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34564发布日期:2022-12-06 17:2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上设置多个屏幕成为一种常见的显示方式,比如,在车辆中为主驾驶用户提供主屏幕,以及为副驾驶用户提供副屏幕等。
3.相关技术中,在设备开机后,用户只能通过调节主屏幕的亮度,来间接调节副屏幕的亮度,即副屏幕和主屏幕的亮度始终保持一致。
4.然而,在实际场景中,若是不同的用户观看不同的屏幕,而不同的用户对屏幕的亮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副屏幕跟随主屏幕的亮度进行一致性显示,导致对屏幕亮度的调节的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副屏幕跟随主屏幕进行联动亮度调节,导致屏幕亮度调节灵活性不高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根据用户需求单独调节对应的副屏幕亮度,使得对应副屏幕的亮度调节与主屏幕亮度调节相互独立,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屏幕亮度调节需求,提升了多个屏幕场景下的屏幕亮度调节的灵活性。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所述屏幕包括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亮度调节操作;若是监测到针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根据所述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副屏幕的亮度。
7.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所述屏幕包括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所述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亮度调节操作;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在监测到针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时,根据所述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副屏幕的亮度。
8.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
9.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
1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案,监测用户对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若是监测到用户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副屏幕的亮度。由此,根据用户需求单独调节对应的副屏幕亮度,使得对应副屏幕的亮度调节与默认跟随的主屏幕亮度调节相互独立,用户无需通
过调节主屏幕的亮度来调节副屏幕的亮度,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屏幕亮度调节需求,提升了多个屏幕场景下的屏幕亮度调节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2.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1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屏幕亮度的调节场景示意图;
14.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5.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场景示意图;
16.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场景示意图;
18.图6(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19.图6(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20.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25.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26.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27.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28.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29.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30.正如以上提到的,如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中,当设备上包含主屏幕a1、副屏幕b1和b2时,副屏幕b1和b2的屏幕亮度始终跟随主屏幕a1的屏幕亮度进行亮度调节,当观看主屏
幕a1、副屏幕b1和b2用户不同时,这种亮度跟随调节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不同用户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影响用户的观看舒适度。
3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用户需求将用户想要独立调节亮度的副屏幕的亮度调节事件,和主屏幕的亮度调节事件独立开来,使得副屏幕不再跟随主屏幕进行屏幕亮度的调节,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屏幕亮度调节的灵活性。
3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该方法进行介绍。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个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车辆等设置多屏幕显示的设备等。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33.步骤201,监测亮度调节操作。
34.其中,本实施例的主屏幕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被预先定义的主屏幕,可以是任意一个被跟随的屏幕,可以是默认的一个屏幕,也可以是用户根据个人需求预先指定的,在此不作限制。
35.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备开机时,通常会根据预先设置的默认亮度调节设备上主屏幕的显示亮度,各副屏幕的亮度会跟随主屏幕的亮度进行亮度调节,设备的开机可以看作是将设备上所有屏幕的亮度恢复到最初始的状态。
36.为了判断在开始进行亮度的调节后,是否具有副屏幕的单独亮度调节的需求,响应于开机请求,开始检测用户对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对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每个屏幕上显示对应的亮度调节控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对应的屏幕上的控件实现亮度调节操作,每个亮度调节控件的控件标识可以和对应的屏幕标识关联,以便于根据控件标识确定用户调节的屏幕。
