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5608发布日期:2022-05-18 21:0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生产人员对车间内的各类消防装置的使用及操作较为生疏,培训时也只能通过电脑以ppt资料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培训,导致对车间生产人员的消防培训效率较低,培训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训效率高、培训效果好的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包括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喷气启动按钮、声光报警器、喷雾器、气动三联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喷气启动按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气动三联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喷雾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动三联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喷雾器的第一入气口连接,所述气动三联件用于为所述喷雾器提供压缩气体。
6.进一步,所述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演示装置主体,所述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和所述声光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的正面,所述喷气启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的左侧面,所述喷雾器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的右侧面,所述气动三联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内。
7.进一步,所述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高压细水雾组件和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所述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的正面,所述高压细水雾组件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内,所述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细水雾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细水雾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喷雾器的第二入气口连接,所述高压细水雾组件用于为所述喷雾器提供高压细水雾。
8.进一步,所述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喷气手动启停开关,所述喷气手动启停开关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喷气手动启停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9.进一步,所述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紧急制动按钮,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主体的左侧面,所述紧急制动按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演示装置
主体的顶部。
11.进一步,所述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所述喷气启动按钮、所述声光报警器、所述喷雾器、所述气动三联件以及所述控制组件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包括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喷气启动按钮、声光报警器、喷雾器、气动三联件以及控制组件,当按下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组件,然后由控制组件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可以模拟演示车间内的消防警报流程;当按下喷气启动按钮,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组件,然后由控制组件控制气动三联件为喷雾器提供压缩空气,并控制喷雾器喷出空气喷雾,通过空气喷雾模拟七氟丙烷喷雾,从而可以模拟演示车间内的消防灭火流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模拟演示车间内的消防警报流程和消防灭火流程,提高了消防培训效率,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生产人员对车间消防装置的熟悉程度,可以使生产人员亲身体验车间消防装置的实物操作流程,从而提高了生产人员的消防应急能力,保障了车间的消防安全。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的顶视图。
17.附图标记:
18.10、演示装置主体;20、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30、喷气启动按钮;40、声光报警器;50、喷雾器;60、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70、喷气手动启停开关;80、紧急制动按钮;9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包括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20、喷气启动按钮30、声光报警器40、喷雾器50、气动三联件以及控制组件,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20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喷气启动按钮30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控制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40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与气动三联件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组件的第三输出端与喷雾器50的输入端连接,气动三联件的出气口与喷雾器50的第一入气口连接,气动三联件用于为喷雾器50提供压缩气体。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20、喷气启动按钮30、声光报警器40、喷雾器50、气动三联件以及控制组件,当按下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20,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
并发送至控制组件,然后由控制组件控制声光报警器40发出警报,从而可以模拟演示车间内的消防警报流程;当按下喷气启动按钮30,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组件,然后由控制组件控制气动三联件为喷雾器50提供压缩空气,并控制喷雾器50喷出空气喷雾,通过空气喷雾模拟七氟丙烷喷雾,从而可以模拟演示车间内的消防灭火流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可模拟演示车间内的消防警报流程和消防灭火流程,提高了消防培训效率,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生产人员对车间消防装置的熟悉程度,可以使生产人员亲身体验车间消防装置的实物操作流程,从而提高了生产人员的消防应急能力,保障了车间的消防安全。
22.可以理解的是,气动三联件包括空气减压阀、过滤器以及油雾器,减压阀可对气源进行稳压,使气源处于恒定状态,可减小因气源气压突变时对阀门或执行器等硬件的损伤;过滤器用于对气源的清洁,可过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水分随气体进入装置;油雾器可对机体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可以对不方便加润滑油的部件进行润滑,大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气动三联件为喷雾器50提供压缩空气,可保证气源的稳定。
24.应该认识到,上述控制组件包括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微程序控制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和嵌入式设备中的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器件。
25.参照图2和3,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演示装置主体10,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20和声光报警器40均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正面,喷气启动按钮30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左侧面,喷雾器50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气动三联件和控制组件均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内。
2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消防栓手动报警按钮20和声光报警器40和值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正面,可便于消防警报流程的演示;将喷气启动按钮30和喷雾器50分别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左右两个侧面,可便于消防灭火流程的实操演示。
27.参照图1、2和3,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高压细水雾组件和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60,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60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正面,高压细水雾组件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内,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60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控制组件的第四输出端与高压细水雾组件的输入端连接,高压细水雾组件的出气口与喷雾器50的第二入气口连接,高压细水雾组件用于为喷雾器50提供高压细水雾。
28.具体的,通过高压细水雾组件可以为喷雾器50提供高压细水雾,从而可以模拟演示高压细水雾的灭火流程。使用时按下高压细水雾启动按钮60,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组件,然后由控制组件控制高压细水雾组件为喷雾器50提供高压细水雾,并控制喷雾器50喷出高压细水雾,从而可以模拟演示车间内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流程。
29.参照图1、2和3,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消防系统模拟演示装置还包括喷气手动启停开关70,喷气手动启停开关70设置在演示装置主体10的顶部,喷气手动启停开关70的输出端与控制组件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30.具体地,喷气手动启停开关70用于模拟演示紧急情况下(如喷气启动按钮30失灵)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