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6858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
【背景技术】
[0002]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目前地下金属矿床常用的一种采矿方法,为了提高这种采矿方法的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帮助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这一采矿方法,我们制作了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物理模型。
[0003]此采矿方法有些内容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老师授课时,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很难取得理想授课,若能建造一个形象的物理模型,设计相应的图纸,可以明显提高授课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教学演示困难,理解抽象的问题。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包括相邻设置的矿体和围岩,矿体的一侧设置有出矿巷道,围岩的一侧设置有斜坡道,出矿巷道与斜坡道相对设置,矿体内设置有n*m个回采进路,其中,η为行,m为列,η和m均为正整数;回采进路与地面水平设置;围岩的另一侧设置有溜矿井和溜岩井,矿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室和矿体进路,矿体进路与溜矿井设置在同一侧,矿体进路内设置有扇形孔,矿体上且在溜矿井的同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运输指示灯、联络巷道和水平运输巷道,运输指示灯处设置有运输指示标志,回采进路的出口与联络巷道相连通,矿体的外侧上且在出矿巷道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通风巷道和掘进巷道,出矿巷道和通风巷道之间设置有爆破模块,出矿巷道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且相连通的中深孔,通风巷道内设置有通风管道和通风指示灯,通风巷道的末端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切割槽,掘进巷道内设置有凿岩爆破指示灯,围岩的一侧设置有斜坡道,斜坡道的两侧分别与联络巷道和水平运输巷道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斜坡道、联络巷道和水平运输巷道均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斜坡道、联络巷道和水平运输巷道相连接形成环道。
[0007]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列回采进路呈交错分布,相邻的三列回采进路中的4个回采进路呈菱形分布,4个回采进路包括设置在中间一列上的两个相邻的回采进路和设置在另外的两列中的两个回采进路。
[0008]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回采进路间距为10米。
[0009]进一步地,扇形孔至少设置有2个,每个扇形孔包括若干个管体,若干个管体相连通,呈扇形排列。
[0010]进一步地,水平运输巷道内设置有水平运输矿车。
[0011]进一步地,通风巷道和掘进巷道内分别设置有运输矿车和凿岩钻车。
[0012]进一步地,斜坡道内设置有放矿设备和运输机械。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实体三维物理模型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展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地下开采方法各模块及各参数的组成。通过控制系统,使其动态演示菱形进路布置模块,出矿模块,爆破模块,通风通道,运输通道及其附属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使掌握此采矿方法的各模块结构及参数的构成。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发明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左视图;
[0016]图3是本发明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发明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回采进路棱形布置;
[0018]图5是本发明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的右视图。
[0019]图中,1.矿体,2.扇形孔,3.控制室,4.围岩,5.溜矿井,6.溜岩井,7.运输指示灯,8.联络巷道,9.水平运输巷道,10.水平运输矿车,11.中深孔,12.出矿通道,13.通风指示灯,14.通风管道,15.掘进通道,16.凿岩钻车,17.凿岩爆破指示灯,18.运输矿车,19.通风通道,20.切割槽,21.爆破模块,22.回采巷道,23.运输指示标志,24.回采进路,25.管体,26.斜坡道,27.放矿设备,28.运输机械,29.矿体进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演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物理模型,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相邻设置的矿体1和围岩4,矿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矿巷道12,围岩4的一侧设置有斜坡道26,出矿巷道12与斜坡道26相对设置,矿体1内设置有n*m个回采进路24,其中,η为行,m为列,η和m均为正整数;回采进路24与地面水平设置;围岩4的另一侧设置有溜矿井5和溜岩井6,矿体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室3和矿体进路29,矿体进路29与溜矿井5设置在同一侧,矿体进路29内设置有扇形孔2,矿体1上且在溜矿井5的同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运输指示灯7、联络巷道8和水平运输巷道9,运输指示灯7处设置有运输指示标志23,回采进路24的出口与联络巷道8相连通,矿体1的外侧上且在出矿巷道12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通风巷道19和掘进巷道15,出矿巷道12和通风巷道19之间设置有爆破模块21,出矿巷道12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且相连通的中深孔11,通风巷道19内设置有通风管道14和通风指示灯13,通风巷道19的末端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切割槽20,掘进巷道15内设置有凿岩爆破指示灯17,围岩4的一侧设置有斜坡道26,斜坡道26的两侧分别与联络巷道8和水平运输巷道9相连通。
[0022]其中,斜坡道26、联络巷道8和水平运输巷道9均至少设置有2个,斜坡道26、联络巷道8和水平运输巷道9相连接形成环道。
[0023]相邻的两列回采进路24呈交错分布,相邻的三列回采进路24中的4个回采进路24呈菱形分布,4个回采进路24包括设置在中间一列上的两个相邻的回采进路24和设置在另外的两列中的两个回采进路24。相邻的两个回采进路24间距为10米。
[0024]扇形孔2至少设置有2个,每个扇形孔包括若干个管体25,若干个管体25相连通,呈扇形排列。水平运输巷道9内设置有水平运输矿车10。通风巷道19和掘进巷道15内分别设置有运输矿车18和凿岩钻车16。斜坡道26内设置有放矿设备27和运输机械28。
[0025]其中,⑴回采进路24的布置
[0026]回采进路24布置分垂直走向和沿走向两种(矿体1和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所指的地理方位角,称为走向。回采进路24相当于和走向的方向平行设置),具体布置根据矿体厚度、倾角、出矿设备和合理运距,地压管理,通风安全因素等确定,本次模型设计为厚矿体,故采用沿走向布置回采巷道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