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15052发布日期:2022-03-12 10:5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显示新形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3.3d动态显示是显示新形态发展的热点之一。3d动态显示可以让一些显示场景立体化,例如,在显示面板显示有山水的风景画面时,该显示面板可以在有山的位置相应凸起,或者在有水的地方相应凹陷,以使得呈现的场景立体化。然而,现有的显示模组难以实现3d动态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实现3d动态显示。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6.柔性显示面板;
7.第一磁性结构,固定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8.第二磁性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结构能够向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施加引力和/或斥力;
9.其中,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和所述第二磁性结构中至少一个为电磁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上的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一支撑层为柔性材料;和/或
11.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包括第二支撑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层上的第二磁性体。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体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层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体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14.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15.间隔层,位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之间;所述第二磁性体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间隔层之间;所述第一磁性体在所述第二磁性结构的引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间隔层接触,且在所述第二磁性结构的斥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间隔层分离。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中一个为永磁体,另一个为电磁体;所述永磁体的两个磁极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分布,所述电磁体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的轴线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平行。
17.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为多边形或圆形。
18.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以及所述电磁体的数量均为多个,在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永磁体以及多个所述电磁体均均匀分布。
19.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以及所述电磁体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磁体中存在两个所述电磁体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2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磁性结构的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材料为模量可变的材料。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体的材料包括散热材料。
2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方法采用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23.通过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向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施加斥力,以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向外凸起;或者
24.通过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向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施加引力,以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产生凹陷。
2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模组。
26.本公开的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第一磁性结构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背光侧。该第二磁性结构位于第一磁性结构远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一方面,通过第二磁性结构向第一磁性结构施加斥力,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向外凸起,以形成3d动态显示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磁性结构向第一磁性结构施加引力,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产生凹陷,也可以形成3d动态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处于凸起状态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处于凹陷状态的示意图。
30.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形成凸起状态的原理图。
31.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形成凹陷状态的原理图。
32.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33.图7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一磁性结构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柔性显示面板;2、第一磁性结构;201、第一支撑层;202、第一磁性体;3、第二磁性结构;301、第二支撑层;302、第二磁性体;3021、线圈;3022、铁芯;4、间隔层;5、盖板;6、柔性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3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36.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
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7.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可以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第一磁性结构2以及第二磁性结构3,其中:
38.该第一磁性结构2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该第二磁性结构3位于第一磁性结构2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该第二磁性结构3能够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引力和/或斥力。其中,该第一磁性结构2和第二磁性结构3中至少一个为电磁结构。
39.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第一磁性结构2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该第二磁性结构3位于第一磁性结构2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一方面,如图2所示,通过第二磁性结构3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斥力,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向外凸起,以形成3d动态显示效果;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通过第二磁性结构3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引力,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产生凹陷,也可以形成3d动态显示效果。
40.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41.如图1所示,该柔性显示面板1可以包括衬底、阵列基板以及发光层。该衬底可以为柔性衬底,其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i)等。该衬底的特定区域可以开孔,以使得衬底具备一定变形能力,所开的孔可以是一字型,当然,也可以是工字型。该阵列基板可以设于衬底的一侧。该阵列基板可以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薄膜晶体管。该发光层可以设于阵列基板远离衬底的一侧。该发光层可以为oled发光层,当然,也可以为led发光层,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以发光层为oled发光层为例,该发光层可以包括阳极、阴极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该阳极和阴极相对设置,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可以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该发光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可以设有封装层。该封装层可以为薄膜封装层(tfe),其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层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该第一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为sion等。该有机层的材料可以为亚克力材料等。该第二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为sin等。此外,本公开还需要在衬底开孔处做相应侧面封装以提高信赖性。此外,该衬底背向发光层的一侧可以设置柔性保护膜6,其可以是po、tpu等软膜,也可以是开孔的pet、pi等膜材,总之保证有一定拉伸变形能力,其厚度可以是30μm-150μm。