38.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在每个屏幕上或该屏幕对应的设定区域内执行预设的触发轨迹,或者是输入对应的语音信息等实现对有关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
39.步骤202,若是监测到针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则根据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调节目标副屏幕的亮度。
40.在本实施例中,若是监测到用户对至少一个副屏幕中的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比如,监测到用户触发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控件,则认为用户具有对目标副屏幕的单独亮度调节需求,则为了明确该亮度调节需求,以便于后续在进行亮度调节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调节目标副屏幕的屏幕亮度,确定与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根据该调节参数来调节目标屏幕的亮度。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亮度调节场景下,对应的调节参数不同,比如,在亮度调节操作是用户触发亮度调节控件得到的,则对应的调节参数为调节后的亮点调节控件的填充比例;又比如,若是亮度调节操作是用户通过输入目标亮度值实现的,则对应的调节参数为用户输入的目标亮度值。
42.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使得观看用户可以清晰的观看到屏幕的内容,通常会根据环境亮度调节屏幕亮度,比如,环境亮度越高,则对应的屏幕亮度会越高。因此,在本实施
例中,基于环境亮度的基础上叠加用户的个人喜好来进行屏幕的亮度调节处理,以在保证屏幕亮度的调节效果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3.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采集策略采集环境亮度数据,其中,每个采集策略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可以包括多个亮度值,也可以包括一个亮度值,在此不作限制,其中,预设的采集策略可以为根据预设的采集周期采集,也可以为在检测到用户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时,进行环境亮度数据的采集等。
44.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环境亮度数据后,判断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也即是说,只有在当前环境亮度与之前环境亮度的差别较大,比如,会导致屏幕内容显示不清楚,或者是屏幕较为刺眼,则会触发屏幕的亮度调节,确定环境亮度数据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反之,则认为环境亮度数据不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
4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判断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包括:
46.步骤401,获取与目标副屏幕对应的历史环境亮度数据,其中,历史环境亮度数据与目标副屏幕在亮度调节操作之前最近的屏幕亮度对应。
47.应当理解的是,在开机后设备根据环境亮度调节屏幕的亮度,因此,目标副屏幕的原始屏幕亮度具有对应的历史环境亮度数据,获取原始屏幕亮度对应的历史环境亮度数据,以便于结合该历史环境亮度数据判断环境亮度的变化程度,其中,该历史环境亮度数据为目标副屏幕在执行亮度操作之前的最近一次的屏幕亮度。
48.步骤402,计算历史环境亮度数据和环境亮度数据的环境亮度差值。
4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明确环境亮度的变化程度,计算历史环境亮度数据和环境亮度数据的环境亮度差值。
50.步骤403,判断环境亮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其中,若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则环境亮度数据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
51.其中,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标定,也可以由用户根据个人喜好预先自定义得到,通常若是环境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则认为环境亮度的变化相对于用户的观感来说变化较大,因此,若是不调节屏幕亮度,用户的观看舒适度会较差,比如会觉得屏幕过于刺眼,或者是会觉得屏幕过暗,因此,需要调节屏幕亮度。
52.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环境亮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其中,若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则环境亮度数据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判断的对象是环境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即环境亮度差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其中,若是为正值,则表明环境亮度突然变亮,若是为负值,则表明环境亮度突然变暗。
5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亮度调节效率,可以直接获取上一个采集周期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计算上一个采集周期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和环境亮度数据的差值,判断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若是大于该预设的亮度阈值,则认为环境亮度的变化相对于用户的观感来说较大,因此,触发了亮度调节处理事件,确定环境亮度数据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
5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是满足亮度调节条件,则根据环境亮度数据、亮度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处理。
55.在本实施例中,若是满足亮度调节条件,则此时根据环境亮度数据、以及反应用户
喜好的调节参数来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处理,即叠加环境亮度和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亮度调节,使得亮度调节后的屏幕不但与环境适配,而且与用户的个人观看舒适度一致。
56.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避免亮度的突然瞬时变化时,即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导致的算力消耗,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环境亮度数据、调节参数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处理之前,还可以统计满足亮度调节条件的环境亮度数据的持续时长,确定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即只有在满足亮度调节条件的环境亮度数据的持续时间较长时,才调节目标屏幕的亮度。
