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医银针针刺髋穴教学模型

文档序号:28198327发布日期:2021-12-25 02:2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蒙医银针针刺髋穴教学模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模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蒙医银针针刺髋穴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2.蒙医传统疗法治疗疾病时,在人体表面给以各种刺激的一定部位称之为穴位。人体是一个整体,在五脏六腑及其他器官之间都由黑白和白脉等脉道相连接着,在传统疗法的临床中,能否准确选择穴位,直接影响疗效。目前,全国承担培养蒙医专业的医学院校,对髋穴针刺教学方法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课程单一,因没有可适用的教学模型学生无法动手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蒙医的教学模式应当由“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注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在模型上充分的动手练习后,增加教学效率,并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应用率,但目前缺少能够供学生掌握髋穴针灸的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蒙医银针针刺髋穴教学模型,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蒙医银针针刺髋穴教学模型,包括人体臀部模型,所述人体臀部模型包括对称设置的透明练习部和非透明练习部,所述人体臀部模型上方固定设置有显示部;
5.所述透明练习部内设置有人体组织模型,所述透明练习部上标注有髋穴的穴位点,所述透明练习部内设置有银针深浅感应部,所述银针深浅感应部与所述穴位点对应设置,所述银针深浅感应部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6.所述非透明练习部内设置有电子靶,所述电子靶中心位置与所述穴位点对称设置,所述电子靶接触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7.优选的,所述显示部包括显示平台,所述显示平台位侧面设置有蜂鸣器和若干指示灯,所述显示平台上端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平台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蜂鸣器、指示灯、显示屏、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电子靶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穴位点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尾骨连线靠近人体边缘的1/3处,真实模拟人体髋穴位置,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使学生在真实人体进行针刺时能够快速找到髋穴位置。
9.优选的,所述透明练习部和所述非透明练习部外侧均设有仿真人皮硅胶层,模拟真实人体的刺入感觉。
10.优选的,所述银针深浅感应部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若干组漏斗状支架,每组所述漏斗状支架的漏口附近设置有金属感应块,其中一组所述漏斗状支架与所述圆筒筒底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筒底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漏斗状支架漏口处,可以使略有偏差的银针通过漏斗状支架校正,使银针顺利通过多个金属感应
块,从而得到银针刺入深度,第一压力传感器能够在银针到达指定位置后继续刺入时做出反应,进行报警。
11.优选的,所述银针深浅感应部包括圆筒,所述圆筒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圆筒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滑槽相适配,所述升降板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圆筒顶部设置有漏斗状支架,所述漏斗状支架与所述圆筒筒底之间设置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升降板且与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圆筒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连接有配重块。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灵敏度,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由于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电子靶背面,需要较大力才能使其将压力信号传递到蜂鸣器中进行报警。
13.优选的,所述漏斗状支架数量与所述指示灯数量相同,每组所述漏斗状支架上的所述金属感应块依次与所述指示灯电性连接。将金属感应块与指示灯一一对应,银针刺入到金属感应块位置时对应指示灯亮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针刺深度,便于学生掌握针刺深度。
14.优选的,所述人体组织模型包括骨骼模型、肌肉模型、韧带模型、动脉模型、静脉模型和神经模型,所述骨骼模型材质为pvc环保材料,所述骨骼模型为乳白色,所述肌肉模型和所述韧带模型材质为透明、有韧性的塑料,所述动脉模型为红色,所述静脉模型为蓝色,所述神经模型为黄色,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髋穴周围的人体结构。
15.优选的,所述显示平台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显示屏相适配,所述凹槽槽底设置有格挡,所述显示屏一侧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凹槽两侧面轴接,所述显示屏背部设置有格挡支撑,使显示器能够倾斜竖起,便于学生在非透明练习部进行髋穴位置练习时,从显示器中了解到自己针刺位置的偏差。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练习部内设置有人体组织模型,模拟真实人体器官组织,利用透明的特性能够直观的观察的进行观察,通过设置穴位点能够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髋穴的位置进行练习,通过银针深浅感应部对银针位置进行感应,对应指示灯亮起,当指示灯全亮即到达指定深度,如果继续针刺,第一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蜂鸣器中进行警报,使学生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好针刺深度;通过设置非透明练习部,能够使对髋穴针刺有一定熟练度后的同学进行练习,根据教学知识寻找髋穴位置,根据透明练习部练习确定针刺深度,在非透明练习部上进行练习,通过设置电子靶能够及时感应针刺位置,在显示屏上显示偏移,从而方便学生进行位置的调整,实现了对学生的进一步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针刺髋穴的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人体臀部模型模拟真实人体,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手动练习,增加教学效率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降低了临床事故;本实用新型针对髋穴进行针刺教学,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够使初学者快速练习,掌握技术要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体臀部模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银针深浅感应部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平台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银针深浅感应部剖视图;
23.其中:1

