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8733发布日期:2022-08-31 14:1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电子设备中。
3.近年来,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设计已然成为发展趋势,而如何优化显示面板在窄边框或无边框下的布线设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优化显示面板在窄边框或无边框下的布线设计。
5.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6.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的像素区和间隔区;
7.至少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驱动信号线电连接;
8.位于所述间隔区的第一电源信号线;
9.其中,所述间隔区包括第一间隔区和第二间隔区,所述驱动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间隔区中的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间隔区中的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的线宽。
10.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1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驱动信号线设置在显示区内,可以避免驱动信号线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占用空间,从而更好的实现显示面板的超窄边框或者是无边框设计。
13.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间隔区和第二间隔区中第一电源信号线的线宽进行差异化设计,可以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中第一电源信号线的线宽的方式来为驱动信号线释放设置空间。一方面,可以使第一间隔区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驱动信号线,避免驱动信号线挤占像素区中子像素的设置空间,避免对子像素的排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第一间隔区中第一电源信号线的线宽减小后,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驱动信号线和第一电源信号线之间的距离,避免二者因相距过近而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例如,当驱动信号线与第一电源信号线同层设置时,可以增大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当驱动信号线与第一电源信号线异层设置时,还可以避免二者在纵向上发生交叠。如此一来,就可有效减小驱动信号线上所传输的驱动信号的延迟和压降等,提高驱动电路工作状态的可靠性。
14.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间隔区和第二间隔区中第一电源信号线的线宽进行差异化设计,可以更好的优化窄边框或无边框显示面板的布线设计。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位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0.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32.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为led显示面板,具体可为mini led显示面板或者是micro led显示面板。
34.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显示区1包括沿第一方向x交替排列的像素区2和间隔区3。
35.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位于像素区2的驱动电路4和位于间隔区3的第一电源信号线5。其中,驱动电路4与驱动信号线6电连接,间隔区3包括第一间隔区7和第二间隔区8,驱动信号线6位于第一间隔区7,并且,第一间隔区7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其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指的是第一电源信号线5
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
36.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与驱动电路4电连接的驱动信号线6设置在显示区1内,可以避免驱动信号线6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占用空间,从而更好的实现显示面板的超窄边框或者是无边框设计。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间隔区7和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进行差异化设计,可以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的方式来为驱动信号线6释放设置空间。一方面,可以使第一间隔区7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驱动信号线6,避免驱动信号线6挤占像素区2中子像素的设置空间,避免对子像素的排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减小后,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驱动信号线6和第一电源信号线5之间的距离,避免二者因相距过近而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例如,当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同层设置时,可以增大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当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异层设置时,还可以避免二者在纵向上发生交叠。如此一来,就可有效减小驱动信号线6上所传输的驱动信号的延迟和压降等,提高驱动电路4工作状态的可靠性。
37.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间隔区7和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进行差异化设计,可以更好的优化窄边框或无边框显示面板的布线设计。
3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减小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也不会对显示面板中传输的电源信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显示面板的结构设计中,电源信号线的线宽是远大于数据线data等其它信号线的线宽的,而且,显示面板中的电源信号线通常呈网格状设计。例如,参见图6,以负性电源信号线为例,负性电源信号线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第二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2,多条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和多条第二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2横纵交叉构成一个整面的网格状结构。当第一电源信号线5包括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时,即使减小其中某一条或某几条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来为驱动信号线6释放设置空间,也不会对负性电源信号线整体的负载产生太大影响,因而也不会对负性电源信号的传输产生较大影响。
3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图3为图2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同层设置。
40.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第一间隔区7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5释放更多的空间来容纳驱动信号线6,因此,即使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同层设置,驱动信号线6也具有足够的设置空间,而且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之间也可具有足够的间距,以减小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之间所产生的寄生电容。而且,在该种结构下,驱动信号线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5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工艺流程也比较简单。
4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和2,显示面板还包括移位寄存器9,移位寄存器9与子像素电连接,用于向子像素传输扫描信号或发光信号。移位寄存器9包括级联设置的多个移位电路10。
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电路4可以包括移位电路10,此时,驱动信号线6包括与移位电路10电连接的第一驱动信号线11。即,在第一驱动信号线11所在的第一间隔区7内,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
43.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位电路10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
