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式保护刀头的雕刻机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266发布日期:2018-09-14 22:5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刻机的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式保护刀头的雕刻机头组件。



背景技术:

雕刻从加工原理上讲是一种钻铣组合加工,雕刻机多种数据输入模式根据需要游刃有余。电脑雕刻机有激光雕刻和机械雕刻两类,这两类都有大功率和小功率之分。因为雕刻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有必要了解各种雕刻机的最合适的应用范围。小功率的只适合做双色板、建筑模型、小型标牌、三维工艺品等,雕刻玉石、金属等则需要功率在1500W以上。大功率雕刻机可以做小功率雕刻机的东西。最适合做大型切割、浮雕、雕刻。

雕刻机的机头的刻刀由于经常摩擦,很容易钝,对于一般精确性的雕刻来说,就很难达到完美的雕刻加工,而且刀头加工岩石类饼料的时候,由于硬性加工,很可能导致刀头损坏,刀头属于精确的部件,在缺少一小块尖头的情况下,就报废整个刀头,非常的浪费,提高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雕刻机刀头容易损坏的问题,提高刀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浮动刀头,使刀头在受到硬性碰撞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减小刀头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缓冲式保护刀头的雕刻机头组件,包括桁架、z轴滑板、支护板和雕刻组件;所述桁架水平设置,所述z轴滑板竖直安装在桁架上,所述z轴滑板背面与桁架滑动配合,所述z轴滑板的正面安装有两个滑轨,所述支护板的背面卡合在滑轨上,所述支护板与滑轨间滑动配合,所述雕刻组件均安装在支护板上;

所述雕刻组件包括电机、变速箱、传动齿轮和机头,所述机头包括主轴、副轴、刀头和外壳,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外壳竖直固定在支护板上,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所述主轴和副轴,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个圆面中央均设置有圆孔,所述主轴的上端穿过外壳的上端圆面圆孔,所述副轴的下端穿过外壳的下端圆面圆孔;

所述主轴的中部设置有环盘,所述主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圆盘,所述环盘的环孔直径与主轴的直径相等,所述主轴垂直穿过环盘,所述环盘的环孔边缘与主轴的表面焊接,所述主轴的下端垂直焊接于第一圆盘的中央,所述第一圆盘与环盘之间的主轴上设置有轮齿;

所述副轴安装在主轴的下端,所述副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圆盘,所述副轴的上端垂直焊接于第二圆盘的中央,所述第二圆盘正相对贴靠于第一圆盘下侧,所述环盘的外环直径、第一圆盘直径和第二圆盘的直径均等于所述外壳的内筒直径,所述环盘的外环边缘、第一圆盘的盘边和第二圆盘的盘边均与外壳的内筒壁滑动配合,所述环盘与外壳的上圆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副轴的下端安装有刀头;

所述外壳在对应所述轮齿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口,所述电机并列安装在机头的一侧,所述变速箱安装在电机的下端,所述传动齿轮一端啮合在变速箱中,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端啮合在所述轮齿上。

所述外壳的上端安装有机油箱,所述机油箱与外壳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机头组件缓冲体现在主轴与副轴之间的配合,主轴与外壳之间的配合,不同于常规机头的电机直接作用主轴,从而带动刀头进行雕刻;这里是经过一些列的传动,最后通过传动齿轮带动的主轴转动,主轴安装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筒状外壳中,主轴通过环盘与第一圆盘实现卡合在外壳的内壁上,在传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更加的稳定,主轴与副轴之间属于紧密挤压后的贴靠关系,并未粘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圆盘的转动带动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带动副轴,传动关系类似于离合器原理,而主轴的上端安装有强力弹簧,弹簧的上端挤压在外壳的上壁上,弹簧的下端挤压在环盘上,将整个主轴及副轴挤压在外壳的下方,促使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紧密贴靠。

