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9798发布日期:2022-12-21 00:4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可移动显示屏通常采用移动支架安装显示屏主机,显示屏主机内置有音响组件等,音响组件需要真用较大空间,使得显示屏主机整体厚度和重量较大,不利于显示屏主机的移动,会影响大尺寸显示屏的稳定性。音响组件受到显示屏主机厚度和预留空间的限制,尺寸和厚度较小,出声方向受限,会影响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音响组件受到显示屏主机厚度和预留空间的限制,会影响音质效果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5.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多个出声孔;
6.音响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音响组件朝向所述出声孔设置;
7.多个滚轮,滚动支撑所述基座;
8.升降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以及,
9.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音响组件可拆卸电连接。
10.通过在基座中安装与显示屏可拆卸电连接的音响组件,实现音频输出,从而不需要在显示屏中集成音响组件,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屏的厚度,减小显示屏的体积和重量,继而有利于提高显示屏在升降架上的稳定性。而且,这样能够避免音响组件的尺寸受限于显示屏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增大音响组件的尺寸,且方便布置音响组件的出声方向,有利于提高音响组件的音频效果,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响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音响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左右声道效果。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响组件包括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和所述低音喇叭沿所述基座的边长方向布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实现高低音效果。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盒体和扣合于所述盒体上的盖板,所述盒体的内腔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出声孔开设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容纳音响组件。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中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盒体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升降架穿过的第一开孔,所述升降架伸入所述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各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盖板上对应各所述滚轮的位置均开设有供所述滚轮伸出的第二开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基座的稳定性。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中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模组的第一电路板和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升降架中安装有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连接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减小显示屏的厚度与重量。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显示模组和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音响组件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音响组件电连接,所述机壳与所述升降架可拆卸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减小显示屏厚度,且便于显示屏的安装与拆卸。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周上可拆卸安装有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摄像组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避免摄像组件占用显示屏内部空间。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组件靠近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凸台配合卡入的凹槽。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便于定位摄像组件与机壳的连接位置。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嵌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多个导电件,所述摄像组件上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导电件抵接导通的导电弹针。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方便摄像组件与显示屏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基座和滚轮的爆炸图;
32.图3为图1中升降架和连接线的爆炸图;
33.图4为图1中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35.图6为图4中显示屏的爆炸图;
36.图7为图1中摄像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8.10-基座;101-容纳腔;11-盒体;1101-出声孔;1102-第一开孔;12-盖板;120-第二开孔;13-支撑板;
39.20-升降架;21-立杆;22-滑座;23-挂载件;24-支撑臂;25-安装座;251-连接座;2511-卡块;26-把手;
