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27457发布日期:2022-09-24 01:0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教育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进行进行辅助阅读写作能力学习,多借助课本和课外教,存在缺陷:
3.1.课本和教辅书为统一发行资料,无法匹配学生的个性化提升训练需求;
4.2.课本和教辅书提供参考答案,但不提供阅读理解解题步骤和命题作文写作步骤的细分流程解析,学生缺乏循序渐进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个性化辅助指导;
5.3.课本和教辅书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制,但并没有给出一套可参考的k12阅读写作等级标准,需由学生自行梳理,梳理能力欠缺的学生因此缺少一条稳步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参考主线。
6.4.课本和教辅书中,阅读理解和命题写作两类内容无明显关联,学生在学习阅读和写作时,无法相互赋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及装置,用以弥补上述课本和教辅书中的缺陷,辅助学生稳步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8.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包括:
9.设置系统数据资源;
10.将阅读理解和命题写作流程设置流程节点,所述流程节点以画布形式呈现;
11.流程节点内建立阅读理解和命题写作的训练细分等级,依据细分等级,匹配关联对应的讲解小视频,包括:阅读理解资料、命题作文范文;
12.为学生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在屏幕上点击流程节点,进行学生训练;
13.存储训练过程中的错误案例,分析错误类型以供复盘参考;
14.根据错误类型和训练结果,进行评分。
15.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系统数据资源包括:外部的高度匹配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和内部的学生训练过程中留下的数据资源。
16.在一些实施例所述为学生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包括:
17.设置初始诊断模块,预设专家经验转化的系统算法,由系统算法为学生诊断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亦可根据专家经验进行人工,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以及
18.根据历史练习后的测评结果得分,为学生微调匹配更合适的训练素材。
19.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学生训练流程包括:
20.大流程,指学生进行某级别水平的阅读或写作能力训练,该级别训练达标则晋级训练,否则维持该级别水平训练;或
21.小流程,指学生在该级别内依次按流程顺序进行某节点的训练,该节点训练过关则进行下一节点训练,否则重复该节点训练。
22.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装置,包括:显示器、触屏笔、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23.依据上述实施例,可实现:
24.(1)辅助学校语文教学,方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写作核心能力的个性化自助训练;
25.(2)降低学生挑战难度,将传统阅读写作学习流程细分,方便精准微调个性化自助训练;
26.(3)降低人工干预难度,依据阅读写作能力测评参考标准,由系统算法代为辅助与调配;
27.(4)降低人工搜索难度,将训练匹配场景、素材、范文及解析视频集成,方便随时调用;
28.(5)使用画布呈现,增强阅读与写作间的关联,更为有效支持个性化自助训练。
附图说明
29.图1为将阅读理解和命题写作流程设置流程节点示意图;
30.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学生训练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32.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33.根据第一方面,参考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方法,包括:
34.设置系统数据资源;
35.将阅读理解和命题写作流程设置流程节点,所述流程节点以画布形式呈现;
36.流程节点内建立阅读理解和命题写作的训练细分等级,依据细分等级,匹配关联对应的讲解小视频,包括:阅读理解资料、命题作文范文;
37.为学生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在屏幕上点击流程节点,进行学生训练;
38.存储训练过程中的错误案例,分析错误类型以供复盘参考;
39.根据错误类型和训练结果,进行评分。
40.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系统数据资源包括:外部的高度匹配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和内部的学生训练过程中留下的数据资源。
4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为学生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包括:
42.设置初始诊断模块,预设专家经验转化的系统算法,由系统算法为学生诊断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亦可根据专家经验进行人工,匹配合适的训练素材;以及
43.根据历史练习后的测评结果得分,为学生微调匹配更合适的训练素材。
44.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学生训练流程包括:
45.大流程,指学生进行某级别水平的阅读或写作能力训练,该级别训练达标则晋级训练,否则维持该级别水平训练;或
46.小流程,指学生在该级别内依次按流程顺序进行某节点的训练,该节点训练过关则进行下一节点训练,否则重复该节点训练。
47.以上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48.1.丰富度增强:用一个画布解决所有问题;而系列读写思维可视化画布则针对具体流程步骤更加细分,每个阅读或写作的流程节点至少有1个思维可视化画布及引导技术对应,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加具有针对性。
49.2.功能/范围增加:读写思维可视化画布,全面训练阅读与写作所涉及的发散思维、关联思维、结构化思维、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等五大思维。
50.综上,本技术基于认知科学原理,抽取阅读和写作的抽象思维过程中的核心动作,使内隐的思考流程显性化,即用一系列流程画布方法将思考方法及路径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依流程画布简单操作,循序渐进完成阅读和写作核心能力的训练;将系统数据库中的场景、素材等设置关联关系,并将学生训练过程中的错因类型及解题步骤中的共性予以数字化,持续迭代优化系统算法,由系统代为快速匹配与诊断,降低人工干预难度,以此来达成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的训练;将图示技术的绘制、呈现、传播、存储、交互、共享、修改等it化,结合大数据ai等先进科技,使加速阅读和写作流程其智能化,最大限度替代人工。
5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辅助学习装置,包括:显示器、触屏笔、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光盘、硬盘等,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程序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程序,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外,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另一计算机、磁盘、光盘、闪存盘或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通过下载或复制保存到本地设备的存储器中,或对本地设备的系统进行版本更新,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即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
53.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