42.此外,如图1所示,该柔性显示面板1远离第一磁性结构2的一侧可以设有盖板5。该盖板5的材料可以为柔性材料,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同时,该盖板5的表面可以做防指纹、防眩光等处理。该盖板5的厚度可以是50μm-200μm。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盖板5的材料可以为模量可变的材料。该模量可变的材料指的是:在一定光、电或热等条件下,该材料的模量可变,例如,该模量可变的材料可以是可拉伸型pet。该可拉伸型pet在正常状态下模量较高,具有一定表面硬度;在温度刺激下,例如80℃以上的高温刺激下,可拉伸型pet变软;当温度降低后,可拉伸型pet回复较硬的状态;如此设置,在显示模组由平面显示状态转换至3d动态显示状态时,本公开通过外界刺激(光、电或热)可以改变盖板5
的模量,以使其能够变形;在显示模组进入3d显示状态后,可以取消对盖板5的外界刺激,以使盖板5保持3d动态显示形态。
43.如图1至图3所示,该第一磁性结构2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其中,该第一磁性结构2可以固定于上述的柔性保护膜6。该第一磁性结构2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层201和第一磁性体202。该第一支撑层201可以为柔性材料,例如泡棉、硅胶、橡胶等软质材料,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消除模印的作用。该第一支撑层201的尺寸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1相同。该第一支撑层201的厚度可以为50μm-200μm,例如50μm、100μm、160μm、200μm等。该第一磁性体202的材料可以包括散热材料,解决了一般散热片无法变形、无法集成在3d动态显示模组的问题。该散热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非金属材料,例如石墨片、导热硅脂等。该第一磁性体202可以设于第一支撑层201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也就是说,该第一支撑层201可以贴合于柔性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其中,本公开可以将第一支撑层201粘结于柔性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此外,该第一磁性体202可以铺满第一支撑层201的所有区域,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磁性体202的运动,可以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的全部区域进行3d动态显示。当然,该第一磁性体202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撑层201的部分区域,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磁性体202的运动,仅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的部分区域进行3d动态显示;例如,该第一支撑层201包括第一支撑区,该第一磁性体202仅设置于第一支撑区,该第一支撑区以外的区域不设置第一磁性体202。
44.如图1至图3所示,该第二磁性结构3位于第一磁性结构2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如图4所示,该第二磁性结构3能够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斥力,以使第一磁性结构2远离第二磁性结构3,进而使柔性显示面板1的部分区域形成凸起;如图5所示,该第二磁性结构3也能够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引力,以使第一磁性结构2靠近第二磁性结构3,进而使柔性显示面板1的部分区域形成凹陷;当然,通过控制第一磁性结构2和第二磁性结构3之间的作用力,也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呈平面显示状态。其中,该第一磁性结构2和第二磁性结构3中至少一个为电磁结构,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第一磁性结构2和第二磁性结构3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甚至取消第一磁性结构2和第二磁性结构3之间的作用力。该第二磁性结构3可以包括第二支撑层301以及设于第二支撑层301上的第二磁性体302。该第二磁性体302可以包括上述的散热材料,解决了一般散热片无法变形、无法集成在3d动态显示模组的问题。该第二磁性体302可以设于第二支撑层301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该第二支撑层301的材料可以包括高聚物、玻璃、金属中的至少一种。该高聚物可以是pmma、pc、pi等模量较高的具有一定支撑性的高聚物。该金属可以为cu、al等。该第二支撑层301的厚度可以为30μm-500μm,例如30μm、200μm、360μm、500μm等。以第一磁性体202设置于第一支撑层201的整面区域为例,该第二磁性体302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撑层301的整面区域。以第一磁性体202设置于第一支撑层201的第一支撑区为例,该第二磁性体302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撑层301对应于第一支撑区的区域。
45.该第一磁性体202和第二磁性体302中一个为永磁体,另一个为电磁体。举例而言,该第一磁性体202为永磁体,该第二磁性体302为电磁体。当然,该第一磁性体202可以为电磁体,该第二磁性体302可以为永磁体。该永磁体的两个磁极沿着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分布。在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上,该永磁体的长度可以为30μm-150μm,例如30μm、50μm、80μm、150μm等。在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
的距离可以为0.2mm-20mm,例如0.2mm、5mm、13mm、20mm等。在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该永磁体的长度可以为0.1mm-10mm,例如0.1mm、3mm、7mm、10mm等。该永磁体在柔性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当然,也可以为圆形。以永磁体的正投影为四边形为例,该永磁体的正投影为正方形;在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的距离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正方形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在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该永磁体的长度指的是正方形的边长;该四边形的四个角也可以具有圆角。
46.该永磁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多个永磁体均匀分布。如图7所示,以第一磁性体202为永磁体为例,多个永磁体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多个第一磁性体202在第一支撑层201上均匀分布。该永磁体的材料可以为铁、钴、镍等磁性金属,当然,也可以为铁、钴、镍的合金材料。该永磁体不仅可以在磁力作用下运动,以实现3d动态显示,同时,该永磁体还可以起到散热、遮光等作用,解决了一般散热片无法变形、无法集成在3d动态显示模组的问题。该永磁体可以通过真空溅镀再刻蚀制备而成,当然,也可以通过压延刻蚀再转印而成。
47.如图4所示,该电磁体包括线圈3021,该线圈3021的轴线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平行。当然,该电磁体还可以包括穿设于线圈3021的铁芯3022。各电磁体的线圈3021可以连接于外部电路,以接收电信号。该电磁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多个电磁体均匀分布。以第二磁性体302为电磁体为例,多个电磁体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多个第二磁性体302在第二支撑层301上均匀分布。此外,多个电磁体可以构成多个电磁组,各电磁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磁体。对于包括多个电磁体的电磁组,该电磁组中的多个电磁体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同。如图6所示,对于不同的电磁组,不同电磁组产生的磁场方向可以不同,从而使第二电磁结构不仅可以向第一电磁结构施加斥力,同时也可以向第一电磁结构施加引力,进而使柔性显示面板1的部分区域向外凸出,使柔性显示面板1的另一部分区域朝内凹陷。
4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间隔层4。该间隔层4可以位于第一磁性结构2与第二磁性结构3之间。以第一磁性体202设于第一支撑层201背向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且第二磁性体302设于第二支撑层301面向柔性显示面板1的一侧为例,该第二磁性体302可以固定于第二支撑层301与所述间隔层4之间;该第一磁性体202在第二磁性结构3的引力作用下能够与间隔层4接触,并且在引力较大时,该第一磁性结构2可以挤压间隔层4,以在间隔层4上形成凹陷;同时,在第二磁性结构3的斥力作用下第一磁性体202能够与间隔层4分离。该间隔层4的材料可以为对磁力无影响的软聚合物材料或胶材,例如po、tpu、pet、亚克力、硅胶等。该间隔层4的厚度可以是10μm-150μm,例如10μm、50μm、80μm、150μm等。
49.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该显示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第二磁性结构3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斥力,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向外凸起;或者,通过第二磁性结构3向第一磁性结构2施加引力,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产生凹陷。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所采用的显示模组与上述显示模组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相同,因此,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50.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手机等。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显示模组与上述显示模组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相同,因此,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公开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