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展览的小型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7953发布日期:2023-02-21 17:4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展览的小型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展览的小型换电站。


背景技术:

2.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完成了弯道超车,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换电站作为新能源产业后起的新星,亦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3.市面上已运营的换电站一般着落于城市端,换电站尺寸基本都在40m2以上,面向运营服务,不利于普通大众去了解换电站。大众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换电车辆时,内心依旧相当疑虑,对于换电原理依旧很是陌生,不明白换电站究竟是如何完成换电工作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普及大众消费者对换电站的认知,消除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困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可以用于4s店、体验馆等地展览的小型换电站,让消费者对换电站的换电流程进行直观的了解。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展览的小型换电站,包括换电箱体,换电箱体内设有换电腔,换电腔的侧壁上设有直观窗口,换电腔内设有用于支撑汽车底盘的第一固定支撑座与第二固定支撑座,第一固定支撑座与第二固定支撑座之间形成有第一槽位与第二槽位,第二槽位内设有用于将汽车底盘顶升地抬车机构,第一槽位内设有用于将汽车底盘上的模型电池包装卸地换电小车机构。
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换电小车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二滑块、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二支撑板、第二轴承座、固定销以及解锁器,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二基座上,第二丝杠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第二丝杠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二轴承座上,第二滑块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二滑块,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板,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二基座,第四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板,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交叉铰接,固定销与解锁器均安装于第二支撑板上。
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抬车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安装于第一基座上,第一丝杠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第一丝杠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一轴承座上,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板,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基座,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铰接。
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换电箱体内设有控制腔,控制腔与换电腔通过隔板间隔,控制腔内设有用于控制抬车机构与换电小车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
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控制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启闭控制腔的logo活动推板。
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换电腔的前侧壁与右侧壁上分别设有直观窗口,第一槽位的
槽口与换电腔的前侧壁对应,第二槽位的槽口与换电腔的右侧壁对应,直观窗口上设有夹胶玻璃。
12.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支撑座与第二固定支撑座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汽车底盘的限位块。
13.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换电箱体的占地面积﹤6m2,换电箱体的重量≤800kg。
14.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抬车机构有两组,分别设于换电小车机构的两侧。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换电腔的侧壁上设有直观窗口,便于消费者直接观看换电站的换电原理,有效普及大众消费者对换电站的认知,消除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困惑,有助于大众能够更容易接受这种产品带来的体验,且小孩也可以直接参观换电站的动作原理,增加孩子们对机械的认识,开发孩子们的脑洞。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电小车机构主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抬车机构主视图。
20.1、换电腔;11、第一固定支撑座;12、第一槽位;13、第二槽位;14、抬车机构;140、第一基座;141、第一电机;142、第一丝杠;143、第一滑块;144、第一连杆;145、第二连杆;146、第一支撑板;147、第一轴承座;15、换电小车机构;150、第二基座;151、第二电机;152、第二丝杠;153、第二滑块;154、第三连杆;155、第四连杆;156、第二支撑板;157、第二轴承座;158、固定销;159、解锁器;16、第二固定支撑座;17、直观窗口;18、限位块;2、控制腔;21、logo活动推板;3、汽车底盘;31、模型电池包;4、隔板;5、换电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展览的小型换电站,包括换电箱体5,换电箱体5内设有换电腔1,换电腔1的侧壁上设有直观窗口17,换电腔1内设有用于支撑汽车底盘3的第一固定支撑座11与第二固定支撑座16,第一固定支撑座11与第二固定支撑座16之间形成有第一槽位12与第二槽位13,第二槽位13内设有用于将汽车底盘3顶升地抬车机构14,第一槽位12内设有用于将汽车底盘3上的模型电池包31装卸地换电小车机构15。以上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23.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换电腔1的侧壁上设有直观窗口17,便于消费者直接观看换电站的换电原理,有效普及大众消费者对换电站的认知,消除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困惑,有助于大众能够更容易接受这种产品带来的体验,且小孩也可以直接参观换电站的动作原理,增加孩子们对机械的认识,开发孩子们的脑洞。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换电站主要用于4s店、体验馆等地展览,是以模拟真实的换电站进行布局设计采用全新的结构,以展览的方式直观展示换电站换电原理,因此,仅以汽车底盘3及汽车底盘3上的模型电池包31作为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无需整辆汽车。
