拆分。
10.作为优选,所述笔管上设有螺纹一,所述笔尾上设有螺纹二,所述笔尾通过螺纹二与螺纹一的配合螺纹连接。这样设计通过笔管上的螺纹一配合笔尾上的螺纹二可做好笔尾与笔管的螺纹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笔芯套上设有置物槽和若干个弹簧二,若干个弹簧二均匀分布,所述笔芯套通过弹簧二与笔尾弹性连接。这样设计通过均匀分布于笔芯套上的若干个弹簧二可起到笔芯套通过弹簧二与笔尾弹性连接的作用,笔芯套上的置物槽则是放置笔芯的限位空间。
12.作为优选,所述笔头内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与笔尾的距离小于下端与笔尾的距离,所述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所述上端和下端均与笔头弹性连接。这样设计通过限位弹簧可让笔芯插入到笔头内时受限位弹簧的限位作用,限位弹簧包括上端和下端,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笔芯插入限位弹簧时,下端对笔芯便会有避免笔芯从笔头处脱离。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不使用笔时可自动启动笔芯保护装置的;可手动限位笔芯;可避免笔芯从笔头处脱离。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硬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笔尾的连接示意图。
18.图中:1、笔管,2、笔头,3、笔尾,4、限位块,5、控制块,6、止动块,7、开槽,8、螺纹一,9、螺纹二,10、笔芯套,11、弹簧一,12、连接杆,13、弹簧二,14、限位弹簧,15、置物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防撞中性笔,包括笔管1、笔头2和笔尾3,笔管1置于笔头2和笔尾3之间,笔头2与笔管1连接,笔尾3与笔管1可拆卸连接,笔管1包括止动块6,笔管1内设有控制块5和两个限位块4,限位块4的横截面形状和控制块5的横截面形状皆为圆环形,两个限位块4分别置于控制块5的上下两端,限位块4与控制块5连接,控制块5套装于止动块6内,限位块4套装于笔管1内,止动块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开槽7,所述笔尾3内安装有笔芯套10,笔芯套10与笔尾3弹性连接
21.如图2所示,控制块5均匀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12,控制块5通过连接杆12与限位块4连接。控制块5上安装有若干个弹簧一11,控制块5包括两个半圆块,两个半圆块通过弹簧一11弹性连接。
22.如图1所示,笔管1上设有螺纹一8,笔尾3上设有螺纹二9,笔尾3通过螺纹二9与螺
纹一8的配合螺纹连接。
23.如图1和图3所示,笔芯套10上设有置物槽15和若干个弹簧二13,若干个弹簧二13均匀分布,笔芯套10通过弹簧二13与笔尾3弹性连接。
24.如图4所示,笔头2内安装有限位弹簧14,限位弹簧14包括上端和下端,上端与笔尾3的距离小于下端与笔尾3的距离,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上端和下端均与笔头2弹性连接。
25.首先手动操作笔尾3,笔尾3上设有螺纹二9,笔管1上设有螺纹一8,笔尾3通过螺纹二9与螺纹一8的配合螺纹连接,以此便于手动控制笔尾3进行拆卸工作,拆卸笔尾3后,将笔芯插入到笔管1内,插入笔芯时,笔芯会穿过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的控制块5和限位块4,此处的两个限位块4分别置于控制块5的上下两端且控制块5乃是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2与限位块4连接的,接着手动将笔尾3盖于笔管1上,如此便将笔芯套装于笔管1内。
26.当笔芯插入到笔头2内时,笔头2内安装的限位弹簧14便是笔芯穿过的装置,此处的限位弹簧14包括上端和下端,上端与笔尾3的距离小于下端与笔尾3的距离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如此笔芯必先穿过上端位置抵达下端处,因下端的直径小,笔芯便仅穿过笔芯的笔头,笔芯的其它位置受到限位弹簧14的限位无法继续穿过,这样避免了笔芯从笔头处脱离,当然上端和下端均需与笔头弹性连接。
27.笔尾3处,笔芯是穿入笔芯套10的置物槽15内的,此处的置物槽15可安装夹子,夹住笔芯便可预防笔芯脱离笔芯套10,笔芯套10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弹簧二13,笔芯套10通过弹簧二13与笔尾3弹性连接。
28.使用该笔时,用手握住笔管1上的止动块6处,止动块6内套装有两个半圆块构成的控制块5,两个半圆块是通过弹簧一11弹性连接的,当止动块6受力挤压时,两个半圆块便会合起,以达到两个半圆块之间的笔芯的限位,如此便可使用该笔用于书写或绘画。当不需要使用该笔,放开手对于止动块6的控制,两个半圆块之间的弹簧一11便会将两个半圆块弹开,而笔芯套10的弹簧二13的弹性就会将笔芯套10弹回笔尾3,笔芯套10限位的笔芯也会随着笔芯套10弹回,如此露出于笔头2外部的笔芯的笔头就会被拉回至笔头2内,即便有外物撞击,也可让笔芯不受冲击,如此达到不使用笔时可自动启动笔芯保护装置的目的。
29.此处的止动块6可选择使用橡胶,不仅连接方便且便于手的控制。而止动块6上的开槽7可与控制块5相匹配,不仅方便止动块6被压缩时的缩放空间,还能对控制块5的控制更为有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