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1814发布日期:2022-09-09 23: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智能穿戴手表集成了电话、音乐、导航、运动、健康监测且前卫时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目前的智能穿戴手表普遍存在边框黑边较大的问题,虽然一些终端厂商推出了3d曲面智能手表,但是严格意义来讲,其实为2.5d显示,即盖板外弧面进行了圆弧设计,视觉上为曲面显示,屏幕仍为平面显示。
3.平面显示面板需要贴合球面手表盖板,由于面板角落面积大于盖板高斯球面的面积,面积大的显示面板与面积小的四角高斯球面贴合,多余材料无处释放,容易导致角落发生褶皱现象。由于屏体的叠构材料为整面结构,即整面材料都一致,且屏体不能拉伸变形或拉伸变形量非常低,导致在显示面板的球面部分,材料之间挤压产生的应力无处释放,应力的集中会导致屏体翘曲,出现褶皱,且由于褶皱的存在导致屏体封装破裂,出现黑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穿戴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显示屏的曲面部分容易破裂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平面显示区域和曲面显示区域,所述平面显示区域和所述曲面显示区域具有同一方向的出光面,所述曲面显示区域设有至少一应力释放结构,所述应力释放结构沿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的径向分布;朝向所述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呈扩张状态;背向所述出光面方向,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呈收拢状态。
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还包括叠层设置的支撑板、显示面板、偏光片以及盖板,其中,所述支撑板和/或所述偏光片上设有所述应力释放结构。
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呈径向分布在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中;第二凹槽,设于所述偏光片背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呈径向分布在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中。
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的所在平面为平面a,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平面a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平面a上的投影之间。
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的和值小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结构还包括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贯穿孔呈径向分布在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中。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还包括光学胶,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间。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的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一
凹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凹槽的宽度。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的周向上,相邻两个贯穿孔之间的间距大于贯穿孔的宽度。
14.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显示屏。
1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及穿戴设备,在显示屏的曲面显示区域设置应力释放结构,通过应力释放结构的扩张与收缩分散曲面显示区域的应力,避免显示屏出现褶皱或裂纹问题。应力释放结构包括设置在偏光片上的凹槽以及贯穿支撑板的贯穿孔,凹槽在偏光片的两侧错位设置以避免破坏偏光片的偏光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平面图;
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展开图;
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平面展开图;
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a-a方向的剖视图;
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弯曲时的a-a方向的剖视图;
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侧面剖视图;
24.图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弯曲时的局部剖视图;
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合盖板时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穿戴设备1;
ꢀꢀꢀꢀꢀꢀꢀꢀꢀꢀꢀꢀꢀꢀꢀꢀꢀꢀꢀꢀꢀꢀ
显示屏10;
28.平面显示区域101;
ꢀꢀꢀꢀꢀꢀꢀꢀꢀꢀꢀꢀꢀꢀꢀꢀ
曲面显示区域102;
29.出光面11;
ꢀꢀꢀꢀꢀꢀꢀꢀꢀꢀꢀꢀꢀꢀꢀꢀꢀꢀꢀꢀꢀꢀꢀ
应力释放结构20;
30.支撑板110;
ꢀꢀꢀꢀꢀꢀꢀꢀꢀꢀꢀꢀꢀꢀꢀꢀꢀꢀꢀꢀꢀꢀ
显示面板120;
31.偏光片130;
ꢀꢀꢀꢀꢀꢀꢀꢀꢀꢀꢀꢀꢀꢀꢀꢀꢀꢀꢀꢀꢀꢀ
胶层140;
32.盖板150;
ꢀꢀꢀꢀꢀꢀꢀꢀꢀꢀꢀꢀꢀꢀꢀꢀꢀꢀꢀꢀꢀꢀꢀꢀ
第一凹槽21;
33.第二凹槽22;
ꢀꢀꢀꢀꢀꢀꢀꢀꢀꢀꢀꢀꢀꢀꢀꢀꢀꢀꢀꢀꢀ
贯穿孔23;
34.模具2;
ꢀꢀꢀꢀꢀꢀꢀꢀꢀꢀꢀꢀꢀꢀꢀꢀꢀꢀꢀꢀꢀꢀꢀꢀꢀꢀ
第一压合部201;
35.第二压合部202;
ꢀꢀꢀꢀꢀꢀꢀꢀꢀꢀꢀꢀꢀꢀꢀꢀꢀꢀ
引导膜203。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
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穿戴设备。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38.实施例
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用以解释本发明的显示屏10及穿戴设备1,其中,穿戴设备1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全部技术效果均集中在显示屏10上,故本实施例只对显示屏10进行详细说明。
40.如图2所示,显示屏10包括平面显示区域101和曲面显示区域102,其中平面显示区域101和曲面显示区域102的同一侧表面形成出光面11,曲面显示区域102围绕平面显示区域101的边缘处,在实际制备过程中,是将曲面显示区域102从平面显示区域101的所在平面朝远离出光面11的方向弯曲形成,本实施例中,曲面显示区域102的出光面为球形面。
