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载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26962发布日期:2022-09-24 00:5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载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器作为承载信息输出的重要器件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车载显示器由于其使用环境特殊,温差大、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外界因素的存在对车载显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显示质量高以及画面效果好的优点,将其应用于车载显示器上的想法应运而生。
3.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材料不能自发光,亮度全部依靠背光源提供,因此背光源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品质。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常用背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冷阴极荧光灯两种,但发光二极管显然更适用于车载显示器。据研究发现,在温度量程内,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产生影响,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问题,在低温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图像拖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载设备,根据液晶显示器的温度自动调节最佳的背光亮度,能够有效提升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微控制单元、背光驱动芯片、分压电阻、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热敏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以及通过所述分压电阻接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背光驱动芯片耦接;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接入所述第二电源,所述背光驱动芯片的电流反馈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并接地。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敏电阻检测液晶显示器的温度,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受发光二极管与外部环境温度影响,热敏电阻将反馈电压传输至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将脉冲信号传输至背光驱动芯片,背光驱动芯片通过调节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的方式调节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调节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构建出电信号的传输路径以实现根据液晶显示器温度调节背光亮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中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贴合于所述液晶显示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膜可以实现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并以贴合的方式覆于液晶显示器上,可实现对液晶显示器的均匀加热。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导电密封条、屏蔽玻璃、按键屏蔽板、导电密封圈、滤波器、前机壳、后机壳、窗口玻璃、按键帽、电气接口、滤波器以及主电路
板;其中,所述导电密封条安装于所述前机壳与所述后机壳之间;所述屏蔽玻璃安装于所述前机壳与所述窗口玻璃之间;所述按键屏蔽板安装于所述按键帽与所述前机壳之间;所述导电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电气接口处;所述滤波器置于所述主电路板中。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车载设备的外围设置屏蔽材料,可实现简单有效的电磁屏蔽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电磁干扰,提高所述车载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导电橡胶圈、减震橡胶条、液晶支架、减震橡胶片以及液晶片;其中,所述导电橡胶圈安装于所述后机壳与所述主电路板之间;所述减震橡胶条安装于所述屏蔽玻璃与所述液晶支架之间;所述液晶支架安装于所述液晶片处;所述减震橡胶片设于所述液晶支架前端。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于震动环境中运行属于常态,在主电路板、液晶片等相对脆弱及重要部件处安装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部件,能够有效保护车载设备不被损坏,并降低震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延长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微控制单元采集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反馈电压值,所述反馈电压值为所述液晶显示器在目标温度下的电压值;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所述微控制单元确定所述反馈电压值对应的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制为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发送至所述背光驱动芯片;所述背光芯片根据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控制发光二极管基于所述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设备根据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根据屏幕温度与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调节当前温度下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减小温度变化对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影响,从而减小温度对液晶显示器的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合适的背光亮度还能够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芯片根据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基于所述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包括:所述背光驱动芯片接收到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以调节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基于所述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阐释了背光驱动芯片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占空比发生变化时,对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进行控制的过程,相比于使用可变电阻分压调节发光二极管的电压及
电流,可变电阻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影响阻值,难以精确调节背光亮度;对于发光二极管这种对于电流比较敏感的元件,电流的不稳定会导致背光闪烁,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控制单元采集热敏电阻对应的反馈电压值,所述反馈电压值为所述液晶显示器在当前温度下的电压值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反馈电压值对应的目标温度低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晶在低温下会趋向于晶体态,可简单有效地通过加热的方式解决低温下液晶的物理特性缺陷,导致控制液晶需要的扭曲力上升,液晶的响应速度变慢,升高温度是解决此缺陷的简单有效方法。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反馈电压值所对应的目标温度低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之后,还包括:所述微控制单元每间隔预设周期获取第一反馈电压值,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值为加热一段时间后所采集的反馈电压值;判断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对应的当前温度是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若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值对应的当前温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则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膜停止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所设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若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值对应的当前温度低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则采集下一个周期的第一反馈电压,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对应的当前温度是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的步骤。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低温下控制加热膜对所述液晶显示器加热一段时间后,持续测量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当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后,控制所述加热膜停止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可将液晶显示器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加热膜持续加热产生高温对本技术的车载设备产生损坏。