57.其中,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获取预设的采集周期的时长,若是每个周期内环境亮度数据包含多个环境亮度值,则计算每个采集周期内获取的环境亮度值的均值,如亮度值的均值大于预设亮度均值,则确定环境亮度数据持续了对应采集周期的时长,并继续进行下一个采集周期的统计。
58.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可若是每个周期内环境亮度数据包含多个环境亮度值,则获取每个环境亮度的采集时间点,统计环境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值的环境亮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点,基于采集时间点的持续时长,统计满足亮度调节条件的环境亮度数据的持续时长。
59.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其他副屏幕仍然跟随主屏幕进行亮度调节的显示,以降低算力消耗。比如,如图5所示,当设备包含主屏幕c以及副屏幕d1、d2、d3时,若是监测到对d1的亮度调节操作,则针对d1根据环境亮度数据、原始屏幕亮度和第一屏幕亮度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处理,针对d2、d3则跟随主屏幕c进行亮度显示处理。
6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亮度的调节灵活度,还可以接受用户对主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确定亮度调节之后的第三屏幕亮度,进而,控制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根据第三屏幕亮度调节屏幕亮度。
61.或者,确定当前采集周期下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后,若是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在查询预设的亮度曲线,获取与环境亮度数据对应的标准屏幕亮度,将标准屏幕亮度作为主屏幕的亮度,控制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根据标准屏幕亮度进行亮度显示。其中,在根据标准屏幕亮度调节主屏幕的亮度值后,用户若具有对主屏幕的亮度的调节,则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也会跟随调节。
62.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在设备开机后,基于默认的亮度值对所有屏幕进行亮度显示,进而,监测用户对所有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若是检测到用户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则结合当前环境亮度值和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值进行叠加计算,根据叠加计算得到的目标亮度值调节目标副屏幕的亮度,根据当前环境亮度值调节主屏幕和其他候选屏幕的亮度值。由此,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的观看需求,或者,可以满足同一个用户对不同屏幕的观看需求,比如,用户可以将其不常看的副屏幕的亮度降低,以实现省电等。
63.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监测用户对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若是监测到用户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则获取在亮度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根据调节参数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单独的屏幕亮度调节处理。由此,根据用户需求单独调节对应的副屏幕亮度,使得对应副屏幕的亮度调节与默认跟随的主屏幕亮
度调节相互独立,用户无需通过调节主屏幕的亮度来调节副屏幕的亮度,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屏幕亮度调节需求,提升了多个屏幕场景下的屏幕亮度调节的灵活性,保证了屏幕亮度与用户观看舒适感的匹配度。
64.在采集环境亮度数据时,为了保证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的可靠性,还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切换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的传感器设备等。
6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确定当前采集周期下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包括:
66.步骤701,获取预设光感传感器在当前采集周期采集的第一环境亮度数据。
67.其中,预设光感传感器可以为设置在主屏幕附近的感光元件。
68.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采集周期监听获取预设光感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环境亮度数据,其中,预设光感传感器可以通过can总线、wifi网络、蓝牙等任意可实现的通信方式上报第一环境亮度数据。
69.步骤702,判断第一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
70.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环境亮度数据后,并不直接将第一环境亮度数据作为环境亮度数据,而是判断第一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只有在其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后,才将其确定为环境亮度数据,从而保证环境亮度数据的可靠性。
7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判断第一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的方式不同,示例说明如下:
7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是第一环境亮度数据包括多个环境亮度值,则统计多个环境亮度值的上传数量,判断上传数量是否与预设的数量一致,若不一致,则认为预设光感传感器上报异常,从而,确定第一环境数据不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
73.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上传数量是否与预设的数量一致后,还可以计算相邻的环境亮度值之间的上传时间差,判断所有的上传时间差是否均属于预设时间范围,若是均属于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第一环境数据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
