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具及其夹持座。
背景技术:2.橡皮擦作为一种书写辅助工具,是常用的文具之一,在人们日程生活和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橡皮擦的样式、功能种类繁多,实现了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的满足,目前的橡皮擦通常都是外部设置一层塑料纸或包装纸壳,橡皮使用久了就逐渐变短而缩进包装纸内,不易取出,且变短后不容易捏住而影响使用,若将包装纸撕除,使橡皮擦裸露在外,容易使橡皮擦表面沾上污渍而导致使用时不仅无法擦除字迹,甚至将污渍擦涂在纸张表面而影响清洁度。
3.在此基础上,公告号为“cn2063744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中记载一种推进式橡皮擦,包括橡皮擦本体,所述橡皮擦本体通过夹套夹紧后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带锁止器的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夹套连接,并通过拨动所述推块实现所述橡皮擦本体在所述壳体内的前后滑动,通过设置壳体,采用夹套夹住橡皮擦而非固定连接,有利于内置橡皮用完后替换新的橡皮时更换更方便,通过推块移动使得橡皮擦伸缩,并通过锁止器控制固定橡皮的长短,方便使用,橡皮擦在不用时,可通过伸缩将橡皮擦缩至壳体内,使得橡皮擦不会被弄脏,外壳能够重复多次使用,且一个外壳可配多个功能不同的橡皮擦,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可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4.参考其附图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滑槽两个内边均设置有齿形结构,通过推块上的锁止器与齿形结构配合实现橡皮檫的伸缩定位;但是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是将推块强制沿着滑槽移动,故将橡皮檫推出或回收过程都会较为费力;关键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齿形结构磨损,橡皮檫的位置定位松动,在使用橡皮擦时容易将橡皮檫压回。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座,采用夹持座调节橡皮檫时更为轻松,且橡皮檫定位时也更加稳定。
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和按压推钮;所述座体包括用于插接橡皮檫内端部的套部,以及连接于套部后侧的座部;所述按压推钮下方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于所述座部上,弹性部件的下端与座体一体连接,弹性部件的上端一体连接有顶板;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迂回设置的多段折弯段,相邻两段折弯段之间构成形变空间。
8.所述按压推钮通过颈部连接于顶板上方,按压推钮下方的颈部上设置有用于卡入定位卡口的定位卡块。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夹持座,其功能类似于背景技术中记载的“夹套”。但区别于上述现有技术,该方案中的定位卡块能够与定位卡口卡接定位;按压推钮的下端弹性连接于座体上,基于弹性部件可实现按压推钮及其下方的定位
卡块弹性调节。采用此结构,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弹力将按压推钮和定位卡块顶起,从而将定位卡块卡入定位卡口内,此时橡皮檫与壳体相定位,不可调节。在外力作用于【如用户按压】按压推钮时会将按压推钮和定位卡块下压,定位卡块与定位卡口脱开,此状态下橡皮檫能够相对壳体活动。
10.采用上述结构的夹持座用于调节橡皮檫的伸出长度,相比于背景技术中记载的技术方案,此方案调节橡皮檫时更为轻松,且橡皮檫定位时也更加稳定。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该方案中的座体、弹性部件和按压推钮均采用一体成型,在生产中多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弹性部件的弹性是基于其迂回设置的多段折弯段,以及材料自带的弹性实现。相比于组装式的弹簧方案,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夹持座,结构稳定,不会因为文具摔落、拆装不当导致其弹力结构错位而失效。