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移位电路10具体可包括锁存模块12、逻辑模块13和缓冲模块14,逻辑模块13电连接在锁存模块12与缓冲模块14之间。
44.锁存模块12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甲晶体管m1~第十二甲晶体管m12,逻辑模块13具体可以包括第十三甲晶体管m13~第十六甲晶体管m16,缓冲模块14具体可以包括多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15,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15包括一个p型晶体管mp和一个n型晶体管mn。其中,上述器件的连接方式和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移位电路10设置在像素区2,以及将与移位电路10电连接的第一驱动信号线11设置在第一间隔区7,可以避免移位电路10和第一驱动信号线11占用左右边框空间,更利于显示面板实现超窄边框设计或者是无边框设计。而且,在该种设置方式下,第一驱动信号线11与移位电路10相距较近,因而还能减小二者之间的连接走线长度,进而减小这部分连接走线与显示区1内其它信号线,如数据线的交叠,以减小耦合。
46.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第一间隔区7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5,还可以为第一驱动信号线11释放更大的设置空间,从而有效优化第一驱动信号线11显示区1中的布线设计。
47.进一步地,结合图4,为实现移位寄存器9的正常工作,移位电路10分别与移位控制信号线in、第一时钟信号线c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ck2电连接,此时,第一驱动信号线11包括移位控制信号线in、第一时钟信号线c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ck2中的至少一条。例如,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驱动信号线11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c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ck2为例进行示意。
48.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驱动信号线11包括移位控制信号线in、第一时钟信号线ck1和第二时钟信号线ck2时,这部分信号线可以分散设置在不同的第一间隔区7内,以避免某一个第一间隔区7中所需设置的信号线数量过多,进而避免第一间隔区7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5过窄。
4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像素区2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16,像素单元16包括多个子像素17,子像素17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18和发光二极管19,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
5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电路4也可以包括像素电路18,此时,驱动信号线6包括与像素电路18电连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0。即,在第二驱动信号线20所在的第一间隔区7内,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
5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还可以为与像素电路18电连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0释放一些设置空间,此时还可以优化该类驱动信号线在显示区1中的布线设计。
5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18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像素电路18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电连接,第二驱动信号线20包括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即,在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所在的第一间隔区7内,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
53.示例性的,像素电路18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存储电容c1、第一乙晶体管t1~第九乙
晶体管t9。
54.其中,第四乙晶体管t4和第五乙晶体管t5的栅极分别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电连接,第四乙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电连接,第四乙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第五乙晶体管t5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乙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第三乙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
55.第八乙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第八乙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电连接,第八乙晶体管t8的第二极与发光二极管19电连接。第六乙晶体管t6和第七乙晶体管t7的栅极分别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第七乙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第三乙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七乙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第六乙晶体管t6的第一极电连接,第六乙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第三乙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
56.第一乙晶体管t1和第九乙晶体管t9的栅极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电连接,第一乙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电连接,第一乙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三乙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九乙晶体管t9的第一极与第三乙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九乙晶体管t9的第二极与发光二极管19电连接。
57.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电连接,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第三乙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
58.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的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是指在第一间隔区7内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复位信号线,参见图8,显示面板还可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复位信号线vref2,第二复位信号线vref2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电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显示面板中的复位信号线整体呈网格状结构,以减小复位信号线的走线负载,降低压降。
5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7内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可以为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留出足够的设置空间,从而将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更好地设置在第一间隔区7内,以使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与第二复位信号线vref2形成负载更低的网格状结构。
6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18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像素电路18与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电连接,第二驱动信号线20也可以包括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即,在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所在的第一间隔区7内,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
61.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9,上述像素电路18具体可以包括电连接的脉冲调制电路40和压控子电路41。压控子电路41用于调制脉冲调制电路40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以提高脉冲调制电路40中驱动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像素电路18的工作可靠性。