40.30-显示屏;31-显示模组;32-机壳;320-凹槽;321-框体;322-背板;3221-安装台;3222-安装槽;3223-卡位槽;33-第二电路板;34-导电件;35-第二插接头;
41.40-音响组件;41-低音喇叭;42-高音喇叭;
42.50-第一电路板;51-电源接口;52-电池;53-第一插接头;54-指示灯;55-连接线;551-第一插头;552-第二插头;
43.60-摄像组件;61-凸台;62-导电弹针;
44.7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显示装置包括基座10、升降架20、显示屏30和音响组件40,基座10具有容纳腔101,基座10上开设有多个出声孔1101,各出声孔1101与容纳腔101连通;音响组件40安装于容纳腔101中,且音响组件40朝向出声孔1101设置;滚轮70滚动支撑基座10,以便于移动显示装置;升降架20安装于基座10上,显示屏30安装于升降架20上,显示屏30与音响组件40可拆卸电连接,以方便显示屏30与音响组件40安装与拆卸,便于显示装置的维护。通过在基座10中安装与显示屏30可拆卸电连接的音响组件40,实现音频输出,从而不需要在显示屏30中集成音响组件,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屏30的厚度,减小显示屏30的体积和重量,继而有利于提高显示屏30在升降架20上的稳定性。而且,这样能够避免音响组件40的尺寸受限于显示屏3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增大音响组件40的尺寸,且方便布置音响组件40的出声方向,有利于提高音响组件40的音频效果,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5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音响组件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音响组件40分别安装于基座10的相对两侧。这样能够实现左右声道音频播放需求,有利于提高音频播放效果。可选地,多个出声孔1101分成两组,两组出声孔1101分别位于基座10的相对两侧,如此,可保障基座10两侧音响组件40发声均衡一致。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音响组件40包括低音喇叭41和高音喇叭42,高音喇叭42和低音喇叭41沿基座10的边长(长度或宽度)方向布局。通过高音喇叭42能够播放高频声音,通过低音喇叭41能够播放低频声音,从而有助于提高音频效果。高音
喇叭42和低音喇叭41沿基座10的边长方向布局,这样能够使得低音喇叭41和高音喇叭42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以便于减小基座10的厚度。
5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基座10包括盒体11和盖板12,盖板12扣合于盒体11上,盒体11的内腔形成容纳腔101,出声孔1101开设于盒体11的侧壁上。这样通过盖板12与盒体11扣合,能够将盒体11的开口密封,避免音响组件40外露,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保障基座10的美观。
5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盒体11中安装有支撑板13,盖板12位于盒体11远离显示屏30的一侧,盒体11上开设有用于供升降架20穿过的第一开孔1102,升降架20的一端伸入盒体11内,并与支撑板13相连;各滚轮70安装于支撑板13上,盖板1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120,多个第二开孔120与多个滚轮70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开孔120供滚轮70伸出。这样利用支撑板13与升降架20和各滚轮70连接,能够提高升降架20的稳定性,避免盒体11与盖板12直接受力,并防止盒体11和盖板12变形损坏。而且,这样使得盒体11与盖板12的结构相对简单,并能够避免盒体11内形成空腔,影响音响组件40效果。
54.可选地,支撑板13为配重板,如此,能够增加基座10的重量,以便于提高基座10的稳定性,保障显示装置的稳定。支撑板13可以是金属板,如钢板等,如此,可保障支撑板13的重量和结构强度。
55.可选地,支撑板13的两端分别设有缺槽,各音响组件40置于相应缺槽中。如此,能够避免支撑板13占用盒体11中容纳腔101的深度,减小基座10厚度,使得支撑板13的重量和结构强度分布均,有利于提高基座10的稳定性。
56.可选地,滚轮7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滚轮70呈矩形阵列设置。如此,能够保障基座10的稳定性。
57.可选地,滚轮70为万向轮,如此,便于控制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方便移动显示装置。万向轮上设有刹车件,如此,在显示装置停止移动时,能够通过刹车件将万向轮锁定,防止基座10移动导致显示屏30磕碰损伤,保障显示屏30的安全。
5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容纳腔101中安装有第一电路板50和电源接口51,第一电路板50用于驱动显示模组31,电源接口51用于供电源线插接连接,电源接口51与第一电路板50电连接;请一并参阅图4,升降架20中安装有连接线55,连接线55电连接显示屏30与第一电路板50。这样能够实现利用电源线连接电源接口51与外部电路,以便为显示装置供电。将第一电路板50和电源接口51设置在容纳腔101中,能够进一步减小显示屏30的尺寸和重量,且能够减小显示屏30的发热量,有利于降低显示屏30的温度,提高显示屏30的实用寿命。具体地,第一电路板50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板13上,如此,有利于保障第一电路板50安装位置的稳定,且有利于利用支撑板13对电路板进行散热。
59.可选地,容纳腔101中安装有电池52,电池52与第一电路板50电连接,如此,可通过电池52为显示屏30和音响组件40供电,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要求。具体地,电池52与支撑板13相连,将电池52安装于支撑板13上,一方面,能够增加支撑板13的重量,提高基座1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支撑板13为电池52散热,保障电池52的安全。
60.可选地,支撑板13上开设有容置槽,电池52安装于容置槽中,如此,便于电池52安装位置的定位,有利于保障电池52安装位置的稳定。
6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及图6,显示屏30包括机壳32、显示模组
31和第二电路板33,显示模组31安装于机壳32中,第二电路板33用于驱动显示模组31,第二电路板33安装于机壳32内,且第二电路板33与显示模组31和音响组件40电连接;机壳32与升降架20可拆卸连接,这样在运输和维护时,可便于将显示屏30拆卸下来。具体地,第二电路板33的电源输入端口与第一电路板50电连接,第二电路板33的音频信号输出端口与音响组件40电连接,能够实现为第二电路板33和音响组件40供电,驱动显示模组31和音响组件40。
