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装饰板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0730发布日期:2019-05-22 04:0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轿厢装饰板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轿厢装饰板加工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轿厢装饰板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较为豪华的电梯轿厢内一般都设置有轿厢装饰板,从而提升电梯轿厢的整体美观度。

现有的轿厢装饰板一般采用镜面工艺或喷砂工艺,镜面工艺使得轿厢装饰板的表面像镜面一样,能够反射图像,喷砂工艺使得轿厢装饰板表面不易留下指纹,从而提高轿厢装饰板的美观程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轿厢装饰板的加工中会结合镜面和喷砂两种工艺,在轿厢装饰板的图案设计过程中,进行镜面工艺操作的图案和进行喷砂工艺操作的图案之间难免会出现交界处,工人在交界处进行操作时,会使镜面工艺和喷砂工艺产生互相干扰,从而使得图案交界处的美观程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轿厢装饰板的加工工艺,具有提高轿厢装饰板美观程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轿厢装饰板的加工工艺,包括,

s1:根据设计要求对装饰板进行大面留镜面操作或大面喷砂操作;

s2:根据设计图案要求进行图案轮廓蚀刻;

s3:根据设计要求对图案轮廓内部进行喷砂操作或镜面操作;

s4:进行文字蚀刻;

s5:对文字蚀刻后产生的蚀刻槽进行填漆;

s6:对装饰板进行检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装饰板进行大面积的留镜面操作或喷砂操作,然后进行图案轮廓的蚀刻,使所需要表现的图案较为突出的显示,接着对图案内部进行喷砂或镜面操作,通过图案轮廓的分隔,使得图案内外的操作互不受影响,也使图案更加的凸现,最后进行文字的蚀刻并在蚀刻槽内填漆,增强文字显示,检查无误后,完成装饰板的加工,使最后的生产出来的装饰板的美观程度得到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包括,

依照设计图案进行图案蚀刻操作;

进行蚀刻液的清洗;

对装饰板进行二次大面留镜面操作或大面喷砂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蚀刻完成后对蚀刻液进行清洗,使蚀刻液不对装饰板产生二次伤害,蚀刻后的装饰板表面难免会出现瑕疵,通过二次操作,对瑕疵处进行处理,从而提高装饰板的美观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包括,

对蚀刻轮廓内部进行喷砂操作或镜面操作;

对蚀刻轮廓靠近内部一侧的蚀刻槽进行检查;

对蚀刻槽进行辅助镜面操作或喷砂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砂操作或镜面操作结束后,对蚀刻轮廓进行处理,使蚀刻轮廓处不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从而使装饰板的美观程度得到提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包括,

按照文字样式进行文字蚀刻操作;

吸取蚀刻槽内残留的蚀刻液;

对蚀刻槽进行检查;

对蚀刻槽内残留的毛刺进行打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文字蚀刻结束后,对蚀刻液进行吸取,使蚀刻液不易继续对蚀刻槽进行蚀刻,然后对蚀刻槽进行检查,对毛刺进行打磨,减少蚀刻槽内的毛刺数量,使得从而提高蚀刻槽的美观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文字蚀刻的深度大于所述图案蚀刻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文字蚀刻的深度大于图案蚀刻的深度,从而使装饰板呈现图案和文字深浅不一的状况,从而提高了装饰板的美观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5包括,

对蚀刻槽进行填漆;

对蚀刻槽内的毛刺进行检查;

在漆凝固后对蚀刻槽进行打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蚀刻槽进行填漆,从而使蚀刻槽更为明显,同时漆也对蚀刻槽内的剩余毛刺进行覆盖,从而使蚀刻槽较为美观也不易割手,最后对蚀刻槽进行打磨,从而使漆表面较为顺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漆的厚度大于毛刺的高度、小于蚀刻槽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漆的厚度大于毛刺高度能够对毛刺起到较好的遮挡效果,小于蚀刻槽厚度,使得蚀刻槽内能够产生阴影效果,提升文字的美观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6包括,

对装饰板的镜面操作处进行强光照射,确定装饰板的平整度;

对装饰板的喷砂操作处进行指纹按压,确定指纹残留程度;

对蚀刻槽进行检查,确定毛刺残留程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装饰板的反光、指纹残留和毛刺残留对装饰板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及时的对装饰板的缺陷进行处理,提高了装饰板的美观程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图案轮廓蚀刻,使得图案更加的清晰明显,同时也使得镜面操作和喷砂操作能够相互不产生干扰,从而提升了装饰板的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轿厢装饰板的加工工艺,包括,

s1:根据设计要求对装饰板进行大面留镜面操作或大面喷砂操作;

s2:根据设计图案要求进行图案轮廓蚀刻。先依照设计图案进行蚀刻操作,待蚀刻操作完成后,对装饰板进行蚀刻液的清洗,清洗后对装饰板进行二次大面留镜面操作或大面喷砂操作,除去蚀刻对装饰板产生的影响。

s3:根据设计要求对图案轮廓内部进行喷砂操作或镜面操作。先对蚀刻轮廓内部进行喷砂操作或镜面操作,操作完成后,对蚀刻轮廓靠近内部一侧的蚀刻槽进行检查,若存在喷砂或镜面操作遗留的瑕疵,则对蚀刻槽进行辅助镜面操作或喷砂操作,使镜面操作处和喷砂操作处实现较为明显的区分。

s4:进行文字蚀刻。先按照文字样式进行蚀刻操作,文字蚀刻的深度大于图案蚀刻的深度,待蚀刻完成后对蚀刻槽内的蚀刻液进行吸取,使蚀刻液不再对蚀刻槽进行侵蚀,接着对蚀刻槽进行检查,观察蚀刻槽内部的毛刺状况,若毛刺量较多,则对蚀刻槽内残留的毛刺进行打磨。

s5:对文字蚀刻后产生的蚀刻槽进行填漆。将漆涂覆在蚀刻槽内,漆的厚度大于毛刺的高度、小于蚀刻槽的厚度,漆涂覆完成后对蚀刻槽内的毛刺进行检查,观察漆是否已经对毛刺进行覆盖,待在漆凝固后,工人通过磨砂纸对蚀刻槽进行打磨,使漆面较为光滑。

s6:对装饰板进行检查。工人通过手电筒对装饰板的镜面操作处进行强光照射,通过反光确定装饰板的平整度,用手对喷砂操作处进行指纹按压,通过反光确定指纹残留程度,对蚀刻槽进行观察,确定毛刺残留程度。对出现指纹残留处进行喷砂操作,对出现毛刺处进行打磨操作,对不平整处进行镜面操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根据要求对装饰板进行大面积的留镜面操作或喷砂操作,留镜面操作或喷砂操作完成后进行图案轮廓的蚀刻,使所需要表现的图案较为突出的显示,蚀刻结束后,对图案内部进行喷砂或镜面操作,通过图案轮廓的分隔,喷砂操作和镜面操作之间不相互产生影响,使得图案内外的操作互不受影响,通过镜面和喷砂的比较,使图案更加的凸现,最后进行文字的蚀刻并在蚀刻槽内填漆,增强文字显示,同时对蚀刻槽内的不平处进行填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