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5795发布日期:2024-03-18 18:0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各种智能设备上广泛使用的显示面板,多以移位寄存器进行基础进行驱动,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高集成度、高可控性以及低成本。而移位寄存器又以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为基础,tft的特性受外界温度、施加电压等影响很大,因此,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质量高度依赖tft的性能,继而tft的性能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产生影响。

2、然而,现有的移位寄存器中通常存在tft漏电的问题,容易导致移位寄存器驱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能够改善移位寄存器中的晶体管漏电流的问题,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

3、启动单元,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在第一启动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以及在第二启动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

4、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将时钟信号输出至像素电路,所述时钟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像素电路;

5、隔离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将第一输入电压信号或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第二节点;

6、第一复位单元,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将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7、电势补偿单元,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电势补偿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将补偿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以补偿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势,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用于表示相邻的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的脉冲的结束时刻与所述时钟信号的脉冲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所述电势补偿单元包括储能元件。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

9、第二复位单元,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将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

11、钳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单元向所述第一节点写入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之后,根据钳位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单元包括:

13、第一隔离子单元,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电压信号写入所述第二节点;

14、第二隔离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将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所述第二节点;

15、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子单元的输出电流能力大于所述第一隔离子单元。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子单元包括:

17、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入电压信号;

18、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19、所述第二隔离子单元包括:

20、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

21、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22、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大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所述第一电极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元件包括:

24、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所述补偿信号。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容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电容串联。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势补偿单元还包括:

27、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用于接收所述补偿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单元包括:

29、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

30、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电极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

31、其中,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氧化铟镓锌薄膜晶体管。

33、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器;

34、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中,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n+1级的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n+1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35、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启动信号。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面板包括电子纸显示屏。

37、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为双边级联结构,所述双边级联的栅极驱动电路分布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对所述双边级联的多个所述移位寄存器逐行交替扫描;

38、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中每边级联的多个所述移位寄存器中,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n+2级的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n+2级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39、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启动信号,所述第n级的移位寄存器接收的时钟信号与第n+1级的移位寄存器接收的补偿信号相同。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中双边级联的多个所述移位寄存器中,同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分别接收的时钟信号的脉冲存在部分重叠的时长,所述部分重叠的时长为至少一个行扫描时长;

41、其中,所述行扫描时长用于表示所述显示面板扫描一行像素电路的时间。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面板包括电子纸显示屏。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43、本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44、向所述启动单元传输所述第一启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或,向所述启动单元传输所述第二启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

45、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被写入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电势补偿单元传输补偿信号,以将所述补偿信号的电势写入所述第一节点;

46、向所述输出单元传输所述时钟信号,以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时钟信号,并停止向所述电势补偿单元传输所述补偿信号;

47、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被写入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隔离单元传输所述第一输入电压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复位单元传输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向所述第一节点写入所述第二输入电压信号。

48、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启动单元,与第一节点电连接,启动单元用于在第一启动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以及在第二启动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输出单元,与第一节点电连接,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将时钟信号输出至像素电路,时钟信号用于驱动像素电路;隔离单元,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电连接,隔离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将第一输入电压信号或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第二节点;第一复位单元,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一复位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电位,将第二输入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电势补偿单元,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电势补偿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将补偿信号写入第一节点以补偿第一节点的电势,第一时间间隔用于表示相邻的第一启动信号的脉冲的结束时刻与时钟信号的脉冲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电势补偿单元包括储能元件。在启动单元向第一节点传输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脉冲结束时刻之后,在输出单元接收的时钟信号的脉冲开始时刻之前,即第一时间间隔内,隔离单元会在第一节点的电位控制下,向第二节点的电位写入第二输入电压信号,第一复位单元的第一晶体管形成栅源短接的情况,会在接收第二输入电压信号的电极与第一节点之间形成漏电流,导致第二输入电压信号的电荷会部分写入第一节点,从而会影响第一节点的电位,继而导致输出单元的导通状态受到影响,输出的时钟信号准确性下降,像素电路接收的信号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降。本技术通过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内,设置电势补偿单元,向第一节点写入补偿信号的电势以对上述第一晶体管产生的第二输入电压信号的漏电流起到补偿作用,从而能够改善在输出单元输出时钟信号的时候,漏电流产生的影响,并且,电势补偿单元包括储能元件,能够防止使补偿信号写入的电荷量稳定性更高,避免过大的写入电荷量,导致第一节点的电位变化过大,损坏输出单元或者整个电路的风险。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能够改善显示面板中晶体管的漏电流问题,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49、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