74.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若是第一环境亮度数据包括单个环境亮度值,则判断该第一环境亮度数据是否小于预设亮度下限值,或者大于预设亮度上限值,其中,预设亮度下限值和预设亮度上限值是根据预设亮度传感器可检测的正常亮度范围标定的,当第一环境亮度数据是否小于预设亮度下限值,或者大于预设亮度上限值,则认为第一环境数据异常,不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
75.步骤703,若是满足上报条件,则确定第一环境亮度数据为环境亮度数据。
7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图6(a)所示的场景为基础,如图6(b)所示,若是满足上报条件,则确定第一环境亮度数据为环境亮度数据,若是不满足上报条件,则确定当前设备上满足上报条件的备用光感传感器,比如确定距离主屏幕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其他设备中的光感传感器为满足上报条件的备用光感传感器,又比如,直接确定也预先指定的其他设备上的光感传感器为备用光感传感器,比如当屏幕位于车辆时,则将雨刷光感数据作为备用光感传感器。
77.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备用光感传感器在当前采集周期采集的第二环境亮度数据,确定第二环境亮度数据为环境亮度数据。
78.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在预设光感传感器采集的环境亮度
数据出现异常时,切换备用光感传感器进行换将亮度的采集,以保证环境亮度数据的可靠性,保证屏幕亮度调节的效果。
79.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根据环境亮度数据、亮度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处理的方式不同,示例说明如下:
8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在亮度调节操作之后与亮度调节参数对应的第一屏幕亮度(比如,根据亮度调节操作中,对亮度调节控件的填充比例确定第一屏幕亮度,又比如,根据亮度调节操作时用户输入的目标亮度值确定第一屏幕亮度),以及在亮度调节操作之前的原始屏幕亮度,该原始屏幕亮度为当前的亮度操作之前的原始亮度。即在设备开机后,首次检测到用户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后,则将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事件独立出来。
81.其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屏幕,可以预先存储每个屏幕的displayid参数以及对应的bringhtness值,当亮度调节接口被调用时,获取对应屏幕的displayid参数,以及对应的调节后的bringhtness值作为第一屏幕亮度,其中,屏幕初始亮度可以为最近一次调用对应目标副屏幕后,目标副屏幕的bringhtness值。
82.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原始屏幕亮度和第一屏幕亮度可以进一步明确用户的观看需求,比如,若是用户将原始屏幕亮度调节提升至第一屏幕亮度,则表明用户对亮度稍微高一点的屏幕的观看舒适感较强,从而后续会将目标副屏幕的亮度稍微调高一点;比如,若是用户将原始屏幕亮度调节降低至第一屏幕亮度,则表明用户对亮度稍微低一点的屏幕的观看舒适感较强,从而后续会将目标副屏幕的亮度稍微调低一点。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换将亮度是否满足预设的亮度条件,当满足预设的亮度条件后,则根据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确定屏幕亮度偏好值,进而,根据环境亮度数据和屏幕亮度偏好值调节所述目标副屏幕的亮度。
83.其中,正如以上所说的,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副屏幕在所述亮度调节操作之后的第一屏幕亮度,获取所述目标副屏幕在所述亮度调节操作之前最近的原始屏幕亮度,确定所述第一屏幕亮度和所述原始屏幕亮度的第二亮度差值作为所述屏幕亮度偏好值。其中,该亮度差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
8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根据根据所述环境亮度数据和所述屏幕亮度偏好值调节所述目标副屏幕的亮度,包括:
85.步骤801,根据环境亮度数据确定标准屏幕亮度。
8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构建环境亮度数据和标准屏幕亮度的对应曲线,查询该曲线获取与当前环境亮度确定标准屏幕亮度。
8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标准屏幕亮度与第一屏幕亮度的第一亮度差值,并判断第一亮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差值阈值,其中,第二亮度差值阈值根据实验数据标定,通常该第二亮度差值阈值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值,若是第一亮度差值小于等于该第二亮度差值阈值,则表明用户的亮度调节操作实际上调节的亮度变化较小,在视觉上并不明显,用户的个人喜好与标准屏幕亮度对应的喜好偏差较小;若是该第一亮度差值大于该第二亮度差值阈值,则表明用户的亮度调节操作实际上调节的亮度变化较大,用户的个人喜好与标准屏幕亮度对应的喜好偏差较大。
8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频繁的亮度调整对算力的消耗以及对设备电量的浪费,
在第一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亮度差值阈值时,即用户的个人喜好与标准屏幕亮度对应的喜好偏差较大时,才进行屏幕亮度的调节。
89.在本实施例中,若是大于第二亮度差值阈值,则表明此时第一屏幕亮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亮度,此时,由于目标副屏幕被亮度调节过,因此,结合用户的个性化喜好对目标副屏幕进行亮度调节。其中,用户的个性化喜好可以通过第一屏幕亮度和原始屏幕亮度的第二亮度差值得到,其中,第二亮度差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
90.步骤802,对标准屏幕亮度和第二亮度差值求和计算,以获取第二屏幕亮度。
91.步骤803,根据第二屏幕亮度调节目标副屏幕的屏幕亮度。
92.在本实施例中,对标准屏幕亮度和第二亮度差值求和计算,以获取第二屏幕亮度,进而,根据第二屏幕亮度调节目标副屏幕的屏幕亮度,由于第二亮度差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因此,无论用户是喜好暗一点的屏幕亮度,还是喜好亮一点的屏幕亮度,基于对标准屏幕亮度和第二亮度差值求和计算均可以实现对用户喜好的满足。
9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标准屏幕亮度,调节主屏幕和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的屏幕亮度,以使得其他屏幕适应环境亮度跟随环境亮度的变化而平滑变化。
94.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电量的浪费,也可以在调节主屏幕和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的屏幕亮度之前,确定标准屏幕亮度和主屏幕的当前屏幕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亮度阈值。
95.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环境亮度数据、原始屏幕亮度和第一屏幕亮度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屏幕亮度调节处理,包括:
96.根据预先实验数据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该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为环境亮度数据、对应副屏幕的原始屏幕亮度和调节后的第一屏幕亮度,输出则为目标副屏幕最终的屏幕亮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环境亮度数据、原始屏幕亮度和第一屏幕亮度输入对应的深度学习模型,根据深度学习模型输出的屏幕亮度调节目标副屏幕的显示亮度。
97.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可以根据场景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调节目标副屏幕的当前亮度,进一步提升了屏幕亮度调节的灵活性。
98.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
99.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进行屏幕亮度的调节。屏幕包括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监测模块910、亮度调节模块920,其中,
100.监测模块910,用于监测亮度调节操作;
101.亮度调节模块920,用于监测到针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时,根据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调节目标副屏幕的亮度。
10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930获取预设光感传感器在当前采集周期采集的第一环境亮度数据,判断第一环境亮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上报条件,若是满足上报条件,则确定第一环境亮度数据为环境亮度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模块930在对应的第一环境亮度数据不满足上报条件时,确定当前设备上满足上报条件的备用光感传感器,获取备用光感传感器在当前采集周期采集的第二环境亮度数据,进而,确定第二环境亮度数据为环境亮度数据。
10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模块930获取原始屏幕亮度对应的历史环境亮度数据,计算历史环境亮度数据和环境亮度数据的环境亮度差值,判断环境亮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其中,若大于第一亮度差值阈值,则环境亮度数据满足预设的亮度调节条件。
10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亮度调节模块920在是满足亮度调节条件时,根据环境亮度数据及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调节目标副屏幕的亮度根据环境亮度数据。即根据亮度调节操作指示的调节参数确定屏幕亮度偏好值,根据环境亮度数据和屏幕亮度偏好值调节目标副屏幕的亮度。
10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亮度调节模块920确定标准屏幕亮度,计算标准屏幕亮度与第一屏幕亮度的第一亮度差值,并判断第一亮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亮度差值阈值,若是大于第二亮度差值阈值,则计算第一屏幕亮度和原始屏幕亮度的第二亮度差值作为亮度偏好值,对标准屏幕亮度和第二亮度差值求和计算,以获取第二屏幕亮度,根据第二屏幕亮度调节目标副屏幕的屏幕亮度。
10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亮度调节模块920在根据当前环境亮度确定标准屏幕亮度之后,根据标准屏幕亮度,调节主屏幕和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的屏幕亮度。
10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在监测到用户对主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则确定亮度调节之后的第三屏幕亮度,控制目标副屏幕之外的其他副屏幕,根据第三屏幕亮度调节屏幕亮度。
108.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亮度的调节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109.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
110.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11.下面具体参考图10,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112.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器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0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113.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例如本公开实施例的屏幕等。虽然图10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10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114.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
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器1008被安装,或者从rom 10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115.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116.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117.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监测用户对主屏幕和至少一个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若是监测到用户对目标副屏幕的亮度调节操作,则获取在亮度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根据调节参数对目标副屏幕进行单独的屏幕亮度调节处理。由此,根据用户需求单独调节对应的副屏幕亮度,使得对应副屏幕的亮度调节与默认跟随的主屏幕亮度调节相互独立,用户无需通过调节主屏幕的亮度来调节副屏幕的亮度,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屏幕亮度调节需求,提升了多个屏幕场景下的屏幕亮度调节的灵活性,保证了屏幕亮度与用户观看舒适感的匹配度。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118.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119.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120.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121.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