2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所述微控制单元采集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反馈电压值,所述反馈电压值为所述液晶显示器在目标温度下的电压值;计算模块,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所述微控制单元确定所述反馈电压值对应的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制为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发送至所述背光驱动芯片;控制模块,所述背光驱动芯片根据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控制发光二极管基于所述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
2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2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针对车辆内部特殊的使用环境,本技术车载设备增加了电磁屏蔽、减少震动以及提高液晶显示器温度等措施以适应不同环境,并能有效解决低温环境
下液晶显示器的拖尾问题;根据当前温度与液晶显示器的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自动调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至最佳亮度,可以减小温度变化对液晶显示器背光亮度的影响,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够输出更清晰地图像信息。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拓扑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载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脉冲信号占空比的曲线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膜工作起止条件的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背光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前机壳;2、导电密封条;3、屏蔽玻璃;4、减震橡胶条;5、液晶支架;6、滤波器;7、导电密封圈;8、减震橡胶片;9、按键屏蔽板;10、后机壳;11、导电橡胶圈;100、采集模块;200、计算模块;300、处理模块;400、控制模块;1000、计算机设备;1001、处理器;1002、通信总线;1003、用户接口;1004、网络接口;1005、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示性的”、“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性的”、“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性的”、“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多个屏幕终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屏幕终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28.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设备包含液晶显示器,下面对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作简单介绍。
29.液晶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在常温条件下,呈现出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加热会变成透明液态,冷却后会变成结晶的混浊固态。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光效应,即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使得外光源的透光率发生改变,在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与空间域的彩色重显。液晶本身是不发光的,需要背光源作为外光源,简而言之,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屏幕上均匀排列有液晶分子,液晶分子通过“阻断”和“打开”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来达到显示画面的目的,因此背光模组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30.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有白炽灯、电光面板、发光二极管和冷阴极管等,发光二极管以其优良的特性作为本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为正向电压与正向电流,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与流经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成正比。背光驱动技术是指通过一个boost芯片对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整个显示器的均匀亮度要求。
31.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拓扑图,所述车载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微控制单元以及背光驱动芯片;其中,液晶显示器包括热敏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以准确测量液晶显示器的温度为目的,可将单个热敏电阻置于液晶显示器的中心部位,也可将多个热敏电阻均匀分布于液晶显示器上,温度检测方式不限。热敏电阻所测量的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同时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温度的影响。
32.微控制单元与液晶显示器的热敏电阻连接,微控制单元通过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来间接获取液晶显示器的温度情况。
33.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获取的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变化情况,对背光驱动芯片进行控制。
34.背光驱动芯片根据微控制单元的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变化信息,调节加在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进而改变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是与流经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成正比的,基于此可以在发光二极管的量程内准确调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
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通过温度来驱动控制液晶显示器亮度的整体框架,使得车载装置能够自动采集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并将背光亮度调节至最适合的亮度,可使液晶显示器的图像信息更加清晰地显示,便于用户更加轻松地了解图像信息。
36.请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热敏电阻r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升压电感l、开关二极管、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背光驱动芯片、发光二极管以及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37.液晶显示器包括热敏电阻r0以及发光二极管,热敏电阻r0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电源相连,热敏电阻r0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0的另一端还与微控制单元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38.本技术所使用的热敏电阻r0为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性,n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具有可靠的线性范围。
39.第一电阻r1的阻值由热敏电阻r0的阻值与微控制单元的电压量程同时约束,热敏电阻r0的阻值量程根据车载设备的温度量程决定,例如本技术车载设备的使用温度区间为-40℃~60℃,热敏电阻r0的阻值量程分别为31.25kω和6.25kω,同时根据微控制单元
的电压量程确定第一电阻r1的阻值。利用电阻分压的方式可得到反馈电压uadc的电压值,公式如下:,其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根据上述方式已确定,微控制单元采集的反馈电压最大值为2.5v,由此可通过反馈电压uadc的电压值确定液晶显示器的温度数值。
