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2375发布日期:2022-08-31 12:5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


背景技术:

2.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物件。
3.建筑设计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现有一种装配式的建筑设计模型。
4.现有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都是使用胶水和螺钉进行固定的,固定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建筑设计模型的组装效率,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包括:
8.底楼主体,所述底楼主体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楼主体,所述一号楼主体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楼主体,所述二号楼主体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楼主体,所述底楼主体、三号楼主体和二号楼主体上均设置有组装机构;以及
9.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组一号固定块、若干组二号固定块、若干组三号固定块和若干组固定杆,若干组所述一号固定块均设置在一号楼主体的内壁上,若干组所述二号固定块均设置在二号楼主体的底端外表面上,若干组所述三号固定块均设置在三号楼主体的底端外表面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一号楼主体上,所述一号楼主体通过固定杆和底楼主体连接,所述二号楼主体和一号楼主体之间通过一号固定块和二号固定块连接,所述三号楼主体通过三号固定块设置在二号楼主体上。
10.固定机构能够将底楼主体、一号楼主体、二号楼主体和三号楼主体固定起来。
11.优选的,所述一号固定块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与二号固定块匹配的一号固定槽,所述一号固定槽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组限位块,所述二号固定块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与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
12.优选的,所述二号楼主体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二号固定槽,所述三号固定块设置在二号固定槽中,所述二号固定槽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组限位杆,所述三号固定块
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与限位杆匹配的限位孔。
13.优选的,所述一号楼主体上开设有若干组与固定杆匹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与底楼主体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底楼主体包括若干组底楼单体,所述二号楼主体包括若干组二号楼单体,所述三号楼主体包括若干组三号楼单体。
15.优选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若干组一号组装块、若干组二号组装块和若干组三号组装块,若干组所述一号组装块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底楼单体的内壁上,所述底楼单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组与一号组装块匹配的一号组装件,所述一号组装块上开设有与一号组装件匹配的一号卡槽,所述一号组装件上开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固定孔。
16.固定杆的一端贯穿一号组装块的一侧外表面,并设置在固定孔中。
17.组装机构能够将若干组底楼单体、若干组二号楼单体和若干组三号楼单体组装起来。
18.优选的,若干组所述二号组装块分别设置在若干组二号楼单体的内壁上,所述二号组装块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二号卡槽,所述二号楼单体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与二号卡槽匹配的二号组装件。
19.优选的,若干组所述三号组装块分别设置在若干组三号楼单体的内壁上,所述三号组装块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三号卡槽,所述三号卡槽的内底面设置有卡杆,所述三号楼单体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与三号卡槽匹配的三号组装件,所述三号组装件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与卡杆匹配的卡孔。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能够将楼主体之间快速固定起来,通过设置的一号固定块、二号固定块、三号固定块和固定杆,固定杆能够将一号楼主体和底楼主体固定起来,一号固定块和二号固定块将一号楼主体和二号楼主体固定起来,三号固定块将二号楼主体和三号楼主体固定起来,从而提高建筑模型的组装效率,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实用性;
22.2、通过设置的组装机构,组装机构能够将楼单体之间快速组装起来,通过设置的一号组装块、二号组装块和三号组装块,一号组装块和一号组装件将若干组底楼单体组装起来,二号组装块和二号组装件将若干组二号楼单体组装起来,三号组装块和三号组装件将若干组三号楼单体组装起来,从而提高了建筑模型的组装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整体结构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侧视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固定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图3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图3中d处结构的放大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底楼主体的局部结构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二号固定块的局部结构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二号楼单体的局部结构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三号楼单体的局部结构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中图11中e处结构的放大图。