62.其中,脉冲调制电路40包括第二存储电容c2、第十乙晶体管t10~第十六乙晶体管t16,这部分器件与图7所示的像素电路中各器件的连接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63.压控子电路41包括第三存储电容c3、第十七乙晶体管t17~第二十二乙晶体管t22。
64.其中,第十七乙晶体管t17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电连接,第十七乙晶体管t17的第一极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电连接,第十七乙晶体管t17的第二极与第十八乙
晶体管t18的栅极电连接。
65.第十九乙晶体管t19和第二十乙晶体管t20的栅极分别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第十九乙晶体管t19的第一极与驱动信号线dw电连接,第十九乙晶体管t19的第二极与第十八乙晶体管t18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十乙晶体管t20的第一极与第十八乙晶体管t18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十乙晶体管t20的第二极与第十八乙晶体管t18的栅极电连接。
66.第二十一乙晶体管t21和第二十二乙晶体管t22的栅极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电连接,第二十一乙晶体管t21的第一极与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电连接,第二十一乙晶体管t21的第二极与第十八乙晶体管t18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十二乙晶体管t22的第一极与第十八乙晶体管t18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十二乙晶体管t22的第二极与脉冲调制电路40中第十一乙晶体管t11的栅极电连接。
67.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一极板与扫频信号线sweep电连接,第三存储电容c3的第二极板与第十八乙晶体管t18的栅极电连接。
68.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的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是指在第一间隔区7内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压控电源信号线,参见图11,显示面板还可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压控电源信号线vh2

,第二压控电源信号线vh2

与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电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显示面板中的压控电源信号线整体呈网格状结构,以减小扫频信号线的走线负载,降低压降。
6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7内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可以为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留出足够的设置空间,从而将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更好地设置在第一间隔区7内,以使第一压控电源信号线vh2与第二压控电源信号线vh2

形成负载更低的网格状结构。
7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电源信号线5包括用于提供正性电源信号的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的线宽d3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的线宽d4。
7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是指在第一间隔区7内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正性电源信号线,结合图8,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与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电连接且交叉构成网格状结构,以减小正性电源信号线整体的负载。
72.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的线宽,可以为驱动信号线6预留更多的设置空间,进而可以优化驱动信号线6的布线设计。
7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6,第一电源信号线5包括用于提供负性电源信号的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
7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是指在第一间隔区7内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负性电源信号线,结合图8,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二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2,第二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2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2与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电连接且交叉构成网格状结构,以减小负性电源信号线整体的负载。
75.通过减小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可以为驱动信号线6
预留更多的设置空间,进而可以优化驱动信号线6的布线设计。
7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减小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或者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后,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或者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负载会略微增大。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膜层电阻率、或者是调整驱动芯片向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或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提供的电源电压的方式去补偿这种差异。
77.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二极管19的发光亮度是与其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压差决定的,结合图7和图8可以看出,发光二极管19的正极并未直接接收正性电源信号,而是接收像素电路18根据数据信号和正性电源信号转换形而成的一个驱动电压,但发光二极管19的负极则是直接接收负性电源信号。即,正性电源信号对发光二极管19的发光亮度的影响是间接的,而负性电源信号对发光二极管19的发光亮度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因此减小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来为驱动信号线6腾出设置空间,后续在对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负载进行补偿时会更简单一些。
7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电源信号线5包括用于提供正性电源信号的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和用于提供负性电源信号的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
79.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的线宽d3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的线宽d4,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d1小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d2。
80.当第一间隔区7同时设置有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和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时,通过同时减小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和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的线宽,可以避免将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或者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设置的过窄,进而减小与第二间隔区8中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或第一负性电源信号线pvee1之间的负载差异。
8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为避免第一电源信号线5过窄,对走线负载产生较大影响,在第一间隔区7中,第一电源信号线5的线宽可以大于驱动信号线6的线宽。
8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3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8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