40.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背光驱动芯片的pwm调光输入引脚连接,用以将pwm调制脉冲发送至背光驱动芯片。
4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并与背光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42.升压电感l的一端接到第二电源,另一端与背光驱动芯片的sw引脚连接并与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43.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一方面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
44.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流反馈输入引脚连接,同时经第二电阻r2接地。
45.背光驱动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
46.在上述电路中,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作用一样,都是起到分压作用,保证其他部分的运行电压在量程范围内;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起到滤波作用,防止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时产生纹波对其它芯片产生影响;升压电感l用于提升加在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增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开关二极管用于在升压过程中以单向导电的特性防止电流倒灌从而保护电路。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背光驱动控制的结构拓扑图的信号流向,设计了背光驱动控制的电路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并清晰地示出各个元件的连接关系。
48.结合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载设备的内部结构图,为车载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与减震结构,以保证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光驱动控制方法能够安全稳定实施。
49.其中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前机壳1与后机壳10,前、后机壳均采用导电率高的铝合金材料;前、后机壳之间安装有导电密封条2;前机壳1后还安装有屏蔽玻璃3;机壳按键处安装有按键屏蔽板9;内部设有滤波器6;电气接口选用导电密封圈7。
50.其中减震结构包括:前机壳后设置导电橡胶圈11;在导电橡胶圈后设有减震橡胶条4;液晶显示器外侧设有液晶支架5,起到保护框作用;在液晶支架5前后设有减震橡胶片8。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磁屏蔽结构在本技术的背光驱动控制车载设备外部设置导电密封结构,形成“法拉第笼”的结构对车载设备进行防护。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车载设备的震动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要设计减震结构来对车载设备进行保护,保证车载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延长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
52.请参见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3.步骤s101,微控制单元采集热敏电阻对应的反馈电压值,反馈电压值为液晶显示
器在目标温度下的电压值。
54.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到的热敏电阻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多个热敏电阻检测液晶显示器的不同区域,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取平均值来作为液晶显示器的温度。此处以一个热敏电阻来举例说明,并根据热敏电阻的测量范围选用尺寸合适的液晶显示器,以达到使用一个热敏电阻所测量的阻值即可代表整个液晶显示器温度的效果。
55.步骤s102,微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
56.在微控制单元中预先存储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此对应关系可以由公式、曲线或表格的方式体现,以能达到查找到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的效果为准,反馈电压值代表屏幕温度,微控制单元的脉冲信号占空比也代表着背光亮度,可根据相应的函数关系计算出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
57.步骤s103,微控制单元确定反馈电压值对应的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制为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发送至背光驱动芯片。
58.脉冲宽度调制(pwm)是指在保存开关周期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脉冲宽度以挑战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脉冲宽度调制利用微控制单元的数字输出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在led照明领域中应用广泛,通过对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制来达到控制模拟电路的目的。
59.请参见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脉冲信号占空比的曲线示意图,用于解释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原理。占空比是指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值,也就是电路释放能量的有效时间与总释放时间的比值。图5显示了三种不同的脉冲信号,例如其中占空比为10%的pwm输出,即在一个信号周期中,10%的时间通,90%的时间断,供电电压为15v的电路,在10%占空比的控制下,实际的电压幅值为1.5v。
60.步骤s104,背光芯片根据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基于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
61.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量程内,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与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成正比,以调节电流的方式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是简单有效的。
62.可选的,背光驱动芯片受脉冲信号占空比控制,当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节为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时,通过改变加在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从而使得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发生改变,以使发光二极管以新的发光亮度进行发光,以达到改变背光亮度的效果。
6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示出了背光驱动控制的工作原理,以采集信号、分析信号、情况处理、采集反馈信号的顺序对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进行实时调整,能够适应温度变化大的使用环境;并通过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得出最适合当前屏幕温度的最佳背光亮度,能在温度变化大的使用环境中适应性调整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使用户获取的图像信息更加清晰。
64.请参见图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s201,微控制单元采集热敏电阻对应的反馈电压值,反馈电压值为液晶显示器在
目标温度下的电压值。
65.s202,若反馈电压值对应的目标温度低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则微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膜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
66.反馈电压值对应的目标温度低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即代表液晶显示器所处的外界环境处于低温环境,低温环境会使得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变得相对迟缓,也就导致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液晶显示器会出现严重的图像拖尾问题。
67.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加热膜为透明可视加热膜,以保证背光源与液晶片之间的光线通过;加热膜的尺寸与液晶显示器的尺寸一致,可使液晶片在加热膜提升温度的过程中均匀受热,避免因为液晶片局部温度不一致而导致输出不准确的温度信息,致使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区域调节后的背光亮度不是最佳背光亮度。
68.s203,微控制单元每间隔预设周期获取第一反馈电压值,第一反馈电压值为加热一段时间后所采集的反馈电压值。
69.第一反馈电压值为加热膜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所采集的反馈电压值,采集的周期可根据时钟进行设置,直到加热膜停止工作时停止采集第一反馈电压值。