35.图中:1、底楼主体;2、一号楼主体;3、二号楼主体;4、三号楼主体;5、一号固定块;6、二号固定块;7、三号固定块;8、固定杆;9、限位块;10、限位杆;11、底楼单体;12、二号楼单体;13、三号楼单体;14、一号组装块;15、二号组装块;16、三号组装块;17、一号组装件;18、二号组装件;19、卡杆;20、三号组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1-7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包括:
39.底楼主体1,底楼主体1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楼主体2,一号楼主体2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楼主体3,二号楼主体3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楼主体4,底楼主体1、三号楼主体4和二号楼主体3上均设置有组装机构;以及
40.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若干组一号固定块5、若干组二号固定块6、若干组三号固定块7和若干组固定杆8,若干组一号固定块5均设置在一号楼主体2的内壁上,若干组二号固定块6均设置在二号楼主体3的底端外表面上,若干组三号固定块7均设置在三号楼主体4的底端外表面上,固定杆8设置在一号楼主体2上,一号楼主体2通过固定杆8和底楼主体1连接,二号楼主体3和一号楼主体2之间通过一号固定块5和二号固定块6连接,三号楼主体4通过三号固定块7设置在二号楼主体3上。
41.一号固定块5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与二号固定块6匹配的一号固定槽,一号固定槽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组限位块9,二号固定块6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与限位块9匹配的限位槽。
42.二号楼主体3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二号固定槽,三号固定块7设置在二号固定槽中,二号固定槽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组限位杆10,三号固定块7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与限位杆10匹配的限位孔。
43.一号楼主体2上开设有若干组与固定杆8匹配的通孔,固定杆8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与底楼主体1连接。
44.调节固定机构,将二号固定块6插入一号固定槽中,将限位块9插入限位槽中,将一号楼主体2和二号楼主体3固定起来,将三号固定块7插入二号固定槽中,将限位杆10插入限
位孔中,将二号楼主体3和三号楼主体4固定起来,将固定杆8插入固定孔中,将一号楼主体2和底楼主体1固定起来。
45.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能够将楼主体之间快速固定起来,通过设置的一号固定块5、二号固定块6、三号固定块7和固定杆8,固定杆8能够将一号楼主体2和底楼主体1固定起来,一号固定块5和二号固定块6将一号楼主体2和二号楼主体3固定起来,三号固定块7将二号楼主体4和三号楼主体4固定起来,从而提高建筑模型的组装效率,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实用性。
46.实施例2
47.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与实施例1相比较,还具备:
48.底楼主体1包括若干组底楼单体11,二号楼主体3包括若干组二号楼单体12,三号楼主体4包括若干组三号楼单体13。
49.组装机构包括若干组一号组装块14、若干组二号组装块15和若干组三号组装块16,若干组一号组装块14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底楼单体11的内壁上,底楼单体11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组与一号组装块14匹配的一号组装件17,一号组装块14上开设有与一号组装件17匹配的一号卡槽,一号组装件17上开设有与固定杆8匹配的固定孔。
50.若干组二号组装块15分别设置在若干组二号楼单体12的内壁上,二号组装块15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二号卡槽,二号楼单体12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与二号卡槽匹配的二号组装件18。
51.若干组三号组装块16分别设置在若干组三号楼单体13的内壁上,三号组装块16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三号卡槽,三号卡槽的内底面设置有卡杆19,三号楼单体13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与三号卡槽匹配的三号组装件20,三号组装件20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与卡杆19匹配的卡孔。
52.调节组装机构,将一号组装件17插入一号卡槽中,将一号组装块14和一号组装件17固定起来,将若干组底楼单体11组装起来,将二号组装件18插入二号卡槽中,将若干组二号楼单体12组装起来,将三号组装件20插入三号卡槽中,将卡杆19插入卡孔中,将若干组三号楼单体13组装起来。
53.通过设置的组装机构,组装机构能够将楼单体之间快速组装起来,通过设置的一号组装块14、二号组装块15和三号组装块16,一号组装块14和一号组装件17将若干组底楼单体11组装起来,二号组装块15和二号组装件18将若干组二号楼单体12组装起来,三号组装块16和三号组装件20将若干组三号楼单体13组装起来,从而提高了建筑模型的组装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的适用性。
5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