41.如图3和图4所示,在曲面显示区域102中设有应力释放结构20,应力释放结构20用以分散缓解曲面显示区域102弯曲时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显示屏10局部出现裂纹或褶皱的问题。
42.显示屏10以结构划分包括叠层设置的支撑板110、显示面板120、偏光片130、胶层140以及盖板150,其中,本实施例中,应力释放结构20设于支撑板110和偏光片130上,其中,在曲面显示区域102展开时,应力释放结构20沿平面显示区域101的径向分布,在曲面显示区域102弯曲时,应力释放结构20朝向出光面11的一侧呈扩张状态,从而缓解曲面显示区域102在出光面11一侧张紧力过大导致出现裂纹的问题;应力释放结构20远离出光面11的一侧呈收拢状态,从而缓解曲面显示区域102在背离出光面11的一侧由于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褶皱、裂纹的技术问题。
43.具体的,应力释放结构20包括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其中,第一凹槽21设于偏光片130朝向出光面11的一侧,为了便于解释,本实施例中,定义曲面显示区域102具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其中,第一方向x为曲面显示区域102展开时的径向方向,即朝向平面显示区域101的圆形方向,第二方向y为曲面显示区域102展开时的周向方向。
44.第一凹槽21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分布,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凹槽21间隔分布,且远离平面显示区域101的第一凹槽21的尺寸大于靠近平面显示区域101的第一凹槽21的尺寸,这是由于曲面显示区域102的弯曲应力会随着弯曲程度的提升和增加,故需要通过增加第一凹槽21的尺寸来平衡不断增加的应力。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凹槽21从曲面显示区域10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凹槽的宽度自远离平面显示区域101的方向逐渐增大。
45.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凹槽21间隔分布,且同一方向y上的第一凹槽21的尺寸相同,相邻两个第一凹槽21的间距略大于或略小于第一凹槽21本身的尺寸,以便保证偏光片130本身的强度要求,同时便于后续制备第二凹槽22。
46.同理,第二凹槽22设于偏光片130背向出光面11的一侧,为了保证偏光片130的偏光效果,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在垂直曲面显示区域102的方向上错位分布,即第二凹槽22对应相邻两个第一凹槽21之间,从而偏光片130在弯曲时,不会由于厚度过低导致断裂的问题。
47.如图6所示,在偏光片130弯曲时,第一凹槽21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壁相互远离,第二凹槽22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两侧壁相互靠拢,从而缓解偏光片130上的应力,提升偏光片130的使用寿命。
48.特别的,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也进行错位设置,即在同一径向上,第一凹槽21对应相邻两个第二凹槽22之间,从而最大化确保偏光片130在弯曲时不会因为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导致断裂。
49.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也可以不进行错位设置,只需确保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不互相连通即可,即只需确保偏光片130上不存在贯穿孔即可。
50.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应力释放结构20还包括贯穿孔23,贯穿孔23设于支撑板110上,贯穿孔23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分布,每一贯穿孔23具有相对的两个开口,在支撑板110弯曲时,贯穿孔23朝向出光面11的一侧开口呈扩张状态,贯穿孔23背向出光面11的一侧开口呈聚拢状态,如图8所示,即在垂直于支撑板110的方向上,贯穿孔23的截面为上宽下窄(上为出光面方向)的倒梯形,从而起到缓解支撑板110上的应力,提升支撑板110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51.胶层140为光学胶(oca)材料,其设置在偏光片130和盖板150之间,用以粘结偏光片130和盖板150,本实施例中,盖板150为预先成型的硬质结构,其包括中部的平面结构和边缘处的曲面结构,盖板150的下表面与偏光片130的上表面相互贴合,盖板150起到限制偏光片130其他膜层形状的目的,以及遮挡外界杂质的技术效果。
52.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述显示屏10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53.s1)提供一支撑板110,在支撑板110的边缘处开设贯穿孔23,贯穿孔23沿支撑板110的径向和周向分布,在所述周向上,相邻两个贯穿孔23之间的间距大于贯穿孔23的尺寸。
54.s2)提供一偏光片130,在偏光片130的边缘处开设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分别开设在偏光片130的上下两侧,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沿偏光片130的径向和周向分布,且错位设置,以保障偏光片130的偏光效果。
55.s3)提供一显示面板120,将支撑板110、显示面板120以及偏光片130依次叠层贴合,其中,偏光片130远离显示面板120的一侧为出光面11,出光面11分为中部的平面显示区域101和边缘处的曲面显示区域102。
56.s4)如图9所示,利用模具2对支撑板110、显示面板120以及偏光片130进行压合,同时贴合盖板150,其具体步骤如下:
57.s41)模具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合部201和第二压合部202,将步骤s4)中贴合后的支撑板110、显示面板120以及偏光片130置于第二压合部202的上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事先将显示面板120通过滚轮压合至一弧状引导膜203上,其中,弧状引导膜203朝第一压合部201的方向向上拱起,滚轮将支撑板110、显示面板120以及偏光片130预处理后得到一相对曲面显示区域102而言,较为平缓的弧形表面,从而避免在后续压合过程中,显示面板120与第一压合部201贴合不均匀导致的显示面板120局部破裂的技术问题。
58.s42)将一盖板150贴合在第一压合部201的下表面上。
59.s43)控制第一压合部201朝第二压合部202的方向移动,直至盖板150完全贴合在偏光片130的上表面上,在盖板150或偏光片130上还设有胶层140,胶层140为光学胶(oca),用以粘结盖板150与偏光片130。
60.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及穿戴设备,在显示屏的曲面显示区域设置应力释放结构,通过应力释放结构的扩张与收缩分散曲面显示区域的应力,避免显示屏出现褶皱或裂纹问题。应力释放结构包括设置在偏光片上的凹槽以及贯穿支撑板的贯穿孔,凹槽在偏光片的两侧错位设置以避免破坏偏光片的偏光效果。
6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及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