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2151发布日期:2022-06-02 01:4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商品中,若需实现对商品的真伪进行验证,则可在商品或其包装的表面设置防伪标识。
3.商品或其包装表面的防伪标识通常会采用识别码,该识别码可例如二维码、条形码等,通过对二维码、条形码的扫描,可识别出相应的信息。若仅采用二维码,其易于被复制,防伪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以解决防伪性能较差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包括结构主体,以及设于所述结构主体的uv喷墨标识层、可识别码部,所述uv喷墨标识层包括设于所述结构主体表面的防伪图案部;所述防伪图案部包括凸起于所述结构主体表面的标准防伪单元和/或专业防伪单元,所述标准防伪单元与所述专业防伪单元的图案是不同的。
6.可选的,所述防伪图案部设于所述结构主体表面的防伪图案区域,所述防伪图案区域内设有标准防伪区域与专业防伪区域;
7.所述标准防伪单元设于所述标准防伪区域,所述专业防伪单元设于所述专业防伪区域。
8.可选的,所述专业防伪区域的位置匹配于所述防伪图案区的边界形状。
9.可选的,所述防伪图案区域呈多边形。
10.可选的,所述专业防伪区域设于所述多边形的一角。
11.可选的,所述多边形为矩形。
12.可选的,所述标准防伪区域关于所述多边形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13.可选的,所述标准防伪区域呈十字形。
14.可选的,所述标准防伪区域与所述专业防伪区域的面积比值大于16:1。
15.可选的,所述可识别码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二维码部、条形码部、字符编码部。
16.可选的,所述防伪图案部独立于所述可识别码部。
17.可选的,所述防伪图案部设于所述可识别码部中。可选的,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结构本体部与设于所述结构本体部的介质层,所述uv喷墨标识层设于所述介质层。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中,设置了uv喷墨标识层,该uv喷墨标识层中,包括了凸起于所述结构主体表面的标准防伪单元与专业防伪单元,增加了可供防伪验证的依据,有效提高了防伪性能,同时,由于所述标准防伪单元与所述专业防伪单元的图案是不同的,可提供不同的防伪验证依据,进一步提高防伪性能。
19.并且,相较于二维码、条形码等识别码的验证依据,基于图案的验证依据可有助于
扩展出更多样的可能性,同时,针对于喷墨形成的防伪图案,其中的主墨滴之外卫星墨滴的分布情况是不可控的,采用uv喷墨标识层的情况下,即便采用相同的喷墨参数,卫星墨滴的分布情况也是不可控的,基于这种不可控,可保障各参考图、标识的唯一性与不可追溯性,在此基础上,可有效提高防伪验证的精确性,而本技术的专业防伪单元恰为这种验证、识别提供了基础。
20.此外,由于标识层为uv喷墨标识层,进而,该表示层是凸起于结构主体表面的,可形成立体的标识结构,提供更丰富维度的防伪验证依据。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的构造示意图一;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的构造示意图二;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的构造示意图三;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伪图案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专业防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下表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
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33.请参考图1,具有防伪标识的结构,包括结构主体2,以及设于所述结构主体2的uv喷墨标识层1与识别码部,所述uv喷墨标识层包括设于所述结构主体表面的与防伪图案部102。
34.其中的可识别码部,可以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二维码部、条形码部、字符编码部,进而,防伪图案部可以独立于可识别码部,即两者不需组合在一起,例如:防伪图案部设于结构主体2(例如包装盒)的底部,可识别码部设于顶部,防伪图案部也可设于可识别码部中,在图示的举例中,防伪图案部设于作为可识别码部的二维码部101的中心。
35.此外,可识别码部可设于uv喷墨标识层,进而与防伪图案部一同喷码形成或非同时喷码形成,可识别码部也可未设于uv喷墨标识层,进而利用非uv喷墨的方式形成。
36.部分举例中,所述二维码部101相对于所述防伪图案部102的位置固定,一种举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防伪图案部102可设于二维码部101的中心区域;另一举例中,如图3所示,防伪图案部102可设于二维码部101的一侧。若设于中心区域,可便于基于二维码定位、识别防伪图案部102,还可充分利用空间。
