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8111发布日期:2022-08-12 20:3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教学台架。


背景技术:

2.汽车空调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因实车教学困难,多采用ppt等模式进行理论教学,虽然能够了解空调系统的相关内容,但是缺乏真实的实践操作,不利于深刻记忆;而实车教学又因设备体积过大等原因,从而限制了教学场所,不利于扩大教学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系统教学困难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包括框体结构的台架本体,所述台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依次放置有压缩机和锂电池,所述台架本体内腔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散热器和ptc加热器,所述放置板顶部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展示框架,所述展示框架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展示面板,所述展示面板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含触控显示面板的智能音频设备、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空调控制电脑和点火开关。
6.进一步,还设置有安装在所述展示框架内腔的第一智能插座、第二智能插座、接触器、第一ac-dc电源模块和第二智能插座,且四者的输入端并联在安装于展示框架侧壁上的220v交流电插座的输出端上,所述ptc加热器的输入端和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并联在所述第一智能插座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智能插座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二a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还设置有制冷开关、制热开关、制冷继电器、散热继电器和控制继电器,所述制冷继电器的一个动作端、散热继电器的一个动作端、点火开关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ac-dc电源模块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冷开关的一端、制冷继电器的一个控制端、散热继电器的一个控制端分别与第二ac-dc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继电器的一个控制端和鼓风机的正极接入端分别与制冷继电器的另一个动作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正极输入端与散热继电器的另一个动作端连接,所述制冷继电器的另一个控制端、散热继电器的另一个控制端、接触器的一个控制端、控制继电器的另一个控制端、鼓风机的负极输入端、散热器的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另一个控制端通过制热开关与点火开关的一个负极接脚连接,所述制热开关与点火开关连接的线路上还连接有制冷开关的另一端,所述智能音频设备的正极接脚与点火开关的另一个负极接脚连接,所述智能音频设备的负极接脚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智能插座和第二智能插座分别与所述智能音频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继电器的两动作端与锂
电池的输出端连接,且二者间串联有压缩机。
7.进一步,所述锂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充电器与所述交流电插座连接。
8.进一步,所述散热器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的连接线路上、鼓风机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的连接线路上、控制继电器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的连接线路上、充电器与锂电池连接的线路上分别串联有一个指示灯,且所有所述指示灯均安装在所述展示面板上。
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能够有效实现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教学。
附图说明
11.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中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13.图中:1、台架本体;2、放置板;3、展示框架;4、展示面板;5、压缩机;6、锂电池;7、鼓风机;8、散热器;9、ptc加热器;10、智能音频设备;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空调控制电脑;15、点火开关;16、第一智能插座;17、第二智能插座;18、接触器;19、第一ac-dc电源模块;20、第二ac-dc电源模块;21、交流电插座;22、制冷开关;23、制热开关;24、制冷继电器;25、散热继电器;26、控制继电器;27、充电器;28、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实施例
16.结合附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新能源空调教学台架,包括台架本体1,台架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顶部依次安装有压缩机5和锂电池6,为了模仿实车空调系统间的相对位置,在台架本体1内腔安装有鼓风机7、散热器8和ptc加热器9,为了便于展示控制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于放置板2顶部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展示框架3,展示框架3的前端面上安装倾斜设置的展示面板4,展示面板4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含触控显示面板的智能音频设备10,例如百度智能音箱等,同时为了便于显示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带来的温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在展示面板4上依次安装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加热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2和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3,同时为了显示空调系统的控制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展示面板4的前端面上还安装有空调控制电脑14和点火开关15。
17.利用上述设备,可有效进行相关的接线操作,实现对汽车空调系统各部件的认知和连接关系的联系。
18.特别的,为了便于进行智能和手动双模式下启动空调系统,同时为了便于进行改装教学,在本实施例中,在展示框架3内腔还安装有第一智能插座16、第二智能插座17、接触
器18、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第二ac-dc电源模块20、制冷继电器24、散热继电器25和控制继电器26,同时在展示框架3侧壁上安装220v交流电插座21,第一智能插座16和第二智能插座17分别与智能音频设备10信号连接,然后并进行以下连接:
19.令第一智能插座16的输入端、第二智能插座17的输入端、接触器18的输入端、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插座21连接,即四者并联在交流电插座21上,然后令ptc加热器9和接触器1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智能插座16的输出端连接,即令二者并联在第一智能插座16的输出端上,通过智能音频设备10可有效控制第一智能插座16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可控制ptc加热器9的开启或关闭,实现远程语音控制的目的,其次,接触器18的一个控制端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而另一个控制端则通过制热开关23与点火开关15的一个负极接脚连接,同时点火开关15的正极接脚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即当第一智能插座16在未联网等无法控制开启的情况下,在点火开关15开启后可通过操作制冷开关22的开启或关闭控制ptc加热器9的开启或关闭,实现智能和手动双控制。
20.其次,为了实现制冷过程的智能和手动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令第二ac-dc电源模块20的输入端与第二智能插座17的输出端连接,然后令制冷开关22的一端、制冷继电器24的一个控制端、散热继电器25的一个控制端分别与第二ac-dc电源模块20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然后令制冷继电器24的一个动作端和散热继电器25的一个动作端分别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正极输出端连接,而控制继电器26的一个控制端和鼓风机7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制冷继电器24的另一个动作端连接,散热器8的正极输入端则与散热继电器25的另一个动作端连接,而制冷继电器24的另一个控制端、散热继电器25的另一个控制端、控制继电器26的另一个控制端、鼓风机7的负极输入端、散热器8的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同时制热开关23和点火开关15连接的线路上连接有制冷开关22的另一端,控制继电器26的两动作端与锂电池6的两端连接,且二者连接的线路上串联有压缩机5。
21.即当智能音频设备10控制第二智能插座17开启时,第二ac-dc电源模块20的正极输出端上电,可令制冷继电器24和散热继电器25开启,使得鼓风机7和散热器8直接工作,同时控制继电器26动作令压缩机5在锂电池6的供电下工作;而当第二智能插座17无法工作时,点火开关15开启后,操作制冷开关22开启或关闭,可有效控制制冷继电器24和散热继电器25的同步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压缩机5、鼓风机7和散热器8的同步开启或关闭,实现了智能和手动同步控制的目的。
22.特别的,为了便于对锂电池6充电,在本实施例中,令锂电池6通过充电器27与交流电插座21连接。
23.特别的,为了便于直观了解个设备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8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连接线路上、鼓风机7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连接线路上、控制继电器26与第一ac-dc电源模块19的连接线路上、充电器27与锂电池6连接的线路上分别串联有一个指示灯28,且所有所述指示灯28均安装在所述展示面板4上,即通过各个指示灯28可了解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
24.因为空调控制电脑14与各设备实车连接时,其内部集成了各种控制单元,在教学时无法直观了解相关设备的控制逻辑,因此为了克服相关缺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备各
个继电器、电源模块等进行逻辑控制过程的直接展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控制逻辑,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第一ac-dc电源模块19和第二ac-dc电源模块20均为220v转12v的结构。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