12.另外,弹性部件上端一体连接的顶板在仅收到弹性部件作用的情况下抵住滑槽底部,此时定位卡块卡入定位卡口内实现定位。
13.作为优选,所述套部根部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开口。该技术方案中所设置的开口是可用于将残留在套部内部的橡皮檫顶出,从而便于更换橡皮檫。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具,该文具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第二腔室内部的夹持座和橡皮檫;所述夹持座是如上所述的夹持座,橡皮檫内端部插接在夹持座的套部上,橡皮檫在所述夹持座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深方向移动使之伸出或收纳于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壳体侧壁上设有沿其进深方向设置的滑槽,滑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卡口;所述夹持座的颈部穿过所述滑槽,按压推钮处于壳体外侧,定位卡块能够与任意定位卡口卡接,实现橡皮擦能够在其移动路径中与所述壳体实现定位。
15.该技术方案中,文具的壳体第二腔室内部设置有夹持座和橡皮檫,夹持座采用上述结构,其效果在前文中阐述,在此不做累述。其中壳体上的滑槽沿进深方向设置于第二腔室的壳体侧壁上,滑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卡口。使用时,由于橡皮檫的内端部插接在座体的套部上,用户手部作用于按压推钮驱动夹持座及其上的橡皮擦沿第二腔室移动,橡皮檫能沿所述第二腔室进行伸缩,从而可在使用时将橡皮檫推出于第二腔室,并通过与壳体定位来达到控制橡皮伸出长短的目的,在未使用时将橡皮檫推入第二腔室进行收纳。
16.作为优选,所述滑槽的外端部延伸至壳体的第二端部上,壳体的第二端部上可拆卸套接有盖环;所述盖环封闭滑槽的外端部,且盖环上设有阻挡部用于限制所述按压推钮的移动路径。该技术方案中,滑槽的外端部延伸至壳体的第二端部上;在未使用盖环时,夹持座能够沿滑槽推动至脱离壳体,可用于更换夹持座上的橡皮檫。在使用盖环时,盖环封闭滑槽的外端部,从而可避免橡皮檫正常调节过程中因为用力太大导致夹持座及其上的橡皮檫脱离壳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文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文具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文具立体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文具正剖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文具结构爆炸图。
22.图6为卷笔刀与端盖的安装示意图。
23.图7为夹持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夹持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文具,尤其是指多功能文具;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隔板12,隔板12将壳体1内部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
31.如图3-6所示,所述壳体1的第一腔室13内可拆卸收纳有卷笔刀2。使用时可将铅笔笔尖伸入第一腔室13内,旋转铅笔或多功能文具即可将铅笔的笔尖削尖。被削下的笔屑收纳于第一腔室13内,不会进入第二腔室14,从而不会从第二腔室14的定位卡口中漏出。并且可将卷笔刀2拆卸进行清理或更换。具体是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部上设有安装于第一腔室13腔口上的端盖3,端盖3上设有与所述卷笔刀2相通的插口31。所述端盖3与壳体1在周向方向上相定位,卷笔刀2与端盖3和/或壳体1的第二腔室14内壁周向定位。该技术方案中,端盖3
可用于将卷笔刀2封装在第一腔室13内部,并且基于卷笔刀2与端盖3和/或壳体1的第二腔室14内壁周向定位,且端盖3与壳体1在周向方向上相定位,实现卷笔刀2与所述壳体1的周向定位。
