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发光的显示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7310发布日期:2023-04-21 18:5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发光的显示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数字显示器,尤其指一种混合发光的显示屏结构。


背景技术:

1、显示屏发光方式包括侧背发光和底背发光方式,侧背发光原理是将发光组件成条状安放在显示屏的四周、上下或左右两侧,依靠导光板和背面反光板使得光线在一个平面内向外均匀发光,成为一个各个位置均匀发光的面光源,底背光源发光方式指的是led安装在光源底部。

2、数字显示器通常采用的是侧背光的发光方式,但这种发光方式存在的缺点为在显示屏上光的均匀性不好,其中心区域的亮度要稍微低于四周,容易出现漏光现象。

3、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16596814 u,申请公布日:2022.05.2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背光的数字显示器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的均匀性,且不会出现漏光现象的底背光的数字显示器结构。它包括显示器本体,所述显示器本体的表面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内部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凹槽一的开口处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发光组件置于pcb板背对显示屏的一面上,所述显示屏上设有与发光组件相匹配的透光字块区域,所述pcb板上且位于透光字块区域与发光组件之间设有pcb板通孔。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数字发光区过于集中,光源均匀度较差,使发光效果刺眼,功能单一,而且厚度较厚,降低使用便利性。

4、综上所述,显示屏光源均匀度差、刺眼易造成眼部不适、功能单一和使用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光源均匀度差、刺眼易造成眼部不适、功能单一和使用便利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光源均匀度、眼睛使用舒适、多功能和便于使用的混合发光的显示屏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混合发光的显示屏结构,包括底板、导光板和显示板,导光板的结构形状为环形状,底板上连接有pcb板和反光板,反光板上连接有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均与pcb板电连接,导光板的一侧与反光板连接,导光板的另一侧连接有显示板,显示板上设有数显区和照明区,发光组件一的位置与数显区、照明区对应布置,发光组件二跟随导光板的内壁环形均匀布置。

4、底板上连接了反光板,pcb板置于底板和反光板之间,同时环形的导光板的一侧面连接在反光板上,使反光板的中间区域被环形导光板的空腔处框出用于放置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均穿过反光板电连接pcb板,进而通过pcb板控制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的照明,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在反光板上发出光源并被反光板反射向显示板和导光板。导光板的另一侧连接了显示板,通过显示板上的数显区的发光组件一发出的光亮显示数字、通过显示板上的照明区的发光组件一发出光亮可用于照明,使结构通过底背光源实现显示精确清晰的数字和照明方多功能效果。同时发光组件二连接在靠近导光板环形内壁处,即通过发光组件二使光亮从导光板的侧面显示处形成环形轮廓光,使结构通过侧背光源形成均匀的环形光圈,进而显示照明设备达到数字、照明效果同时拥有均匀的侧面光圈轮廓,光源均匀、清晰,增加了发光面积、减小刺眼度,达到便利使用、实用和美观的效果。

5、作为优选,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为灯柱结构,发光组件一包括数字管和照明管,数字管由七个灯柱组成且结构形状为8字形,数显区处设有数字显示块,数字显示块的一侧与显示板连接,数字显示块的另一侧与反光板相贴,数字显示块上设有显示孔,显示孔设有七个,显示孔连通显示板和数字显示块,数字管置于显示孔内。发光组件一和发光组件二由若干个灯柱结构并与pcb板电连组成,使pcb板控制灯柱的明暗,发光组件一的灯柱中包括了数字管和照明管,数字管为用于组成和显示数字的灯柱光源聚集在数显区,照明管用于照亮的灯柱光源聚集在照明区。其中数字管由七个灯柱组成且排列为8字形,使用中可根据需要使用若干组七个灯柱以适应所需数字量。数显区设置了数字显示块,数字显示块的表面上设置了七个显示孔,用于放置七个灯柱,同时数字显示块的一侧连接在显示板上、另一侧紧贴在反光板上,防止显示孔漏光影响显示效果,保障每个显示孔内发光的均匀度,达到显示清晰、明确的效果。

6、作为优选,显示孔的孔径由反光板至显示板的方向上逐渐变大。显示孔的孔壁均为斜面状,使孔的口径由与反光板相贴的一侧至连接显示板的一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大,进而增加显示孔内灯柱的出光率,使光效利用更大化进而数字显示更加清晰明确。

7、作为优选,照明区处设有照明柱,照明柱上设有照明孔,照明柱的一侧与显示板连接,照明柱的另一侧与反光板相贴,照明管置于照明孔内。照明柱连接在显示板上且另一侧与反光板相贴,反光板上的照明管置于照明柱内,通过照明柱实现发光照射,进而实现照明同时照明柱与数字显示板相隔开,防止影响数字的显示,达到照明的效果、提高实用性,同时增大了发光区域以平衡数字显示时的光感,降低看向数字时刺眼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

8、作为优选,照明孔的孔径由反光板至显示板的方向上逐渐变大。照明孔的孔壁均为斜面状,使孔的口径由与反光板相贴的一侧至连接显示板的一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大,进而增加照明孔内灯柱的出光率,使光效利用更大化。

9、作为优选,照明柱包括照明柱一和照明柱二,照明柱一设有若干个且沿着显示板的边缘环形均匀布置。照明柱由照明柱一和照明柱二组成,照明柱一设有若干个且环形均匀间距布置在显示板上,使照明柱一内的灯柱照明发光效果均匀,达到提高整体照明强度和均匀度的效果。

10、作为优选,照明柱一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显示板连接,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照明柱一。相邻的照明柱一之间连接了加强筋,进而达到提高照明柱一的结构强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11、作为优选,照明柱二设有若干个且相互连接,照明柱二置于数字显示板的一侧。照明柱二为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结构形状,使照明柱二的结构强度增大,照明管置于照明柱二内且置于数字显示板的一侧,达到扩大照明面积的效果。

12、作为优选,导光板包括光圈环和连接环,连接环套接在光圈环内,连接环的厚度小于光圈环,显示板与导光板嵌接,连接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侧背发光定位槽和底背发光定位槽,照明柱一与底背发光定位槽嵌接。导光板由光圈环和连接环组成,连接环的外表面与光圈环的内壁连接使连接环套接在光圈环内,连接环的厚度小于光圈环,使连接环和光圈的一侧共同与反光板连接后、另一侧形成高差,进而显示板可嵌入导光板并表面与连接环相贴、侧面(弧形面)与光圈环的内壁相贴,进而加强连接效率和连接结构强度,同时可规范和增加导光板的发光位置,使显示板一侧的导光板也可显示光圈亮度,提高美观和实用性,同时连接环的环形内壁上设置了若干的内陷的底背发光定位槽和侧背光定位槽,进而使导光板与显示板连接时,照明柱一可快速卡入底背光定位槽而发不易发生转动,防止显示板在导光板上移位导致对光不准,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光源位置的精确度。

13、作为优选,发光组件二置于侧背发光定位槽内,加强筋与导光板的内壁相贴,加强筋上设有侧背发光让位槽,侧背发光定位槽与侧背发光让位槽的位置相对。 加强筋的两端连接在照明柱一上时侧面与连接环的内壁相贴,同时加强筋的表面设置了侧背发光让位槽,通过侧背发光定位槽与侧背发光让位槽的位置相对镜像布置形成一个框形槽,进而将置于其中的发光组件二封闭在内,通过加强筋的遮挡使发光组件二的灯柱只能通过导光板进行发光,保障发光均匀性和防止漏光。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示屏具有多功能性,光源均匀、清晰,增加了发光面积、减小刺眼度,防止漏光,结构便于快速拆装,达到便利使用、实用和美观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