25.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3置于第一固定支撑座11与第二固定支撑座16上悬空支撑,通过抬车机构14模拟抬升,当达到抬车点位后,换电小车机构15负责将汽车底盘3上的模型电池包31拆下,大众消费者可以从直观窗口17直接观看整个流程。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电小车机构15包括第二基座150、第二电机151、第二丝杠152、第二滑块153、第三连杆154、第四连杆155、第二支撑板156、第二轴承座157、固定销158以及解锁器159,第二电机151安装于第二基座150上,第二丝杠152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电机151的输出端,第二丝杠152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二轴承座157上,第二滑块153与第二丝杠152螺纹连接,第三连杆154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二滑块153,第三连杆154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板156,第四连杆155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二基座150,第四连杆155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板156,第三连杆154与第四连杆155交叉铰接,固定销158与解锁器159均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56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第二电机151驱动第二丝杠152转动,进而驱动第二滑块153在第二丝杠152上移动,第二滑块153带动第三连杆154动作,第三连杆154带动第四连杆155动作,在第三连杆154与第四连杆155配合作用下,带动第二支撑板156升降,第二支撑板156上的固定销158用于与汽车底盘3定位,解锁器159用于将模型电池包31进行解锁拆下。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是以模拟的方式具象化还原换电站运行原理,其中,模型电池包31是通过电磁锁的方式安装在汽车底盘3上,解锁器159可以使模型电池包31上的电磁锁解锁。即初始状态下,模型电池包31安装在汽车底盘3上,更换模型电池包31时,第二电机151驱动第二支撑板156上升,当解锁器159与电磁锁对应时,可解锁拆下模型电池包31。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车机构14包括第一基座140、第一电机141、第一丝杠142、第一滑块143、第一连杆144、第二连杆145、第一支撑板146以及第一轴承座147,第一电机141安装于第一基座140上,第一丝杠142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一电机141的输出端,第一丝杠142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一轴承座147上,第一滑块143与第一丝杠142螺纹连接,第一连杆144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143,第一连杆144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板146,第二连杆145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基座140,第二连杆145的第二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板146,第一连杆144与第二连杆145交叉铰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第一电机141驱动第一丝杠142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滑块143在第一丝杠142上移动,第一滑块143带动第一连杆144动作,第一连杆144带动第二连杆145动作,在第一连杆144与第二连杆145配合作用下,带动第一支撑板146升降,实现将汽车底盘3进行模拟抬升。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箱体5内设有控制腔2,控制腔2与换电腔1通过隔板4间隔,控制腔2内设有用于控制抬车机构14与换电小车机构15工作的控制机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抬车机构14与换电小车机构15工作。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腔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启闭控制腔2的logo活动推板2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检修人员维护。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电腔1的前侧壁与右侧壁上分别设有直观窗口17,第一槽位12的槽口与换电腔1的前侧壁对应,第二槽位13的槽口与换电腔1的右侧壁对应,直观窗口17上设有夹胶玻璃。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大众消费者可以从直观窗口17直接观看第一槽位12与第二槽位13,使得抬车机构14与换电小车机构15工作时换电动作可清晰的展现,
既保证了展示的透光性,又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撑座11与第二固定支撑座16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汽车底盘3的限位块18。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限位块18对汽车底盘3进行限位。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箱体5的占地面积﹤6m2,换电箱体5的重量≤800kg。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其整体结构体型小、重量轻,可布置在4s店、体验馆等展厅。
34.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换电站尺寸基本都在40m2以上,面向运营服务,不利于普通大众去了解换电站,本实用新型采用与真实换电站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并对换电站非重要剖析对象进行了删减,对于放置场地大大降低了要求。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车机构14有两组,分别设于换电小车机构15的两侧。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抬升汽车底盘3时更平稳。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部件采用静音式材料设计,且换电箱体5采用隔音设计,不会对环境产生过度的噪声。
3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