进一步,外壳上端的机油箱中装入机油,可以时刻保持外壳内的润滑度,减小机械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以图1为标准。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缓冲式保护刀头的雕刻机头组件,包括桁架1、z轴滑板2、支护板3和雕刻组件;所述桁架1水平设置,所述z轴滑板2竖直安装在桁架1上,所述z轴滑板2背面与桁架1滑动配合,所述z轴滑板2的正面安装有两个滑轨21,所述支护板3的背面卡合在滑轨21上,所述支护板3与滑轨21间滑动配合,所述雕刻组件均安装在支护板3上;

通过设置z轴滑板与支护板之间的配合,实现雕刻组件稳定的上下移动,向下移动则雕刻开始,随时可以向上移动结束雕刻过程,整体结果运行更加的稳定。

所述雕刻组件包括电机4、变速箱5、传动齿轮6和机头7,如图2所示:所述机头7包括主轴71、副轴72、刀头73和外壳74,所述外壳74呈圆筒状,所述外壳74竖直固定在支护板3上,所述外壳74内部安装有所述主轴71和副轴72,所述外壳74的上下两个圆面中央均设置有圆孔,所述主轴71的上端穿过外壳74的上端圆面圆孔,所述副轴72的下端穿过外壳74的下端圆面圆孔;

圆筒形的壳体上下圆面上开设的圆孔正好穿过主轴的上端和副轴的下端,使壳体的内部呈相对较为密封的容腔。

所述主轴71的中部设置有环盘75,所述主轴7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圆盘76,所述环盘75的环孔直径与主轴71的直径相等,所述主轴71垂直穿过环盘75,所述环盘75的环孔边缘与主轴71的表面焊接,所述主轴71的下端垂直焊接于第一圆盘76的中央,所述第一圆盘76与环盘75之间的主轴上设置有轮齿77;

所述副轴72安装在主轴71的下端,所述副轴7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圆盘78,所述副轴72的上端垂直焊接于第二圆盘78的中央,所述第二圆盘78正相对贴靠于第一圆盘76下侧,所述环盘75的外环直径、第一圆盘76直径和第二圆盘78的直径均等于所述外壳74的内筒直径,所述环盘75的外环边缘、第一圆盘76的盘边和第二圆盘78的盘边均与外壳74的内筒壁滑动配合,所述环盘75与外壳74的上圆面之间设置有弹簧79,所述副轴72的下端安装有所述刀头73;

所述外壳74在对应所述轮齿77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口,所述电机4并列安装在机头7的一侧,所述变速箱5安装在电机4的下端,所述传动齿轮6一端啮合在变速箱5中,所述传动齿轮6的另一端啮合在所述轮齿77上。

外壳上的弧形口对应的内部结构正好是主轴上设置轮齿的位置,弧形口用于将传动齿轮通过外壳与轮齿啮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机头组件缓冲体现在主轴与副轴之间的配合,主轴与外壳之间的配合,不同于常规机头的电机直接作用主轴,从而带动刀头进行雕刻;这里是经过一些列的传动,最后通过传动齿轮带动的主轴转动,主轴安装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筒状外壳中,主轴通过环盘与第一圆盘实现卡合在外壳的内壁上,在传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更加的稳定,主轴与副轴之间属于紧密挤压后的贴靠关系,并未粘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圆盘的转动带动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带动副轴,传动关系类似于离合器原理,而主轴的上端安装有强力弹簧,弹簧的上端挤压在外壳的上壁上,弹簧的下端挤压在环盘上,将整个主轴及副轴挤压在外壳的下方,促使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紧密贴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防止刀头与雕刻饼料之间发生硬性碰撞,导致刀头容易损坏的情况,当刀头遇到硬物时,可以向上压缩弹簧,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适当减小刀头尖端的受力,同时,当刀头旋转遇到坚硬的物体时,也会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缓冲,原因在于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之间可以发生滑动配合,大大减小刀头的损坏概率。

所述外壳74的上端安装有机油箱8,所述机油箱8与外壳74的内部连通。外壳上端的机油箱中装入机油,可以时刻保持外壳内的润滑度,减小机械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