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造水平调整压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03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造水平调整压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压纹技术比较落后,高精度压纹机主要依赖进口,但是进口的压纹机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例如中国专利201420195698.2公开了一种木条压纹机,本发明属于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木条压纹机。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它包括机座和设在机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机座内设有液压腔,机座顶部且沿机座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驱动电机的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包括连接驱动电机的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压杆,所述压杆延伸到液压腔内,压杆顶部固接条状的压块,液压腔内且位于压杆下方还设有定型模,所述定型模包括具有型腔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两侧与液压腔内壁之间存有空隙。目前实际使用的压纹机,由于辊轴与旋转轴的转速都较高,容易产生打滑现象,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及一种汽车制造水平调整压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辊轴容易打滑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及一种汽车制造水平调整压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外面套有辊轴,所述辊轴外面套有传送带,所述机箱上面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内设有从动轴,所述第一圆孔内设有第一防滑套筒,所述第二圆孔内设有第二防滑套筒,所述第一防滑套筒、第二防滑套筒均套在从动轴的外面,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辊轴,所述辊轴位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与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与从动轴外面套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机箱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机箱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外面套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柱外面套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从动轴的上表面设有上限位块,下底面设有下限位块,所述辊轴内设有与上限位块相配合的上限位槽,与下限位块相配合的下限位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从动轴与辊轴之间设置限位块与限位槽,可以有效的解决辊轴打滑的现象,支撑架与机箱之间设置限位柱与限位弹簧,可以通过调整限位弹簧从而调整辊轴的角度,方便操作,在机箱上方设置支撑架和横梁,将两个电机放置在横梁上,可以节省设备的占地面积,从动轴穿过支撑架,使结构更为稳固,箱体内设有空腔,切割后的碎片可以落至空腔内,避免污染环境,防滑套筒可以避免从动轴与支撑架之间打滑,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机箱,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芯轴,5-辊轴,6-传送带,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第一圆孔,10-第二圆孔,11-从动轴,12-第一防滑套筒,13-第二防滑套筒,14-辊轴,15-第一电机,16-第一主动轴,17-第一同步带,18-第二电机,19-第二主动轴,20-第二同步带,21-空腔,22-横梁,23-第一限位柱,24-第二限位柱,25-第一限位弹簧,26-第二限位弹簧,27-上限位块,28-下限位块,29-上限位槽,30-下限位槽。

本实施例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有空腔21,空腔21内设有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之间设有芯轴4,芯轴4外面套有辊轴5,辊轴5外面套有传送带6,机箱1上面设有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7设有第一圆孔9,第二支撑架8设有第二圆孔10,第一圆孔9、第二圆孔10内设有从动轴11,第一圆孔9内设有第一防滑套筒12,第二圆孔10内设有第二防滑套筒13,第一防滑套筒12、第二防滑套筒13均套在从动轴11的外面,从动轴11上设有辊轴14,辊轴14位于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之间,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方设有横梁22,横梁22上面设有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8,第一电机15连接有第一主动轴16,第一主动轴16与从动轴11外面套有第一同步带17,第二电机18连接有第二主动轴19,第二主动轴19与从动轴11外面套有第二同步带20,第一支撑架7与机箱1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柱23,第二支撑架8与机箱1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柱24,第一限位柱23外面套有第一限位弹簧25,第二限位柱24外面套有第二限位弹簧26,从动轴11的上表面设有上限位块27,下底面设有下限位块28,辊轴14内设有与上限位块27相配合的上限位槽29,与下限位块28相配合的下限位槽30。

辊轴14等距排列。

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对称设置。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