32.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1和端盖3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凸出部15和凹陷部32,当所述端盖3安装在第一腔室13腔口上时,凸出部15卡入凹陷部32内实现端盖3与壳体1在周向方向上相定位。所述端盖3的内部一体设置有卡座33,卷笔刀2可拆卸嵌装于所述卡座33内。此方案将卷笔刀2可拆卸嵌装于端盖3的卡座33内,将端盖3相对壳体1拆卸下来时,可将卷笔刀2一并取下,便于进行清理。
33.此外,所述端盖3的外侧壁上铰接有盖板34,所述盖板34能够遮盖所述插口31。该技术方案中,该盖板34能够打开或关闭插口31,当需要使用卷笔刀2时,可将盖板34翻起打开插口31,铅笔笔尖可穿过插口31伸入卷笔刀2内。当使用完毕后,可将盖板34盖合从而避免内部的笔屑漏出。
34.如图1-5所示,所述壳体1的第二腔室14内部活动收纳有橡皮檫4,该橡皮檫4能沿所述第二腔室14的进深方向移动使之伸出或收纳于第二腔室14,且橡皮擦能够在其移动路径中与所述壳体1实现定位。该第二腔室14内部则活动收纳有橡皮檫4,橡皮檫4能沿所述第二腔室14进行伸缩,从而可在使用时将橡皮檫4推出于第二腔室14,并通过与壳体1定位来达到控制橡皮伸出长短的目的,在未使用时将橡皮檫4推入第二腔室14进行收纳。
35.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腔室14的壳体1侧壁上设有沿其进深方向设置的滑槽16,滑槽16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卡口17。所述壳体1的第二腔室14中活动设置有夹持座5,如图8所示,夹持座5包括处于第二腔室14内的座体51,以及与所述座体51相连接并从所述滑槽16伸出于按压推钮52。所述橡皮檫4的内端部插接在所述座体51上。使用时,用户手部作用于按压推钮52驱动夹持座5沿第二腔室14移动,由于橡皮檫4的内端部插接在所述座体51上。故此可实现橡皮檫4的伸缩调节。
36.在具体的方案中,座体51包括处于前方的套部511,以及连接于套部511后侧的座部512。所述橡皮檫4的内端部插接在套部511上,按压推钮52下方通过弹性部件53连接于所述座部512上,按压推钮52与弹性部件53连接处设有用于穿过滑槽16的颈部54,定位卡块55设置在颈部54上。
37.该技术方案中,定位卡块55能够与定位卡口17卡接定位。按压推钮52的下端弹性连接于座体51上,基于弹性件可实现按压推钮52及其下方的定位卡块55弹性调节。基于此结构,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弹力将按压推钮52和定位卡块55顶起,从而将定位卡块55卡入定位卡口17内,此时橡皮檫4与壳体1相定位,不可调节。在外力作用于【如用户按压】按压推钮52时会将按压推钮52和定位卡块55下压,定位卡块55与定位卡口17脱开,此状态下橡皮檫4能够相对壳体1活动。
38.采用上述结构调节橡皮檫4的伸出长度,相比于背景技术中记载的技术方案,此方案调节橡皮檫4时更为轻松,且橡皮檫4定位使用时也更加稳定。
3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53的下端与座体51一体连接,弹性部件53的上端一体连接有顶板56,按压推钮52通过颈部54连接于顶板56上方。所述弹性部件53包括迂回设置的多段折弯段531,相邻两段折弯段531之间构成形变空间532。此方案中的座体51、弹性部件53和按压推钮52均采用一体成型,在生产中多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弹性部件
53的弹性是基于其迂回设置的多段折弯段531,以及材料自带的弹性实现。相比于组装式的弹簧方案,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夹持座5,结构稳定,不会因为文具摔落、拆装不当导致其弹力结构错位而失效。
40.此外,弹性部件53上端一体连接的顶板56在仅收到弹性部件53作用的情况下抵住滑槽16底部,此时定位卡块55卡入定位卡口17内实现定位。所述套部511的根部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开口57。该技术方案中所设置的开口57是可用于将残留在套部511内部的橡皮檫4顶出,从而便于更换橡皮檫4。
41.最后,所述滑槽16的外端部延伸至壳体1的第二端部上,壳体1的第二端部上可拆卸套接有盖环6。所述盖环6封闭滑槽16的外端部,且盖环6上设有阻挡部61用于限制所述按压推钮52的移动路径。该技术方案中,滑槽16的外端部延伸至壳体1的第二端部上。在未使用盖环6时,夹持座5能够沿滑槽16推动至脱离壳体1,可用于更换夹持座5上的橡皮檫4。在使用盖环6时,盖环6封闭滑槽16的外端部,从而可避免橡皮檫4正常调节过程中因为用力太大导致夹持座5及其上的橡皮檫4脱离壳体1。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