6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6及图7,机壳32的外周上可拆卸安装有摄像组件60,摄像组件60与第二电路板33电连接。如此,能够避免占用显示屏30尺寸,便于显示屏30的加工,且方便摄像组件60的安装与拆卸;通过摄像组件60进行拍照或录像,增加显示装置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摄像组件60通过磁吸或卡扣固定于机壳32上,如此,能够实现摄像组件60与机壳32的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机壳32上设有多个磁吸位,这样可以选择适合的磁吸位安装摄像组件60。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多个卡扣位,来满足摄像组件60不同安装位置的需求。
6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及图7,摄像组件60靠近机壳32的一侧设有凸台61,机壳32上设有凹槽320,凹槽320供凸台61配合卡入,如此便于定位摄像组件60在机壳32上的位置。
6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及图7,机壳32上嵌设有多个导电件34,各导电件34与第二电路板33电连接,摄像组件60上设有多个导电弹针62,各导电弹针62与相应导电件34抵接导通。如此,能够在摄像组件60与机壳32连接固定时,实现导电弹针62与导电件34的自动抵接导通,以实现摄像组件60与第二电路板33的电连接,且能够避免干扰摄像组件60的拆卸。可选地,导电件34位于凹槽320内,导电弹针62位于凸台61上,如此,在凸台61卡入凹槽320时,即可实现导电件34与导电弹针62的对位抵接。
6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6,机壳32包括框体321和背板322,显示模组31置于框体321中,背板322扣合于框体321靠近升降架20的一侧。如此,便于机壳32的加工和显示屏30的装配。
6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盒体11上嵌设安装有指示灯54,指示灯54用于指示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此,便于用户识别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
6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升降架20包括立杆21、滑座22和挂载件23,立杆21竖立安装于支撑板13上,滑座22滑动安装于立杆21上,机壳32与滑座22可拆卸连接,挂载件23用于挂载滑座22,以实现滑座22高度位置的悬停,挂载件23的一端与立杆21相连,挂载件23的另一端与滑座22相连。这样可以通过手动升降显示屏30,带动滑座22在立杆21上升降,调节滑座22的升降高度,实现对显示屏30高度位置的调节。可选地,挂载件23为弹簧、发条等,如此,可通过挂载件23的拉力平衡显示屏30的重力,以便在显示屏30升降后,实现显示屏30位置的悬停。
6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3,升降架20还包括支撑臂24和安装座25,安装座25安装于支撑臂24上,安装座25与机壳32可拆卸连接,支撑臂24与滑座22相连。如此,能够将显示屏30安装于滑座22上。可选地,支撑臂24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和第三支臂,第一支臂与滑座22相连,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铰接相连,第三支臂与第二支臂铰接相连,第二支臂相对于第一支臂的旋转轴线与第三支臂相对于第二支臂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如此,便
于调节显示屏30的偏转角度和俯仰角度。当然,也可采用球铰结构连接支撑臂24与显示屏30,实现显示屏30角度的调节。
69.可选地,立杆21中开设有通孔,通孔沿立杆2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座22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滑动置于通孔中;立杆21的一侧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条形槽,条形槽位于立杆21远离基座10的一端,条形槽沿立杆2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一支臂相连,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伸入条形槽,并与第一连接臂相连;挂载件23与第一连接臂相连。如此,能够实现滑座22与显示屏30的连接。
70.可选地,立杆21远离基座10的一端安装有把手26,这样可以通过把手26拉动显示装置,以便于显示装置的移动。把手26密封通孔远离基座10的一端,如此,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到通孔中,且能够防止滑座22从通孔滑出。
71.可选地,安装座25上设有连接座251,连接座251的边缘设有多个卡块2511,背板322上凸设有安装台3221,安装台3221上开设有安装槽3222和多个卡位槽3223,安装槽3222供连接座251置入,卡位槽3223位于安装槽3222底部,各卡位槽3223供相应的卡块2511配合卡入。通过安装台3221能够增强背板322与安装座25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通过安装槽3222与连接座251配合,便于定位连接位置;通过采用多个卡位槽3223分别与多个卡块2511配合,能够将背板322卡合固定于安装座25上。
7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连接线55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50和音响组件40电连接,连接线5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33电连接。如此,可实现第一电路板50和音响组件40与第二电路板33的电连接。可选地,支撑板13上安装有第一插接头53,第一插接头53与第一电路板50和音响组件40电连接,连接线55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551,第一插头551与第一插接头53插接相连,连接线5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头552,第二插头552与第二插接头35插接相连。这样利用第一插接头53与第一插头551插接,第二插接头35与第二插头552插接,方便显示屏30与第一电路板50的电连接,且便于显示屏30、升降架20和基座10的拆卸和装配。可选地,连接线55为弹簧线,连接线55穿设于通孔中,在滑座22升降的过程中,弹簧线能够拉伸或收缩,以适应显示屏30的高度位置。
7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