透明练习部,2

非透明练习部,3

穴位点,4

银针深浅感应部,5

第一压力传感器,6

电子靶,7

显示平台,8

蜂鸣器,9

指示灯,10

显示屏,11

电源,12

圆筒,13

漏斗状支架,14

金属感应块,15

凹槽,16

格挡,17

转轴,18

格挡支撑,19

限位杆,20

配重块,21

拉绳,22

导向轮,23

升降板,24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实施例一:
27.参照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蒙医银针针刺髋穴教学模型,包括人体臀部模型,人体臀部模型包括对称设置的透明练习部1和非透明练习部2,人体臀部模型上方固定设置有显示部,透明练习部1为透明结构,学生能够直观的对内部结构进行了解,非透明练习部2为正常人体模型,能够使学生在有一定经验后进行无辅助练习,增加学生学习速度。
28.透明练习部1内设置有人体组织模型,透明练习部1上标注有髋穴的穴位点3,透明练习部1内设置有银针深浅感应部4,银针深浅感应部4与穴位点3对应设置,银针深浅感应部4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通过银针深浅感应部4获得银针的针刺深度,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5对银针的压力进行监测,当银针到达指定位置后第一压力传感器5承受压力增大,将信号传递给蜂鸣器8进行报警,防止学生针刺到指定位置后继续刺入。
29.非透明练习部2内设置有电子靶6,电子靶6中心位置与穴位点3对称设置,电子靶6的中心位于非透明练习部2的髋穴位置的下方,电子靶6接触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当银针到达电子靶6上继续刺入时,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增加,通过蜂鸣器8进行报警,电子靶6为现有技术,通过银针刺入电子靶6可识别位置区域,将电子靶上相邻不同电位到点面连通,由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能自动识别针刺位置,进而在显示屏10上进行显示,再此不做过多赘述。电子靶6的设置能够使学生清楚获得自己针刺位置的偏移情况,便于及时调整,使学生快速掌握髋穴针刺。
30.进一步优化方案,显示部包括显示平台7,显示平台7位侧面设置有蜂鸣器8和若干指示灯9,显示平台7上端面设置有显示屏10,显示平台内设置有电源11,电源11分别与蜂鸣器8、指示灯9、显示屏10、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电子靶6电性连接,用于及时
对针刺情况做出反应,帮助学生了解针刺情况。
31.进一步优化方案,穴位点3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尾骨连线靠近人体边缘的1/3处,真实模拟人体髋穴位置,培养学生对髋穴位置掌握的经验。
32.进一步优化方案,透明练习部1和非透明练习部2外侧均设有仿真人皮硅胶层,使教学模型能够真实还原人体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后期的临床作业。
33.进一步优化方案,银针深浅感应部包括圆筒12,圆筒12内设置有若干组漏斗状支架13,每组漏斗状支架13的漏口附近设置有金属感应块14,其中一组漏斗状支架13与圆筒12筒底固定连接,圆筒12筒底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一压力传感器5位于漏斗状支架13漏口处,漏斗状支架13能够使按照穴位点3刺入的银针即使发生一定偏差也能刺入指定位置,通过金属感应块14能够感应银针的刺入深度,当到达指定深度继续针刺时,第一压力传感器5将压力信号传递进行报警。
34.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压力传感器5的灵敏度高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蜂鸣器8连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在银针到达指定深度后再继续针刺时做出反应,将信号传递给蜂鸣器8进行报警。
35.进一步优化方案,漏斗状支架13数量与指示灯9数量相同,每组漏斗状支架13上的金属感应块14依次与指示灯9连接,每个金属感应块14对应一个指示灯9,当银针刺入依次经过金属感应块14,指示灯9依次亮起,使学生能够了解到银针的刺入深度。
36.进一步优化方案,人体组织模型包括骨骼模型、肌肉模型、韧带模型、动脉模型、静脉模型和神经模型,骨骼模型材质为pvc环保材料,骨骼模型为乳白色,肌肉模型和韧带模型材质为透明、有韧性的塑料,动脉模型为红色,静脉模型为蓝色,神经模型为黄色,能够清楚的显示人体器官组织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对髋穴周围的了解更加详细。
37.进一步优化方案,显示平台7上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与显示屏10相适配,凹槽15槽底设置有格挡16,显示屏10一侧固定设置有转轴17,转轴17与凹槽15两个侧面轴接,显示屏10背部设置有格挡支撑18,当学生在非透明练习部2进行练习时,能够在显示屏10上清楚的反应银针刺入电子靶6的位置情况,电子靶6靶心对应髋穴位置,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偏移情况从而进行调整,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髋穴位置。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流程:初学者练习时,先在透明练习部1进行练习,将银针沿标注好的穴位点3刺入,银针刺入圆筒12中先后经过多个漏斗状支架13,金属感应块14感应后使指示灯9亮起,当银针刺到圆筒12底部,指示灯9全部亮起,即到达指定深度,当继续针刺时,银针对第一压力传感器5施压,带动蜂鸣器8报警,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髋穴的针刺深度;当掌握好针刺深度后,根据教学知识在非透明练习部2上确定髋穴位置,将显示屏10抬起,用格挡支撑18进行支撑,然后进行针刺,银针针刺到指定深度后触碰到电子靶6,电子靶6将位置信息传递到显示屏10中进行显示,能够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到自己针刺位置和实际髋穴的位置偏差,使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针刺位置,从而掌握银针针刺髋穴的位置和深度。
39.实施例二:
40.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银针深浅感应部4包括圆筒12,圆筒12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底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圆筒内设置有升降板23,升降板23两侧设置有滚轮24,滚轮24与滑槽相适配,升降板23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圆筒12顶部设
置有漏斗状支架13,漏斗状支架13与圆筒12筒底之间设置有两个限位杆19,限位杆19贯穿升降板23且与升降板23滑动连接,圆筒12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两侧设置有两个导向轮22,升降板23上设置有拉绳21,拉绳21连接有配重块20。
41.实施例二的工作流程:银针深浅感应部4的初始状态为升降板23在配重块20重力作用下位于漏斗状支架13的下端,当银针刺入,升降板23在银针作用下缓缓下滑,滚轮24在滑槽内滑动,位置传感器能实时记录滚轮24位置,直到升降板23到达圆筒12筒底,银针刺到指定位置,此时如果继续针刺,第一压力传感器5的压力变大,使蜂鸣器8报警,当银针拔出,在配重块20作用下,拉绳21将升降板23向上拉,升降板23缓慢上升,直到上升到漏斗状支架13静止。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