37.请参考图4,所述防伪图案部102包括凸起于所述结构主体2表面的标准防伪单元1021和/或专业防伪单元1022,所述标准防伪单元1021与所述专业防伪单元1022的图案是不同的。
38.进一步的,标准防伪单元1021可包括多个标准防伪区块,各标准防伪区块可基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主喷墨点延伸形成,单个标准防伪区块可采用单种颜色。专业防伪单元1022可包括多个专业防伪区块,各专业防伪区块可基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主喷墨点延伸形成,单个标准防伪区块可采用单种颜色。
39.此外,标准防伪区块的尺寸(例如面积)可大于专业防伪区块。进而,可满足专业防伪与标准防伪的需求。
40.其中,所述防伪图案部102设于所述结构主体表面的防伪图案区域,所述防伪图案区域内设有标准防伪区域与专业防伪区域;所述标准防伪单元设于所述标准防伪区域,所述专业防伪单元设于所述专业防伪区域。
41.进一步的,所述专业防伪区域的位置匹配于所述防伪图案区的边界形状。进而,可起到便于基于边界形状来定位、提取专业防伪图案的效果。
42.例如,专业防伪图案可临近于边界设置,在图示的举例中,所述防伪图案区域可以呈多边形,其中的专业防伪单元1022分布于所述多边形的一角。
43.其中的标准防伪区域可以关于所述多边形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44.进一步举例中,其中的标准防伪区域可以呈十字型,且所述十字型的中心与所述多边形的中心重合。在图4所示的举例中,防伪图案区域可以呈矩形(具体可以为正方形),同时,在防伪图案区域内还可设有空白区,空白区可例如呈圆形,分布于多边形的其他角处,图案区402的其他区域设有黑色的填充部。
45.进一步的举例中,所述标准防伪区域与所述专业防伪区域的面积比值大于16:1。
46.其中的结构主体可以为商品本身,也可以是商品的包装,还可以是商品或其包装与其表面介质层(例如介质层202)的组合。
47.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结构本体部201(例如商品或其包装),所
述uv喷墨标识层可设于结构本体部201;
48.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结构本体部201(例如商品或其包装)与设于所述结构本体部的介质层202,所述uv喷墨标识层1设于所述介质层202。
49.其中的介质层202可理解为任意可适于uv喷墨的介质,其可以为金属、纸张、塑料等任意材料。
50.在制作以上防伪标识时,可例如:
51.控制喷墨装置在结构主体上喷印防伪标识;
52.在所述目标物体上防伪图案部以指定放大比例被放大后,采集放大后防伪图案的图像,得到参考图,以利用所述参考图作为所述目标物品的验证依据。
53.以上方案中,以防伪图案的参考图作为验证依据,其中,由于采用了喷墨(例如uv喷墨)的方式来形成防伪标识,其喷墨于结构主体(可以是商品、包装本身,也可是商品、包装上的介质),可便于在制造商品的同时生成。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伪图案部可便于实施:以放大后的防伪图案部的参考图作为防伪验证依据,可有助于利用放大后的部分防伪图案中的主墨滴之外卫星墨滴的分布情况作为防伪验证依据,其中,即便采用相同的喷墨参数,卫星墨滴的分布情况也是不可控的,基于这种不可控,可保障各参考图、标识的唯一性与不可追溯性,在此基础上,可有效提高防伪验证的精确性。
54.控制喷墨装置在结构主体上喷印防伪标识时,可以包括:
55.针对于防伪图案区域,确定对应的打标信息;所述对应的打标信息表征了所述防伪区域中的多个位置点和每个位置的颜色;
56.在各位置点喷墨对应的颜色,以在所述位置点及其附近形成区块。
57.其中的位置点,可理解为需要受控喷墨的位置点,例如可采用二维坐标系中的坐标来表征,进而,在控制喷墨装置喷墨时,可控制其在该位置点喷墨,进而形成主墨点,与此同时,在位置点周围,也会喷墨而形成卫星墨点,此外,基于其他墨自身的作用、成型原理、环境等,其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最终,可形成此处所提到的区块。其可如图中标准防伪单元中各形状迥异的标准防伪区块,以及专业防伪单元中各专业防伪区块。
58.具体的,可先在所述防伪区域内随机确定所述多个位置点;再对所述防伪区域进行随机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然后为每个子区域随机分配颜色或纹理,并根据分配结果确定每个子区域中每个位置点的颜色。
59.由于其中区域、纹理、颜色均是随机确定的,可保障标准防伪图案的不可复制性,进而,基于标准防伪图案,可有效提高防伪验证的准确性。
60.在对防伪图案部进行验证时,可例如包括:
61.在防伪图案部以设定放大比例被放大后,采集防伪图案部的图像,得到待验图;所述设定放大比例匹配于所述指定放大比例;
62.然后,比对所述待验图与所述参考图,验证所述待验物品的真伪。
63.其中,制作时的指定放大比例包括了专业防伪单元、专业防伪区域对应的第一放大比例,验证时的设定放大比例包括了专业防伪单元、专业防伪区域对应的第三放大比例,第一放大比例匹配于第三放大比例;制作时的指定放大比例包括了标准防伪单元、标准防伪区域对应的第二放大比例,验证时的设定放大比例包括了标准防伪单元、标准防伪区域对应的第四放大比例,第二放大比例匹配于第四放大比例。
6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一种举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