70.s204,判断第一反馈电压值对应的当前温度是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所设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
71.采集加热一端时间后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判断加热后的液晶显示器温度是否能够维持液晶显示器正常工作。
72.s205,若第一反馈电压值对应的当前温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则微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膜停止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所设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设第一温度阈值。
73.采集到液晶显示器加热后的温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则证明温度已经能够保证液晶显示器正常运行,微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膜停止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避免持续加热损坏车载设备。
74.s206,若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值对应的当前温度低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则采集下一个周期的第一反馈电压,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反馈电压对应的当前温度是否高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的步骤。
75.若第一反馈电压值对应的当前温度低于所设第二温度阈值,则证明加热效果还不够,需要继续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在下一个周期继续获取第一反馈电压,并判断第一反馈电压所对应的当前温度是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直到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为止,即加热温度达到液晶显示器的合适工作温度。
76.可选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膜工作起止条件的过程示意图,对步骤s201~s206中加热膜的开始工作条件与停止工作条件进行详细描述,t1为所设第一温度阈值,t2为所设第二温度阈值,t1、t2可根据实际运行环境温度进行具体设置。当检测到液晶显示器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微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膜开始工作,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升高,在加热膜工作时周期性地获取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当获取到的液晶显示器的温度达到所设第二温度阈值时,停止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加热,能在低温环境下将液晶显示器的温度保持在所设第一温度阈值和所设第二温度阈值之间。
77.s207,微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
78.s208,微控制单元确定反馈电压值对应的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制为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发送至背光驱动芯片。
79.s209,背光芯片根据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基于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
80.步骤s207~s209在上述背光驱动方法的实施例中已经作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8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在低温环境下液晶显示器的运行策略,在冬季,车辆在户外使用中,低温对于车载显示器来说是在所难免的,低温环境是车载显示器绕不开的难题,车载液晶显示器一部分会出现严重的图像拖尾问题,严重影响用户分辨图像信息,一部分甚至会停止工作。车载设备由于空间和使用环境受限,需要尽量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各个设备的工作,因此在液晶显示器上加装加热膜,将温度控制在一定使用范围内,可使液晶显示器在外界低温环境中也能正常使用。
82.请参见图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驱动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车载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00、计算模块200、处理模块300、控制模块400。
83.采集模块100,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采集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反馈电压值,所述反馈电压值为所述液晶显示器在目标温度下的电压值;计算模块200,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屏幕温度与不同最佳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不同反馈电压值与不同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300,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确定所述反馈电压值对应的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制为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将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发送至所述背光驱动芯片;控制模块400,用于所述背光驱动芯片根据所述最佳脉冲信号占空比调节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基于所述调节后的电流进行发光。
8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反馈电压值来采集液晶显示器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此温度下的最佳背光亮度,计算出达到此背光亮度所需要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并通过pwm调光方式,以调节脉冲信号占空比的方式调节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而将背光亮度调节至最佳背光亮度,通过这种方式,液晶显示器可以根据温度自动调节最佳的屏幕亮度,减小温度对背光亮度的影响,提升液晶显示器图像的清晰度。
8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9所示实施例的所述定位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9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86.请参见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
87.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88.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89.其中,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90.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利用各种借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10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91.其中,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10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0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一种背光驱动控制方法的应用程序。
9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93.在图9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一种基于热电堆温度标定方法的应用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94.一种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9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9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技术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技术,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
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
9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98.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99.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00.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01.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0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103.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